鄧倫從12年開始正式步入演藝圈,演技方面一直都很用心,身上沒有任何「標籤」,演技可圈可點。這些年鄧倫一直都沒有接電影,他說一是因為有點怕,還有一個原因是他覺得自己還不夠去碰觸電影。
經過鄧倫慎重考慮後,接下了《晴雅集》也是他的第一部大螢屏作品。
《晴雅集》由郭敬明執導,郭敬明表示一開始鄧倫在接《晴雅集》時有點猶豫,猶豫不是因為這個項目不好,而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他真的很慎重。
鄧倫的電影處女作很多網友還是很期待的,電影宣傳海報公開,恢弘大氣的風格讓人眼前一亮,鄧倫的表演細膩有層次,面部表情細微,外形優越,臺詞精湛,非常適合大銀幕。
電影宣傳期間鄧倫粉絲留言:喜歡鄧倫,但不喜歡郭敬明,好糾結。沒過多久郭敬明翻牌該粉絲並回覆:不要因為我而不喜歡倫哥,倫哥是無辜的。他第一部電影請多多支持,也請給我個機會!拜託了!
因為這個事件,很多網友表示說郭敬明作為一個導演還要蹭演員的熱度,過於茶味了!但從這個事件同時也可以看出,郭敬明是極為理智和清醒地在製造話題與熱度,郭敬明本能地著急,他渴望被認可、被贊同、被肯定,他渴望那些來自外界的東西。
原本這個事件過後,只需等待《晴雅集》12月25日正式登陸影院即可。
但就在21日晚,以瓊瑤、宋方金等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名呼籲不要給抄襲剽竊者提供舞臺,並直指郭敬明、於正在綜藝中進行話題炒作已引發業界反感。
在公開信裡說:有違法行為的藝人都受到了懲罰,有道德問題的藝人也被限制出境,為什麼被法院判決的「文賊」卻被資本和平臺追捧呢?
郭敬明是作家還是導演?是文豪?還是電影人?其實他只是為求財力不擇手段的商人!抄襲,是郭敬明抹不掉的標籤。
「不承認!不承認,抄襲不道歉,死都不道歉,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你不要問了,這個問題我不想談,」這就是郭敬明,郭導對於他自己抄襲別人作品的態度!
當年的抄襲事件後郭敬明拒不道歉,他不僅毫髮無傷,反而因為敏銳地跟上了大IP風口時代迅速對接上了資本,然後一路走紅,站到了名氣和利益的巔峰;同樣把瓊瑤阿姨氣到心如刀絞的於正也正是如此。
2020年郭敬明和於正繼續春風得意,分別去了《演員請就位》和《我就是演員》當導師。也不奇怪有人說,一個靠抄襲的作家,在臺上振振有詞認定,不會演戲的小鮮肉未來大有作為,旁邊人只能面面相覷;另一個靠抄襲起家的編劇,在臺上振振有詞教育別人如何演戲,旁邊人討好說一些不鹹不淡的話。這難道就是中國影視圈的現狀嗎?
他們不是一個好的創作者,但絕對是好的生意人,諂媚資本、收割流量都是拿手好戲,即使被萬人唾罵,他們「自帶話題流量」還是資本和平臺的寵兒,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坐大,在基本環境沒有改變,市場對於抄襲者的容忍態度不發生的變化下,劣幣驅逐良幣還是會出現。
竊財者負罪,竊文者富翁,投資商拍戲都是為了賺快錢,這絕不像郭敬明導演說的那樣:存在即合理!
現在郭敬明、於正二人面對的只是業內人士的抵制,而真正關乎他們命運的市場,每一個有遙控器和電影票投票的觀眾又會作何反應呢?
這場牴觸的大幕已經拉開!
反觀鄧倫第一部慎重選擇的電影,粉絲是否還會繼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