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早期發動機要飛輪,現在的發動機同樣要飛輪呀。內燃機工作時候,本質是脈衝形式的,而我們對車子的要求是連續運動的,如果沒有飛輪,轉速波動會非常大,而且在帶負載時候估計無法平穩的工作,飛輪可以理解成家裡的蓄水池,也可以理解成電路上的電池和電容,儲能用了,
發動機之所以要有個,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存儲發動機的運動能量,保證曲軸的平穩運轉,就跟陀螺一樣,用力旋轉一下就能保持相當長時間的轉動。陀螺在給它一個初始動力後就能保持較長一段時間的轉動。發動機飛輪採用的也正是這種原理,另外飛輪的外圈部分特意做成齒環的形狀,和汽車發動機相連,通過起動機帶動飛輪旋轉,從而啟動發動機。
四衝程發動機的工作過程,都是要經過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行程。拿一般單缸的發動機來說,它只有一個行程做功,其他三個不做功,這樣曲軸轉兩圈卻只有180度是在做功的,所以運轉不平順,平穩性差。而飛輪有儲存能量的作用,它可以讓另外三個不做功的行程轉動保持平穩。所以單缸發動機需要一個大的飛輪。而多缸的因為做功行程是相互錯開的,所以運轉更加平順些(這也是越多缸的汽車震動越小的原因),飛輪也就更小一點。
飛輪作為一個質量比較大的鑄鐵慣性圓盤,它能夠貯存能量,這些能量用來供給非作功的行程,從而保證發動機曲軸旋轉的均勻性和輸出扭矩的均勻性。另外藉助飛輪本身旋轉的慣性力,來克服汽車啟動時汽缸中的壓縮阻力,從而推動發動機的正常運轉。
實際上,從工業革命開始,人們就使用飛輪來儲存能量,如蒸汽機。 對飛輪施加一定的扭矩,飛輪就能歡快的飛起來,即使不施加扭矩,也由於慣性,飛輪不會立即馬 上停下來。 然而提升飛輪動能的方法有兩種,加大飛輪的質量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