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跑鞋的構造與功能

2020-12-23 健康界

對於每個虔誠的跑步愛好者,跑鞋就像是一位親密的愛人,一路呵護陪伴,相濡以沫。跑鞋上的每個部件、每個細節,都與雙腳親密接觸,在奔跑的道路上相互對話交流。

各位跑者,請低頭仔細端詳一下你的跑鞋,它們的構造與功能你有了解多少呢?

 

鞋  面

讓我們從上往下開始講。首先是鞋面,它指的就是鞋底以上的部分,傳統跑鞋鞋面會選用帶網眼的人造纖維面料,通過膠水粘合或者縫合的方式固定在鞋底上。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跑鞋廠商開始使用編結材質或者一體列印成形的鞋面。不管何種材質、何種技術,好的鞋面應該具備以下的特點:分量輕、透氣性好、包裹貼合度佳,具備一定的彈性而不會在跑步過程中產生牽扯感,最好還能兼顧耐用性。

 

鞋領,指的是包裹踝關節的那圈類似衣領的結構。鞋領的作用是穩定腳跟與踝關節,為了兼顧穩定與舒適,有些款式採用加厚襯墊的構造,有些則單純依靠造型設計。

不會對內踝、外踝凸起的骨骼以及後方的跟腱造成摩擦不適,跑起步來腳跟不會滑動,這樣的鞋領才是好鞋領。

   

鞋後跟,傳統跑鞋的後跟通常是半剛性的,是整個鞋面中最堅固的部分,這樣的構造能夠為腳跟提供包裹與支持,有些款式還會在後外側加用穩定帶以提供額外的穩定性支持。

極簡跑鞋則沒有加強的後跟結構,這能允許腳跟在奔跑過程中自由活動(距下關節的活動),就像赤腳跑步那樣。

有研究顯示,加強的鞋後跟並不能完全控制腳跟的活動,但它能幫助維持腳跟的中立位置,因而能在腳跟落地時獲得更好的穩定性。

鞋鞍,也就是位於鞋領、鞋後跟前方,繫鞋帶的那個部分。鞋鞍部通常會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固,鞋帶繫緊之後能夠與足的中部充分的貼合,並在內側足弓的位置提供一定的支持。跑鞋設計者還會在外覆材質、鞋帶相關構造上做一些改進,以更好地貼合跑者們的各種腳型。如果鞋鞍部在穿著時服服帖帖,讓你覺得安全舒適沒有滑動,那就對了。

    

鞋舌,位於鞋帶下方,覆蓋整個腳背,起到襯墊作用分散壓力,可以避免鞋帶造成的摩擦不適

傳統鞋舌真的就像條舌頭,兩邊都是空的,灰塵沙礫都往縫裡鑽,把鞋子弄髒不說,萬一掉進石子了還容易弄傷雙腳。現代設計的鞋舌兩邊一般都是摺疊式封閉設計,可以有效阻擋灰塵異物的侵入,這在越野跑鞋中特別重要;另外,有些側方翻開的「卷餅」式設計還能方便快速穿脫。


鞋頭,鞋面的最前部就是鞋頭了,這個部分容納五個腳趾以及前腳掌(蹠趾關節)。寬敞透氣的鞋頭可以讓五個腳趾頭充分舒展,避免過度摩擦起水皰,腳趾前方及側方的包頭部件可以保護腳趾不受外物碰撞,這也是越野跑鞋的標配。

    

鞋  底

接著,我們再來聊聊鞋底。鞋底主要分為外底和中底。

舉起一雙跑鞋,我們能夠看到的鞋底其實是鞋的外底。顧名思義,外底就是鞋底最外層直接與地面接觸的部分,通常採用橡膠或泡沫高分子複合物材質。好的外底能兼顧抓地力、耐磨度、輕便性以及彈性,另外,形狀與跑者的腳底儘可能地接近,以提供舒適穩定的感覺。

中底,指的是外底與鞋面之間的那層鞋底,通常採用泡沫材質,起到緩衝應力及能量回彈的作用,是整雙跑鞋的核心部分。

目前用於跑鞋中底的主要有以下這些材質:EVA(乙烯醋酸乙烯酯)、PU(聚氨酯)、TPU(熱塑性聚氨酯)和Pebax(聚醚嵌段醯胺),高分子名字好複雜,記住縮寫就行了。這些材質各有各的特點:EVA輕便柔軟而富有彈性,生產成本較低,是跑鞋中底的標準材質,它的缺點是遇冷容易變硬,時間久了會喪失彈性;PU相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彈性及耐用性也更好些,但重量將近是EVA的1.5倍;TPU通過熱塑處理,可以獲得比前兩者更好的彈性及耐用性,可惜重量問題依然存在;Pebax的彈性最好,在寒冷環境下也不受影響,重量介於TPU與EVA之間。

不管怎樣,跑起來舒適,不覺得太硬也不覺得太軟,才是正確選擇。

鞋跟減震緩衝,除了中底提供一定程度的彈性緩衝之外,很多跑鞋還額外附帶足跟減震緩衝的設計,似乎這樣能夠減輕跑步時路面對人體關節造成的衝擊。

然而研究顯示,跑步時的減震緩衝主要是靠人體各個關節自下而上完成的,鞋跟緩衝部件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所以,不要盯著鞋跟是否有減震緩衝,而是應該綜合關注跑步過程中腳跟著地的平衡、減震、穩定性以及觸地那一刻的舒適感。

    

前足減震緩衝相對腳後跟,前足可能更需要緩衝減震,因為在跑步過程中,前足受力推進的時候,足部諸個關節都是牢牢鎖緊呈剛性狀態的,在這時提供緩衝減震,能夠更好地保護足部減少衝擊損傷。另外,這樣的設計還能產生一定的回彈效應,減少跑者的能量消耗。

    

鞋跟落差,鞋底腳跟位置的高度一般是高於腳掌位置的,它們之間的高度差值稱為鞋跟落差,常規落差為8~10mm,落差0~4mm的話會更符合足部的自然狀態,極簡跑鞋一般都是低落差的。大部分的跑者會覺得穿高落差的跑鞋跑起來更舒服,如果改穿低落差跑鞋的話會覺得小腿後方的跟腱與肌肉有緊繃不適的感覺。

    

鞋墊是什麼就不用解釋了吧。鞋墊的功能是配合腳形防滑減震,立體的構造還能為足弓提供一定的支撐,跑起步來更為舒適。

至於矯形鞋墊,多數情況下沒有必要,即便是扁平足跑者,只要達到動態平衡沒有不適,就不需要「標配」足弓墊。如果跑者長期存在脛骨內側骨膜炎、應力性骨折與足底筋膜炎,倒是可以嘗試一下矯形鞋墊。

  

友情小貼士

選跑鞋就像選伴侶,選對了步履輕鬆,選錯了苦頭吃盡。市場上各大運動品牌的跑鞋爭奇鬥豔,了解它們的構造與功能,才能幫助大家尋覓到那雙理想的伴侶。

(圖片轉載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國外跑鞋銷量不佳,國產平價跑鞋受追捧,網友:功能一樣還不貴!
    國外跑鞋銷量不佳,國產平價跑鞋受追捧,網友:功能一樣還不貴!喜歡跑步的朋友,最熱衷於的就是能穿著阿迪的跑鞋去運動,最近阿迪達斯按照慣例推出了它的椰子新款跑鞋,類型多達11種,每次發售,就受到了很多擁躉的狂熱喜愛。
  • 跑鞋 | New Balance HANZO T 一雙衝出二次元的跑鞋
    但是,Hanzo T這裡採用RevLite中底材料,它的功能就是在保證回彈時,也有一定的緩衝的感覺。HANZO T的腳感比很多競速款跑鞋更好一些,原因就在於此。中底採用Medial Post內側中足支撐系統,大底採用配合馬拉松需求特有的Dynaride 原理構造橡膠片鞋底。
  • UA HOVR Infinite 跑鞋體驗
    UA HOVR Infinite是Under Armour安德瑪特為長距離跑者設計打造的高性能跑鞋。作為2019年UA HOVR系列跑鞋的基石和旗艦鞋款,HOVR Infinite以舒暢緩震及優異平衡性能為跑者提供長時間的穩定腳感,並因此得名,今天科技犬就給大家開箱是在2019年2月1日正式發售的UA HOVR Infinite。
  • 李寧發布WaterShell跑鞋 三大冬季功能應對挑戰
    因此,一雙全能跑鞋就成了冬日暢跑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行裝。  這個冬季,李寧為熱愛跑步的朋友帶來了全新的WaterShell跑鞋,提供保暖禦寒、防水止滑、減震舒適三大冬季實用功能,全面應對可能出現的一切挑戰,不僅能夠幫助跑者抵禦惡略的天氣,更能提升冬季跑步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幫助停不下來的你在冬日裡暢快奔跑。
  • 跑步中關於跑鞋的最全建議
    在一場馬拉松比賽中,一個體重50KG的跑友跑完全程,鞋子所承受的重量累積在2000噸以上,所以跑鞋的必備功能就是減輕在跑步過程中產生的碰撞,減輕我們足部的壓力,從而讓我們跑步過程更加的穩定。2、跑鞋的分類儘管跑鞋的最主要作用是減震以及防止足部變形,但是根據我們每個人在生理上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是在腳型方面,在後面一節中我會詳細介紹,所以跑鞋在功能上會有一定的區分,通常是減震性跑鞋,穩定性跑鞋,控制性跑鞋,當然根據不同品牌的稱呼,減震性跑鞋也稱之為緩衝性跑鞋
  • R2「無極」跑鞋,(外)型至簡,(回)彈有道
    選擇跑鞋,我的需求很明確:舒適性強、場景細分明確。你看當用這兩個標準來去選擇跑鞋就簡單的多了。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款舒適型強、重量輕的運動跑鞋—R2 REAL RUN「無極」一體飛織專業跑步鞋。R2是REAL RUN的縮寫,是網際網路運動跑鞋品牌。
  • 什麼時候該換新跑鞋?有這4個特徵,就可以花錢了
    跑鞋什麼時候該換?很多跑鞋品牌會給自己的跑鞋給出一個理論數據,比如說800公裡,超過後性能會大幅下降。但事實上呢?同款跑鞋在不同跑者身上實際的數據是不一樣的。因為體重不同、跑步習慣不同,它的使用時間是不一樣的。這很好理解,就跟開車一樣。
  • 跑鞋真的能提高跑步成績嗎?事實證明,大部分鞋子不具備這個功能
    在眾多運動裝備中,跑鞋,是一個非常熱門話題,一方面跑步是非常普遍的鍛鍊方式;另一方面,有很多牛人有收藏限量跑鞋的愛好。據統計,全球跑步鞋產業價值高達131億美元,很明顯,人們一直堅信專業跑鞋能夠改善或提高跑步者的成績。但事實上,跑鞋真的對得起它高昂的價格嗎?
  • 詳細拆解頭部按摩器,帶你一探內部功能與構造!
    價格昂貴,帶你一探頭部按摩器腦輕鬆內部構造!家裡老人買的,不愛玩了,拆開看看構造,分享給壇友們。這款別說,帶著還挺舒服的,主要由頭盔,控制器,電源構成。電源挪給血壓計用了,剩下的只有拆、拆、拆。本文分兩部分:一、拆解頭部按摩儀的頭盔介紹功能與構造。頭部按摩儀頭盔與控制器上部構造按摩儀的構造與功能。
  • 耐克碳板跑鞋迎來最大勁敵,亞瑟士的「滾動跑鞋」是什麼黑科技?
    目前高端局的跑鞋以耐克為首,幾乎所有品牌都在做的「碳板跑鞋」。最近耐克的碳板跑鞋迎來了最大勁敵,它就是亞瑟士所推出的「推動力跑鞋」,也可以說是滾動跑鞋,這到底是什麼黑科技?老魏今天要講的跑鞋,就是一雙Asics出品的推動力跑鞋,用的是「滾動」而不是「碳板」。
  • 亞瑟士推出全方位緩衝跑鞋GEL-QUANTUM 360
    這款跑鞋研發歷時三年,由久負盛名、位於日本神戶的亞瑟士人體工學研究所精心設計研發,旨在為各類型的跑者提供獨一無二的最佳避震保護。為了給跑者提供最佳避震保護而又不失穩定性,這款跑鞋在整個鞋底都採用了GEL材料,適合想要在健身房或路跑取得更好表現的跑者。
  • 眾測丨迪桑特DELTA TRI OP高性能專業跑鞋 破風前行
    想要獲得同款跑鞋,趕緊申請我們的眾測吧~DELTA SYSTEM中底系統經日本大阪迪桑特創新運動實驗驗證,與其他跑鞋相比,DELTA TRI OP跑鞋將跑步運動中平均步長增長約3cm,跑步速度平均提高約0.17m/s。
  • 安德瑪新款智能跑鞋將上半年上市 正在下一盤大棋
    以貼身速幹運動服裝起家的安德瑪當然不會忽視跑步裝備這一巨大市場,2009年才開始生產跑鞋的安德瑪憑藉其時尚、功能化、年輕的品牌的形象試圖迅速佔領跑步市場。據了解,新款安德瑪智能跑鞋Record Equipped Running Shoes將於2017年上半年投放市場。
  • 跑鞋哪個牌子好,美津濃跑鞋怎麼樣
    拿到這款跑鞋就被它的配色迷倒了,在專業跑步鞋中更多的都是用冷色系,這款少女粉在跑步或日常搭配都很合適。而且通身的網布鞋面,在夏季或運動時透氣性更好,一點也不悶腳。除了色調外它的緩震性能表現得也很出色,下面來了解它的幾個細節和亮點吧。
  • 這6款馬拉松跑鞋,雙十一入手更划算
    該款跑鞋採用雙中底構造,具有舒適的吸震效果,同時全掌橡膠外底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防滑效果,同時4MM的掌跟差帶來更好的過渡性,在奔跑時理加輕鬆省力,是日常速度訓練或馬拉松場景的上佳裝備。04 阿迪達斯 adiosAdizero的競速系列一直都是阿迪達斯跑鞋中最為閃耀的明星,其中 Adios又是這一明星系列中的王牌,很多馬拉松冠軍選手以及紀錄終結者都穿過這款跑鞋。
  • 關於跑步和跑鞋,你知道多少?
    既然是聊鞋,當然跑鞋我也不可以放過,今天就和大家說說跑鞋那些事。 2·提供穩定性的跑鞋,鞋底通常具有受力均勻的TPU塑料片或內側具有高密度材料結構。這些特殊的設計能夠預防因足部輕度內翻所造成的損傷,為足部內側邊緣提供良好的支撐力和耐久力。 3·運動型的跑鞋,通常比較堅硬,它能夠減小或控制足部的過度內翻,防止腳踝受傷,這種跑鞋的重量通常要比其他跑鞋重。
  • 2019春季跑鞋大盤點之NIKE|nike|鞋款|flyknit_網易體育
    ,建議精英跑者選擇FREE跑鞋進行慢跑以及短距離跑步訓練,而普通跑者則可以選擇FREE進行短距離跑步訓練。FREE系列自誕生之日起靈活性的特質就貫穿產品當中,最新的Nike Free RN 5.0跑鞋在靈活性方面進一步提升, 跑鞋的前後掌高低差進一步縮小,5.0的落差值定位於6MM,同樣,本次一起推出的全新Nike Free
  • UA charged bandit 3 digi全地形多功能越野跑鞋
    >40適合39腳41適合40腳42適合41腳42.5適合42腳  產品詳情:一雙比較強大的功能性跑鞋,可以駕馭10KM以上的長距離訓練,且兼顧徒步與越野需求的全地形跑鞋。SPEEDFORM鞋型構造改善支撐在多地形切換中可以有效緊縮足跟,保證運動的穩定型。雙層CHARGED CUSHIONING中底保證鞋子的基礎回彈力度外底高密度橡膠增加耐用性與抗衝擊性,前後腳掌的掌跟差為8MM,適合跑步愛好者的人體力學理想過度比例。
  • 跑者1期:「偽」跑步愛好者聊跑鞋,細說六大國產品牌主力系列,可靠...
    而本人獨愛國產跑鞋,也一直在嘗試著各種各樣的鞋子,經歷過跑鞋科技的發展,從最早的結構設計,到後來材料的更新,再到碳板的使用,複合結構的設計,看到了不少國產跑鞋的崛起之作,今天就來鬥膽給大家推薦幾款國產跑鞋,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指正~國產跑鞋近年來的技術進步是有目共睹的,雖然也呈現出價格越來越貴的趨勢,但總體而言,國產跑鞋的價格優勢相比國際品牌而言還是存在的,主打性價比的國產跑鞋在研發與科技加持下
  • 如何選一雙合適的跑鞋?
    很多人挑選跑鞋都比較草率,要麼認牌子,要麼選貴的,要麼就只看顏值。孰不知一雙不合腳的跑鞋,很容易給你帶來不必要的傷痛。那麼應該如何挑選合適的跑鞋呢?一、跑鞋的分類根據生物力學的需要,跑鞋大概可分為提供減震性、提供穩定性、提供運動控制三大類。1、減震性的跑鞋,通常有較柔軟的夾層鞋底,輔助足部在運動時均勻受力,幫助足部減震。鞋體通常較輕,穩定性會相對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