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團組織打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最後一公裡

2020-12-26 瀟湘晨報

「胡老師,我的工作終於有著落啦!」收到offer後,南昌大學2021屆畢業生張璇第一時間給學院團委書記胡邦寧發去信息,分享喜悅。

受疫情衝擊,企業招聘大幅縮水,看到身邊同學有的保研、有的考研考公,而自己的工作遲遲沒著落,張璇經常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不久前,2020年江西省「千校萬崗·就業有『位』來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南昌舉行,該場招聘會募集1萬多個優質崗位,涉及金融、製造、旅遊等多個領域。

「相對於其他招聘活動,『千校萬崗』中的招聘企業有專人把關,更可靠,提供的崗位也更有針對性,招聘企業多,我們的選擇空間也大。」投遞簡歷當天,張璇就收到了4個面試通知。目前,張璇已成功籤約南昌的一家培訓學校,擔任班級助教。

自團江西省委開展「千校萬崗」系列招聘會以來,眾多江西高校畢業生在團組織幫助下找到了心儀工作。省級「千校萬崗」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會目前已開展11場,2698家企業走進校園,為全省畢業生提供13.2萬個就業崗位。

據悉,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909萬人。江西共青團積極整合各方力量開源拓崗,除了線上線下廣泛開展「千校萬崗」和「三進三送」活動,還聯合人社、國資等部門及58同城、智聯招聘等網際網路招聘平臺為困難畢業生免費提供就業中介服務。

2019年以來,團江西省委還在「贛青團學」微博微信等省級團屬新媒體相繼開設「千校萬崗·職為你來」大學生就業招聘專欄,目前已推出56個就業專欄,提供了190.7萬餘條就業信息。

今年5月,江西科技師範大學2020屆畢業生王唯順利通過中國電信的筆試面試,入職中國電信九江分公司。

王唯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生,此前考研失利,又錯過秋招,一度很沮喪。她的工作是在「千校萬崗」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精準幫扶行動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線上專場招聘會上找到的。

春招在即,「王唯們」成了該校團委最牽掛的人,校團委因此建立了專門的建檔立卡學生幫扶群,根據學生就業需求,及時篩選、推送「定製化」的就業信息。學生無法返校期間,各二級學院團委書記花了4天時間給學院的每一位建檔立卡貧困生打電話,詢問了解求職進展、就業情況,並給學生的未來發展出謀劃策。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團委書記餘玉榮表示,小到簡歷製作、傳授面試技巧,大到精準推薦崗位、分析利弊,只要學生有需要,校團委都能給出針對性建議。

聚焦建檔立卡家庭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問題,江西共青團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建立了學校團幹部「一對一」「一對多」結對幫扶機制和幫扶過程記錄工作檯帳制度。按照規定,就業期,團幹部需根據幫扶學生的專業、興趣、特長,進行不少於5次的就業指導,推薦不少於10個就業崗位,做到「一人一策」「應扶盡扶」、持續跟蹤。

自2019年「千校萬崗」大中專學生就業精準幫扶行動開展以來,江西各級團組織累計幫扶1.95萬餘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教師團幹梁啟勤每周都會利用微信、QQ、電話,就幫扶學生的就業情況和實習工作進行指導。在梁啟勤的鼓勵下,同學們自教學實習以來,每周都堅持寫實習周記,將一周的工作生活情況、遇到的難題、學到的技能都以周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反饋給梁啟勤。

該校45名教師團幹與226名建檔立卡學生建立了一對五精準對接,幫扶團幹每月需在就業引導、技能提升、心理疏導、崗位對接等方面提供至少一次的精準幫扶。該校團委還建立了定期回訪制度,團幹部將幫扶工作點滴都記錄在「千校萬崗」就業精準幫扶手冊上,定期互相溝通交流,對接幫扶技巧,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難題。

「就業前我們會注重結合學生特點就形勢解讀、簡歷製作、面試技巧、職業規劃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就業後幫扶團幹還會圍繞崗位適應、家庭近況、心理調適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持續、長效的幫扶。」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團委書記趙潔說,學院2020屆建檔立卡學生就業率達95%以上。

針對建檔立卡畢業生群體,南昌大學團委將就業政策宣講、職業技能提升、面試技巧等就業相關內容納入學校第二課堂,主動聯繫學校心理諮詢中心,對就業心理、心態和觀念需要調適的畢業生,開展就業心理輔導和就業心態調適。聯合各二級學院建立就業困難畢業生臺帳,學院團幹對「建檔立卡」畢業生做到「一對一」或「多對一」就業幫扶。截至目前,通過團幹幫扶機制,128名建檔立卡學生完成就業。

為做好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群體就業精準幫扶工作,江西財經大學團委建立了就業幫扶工作檯帳,分類統計、實時跟蹤建檔立卡畢業生就業幫扶信息,通過臺帳摸排了解學生近期求職進度。針對學生的求職痛點,他們先後組織開展多場簡歷製作、模擬應聘、職場體驗活動,提高學生求職能力。團幹部「一對一」開展職業規劃引導,幫助畢業生立足實際,擺正心態,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和就業觀。

南昌航空大學團委始終把服務青年大學生就業作為團組織履行職責使命的重要路徑,結合一生一方案,以第二課堂為依託,為青年學子設計對應的成長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就業信心;組織開展就業專題講座,邀請優秀校友分享職場經歷、專業需求,明晰學生就業方向;組織開展職業生涯大賽、模擬招聘會,邀請企業HR現場指導,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啟動「啟航計劃」,依託學校專業背景,為學生提供暑期航空企業實習崗位,強化學校專業領域人才培養。

(轉自:中國青年報)

【來源:貴陽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江西省團組織打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最後一公裡
    為做好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群體就業精準幫扶工作,江西財經大學團委建立了就業幫扶工作檯帳,分類統計、實時跟蹤建檔立卡畢業生就業幫扶信息,通過臺帳摸排了解學生近期求職進度。針對學生的求職痛點,他們先後組織開展多場簡歷製作、模擬應聘、職場體驗活動,提高學生求職能力。
  • 團組織搭建精準就業服務平臺 讓年輕學子感受到「青島溫度」
    受疫情影響,線下招聘會縮水,就業信息溝通劇減,高校原有的就業指導機制運行受到衝擊……史無前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頻頻襲來。如何為這些年輕學子提供最切實的就業創業服務?如何幫助他們在特殊時期重振信心?在青島,共青團工作版圖上的一張網正悄然織就。「將就業服務精準到個人,協同政府其他職能部門有效參與,進行最大化的社會動員,這對我們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 拓寬渠道 多方搭臺 精準對接 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
    各地各高校也積極創新舉措,全力保障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家庭畢業生儘早就業:   安徽要求各高校建立完善兩級就業工作領導機構,構建黨員幹部及教師「一對一」幫扶責任制,形成規範化、全時段、全方位、全員化的幫扶體系;陝西組建督查組深入高校,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情況開展實地督查;雲南加強兜底保障,向全省7萬餘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每人發放1000元求職創業補貼;廣西對有就業意願但尚未落實就業崗位的貧困家庭畢業生
  • 江西中小學生在線個人專屬課表!疫情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保障!
    5.高校畢業生疫情期間就業保障2月3日,省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從六個方面著手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就業服務工作。暫停一切現場招聘活動在疫情防控期間,各高校畢業生就業部門原定開學後組織開展的各類現場招聘活動一律暫停,儘量減少畢業生流動,減少人員聚集性活動。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 人社部鼓勵高校畢業生網上簽約,金格信籤讓高校更「高效」
    打通網籤「最後一公裡」,實現完全線上化當前,全國疫情形勢依舊嚴峻,特殊時期,網上簽約系統已經承擔起了非凡的歷史使命,如果說網上簽約是在線招聘的最後一公裡,那麼電子籤名則是網上簽約的關鍵一環。同時,目前全國各地高校畢業生大多通過當地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完成網籤,這其中涉及到招聘單位、畢業生、高校、主管部門等多個籤署主體,傳統的網籤方式在一些核心文件籤署方面,還沒有做到完全線上化,比如傳統的協議籤署,還需要將文件下載到本地進行紙質列印蓋章,然後再掃描上傳,不僅嚴重影響了網籤的效率,而且掃描文件上面的印章及籤名也無法做到有效鑑真。
  • 多措並舉助力畢業生就業,湖南高校首次春季線下招聘會舉行
    本文轉自【三湘都市報】;三湘都市報6月3日訊(通訊員 丁德鳳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95家企業來校攬才,485人達成就業意向……6月2日,湘潭大學舉辦春季學期首場2020屆畢業生線下招聘會,據悉,這也是2020年湖南高校首次舉辦的春季線下招聘會
  • 「春暖皖江」2020安徽共青團組織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專場招聘會...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堅持強化就業優先戰略政策,進一步發揮共青團組織化、社會化動員優勢,切實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努力幫助畢業生實現更加更高質量就業。
  • 2020屆江西籍高校畢業生的檔案去哪兒了?看這裡!
    @省內高校江西籍畢業生1.未落實就業單位或用人單位暫不接收人事檔案關係的江西籍高校畢業生,其《報到證》籤發至其生源地所屬設區市、省直管縣(市)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檔案轉遞至其生源地所屬市、縣(區)人才服務機構。
  • 我市舉辦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活動
    東北網綏化12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陳驍)12月4日,綏化就業大集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活動走進綏化學院。活動現場,企業通過文字展板和現場講解就業政策等形式將政策指導信息送進校園,24家優質企業共提供就業崗位1000餘個,200餘人現場達成就業意向。
  • 深圳市福田區司法局打通刑釋解矯人員就業幫扶「最後一公裡」
    9月28日,記者從深圳市福田區司法局獲悉,2020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施行以來,該局社區矯正中心率先部署解決刑釋解教人員就業難困境,找準切入點,打通社區矯正工作的「最後一公裡」。截至2020年9月28日,實現全區95個社區工作站、10個街道辦事處社區矯正就業幫扶工作全覆蓋。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這是我國首次就社區矯正工作進行專門立法。
  •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百問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百問(2015年版)一、鼓勵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1. 國家對鼓勵中小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有哪些政策措施?招募對象主要為全國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2011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下發《關於繼續做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11〕27號),決定繼續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從2011年起,每年選拔2萬名,五年內選拔10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三支一扶」服務。41. 什麼是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
  • 我區推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綜述
    為讓高校畢業生遠離「資金難」煩惱,我區急畢業生之所急、想畢業生之所想,面向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實惠、便利的資金支持,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搭平臺、強服務、促就業,我區堅持把搭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平臺作為畢業生穩就業工作的關鍵步驟,努力做到就業指導入心、就業服務暖心、就業跟蹤貼心,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全方位就業服務。
  • 3萬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突圍
    惠州今年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有什麼新變化?政府和學校如何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對此,惠州日報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調查。 現狀 企業用人需求縮減,畢業生就業率有所下降 近來,已畢業2個多月依然沒有找到工作的李依(化名)有些著急了。李依是嘉應學院惠州籍應屆畢業生,學的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 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全市5130人實現就業
    近日,記者從市就業局了解到,目前,全市離校未就業應屆高校畢業生除升學、出國等780人外,實現就業5130人,有530人已參加到就業準備活動中,就業率達98.93%。據了解,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就業部門精準掌握高校畢業生個人信息,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登記,了解每名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態、就業願望、創業願望等信息,為6440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建立就業幫扶臺帳,並實行動態管理。
  • 高校畢業生就業新空間在哪
    預計2021年將首次突破900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新空間在哪據教育部預測,2021年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達到909萬人,2022年畢業生將超過1000萬人。對大學生來說,既要看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就業挑戰,更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正確認識自我。對高校來說,要深入挖掘更多就業資源、拓展就業空間,從人才培養到就業各個環節為大學生提供更多機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受到了衝擊。
  • 甘州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成效明顯
    今年以來,甘州區人社局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的首位,充分整合相關部門及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通過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招考、見習、靈活、進企業服務和自主創業「五大計劃」,千方百計為高校畢業生創造就業機會。
  • 【擴散】@丹東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可網上簽約
    記者從丹東市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獲悉,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更好地為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務
  • 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 這874萬人的就業解決了嗎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題:特殊就業季,這874萬人的就業解決了嗎?——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觀察新華社記者胡浩、劉碩高校畢業生就業是「穩就業」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就業形勢複雜嚴峻。目前,這874萬人的就業情況如何?各地各部門採取了哪些舉措促就業?
  • 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 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如何?
    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北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會議指出,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909萬人,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複雜。
  • 「2020首屆精準就業高峰論壇」暨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本科生就業...
    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高體健,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會長王路江,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毛傑,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昆鋒,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副會長許世傑,河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呂冰,河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李培俊,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宋爭輝,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監事、中國政法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解廷民,湖北省教育基金會原秘書長、本科生就業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王建農等領導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