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源於希臘語中的「幻想」,是指虛構的,尤指誇大某一事物;還指精神上的幻想、白日夢或是異想天開的推測;此外,還指想像小說文學體裁。很多作家試圖去定義「奇幻」一詞,實際上,批判家們一致認為對奇幻文學的定義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合理性和具體性,以及靈活性,所以「奇幻」必須意義豐富。奇幻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它反映了一些現實問題,而這些問題又可以在奇幻世界得以解決。奇幻文學主要在它的寫作形式,我們很難說奇幻文學具體始於何時,但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它繁榮於維多利亞時代。奇幻文學作家如:威廉。莫裡斯、洛德。鄧薩尼和喬治。麥克唐納。在20世紀中葉,兩位傑出的奇幻文學作家託爾金和C.S.劉易斯將奇幻文學推向了頂峰。 託爾金,在《童話故事》樹與葉中用專業的術語描述了第二世界理論,如:次創造、第二信仰、第二世界。這些術語在日後為一些批判家定義和分析奇幻文學所用。因此,是託爾金提出的第二世界理論為研究奇幻文學以及其他文學體裁作出了巨大貢獻。在第二世界中,託爾金指出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由上帝創造的,但現實世界並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擺脫不了一些束縛,因此根據幻想創造了第二世界。現實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是合理的,可解釋的,一些事物可以看見,一些不可以為肉眼所見;然而,在第二世界裡,造物者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可以依賴的,甚至連巨人也是可信的。
「烏託邦」一詞源於託馬斯·莫爾的作品《烏託邦》。從構詞角度看,「烏託邦」一詞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希臘語表否定,二是表地點或區域。因此,「烏託邦」是指一種根本不存在的地方。「烏託邦」是一種理想的,或是完美的社會。一些作家創作某些地點來體現理想社會,然而也有人諷刺未來社會上那種荒謬的、過於理想化的地方,或是反對烏託邦。一般來講,烏託邦是指一種人間天堂,一個假想的世外桃源,那裡的一切都井然有序。有作家通過描寫一種想像中的社會,來表達他們對理想社會的嚮往。 納尼亞與現實世界不同,它是一個構想出來的世界。但是,在納尼亞這個世界裡,一切事物都是真實存在的,可感知的,所以它並不是編造的,而是真實存在的。這個世界有它自己特定的空間及領域範圍。不像我們居住的世界為球體,納尼亞是平坦的,換句話說,倘若你一直沿著一個方向行走,你就會走出這個世界!為了是納尼亞更具可信度,更生動形象,劉易斯為納尼亞繪製了一幅地圖,北部是荒野,阿斯蘭(納尼亞的創造者),以及東海岸的城堡都依稀可見;南鄰亞成地王國(那裡有第一任國王與王后),以及卡樂門(納尼亞的敵國);西部瀕臨荒野;東部為海岸及七個群島。 第二世界理論通過不同的介質與我們的現實世界緊密相連。人們可以進去奇幻的納尼亞世界,因為劉易斯採用了麥克唐納的寫作方法(邀請真實的人類去往第二世界),而人口只有一個。在《獅子、女王和魔衣櫃》中,人口是魔衣櫃;在《魔法師的外甥》中,人口是戒指;在《黎明踏浪號》中,人口是路上的一幅畫;在《凱斯賓王子》中,人口是一個號角;在《銀椅》中,人口是學校附近的沼澤地。這裡有來自現實世界的孩子們,納尼亞;《魔法師的外甥》中的男孩迪格雷,女孩波利,自己安德魯叔叔;《獅子、女王和魔衣櫃》中的佩文西,彼特,蘇三,露西和埃德蒙;《黎明踏浪號》中的埃德蒙,露西,蘇三和尤斯塔斯(佩文西家的表哥);《銀椅》中的女孩吉爾和尤斯塔斯;《最後一戰》中的佩文西和、尤斯塔斯和吉爾。
《魔法師的外甥》是冒險旅程的開始,描述了納尼亞世界是怎樣建成的。這裡有納尼亞的創造者阿斯蘭,各種各樣的植物和動物,以及來自現實世界的人們。 獅子名叫阿斯蘭,是一個高大威武的形象,有著金色的毛。納尼亞裡所有人和物都欽佩他,尊重他,敬畏他,崇拜他。他是納尼亞的創造者,他來去自由,他來就是為了推翻女巫並拯救納尼亞。阿斯蘭在七本書裡都出現了。因此,納尼亞就是一個第二世界,那裡有各種生物,神,女神(羊怪,薩蒂爾),小矮人,以及來自現實世界的英雄和女英雄。納尼亞是一個充滿魔力的地方,創造者是阿斯蘭,被選中的動物能夠說話。在納尼亞,現實世界的孩子們以及讀者都可以領略我們在現實世界所不能發現的奇蹟。納尼亞真的是一個奇異的,美麗的理想地方。 託馬斯·莫爾在《烏託邦》中描述了一個理想化的社會,那裡沒有壓迫,沒有欺詐,沒有私人財產,沒有貧富差異。莫爾提出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都應該勞作,並根據個人需求分散開,因此,在理想社會,所有人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互相分享喜悅,理想的國家是一個類似倫敦的環海島國。
就地理而言,納尼亞這座城堡也是四周環海,就如同一個理想的王國一樣。海滋養著這個國家,給予了納尼亞愛與容忍,提供了生存條件。阿斯蘭,來自海洋,他的國家遠遠不只是海,海是力量與財富的源泉。就生存環境而言,在納尼亞,阿斯蘭深愛著這個國家,他盡他最大的努力來保護納尼亞。他創建了一個擁有各種花草樹木,山川河流,以及會說話的動物(源於希臘神話故事,愛爾蘭和冰島傳說)。納尼亞如同伊甸園班美麗,多姿多彩!因為劉易斯喜愛大自然,他認為人與自然能夠和諧共存。在劉易斯看來,自然就是生命,它充滿了可以撫慰人們心靈的和平與友善。納尼亞的一切都是生機勃勃!就平等而言,納尼亞是如此的公平,他使所有的生物都享受公平的待遇,這裡沒有邪惡,沒有恐懼,只有歡聲笑語。阿斯蘭,在現實世界選擇了兩個人作為國王和王后,並對他們說:「你們需要統治這裡,並為所有的生物命名,公正的對待他們」.例如,人們不可以砍伐樹木,因為樹木也是生命,砍伐樹木無異於謀殺,所有生物都是納尼亞的成員。他們享有平等權,話語自由等權利,這裡沒有壓迫,沒有開採,沒有殺戮。生物的生命如同阿斯蘭的生命一樣重要,是阿斯蘭給予了他們平等,希望他們一直幸福的生活在納尼亞。在生活上,納尼亞人過著幸福,舒適,安逸的完美生活,這都是阿斯蘭所賜予的,他們享受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