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冠
作為圍繞英國女王展開的一部寫實性質的英劇,《王冠》可以說是相當的客觀了。整個系列從喬治六世去世,年輕的伊莉莎白二世登基開始,講述了女王家庭生活、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這麼說可能會有點無聊,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無論歷史如何書寫,作為大眾看到的永遠是冰山的一角,而《王冠》展現出了許多王室背後的秘辛故事和眾多人物細膩的情感。
相信第三季結束的時候,資深粉都在翹首期盼第四季。沒有別的,就是八卦,因為黛安娜王妃要上線了!與此同時唐寧街10號的新主人——柴契爾夫人也來了,人稱「鐵娘子」。這兩個人就是這一季的絕對主角。女王的戲份雖有削減,但還是三個女人的一臺戲。
2、王子和童話
雖然如今我們都知道了故事的結局,但依然不得不感嘆命運弄人。就像劇中女王的母親——伊莉莎白王太后諱莫如深地感嘆「那件事之後,我們所有人的命運都被改變了」。所謂的「那件事」指的是愛德華八世愛美人不愛江山主動退位,因此才有了喬治六世這一支登基掌握王權。
對於王室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王位的延續和繼承。年過三十的查爾斯王子還沒有結婚生子,給王子選妃是頭等大事。王室的目標是,年輕懂事,身家清白。還有一條大家心照不宣,絕對不可能是卡米拉。查爾斯愛慕卡米拉從來不是秘密,卡米拉已經結婚生子也是事實。
但為什麼是十八歲的黛安娜?劇裡黛安娜和查爾斯的初遇是在她家,彼時黛安娜的姐姐是王子的約會對象。年少、巧遇,黛安娜的仰慕之情,溢於言表。另一方面,黛安娜符合王室給查爾斯的全部標準,生於貴族,年輕大方,而且漂亮聰慧。結婚之前,除了查爾斯,王室沒有人不喜歡黛安娜。
於是便有了一場盛大的世紀婚禮和世人眼裡的童話故事。可深處其中的黛安娜卻說,她不開心,她一整場婚禮都在找卡米拉。是的,她知道了,查爾斯和卡米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對於王子的一腔仰慕和愛意都變成了毒藥,橫梗在心頭。兩個人的婚姻,三個人的糾纏不休。
黛安娜和查爾斯最和諧的時光大概是在出訪澳大利亞期間,從怨偶到交心,黛安娜再次展現出了少女時期的快樂和純真。真實快樂的王妃也更加有魅力,澳洲的民眾自然也喜歡。黛安娜參加的活動萬人空巷,都想一睹王妃的風採。也是因為黛安娜,王室扭轉了澳大利亞想要獨立的局面。相比之下,查爾斯王子卻黯然失色,王子因此遷怒於黛安娜。少年時期缺乏關懷的查爾斯,敏感自卑,於是剛剛重歸於好的二人,又再次分道揚鑣。
敢愛敢恨的黛安娜可以為慶祝查爾斯上臺獻舞(其實後者並不領情),也可以對王子表達不滿,身懷六甲拒見女王。純真善良的黛安娜和查爾斯從來都不是一路人,她要丈夫的愛,也親力親為養育陪伴自己的孩子。因為愛和執著,所以困囿於心,進而抑鬱,暴飲暴食……
黛安娜的真誠與熱情和王室的冰冷無情截然相對。儘管世人擁戴王妃,但黛安娜在王室孤立無援。第四季的最後菲利普親王勸誡自己的兒媳:查爾斯王子會回心轉意的。而黛安娜堅定地說,如果這場婚姻沒有給到她愛和安全感,她會離婚。親王只能惡狠狠地坦言,他們都是這個王室的局外人,他是她也是,讓黛安娜認清自己的位置。
也許那一刻她才能明白,她嫁給的不僅是王子,更是王室,一切不由她。最後一幕的黛安娜眼神堅定,有些破解成蝶的味道。她不再是那個單純的愛慕王子的可愛姑娘,而是威爾斯王妃。
3、往事
偶然看到一個關於Emma(黛安娜的扮演者)和Josh(查爾斯的扮演者)採訪,但重點卻是女主持人拿出了一張自己10歲時和黛安娜王妃的合影,可以看出那是王妃出席活動時拍的。主持人說,那時她最難忘的回憶。
時光飛逝,1977-1990年的故事結束了。所以《王冠》必然也會進入下一個十年,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會有些沉重。童話夢醒,王子和王妃離婚;以及威爾斯王妃突然離世。作為歷史劇的看客,大家都記得那個純真善良黛安娜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