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2020-12-16 人民日報

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同時,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當此之際,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準確把握當前複雜經濟形勢,堅定我國發展的必勝信心。

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擊。但綜合起來看,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這場抗擊疫情的嚴峻鬥爭表明,我國擁有雄厚物質技術基礎和強大供給能力、適應能力、修復能力,國民經濟經受住了疫情衝擊,綜合國力經受住了「壓力測試」,這是一個基本事實。

全面看待我國發展,就要把握整體、抓住要害。儘管疫情衝擊明顯,但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仍然達到11.5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5.2萬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3萬億元,表明經濟超大規模的優勢沒有改變。同時,疫情防控期間,基礎工業和防疫物資保障有力,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生產沒有中斷,一些行業還保持著比較好的增長,尤其是以口罩、防護服為代表的應急和醫療物資產能產量快速提升。生活必需品和公用事業品供應充足,14億人基本生活有效保障,消費品總體保持較好增長,供求關係保持總體平衡,表明強大的經濟發展韌性沒有改變。

辯證看待我國發展,就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把握危中之機。疫情衝擊之下,一些行業企業特別是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品出現了逆勢成長,網絡購物、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遠程問診、遠程辦公等新興服務需求快速擴張,一些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產量也逆勢增長。這表明,新動能較快成長的勢頭沒有改變,我們完全可以把短期壓力轉化為轉型升級的動力。同時,在疫情防控的成效鞏固後,我國發展的內生動力會不斷釋放出來,一些前期按下「暫停鍵」的經濟活動會按下「重啟鍵」「快進鍵」。

長遠看待我國發展,就要有戰略思維,觀大勢。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國基本國情、發展基礎、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潛力和動能、體制和制度條件、發展戰略、宏觀政策、發展目標等共同決定的,不會因疫情衝擊而改變。我國經濟總量已接近100萬億元,擁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1億多個市場主體,是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疫情不會動搖中國長期穩定發展的堅實基礎。在前進道路上,有黨的堅強領導,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有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雄厚物質技術基礎,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有龐大的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有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和充足的政策空間,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的衝擊,中國經濟仍然具有資源潛力巨大、內生動力充足、發展活力強勁的特徵,具有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大勢。面向未來,只要我們堅定信心,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一定能夠戰勝各種困難挑戰,推動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同時,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當此之際,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準確把握當前複雜經濟形勢,堅定我國發展的必勝信心。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擊。但綜合起來看,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
  • 董振華: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這是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作出的戰略判斷和得出的科學結論,充分彰顯了運用辯證思維進行戰略謀劃、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真理力量。堅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在普遍聯繫中科學判斷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全面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基本觀點。
  • 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駕馭複雜局面、總攬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科學方法。這是我們應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鑰匙」。「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
  • 「地評線」南方網評: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
  • 確立起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
    作者:史巖  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和今年的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都強調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鮮明地體現著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定必勝信心 辦好自己的事——論學習貫徹中央...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人民日報12月22日評論員文章:堅定必勝信心 辦好自己的事——論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增強信心、保持定力、堅定底氣,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關鍵。同時必須清醒看到,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衝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綜合起來看,時與勢依然在我,我們要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困難所壓倒的決心和勇氣,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
  • 用辯證的眼光看世界
    我們要善於用辯證和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我認為辯證是用正反兩方面看待事物,例如一次考試的失利,看似使我們的信心倍受打擊,但同時也會使我們的經驗更加豐富,由此可見,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愛因斯坦曾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事物,而這句話背後隱藏的觀點,大家知道嗎?
  • 【評論員推薦】中國的前瞻性,是如何做到的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2020-12-23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 人民日報1月13日評論員文章: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上重要講話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
  • 人民日報評論員: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論學習...
    人民日報評論員: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12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書寫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
    南開融媒 11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書寫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文章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 姜霧遠:賺錢需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
    賺錢需要聽什麼樣的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對於同樣一些話,有人聽完賺到了錢,那這些話就是有用的。賺錢不是深挖一口井。接受信息,篩選信息,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也許是某一句話,就會給你帶來巨大的價值,讓你賺到錢。多思考,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姜霧遠隨時讓自己保持在思考的狀態。
  • 人民日報社論:凝心聚力決勝全面小康——寫在「五一」國際勞動節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人民日報5月1日社論:凝心聚力決勝全面小康——寫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疫情給我們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帶來挑戰。越是面對困難挑戰,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深刻把握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善於從眼前的危機和挑戰中搶抓和創造機遇,堅定克服困難、戰勝挑戰的信心,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 人民日報評論員: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論學習貫徹中央...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人民日報12月25日評論員文章: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論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大優勢,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
  • 人民日報鐘聲:中國發展絕非外來恩賜
    只要能用全面辯證長遠眼光觀察中美經貿合作的大帳本,呈現於世人眼前的一定是天高地闊的大格局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憑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取得了巨大發展成就。在此過程中,中國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同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也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了持續的增長動力和重要機遇。
  •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深刻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④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啟航,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為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築牢堅強堤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中國是個大國,大國的一大優勢,就是有充足的迴旋空間來抵禦風險挑戰。
  • 大眾銳評|經濟形勢怎麼看,「全面」「辯證」「發展」是關鍵
    只有對當前經濟形勢有科學判斷,對存在的困難和挑戰有清醒認識,才能凝聚共識、堅定信心,攻堅克難、乘勢而上,全面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那麼,怎樣正確認識當前經濟形勢?「全面」「辯證」「發展」是三個關鍵詞。全面地看經濟形勢,就要有全局視野,善於把握整體,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 人民日報評論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人民日報評論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21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全面深入貫徹江主席八項主張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全面深入貫徹江主席八項主張  人民日報評論員  今天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重要講話發表兩周年的日子。現在,我們欣慰地看到,經過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兩岸人員往來與經濟、文化交流,仍在不斷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並且繼續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