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排現場 新時報記者黃中明 攝
在濟南的冬天,看一場國樂演出,是再浪漫不過的事了。今晚,「影響濟南」2021「國潮」新年音樂會即將奏響。本次新年音樂會由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濟南時報·新時報、濟南市呂劇院(濟南民族樂團)聯合承辦。
宮商角徵羽,詩書禮易樂,傳統文化浸潤千年。現在,走進2021,且看「國潮」音樂會如何將民樂與時尚相結合。
在「國潮」音樂會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本場音樂會的主力是濟南民族樂團。這是一支年輕且充滿活力、富有創意的樂團,樂團數次在國內各大藝術賽事中獲獎,已成為濟南對外文化交流的金名片,先後受國家和省、市政府派遣,出訪亞、非、歐、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音樂會特邀嘉賓、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前衛文工團打擊樂聲部長兼首席王超表示,濟南民族樂團曾在35天內在東北演出37場,專業水準和敬業精神讓他深受震撼。民族器樂單獨成為學科的歷史並不長,人們對於民族樂器的了解並不多,這種「國潮」音樂會以平民化、日常化的方式,讓民族文化回歸,讓更多人了解到它的魅力,這是最大的價值和意義。
特邀演奏家郝益軍是著名竹笛演奏家、山東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竹笛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三十多年來,他一直在講臺和舞臺一線,踐行著科研、教學和藝術實踐。他和學生共同組建了山東竹笛樂團,發起的「周末音樂會」現已成為山東藝術學院品牌活動。在他看來,器樂表演不僅是一種藝術傳承,更提升了文化自信和藝術素養。對於「國潮」新年音樂會的舉辦,他很是期待——民族音樂是屬於民族的,應該與時代融合,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和喜愛。
經典影視劇主題曲大聯奏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本場音樂會精選十二首曲目,除經典國樂外,還將傳統國樂與流行音樂、現代音樂深度融合,探索和呈現國樂的全新表達方式。
比如,有根據影視劇《天空之城》《西遊記》《陸小鳳》《射鵰英雄傳》主題曲重新編配而成的聯奏,還有世界首部民族樂劇——《印象國樂》,其中的《大曲》具有濃厚的歷史氣息,塑造了蒼涼、悲切、壯闊、激情等意象,讓人仿佛看到了中華民族綿長而激蕩的歷史進程。
記者了解到,音樂會上,郝益軍將帶來由曲祥、任寶禎作曲的《嚮往》,它不僅代表現代南北演奏技法的融合,還融入了西洋長笛的音樂元素,情感表達細膩。他說,作為北派代表作,《嚮往》體現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王超將演奏《龍騰虎躍》和《霸王卸甲遇上十面埋伏》,他說《龍騰虎躍》聲勢宏偉,非常適合開年的氣氛。《霸王卸甲遇上十面埋伏》是劇團的創意之作,將楚漢相爭同一歷史背景下的琵琶曲《霸王卸甲》和《十面埋伏》合二為一,完美演繹了那場千年之前的垓下之戰。
1月8日晚7:30,山東省會大劇院,我們不見不散!
(新時報記者劉蕾)
省會大劇院特別提醒——1.請您佩戴口罩,並配合微信掃碼,確認最近14天行程情況。
2.嚴格落實現場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拒絕進入劇院。現場出示健康安全碼(綠碼),無碼者需現場註冊出示安全碼。
3.嚴格落實身份證實名登記進入,未攜帶身份證人員須現場掃碼註冊電子版身份證,拍照留存信息。(在此提醒您,根據指導意見要求,成人、兒童均須進行實名登記,成人、兒童請務必攜帶身份證,兒童無身份證者請出示戶口簿詳情頁或戶口簿詳情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