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哪些科學問題讓科學家充滿期待又感到恐懼

2021-01-12 網易科技

2016年科學領域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包括有「時空漣漪」之稱的引力波被發現、可以發射有效載荷至軌道並安全返回的火箭等。但2017年更令人充滿期待,人類有望找到「信息寶庫」,包括卡西尼號探測器通過土星大氣層、新的物理學粒子被發現、預防痴呆症的更好方式等。與此同時,2017年也有許多令科學家們感到害怕的前景。

2017年科學展望

1.利物浦大學物理學教授塔拉·希爾斯(Tara Shears)

2016年,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完成技術升級並重新啟動,相比以前擁有了更加強大的能級和強度,獲得了海量高能數據。我期盼著強子對撞機的粒子對撞數據中出現新的發現,那必定是非常有趣的。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你覺得宇宙正慢慢成為焦點,你很快就能看到更多粒子被發現。

2.倫敦大學學院精神病學講師克勞迪亞·庫珀(Claudia Cooper)

隨著我們越來越多地發現可增加老年痴呆症危險的因素,較少正規教育、不良飲食、糖尿病、缺少活動、聽力損失等,我們有可能延緩甚至預防老年痴呆症。在精神上、社交方面以及心理上幫助人們保持活躍,吃更健康的飲食和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都可以減緩認知衰退的速度。2017年,相關研究有望取得更多發現,以支持人們抵抗痴呆症的侵襲。

3.樸茨茅斯大學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講師凱倫·馬斯特斯(Karen Masters)

我非常期待下一輪引力波試驗的結果。2016年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這讓我感到非常激動,我甚至因此專門買下帶有引力波圖案的裙子以示慶祝。首次發現引力波不僅證明了引力理論的正確性,同時也是對那些建造驚人探測器的人的巨大鼓舞。更重要的是,作為天文學家,我發現物體探測非常迷人。黑洞碰撞的質量令人感到驚訝,它竟然能夠發出如此清晰的信號,並且在試驗初期就被發現。是幸運,亦或是這種信號普遍存在?我很激動,希望2017年能夠看到宇宙中更多的黑洞碰撞事件,我們將利用這些新的方式來了解宇宙。

4.倫敦大學學院運動醫學博士生喬治·布魯尼維爾斯(Georgie Bruinvels)

2016年,我感覺世界開始認識到女人實際上與男人不同,處於月經周期中的女性的確會在情感方面產生變化,人們也願意探討和傾聽這些情況。我希望2017年,我們能夠從科學角度開始更好地理解月經周期對運動的影響,以及如何調節以便幫助女性在任何時候都能感覺很棒。

5.紐斯卡爾大學神經科學高級研究員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

在過去的1年中,我們在直接腦接口領域取得多項重要突破,包括人腦植入物以控制癱瘓肌肉和恢復手部觸覺。臨床實驗顯示,癱瘓的動物通過使用大腦到脊椎的電子連接裝置可以重新恢復行走能力,這些技術未來將擁有更多應用潛力。這個領域正迅猛發展,我期望2017年能提高對大腦的科學認知,從而促使神經損傷或疾病導致喪失的功能重新恢復。

6.諾丁漢大學物理學教授菲利普·莫裡亞蒂(Philip Moriarty)

2016年,科學領域取得了許多驚人的突破,其中最重要的(至少在物理學領域)就是首次探索到兩個黑洞碰撞產生的引力波。這是驚人的成就,可是我必須承認,這是個我們所知甚少的領域,2017年需要重點關注。

7.薩裡大學物理學教授吉姆·埃爾哈裡裡(Jim al-Khalili)

我認為2017年將是另一個令人興奮的年度,因此我有兩大預測:第一是大型強子對撞機宣布發現新的例子,證實理論物理學中著名的超對稱現象,或許這可以解釋暗物質的形成。第二是量子計算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我還要補充一點,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將進入土星大氣層,並傳回有關土星的驚人「特寫」照片。

8.《機器人大擂臺》評委、特許工程師露西·羅傑斯(Lucy Rogers)

我喜歡人類所擁有的創造力,這讓解決問題變得更簡單。2016年,XSTAT 30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一種海綿填充注射器,可以在20秒內插入槍傷中挽救生命。Blaze Laserlight專用雷射燈可以安裝在自行車上,幫助騎車的人看到對面駛來機動車或有行人。艾瑪手鐲上配有微型震動馬達,可以幫助帕金森病人控制他們的震顫症狀。我期盼2017年有更多問題被解決,特別是在循環經濟、管理自然資源以及教育領域。

2017年可能發生的科學噩夢

1.紐斯卡爾大學神經科學高級研究員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

像許多人那樣,我正緊張地等待著,看英國退歐將會如何影響英國與歐盟其他成員國之間的合作。此外,我擔心2016年的政治事件會加劇社會分歧,導致社會精英和專家遭到更多質疑。雖然不夠完美,但科學最好能夠提供人類實現對世界共同理解的願景。因此,科學家們可以繼續提供積極的榜樣,讓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可以齊心協力,共同解決我們正面對的全球性挑戰。

2.利物浦大學物理學教授塔拉·希爾斯(Tara Shears)

不確定性的影響超過任何事情。對於英國科學界和科學家們來說,英國退歐是一件大事,它不僅可能改變科研資金和相關活動,也可能改變我們對科學的態度。我們希望能共同努力,那會比我們獨自鏖戰取得更大的科學成就。思想可以跨越國界,我希望我們能夠找到新的方法,幫助科學跨越界限。

3.墨爾本大學天體物理學研究員凱蒂·馬克(Katie Mack)

我非常擔心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對科學、環境以及國際政治格局穩定性的影響。像許多科學家那樣,我擔心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我不希望這些事情都發生在1年中。但川普已經暗示,他會調整環保署的工作。從環境角度來看

,川普調查制定氣候科學政策的政府員工、宣稱美國宇航局氣候科學計劃應被廢除等行為,都令人感到擔憂。美國不僅僅是1個國家,它在全球氣候政策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巴黎氣候協議被廢除,並重新制定國際協議,情況可能會迅速惡化。2016年是史上最熱年度,兩極冰川融化的速度更是驚人,為此這絕非政府支持增加化石燃料、減少氣候科學經費的好時候。再加上建造核武器等可怕宣言,許多科學家都對2017年深感擔憂,並在尋找有效方法拯救我們的地球。

4.《機器人大擂臺》評委、特許工程師露西·羅傑斯(Lucy Rogers)

與我們的曾祖父母們相比,人類的聰明才智讓我們如今的生活變得更輕鬆。世界上的所有知識都在我們的指尖上,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與世界上的任何人即時通話,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吃到任何想像中的美食,但我們對此依然不滿足。我們想要的越來越多,試圖滿足當前需求,但這對地球造成永久傷害。人類對地球的影響已經遠超其能承受的極限。我擔心人類忙得忘記後退一步,無法意識到我們已經無法改變我們的方式,我們的生活質量將急劇下降。很快,我們可能在5到10年中看到這種影響。我無法想像,當我們濫用抗生素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時,人類陷入痛苦和死亡的慘狀。我無法想像,當人類使用殺蟲劑導致蜜蜂滅絕,人類面對食物短缺的困境。我無法想像,當人口過剩而資源過少時引發戰爭時的悲哀。我們需要開始修復地球,好好地照顧它,保護我們的家園。

5.奧斯陸大學地理生物學教授霍普·賈倫(Hope Jahren)

我擔心今年冬季,可能無法教兒子滑冰了。我們努力向前,但倒退需要時間、耐心以及冰雪。我兒時度過許多冬季午後的池塘,多年來都沒有結冰,在裡面滑冰變得不再一樣。這提醒我們,地球正在變暖。

6.諾丁漢大學物理學教授菲利普·莫裡亞蒂(Philip Moriarty)

毫無根據的無稽之談、缺少證據的傳聞可以迅速傳播。2016年,科學、推理以及基於證據的論證常常輸給誤傳或公然扭曲的信息。我希望2017年這種情況能有所改善,但我真的不確定。讓我感到恐懼的是,美國很快將會出現美國物理學會所謂的首位「反科學總統」,川普及其政府中的許多人都是駁斥科學證據的專家,科學如何才能應對反科學的不斷崛起?

7.樸茨茅斯大學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講師凱倫·馬斯特斯(Karen Masters)

2017最讓我感到害怕的就是對氣候變化無動於衷,「後事實」政治家們剝奪了科學領域的專用資金,特別是對理解氣候變化方面的資助。從許多方面來看,2016年充滿了糟糕的新聞,但是最令我擔憂的是海冰覆蓋率大幅減少。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今年是海冰減少是短期異常現象,還是海冰持續減少趨勢的預兆。但是現在,我想知道2016年是否會成為氣候變化的轉折點。這些令人擔憂的數據以及當前「後事實」意識形態如此強大,以至於我認為政府可能不會採取大規模的迫切行動,以限制氣候變化的影響。將地球當成行星系統來觀察從來都不重要,我們不能忽視這一點,因為我們也在探索宇宙的其他地方。作為天文學家,我感覺到地球在宇宙中顯得多麼微不足道。但它對人類來說至關重要,畢竟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8.倫敦大學學院物理學家、海洋學家海倫·切爾斯基(Helen Czerski)

我擔心氣候科學的經費被削減,結果將對最貧困地區的人口造成巨大影響。我們所有人都有三種維生系統:我們自己的身體、我們的行星以及我們的文明。更好地了解這些維生系統,以便更好地管理它們。但是巴黎氣候會談取得成功後,世界政治已經發生逆轉,氣候科學似乎再次受到質疑,特別是在美國。我們無法承受這樣的代價。物理現實與意識形態截然不同,我們必須管理好這個星球上有限的資源,因為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全部,這意味著我們必須了解維持我們生存的發動機。

9.倫敦大學學院精神病學講師克勞迪亞·庫珀(Claudia Cooper)

財政緊縮可能對痴呆症的照料和治療產生影響。自從2010年以來,痴呆症家庭護理部門的預算已經減少近40%。老年痴呆症協會解決痴呆症家庭護理問題,暴露了急需改變的社會現狀。我們需要了解更多有關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以便將富有同情心、以個人為中心的照料帶給那些生活在自己家中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同時讓我們能夠充分利用我們擁有的資源。

10.赫特福德大學公眾心理理解學教授理察·懷斯曼(Richard Wiseman)

我擔心悲觀主義會席捲整個世界,對未來感到悲觀不利於人類社會,它讓人們更少動力去創造改變,更不可能在時局艱難時堅持下去,更有可能關注負面事件。此外,它讓人們更有可能變得焦慮,反思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非其他人的福祉。為此,我希望國際上能夠出現樂觀主義,人們習慣將注意力放在關注生活中的好事上,這對他們的健康、與他人關係、收入等都有好處。但這並非是說,未來不存在挑戰。挑戰時刻存在,但以樂觀心態面對這些挑戰會更好,真正的改變往往源自希望,而非恐懼。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王真_NT5228

相關焦點

  • 2018年發生了哪些科學大事
    其實,單細胞基因活性分析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科學發現,而是一套「三連發」的研究方法,通過細胞分離、RNA測序和標記跟蹤3個步驟,像「放電影」一樣展現胚胎細胞形成成年動物複雜組織和器官的過程。這使科學家能從單細胞水平確定哪些基因在胚胎早期發育時被開啟或關閉。「它就像飛行記錄器,讓你了解整個過程哪裡出了錯,不是只看到最後的結果,這樣我們就可以提出以前不可能提的問題。」
  • 5個顛覆認知的科學理論被科學家證實,每一個都讓人們感到神奇
    在古人的眼裡,這個世界充滿著各種神奇和恐懼,由於缺乏對世界各種事物的認知,古人對很多的大自然現象都充滿著恐懼和敬畏,於是有了不少的神話傳說,認為這些大自然現象和規則都是神在背後操縱。隨著人類走進文明時代,不斷的發展,我們走進了科學的殿堂。
  • 人作為「獵食者」,為什麼還會對血腥的場景感到恐懼和噁心?
    那麼,問題來了,人類是吃肉的,為什麼還會對血型的場景感到噁心和恐懼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恐懼的來源人類之所以會對血腥的場面感到恐懼主要有兩點原因:聯想和經歷。儘管人類用了幾百萬年就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的,但是整個過程還是充滿了曲折的,尤其是在智人之前的階段,原始人類的腦容量還不及現在,而且當時即便是簡單的能製作石器,在兇猛的食肉動物面前也幾乎沒有招架的能力,這一點從原始人類化石上許多食肉動物的齒印就能看出來了。
  • 科學家:2017年它們到訪太陽系,隨後拿出證據!
    宇宙中是否還存在其他文明,一直是所有人討論的話題之一,可是近一段時間根據一名哈學大學教授的說法,他認為宇宙中一定存在過外星文明,並且太陽系內已經誕生了地外生命,這聽起來似乎有一點可能,隨後他的一條理論震驚眾人,它表示在2017年的時候,外星人很有可能來到了太陽系內,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發現了證據
  •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學精神?」「什麼是科學家精神?」 院士...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學精神?」「什麼是科學家精神?」9月19日,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院士科學人文課回答「科學三問」這「科學三問」是懷進鵬在全國科普日的院士科學人文課上提出的,就這3個問題,懷進鵬分享了自己的思索。對於「什麼是科學?」懷進鵬認為:「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知識系統。
  • 小科學家要知道「去哪找問題」?——科學問題哪裡來
    科學家的問題從哪來的?2. 怎麼教孩子理解科學問題的來源?咱們一起來討論下這幾件事。孩子要知道去哪裡找問題。一個個科學問題,推動者科學家探索自然。我們希望孩子也像科學家一樣提出問題。晝夜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有四季?這裡天氣特別乾燥,怎麼回事?海水為什麼這麼鹹?天上掉不下來問題。
  • 科學家堅稱:外星文明早在2017年曾經過太陽系
    根據哈佛大學一位科學家的說法,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宇宙中存在著某種形式的外星文明,它們不僅已經發現了太陽系中存在著生命,而且已經在2017年的時候到訪過我們的太陽系。
  • 科學:有哪些最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讓科學家都難以解釋
    那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話題是一些連科學家都難以回答的問題,例如:鯨魚的墳墓是如何出現沙漠中的?古代有沒有飛機和火箭?還有遠古時代的火星上有沒有生命?地球上的科學家仍然無法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是當這些文物經常被發現後,我們有需要有個理論來解釋這一現象,這裡小編特意準備了一份最神秘的清單,上面列出了有趣而令人震驚的發現,很多是科學仍然無法解釋的。
  • 美國第一位內閣級科學顧問,拜登交給了他五個問題
    [1]在1月15日寫給蘭德的任命信中 [5],拜登向蘭德和他的同事們提出了五個與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息息相關的問題:1. 疫情的哪些經驗告訴我們,我們能做且應該做哪些事來解決公共健康的需求?2. 科技突破如何能夠幫助解決氣候變化問題?3.
  • 科學家界有哪些已經被證實,卻又讓人們難以接受的科學理論?
    科學是一個偉大浩瀚的殿堂,無人知道科學能夠做到哪些事,科學的終點在哪裡?可是我們都知道,世界萬物的本質,宇宙的一切奧秘都離不開科學的範疇,只要我們掌握了科學,就等於掌握了整個宇宙。人類文明能夠有現在的輝煌成就,正是由於人類數百年前走進了科學的殿堂,開啟了科學發展的道路。
  • 沒辦法戀愛,為什麼你會對喜歡的人充滿恐懼?
    很多人日常和朋友相處很正常,可遇見喜歡的人,就開始心態崩壞,如臨大敵一般的緊張恐懼。遇見「喜歡的人」為什麼害怕?你當下期待的究竟是什麼呢?以我的經驗的來看,許多人在聊天的時候,期待的是對方的回覆速度,對方回的越快,他就越開心,越慢就越焦慮。表面上看,這似乎很正常。然而這反映出的真相是:缺乏安全感。對方回復的速度快不一定代表喜歡你,但八成是不討厭你(吧)。你當下期待的只不過是「不被討厭」罷了。
  • 盤點 | 這十大科學事件,定義了2017
    引言2017年是科學突飛猛進的一年,無論是人工智慧、生物科技,還是天文、醫療領域,都有意義重大的突破。它們會在不久的將來,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得到」專欄作者卓克,梳理了2017年十大科學事件,帶你一起看看,科學將以怎樣的方式,改變人類的未來。1.
  • 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好萊塢大片
    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好萊塢大片轉眼2017年馬上就要來了!新的一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好萊塢大片在等著我們?它們會不會在內地上映?一起來看看吧!《猜火車2》英國青春題材電影《猜火車》電影紅了20年後,續集終於來了!
  • 經驗豐富的潛水員也會感到恐懼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甚至有很多人根本沒有見過海洋,卻在心中對深海十分恐懼,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常說的深海一萬米,其實是指「馬裡亞納海溝」,這裡是地球最深的地區,平均深度在6~11千米,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裡的環境是完全無法想像的,那麼在目前科學家的研究中,這裡符合我們對深海的幻想嗎?
  • 2017年10月自考小學科學教育真題_全國自考_自考報名_中國教育在線
    全國2017年10月自學考試小學科學教育試題課程代碼:00408自考真題:2017年10月自考真題及答案匯總 | 2017年4月自考真題及答案匯總一、單項選擇題:《K-12科學教育框架:實踐、跨領域概念和核心概念》10.1992年,我國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將沿用40年的「教學計劃」更名為 A.教學規劃     B.教學設計     C.課程設計     D.課程計劃11.科學學習的中心環節是A.科學探究     B.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如皋籍青年科學家黃志偉榮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25日,啟動資金高達10億元的「科學探索獎」正式公布第二屆獲獎名單,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其中,如皋籍青年科學家、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教授黃志偉榮獲生命科學領域「科學探索獎」。記者了解到,「科學探索獎」是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偕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等14位知名科學家聯合發起的公益獎項。該獎項每年遴選50位獲獎者,每人在未來5年獲得每年60萬元(稅後)、累計300萬元的現金資助,並可對獎金做自由支配。
  • 查普曼大學:2017年美國民眾最恐懼的事情TOP 10
    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周三發布了2017年「美國人最恐懼的事」的調查結果。事實證明,美國民眾擔心的事情包括貨幣問題及氣候變化等各個方面。 周三發布的調查結果來自對1207位美國成年人的隨機抽樣調查。
  • 古特雷斯致信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參會者:期待一起應對挑戰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郭爽)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活動雖已落幕,但留給未來的答卷依然充滿挑戰。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日前致信峰會全體參會者說,期待與參會者及同行一起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挑戰。
  • 古代5大「神奇」事物,科學家也感到困惑!
    古代的人類也發明出了很多神奇的事物,連科學家都感到非常困惑,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來看一下都有哪些吧。達什卡石。這塊石頭上遍布密密麻麻的裂痕,與普通的石頭無異,但吸引科學家注意的卻是在這塊石頭上雕刻了很多地圖。
  • 深海恐懼有科學依據?以下5張深海圖片,看完後你感覺如何?
    深海恐懼有科學依據?以下5張深海圖片,看完後你感覺如何?現實中的很多人對自己是否患有深海恐懼症表現出了不確定,那以下的幾組照片,你可以堅持看到第幾張呢?雖然大海的藍讓人嚮往,但有的人卻患有一種深海恐懼症,畢竟在深海,連光線都無法到達,幾乎就是一片黑暗,而且還有各種未知的深海生物也會讓人恐懼。深海恐懼症的表現為患有這種病症的人,不僅是在面對一切有關深海的東西是會感到恐懼,甚至珊瑚山池塘像這種看起來很大很黑的,有水的地方都會讓他們呼吸加快緊張害怕。感到渾身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