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8.08|No.238
據傳有一位先生住在鬼谷,世人因尊敬而不以其名相稱,故而加上地名喚其為鬼谷先生,這和我國的某村先生、某鎮師父是一樣的。這大約就是雅號的初始了。然而從前是別人這樣稱呼,而到了後世,則是自己擇一地名等作為雅號。唐代詩人中,杜少陵、柳柳州、杜樊川是否為後世依據其居住地所定的稱號,盧玉川、白香山等是否為自稱都已難確知了。到了宋代則都變為自命其號,東坡、山谷等便是如此。自此之後,雅號遍及文人墨客之間,到了後世,除普通的雅號之外,往往還會有某軒、某堂、某庵的號,有人甚至有數個別號。就像馬琴有曲亭、馬琴、蓑笠陳人、著作堂、齋等數號,他在甲場合用哪個號、乙場合用哪個號都是各有規則的。而平賀源內除了鳩溪、風來、福內鬼外等別號之外,還使用過種種異名,其中並沒有什麼規律,大概是出於一時匿名的考慮吧。
正岡子規俳句碑
後世的詩人騷客使用雅號也只是遵循一般的慣例,並沒有什麼深層含義,如果非要究其理由的話,大約有三:第一,在寫上姓名顯得小題大做和過於嚴肅的場合使用雅號;第二,姓名從字面上看不大風雅時,作為修飾使用雅號;第三,在匿名的時候使用雅號等。在我國,自物徂徠之後,開始流行將兩字姓氏修改為一字之類的姓名修飾。蕪村將與謝這一姓氏加以修飾,或署名謝寅,或署名謝長庚,像這樣模擬中國人姓名的稱號也可看作一種雅號。匿名有兩種情況,半匿名時所使用的雅號是固定的,並沒有要強行隱藏實名,而全匿名時則會改用臨時的假名,這樣的假名使用是有時限的,這種雅號(西洋的假姓名)永遠不會與本人對應,這不管是我國還是西洋都不乏其例。
我國從前並沒有使用雅號的習慣,甚至後世的一些歌人也大都署實名而不用雅號。但公卿卻有取一字為號的先例,三條西公條(永祿六年歿)便是以「蒼」為號,這都是足利末葉以後的事了。德川初期有細川幽齋、木下長嘯、近衛龍山等雅號,歌人也開始使用中國式的雅號了。日語訓讀的雅號,應該濫觴於貞德的柿園、蘆的丸舍。雖不知柿園是否為音讀,但蘆的丸舍則必是訓讀無疑。貞德的門人望月長好為一代歌人,他自號小狹野屋大約也是模仿其師吧。自真淵、懸居之稱,宣長、鈴舍之名後,某舍、某園的名號開始盛行。但不曾聽聞歌人有一人多號的情況。(西洋雖會使用假姓名,但並不使用雅號。)
雅號的使用多限於學者、詩人、文人之類,其中我國的漢學者、漢詩家、漢畫師因較早受到中國的薰染,最先使用雅號。因僧侶也與漢學的關係較深,禪宗中早就開始使用庵號、軒號以及雅號,所以世人對他們大都不以佛號相稱而習慣稱其雅號。連歌師為準僧侶,在將佛號用作實名(如宗祇、宗長)之外,也有庵號、軒號等。在德川氏之初,俳諧師也受其影響主要使用像佛號那樣的名號(如貞德、貞室、宗因),此外他們也有庵號、軒號,使用實名的人也有不少(如親重、重賴)。而名號開始使用蘊含俳諧趣味的雅號,以及像漢學者那樣的雅號,而非庵號、軒號,也非同佛號,是芭蕉等人之後的事了。
藝人的藝名屬於雅號的一種,而且別有趣味。像市川團十郎、尾上多見藏這樣的俳優的藝名就是仿照姓名而取的,而像談洲樓焉馬、三遊亭圓朝這樣的落語家的藝名則與俳諧宗匠的庵號相類似。我國有在實名中通用同一個字的情況,就像源氏通用「義」字,平家通用「盛」字,河野氏則用「通」字。為了模仿日蓮之,他的門人都取「日」字入號,以至於到了今天,日蓮宗的僧徒都稱日某。而連歌師宗徹、宗祇、宗長、宗碩、宗牧、宗鑑、宗養、宗因、宗春等人的名號中都用「宗」字,也是承繼派系的意思(大德寺派的僧侶和茶人千家也使用「宗」字)。到了後世,小俳家層出不窮,若有一人為師,則自稱其門人者動輒可達數十人之多,通用一字作為名號也就盛行起來了。如沾德門皆用「沾」字,千翁不角門皆用「千」字、「角」字。然而這只是部分現象,並不是普遍情況。但堂號、庵號、亭號代代相傳的情況卻是很常見的。藝人完全沿用其先祖或師父的藝名而不改一字,就如同商家對商號通稱的襲用一樣,屬於極端的例子。俳人有時也會如此,例如湖十、宗瑞、立志、介我、素丸,等等。
將地名作為雅號的人極多,他們一般是取用自己的住居地,或者住地附近的山名、水名等。例如徂徠的號便是出自往來坂,周南是因為住在周防之南而得號,山陽則是由於生於山陽道而得號,漢學家的雅號大半皆屬此類。然而這種情形主要盛行於過去而非後來。如果一度有人號徂徠、周南、山陽,則後人必定不再使用此號。南海、海南、南洲等號在四國、九州一帶極多,北海這一名號則同時被江村、片山二人所用,這都是根據地理取用雅號的原因。
從古語中選取雅號的,有如其角、鳩巢、百川、圖南等人。即便是這樣的名號,也不免時有暗合,如掌故家有紀圖南,而醫家有山田圖南等。
不管是出自地名、古語,還是其他,雅號的暗合總是無法避免的,古人的名號中就有許多先例。除過前面的例子,現將我所知道的稍列如下:畫家有柳澤淇園,漢學家則有皆川淇園;漢學家有宇士朗,俳人則有朱樹園士朗;漢學家有賴春水,戲作家則有為永春水,另有法印北村春水;漢學家中有野中兼山、菅野兼山、片山兼山三人;俳人中有尾張的一笑和加賀的一笑;詩人有秋山玉山,畫家有岡田玉山;而高芙蓉與木芙蓉則同為畫家;三宅寄齋號野水翁,而俳人中則有岡田野水;大德寺江月號破笠子,俳人中則有小川破笠;大德寺宗牧為僧,而孤竹齋宗牧則為連歌師;大德寺正嚴號自笑,而安藤自笑卻是戲作家,此外在俳書中也能看到自笑之名;陳元贇號既白山人,而俳人中也有人號既白;松平不白是慶安時期的大名,嵐雲也以不白軒為號,而茶人中則有川上不白;一休有真珠庵,俳人如泉也號真珠庵;木下順庵號錦裡,後又有伊藤錦裡;岡井碧庵號東皋,後又有野東皋,二人皆為漢學家;國學家中有羽倉御風,俳人中也有名為御風者;漢學家中有大高坂芝山,而長川華山也是漢學家,也以芝山為號,而在長川華山之外,還有橫山華山、渡邊華山兩位畫家;平東海歿於元文而嶽東海歿於享和;中根東裡是詩人,而高野東裡、伊藤東裡為漢學家,東裡山人則是戲作家;岡島冠山、原冠山都是漢學家;兵學家有山鹿素行,俳人中也有名為素行的人(鳴雪翁本名素行,近代的女藝人中也有名叫素行的)。此外,那些聲名不顯的人所用的雅號也大都普通,在黑田如水之外,以如水為號的人不論昔時還是今日都多不勝數,而在羅山的白雲齋之外,白雲這一雅號也極為陳腐。
「俳聖」松尾芭蕉
在我所熟識的人中,也有雅號與古人甚至今人相暗合的情況,其中重合最多的當屬「天外」一號,在有些場合只稱其號很容易讓人混淆,因此我常常會冠上姓氏中的一字加以區分,如小天外、豐天外、田天外,此外還有盲天外。我不相識的人中也有名為天外的人。如果將俳書中無數的雅號搜羅出來,恐怕無論怎樣的名號都會有所重合。我記得與現今俳人的雅號有所暗合的,有白雲、為山、可全、井蛙、露葉、青青、漱石、一笑、虛白、虛舟、青嵐、菊舍、吐月、如雲、百川、松宇、桂山、桃雨、東雲、吐雲、秋水、流水、千川、露石、牛步、柳翠、松花、芳水、巴水、如水、柳水,等等,如果進一步搜查的話,必定還有很多。把慄曾號破笠,後因重名而改為現在的名號;極堂曾號碌堂,卻因與他人名號相撞而改號極堂。有人曾號岐山,也因與人重號而改名。冰花因與嵐雪門人同號,鳴雪翁曾為其取號匏瓜取而代之。井蛙、木外、孤松、孤村等,在遇到同號時,往往會取姓氏中的一字置於雅號之前,而素香、槐堂、慄堂、三溪、滴水、別天樓等名號,不管是在俳人中還是在俳人之外都有同號,特別是別天樓,曾經數次被人弄錯。至於子規,雖無重名,但也有人號子規亭,只是至今未改,也就不再更改了。
下面對我所熟知的人的雅號的由來作一簡單介紹。
鳴雪:取「任由世事變遷」之意,並以「鳴雪」二字對應「なりゆき」。
老梅居:某年元旦,有人來訪,鳴雪翁一邊收拾著那邊的廢紙一邊說:「從元旦起就狼狽而居了吶。」故取「狼狽而居」的讀音,改漢字為「老梅居」,「居」字尤為奇特。
碧梧桐:本名秉五郎的諧音。
虛子:我取其本名清(きよし)的讀音所命的名號。
紅綠:也是出自其本名洽六的讀音。
四方太:完全依照本名所取,讀作「しはうだ」(shihauda)。
肋骨:軍人。曾說過「死則曝屍戰場,只餘肋骨」的話,故而取名肋骨。
墨水:未聽聞其由來,但因生於江戶,其名號有可能是取自墨田川這一地名。
漱石:出自成語「枕流漱石」。
霽月:出自成語「光風霽月」。
犬骨坊:我在與飄亭同住本鄉真砂町時,曾撿回狗的頭蓋骨,煮了之後放在桌上,飄亭向我討要,自那以後他便以犬骨坊為號了。
接下來對我自己的名號也稍作解釋。
子規:因時常咳血,並作子規之句,由此得名。「規」也是我本名中的一個字。或者將其視作「杓子定規」(為清規戒律、墨守成規之意)的縮略語應該也頗為有趣。
獺祭書屋:李義山寫文章時會將許多參考書散置座右,別人見了後說他就像獺祭魚一樣。獺祭魚出自《禮記·月令》,我的書齋中書籍縱橫散亂,甚至連落腳之處也沒有,故得此號。許多人會將「獺」字誤讀,「獺」字應讀作「だつ」(datsu),「獺祭」讀作「だつさい」(datsusai),「獱獺」讀作「ひんだつ」(hindatsu)。
越智處之助:越智是我在家譜上的姓氏,處之助是我出生時的通用名,還是父親的獵槍師父特意取的,但外祖父說:「這名不好,去學校後會被嘲笑說是『到處轉轉』。」所以在我大約四五歲的時候便改名為「升」了。
升:讀作「のぼる」(noboru),可能是從《易》的「地風升」中得到的啟發,我也曾將「地風升」作為雅號。上面這兩個名字雖是通稱,但現在戶籍上也不登記通稱了,所以將其視作雅號的一種應該也無不可。
竹裡人:有人最早將根岸稱作竹根岸,我也曾寓居於此地,故取此號。
此外,還有一些臨時的名號,這裡便不一一說明了。
通過調查我所認識的人的雅號以及近來的《子規》等刊物上登載的今人的雅號可以得知,雅號中使用最多的當屬「月」字,其次為「水」字,再次為「子」等。
月(四十三),水(三十九),子(三十五),山、村(各二十六),堂(二十二),花(二十一),一、白(各十七),雲(十六),石(十五),川(十四),碧、紫、三(各十二),青(十一)等。
月:露月、霽月、梧月、釣月、其月、寒月、春月、曉月、凍月、涼月、素月、半月、眠月、醉月、步月、摯月、臥月、吟月、鏡月、城月、湖月、嶺月、海月、雲月、蘆月、松月、柳月、兔月、月兔、月鼠、月舟、月人、月窗、月洲、月啼、月夢、月乃、月明、月華、月光、雙月庵、友月舍、吐月生
水:墨水、瀾水、芳水、貢水、岐水、嘆水、豐水、楓水、二水、去水、秋水、流水、徂水、滴水、如水、樂水、浩水、潦水、原水、素水、碧水、紫水、自水、北水、箕水、篙水、磐水、鐵水、巴水、鏡水、桃水、柳水、溪水、鴨水、鳩水、旭水、水村、水郊、守水老
子:虛子、靈子、三子、骨子、竹子、靜子、巴子、獅子、雀子、卵子、菊子、菁子、柑子、樗子、雪子、露子、潮子、滿子、堯子、楚子、漁子、咄子、斜子、丸子、圭子、真子、旦子、鹿子、案山子、黑眼子、生芻子、半俗子、了了子、志偉子、子規
以下略。這其中應該也有臨時的假號,但我還是根據字的不同進行了列舉。或許仍有不少遺漏。
雅號中多用「月」字,大約是不論古今,人們都喜愛賞月,因此出於喜好使用此字。多用「水」字,其一是根據住居地旁的川流名稱所取,其二則與「月」字相同,是因為對水這一自然物的喜愛。多用「子」字,是因為這個字是對男子的稱呼,但也有很多人是模仿虛子。近來,我國也會在女孩的名字下面附上「子」字,這是對中國固有字意的回歸。「山」字較多的原因則與「水」字相同。「村」字則是因為居住地的村名或者為了體現那個村子的特色,此外我覺得也有模仿蕪村的村字的意思。「堂」字則多用在庵號之類中。「花」字與「月」字相同,都是出於對自然物的喜愛。使用「一」字,是因為它是最簡單的事理,也是最簡單的客觀存在。而「白」字則是因為它是最為清淨的顏色。多用「雲」「石」,是因為愛好天然(一動一靜)。使用「川」字則是和「水」字出於相同的原因。而雅號中的其他關於顏色的字,大約是出於對色彩之美的喜愛,但是「碧」「紫」「青」等字尤其多,其中應該有種種原因。
漢學家的雅號中帶有漢詩的興味,和歌家的雅號中則帶有和歌的韻味。不管是漢詩的興味、和歌的韻味,還是其他的各種風味,全都體現在俳人的雅號中。俳人的雅號,有漢語,有國語,有漢字,有假名,也有漢字假名的混合,有一字號、二字號、三字號,有自造詞,也有成語,有些取自天文地理,有些取自動物植物,還有些是取自器具家屋,有些源自理想,有些則全無內涵,因此便呈現出了各不相同的趣味。
雅號是任由自己確定、自己停用的,自然不應受到他人的任何幹涉,但我還是有幾條希望:
一、避免更改雅號
更改雅號的情況有許多種,或因不喜歡現有的雅號而改,或在遭遇了重大事件後為了紀念更改,或因逐漸年老而想要改個適合老年人的雅號。但我認為曾在報紙雜誌書籍上出現過的雅號,還是儘量不改為好。改過一次,就會想改第二次,而往往改過的名號反而不如以前。
二、避免相同的雅號
如果跟名人、前輩,或者認識的人的雅號相同時,最好改。但不論古今,如果發生重名的是無名之人(前輩和認識的人除外),則不必改。
三、避免類似的雅號
偶然發現有人與自己的雅號類似,是不必更改的,但在確定雅號的時候,則應避免取用相似的名號。從前若能得到老師的庵號或者雅號中的一字為號,是非常榮耀的事,但現在想來,這倒不如說是讓人鄙薄和討厭的事。雖說如此,但也不能選用過於奇怪的名號。
四、俳句中避免四字以上的雅號
在俳句的十七字下面寫上四五個字那樣長的雅號,會顯得很不協調,但如果只有自己的俳句,並能列出十首以上,則不管雅號寫在開頭還是結尾,四五六個字的長度都是無妨的。
(明治三十二年十月)
《日本俳味》
[日]正岡子規著,王向遠、郭爾雅選譯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8年8月
目錄
俳句、俳論、俳味與正岡子規(代譯本序)
向井去來
獺祭書屋俳話
芭蕉雜談
文學的本分
地圖的觀念與繪畫的觀念
俳諧大要
俳句問答
松蘿玉液
我的俳句
俳句和漢詩
俳人蕪村
致歌人書
「古池」句之辯
新派俳句的傾向
關於雅號
明治三十年的俳句界
明治三十一年的俳句界
明治三十二年的俳句界
俳句中的京都與江戶
病床六尺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