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狀核變性是什麼病?出現臨床表現後該怎麼檢查和治療?

2020-12-23 霞姐講健康

導語: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這種疾病其實是肝病的一種,又叫做威爾遜病,這個病源於第13號染色體的隱性基因傳遞的遺傳病,一般屬於家族式遺傳病,患者多於兒童或者是青少年,患有此病的特點就是銅代謝妨礙,簡單的來說就是銅存在於體內不能正常的排出,積蓄於身體的各個器官內,是一種遺傳性銅代謝妨礙所造成的肝硬化和以基底節為主的腦部變性疾病。

01肝豆狀核變性的臨床症狀是什麼呢?

1、眼部出現損傷

患者出現K-F環,K-F環是本病最重要的特徵之一,這是因為銅沉積於角膜後彈力層所致,位於角膜和鞏膜的交界處,在角膜的內表面上,一般出現這種情況,眼睛的顏色就會發生變化,可能會呈現綠褐色或者是金褐色,光線斜照角膜時看的是最清楚的。

這種K-F環大部分都是都含有,也有極個別只可以發現於單眼上,大多數患者出現神經症狀的時候就可以發現此環,也有可能會出現晶體渾濁、白內障,或者是對光反應遲鈍等,K-F環的出現是有利於肝豆狀核變性的確診,但不是肝豆狀核變性的特徵性表現,患者有時也可能沒有K-F環

2、血液系統異常

患有此病的時候經常呈現急性血管內溶血,大約有15%以上的患者溶血體現很明顯,但是很多情況下溶血的原因我們並不能研究清楚,有些人認為是肝臟在短期內銅入血紅細胞大量的吸收銅,導致細胞膜和血紅蛋白的氧化損害,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是銅的毒性發從而產生的氧化作用導致的,因此並不能很好解釋這一現象的發生。

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較肝病表現前數十年才會產,並且身體並無K-F環的發生。通常情況下在20歲以下的溶血患者出現時,會在生化檢查上考慮這方面的因素。另外肝臟損傷為主的患者,血小板的質量就會變差,凝血因子的合成數量也會隨之減少,脾臟會發生腫大後導致血小板和白細胞的數目迅速減少,這些都會導致病變出現出血的傾向。

3、腎功能受損

患者很可能會出現腎臟受損的現象,但是其受損程度是不一樣的,其原因是因為銅離子在靠近腎小管和腎小球時會發生沉積,這時候腎小管從吸收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很多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腎性糖尿或者是高鈣尿、尿蛋白等異常情況,也有極少數患者會因此發生腎小管酸性中,也可能會伴隨著骨質疏鬆等症狀。

4、骨骼異常

關於骨骼異常,其臨床症狀並不明顯,患者可能會出現大關節疼痛或者是僵硬等現象,有可能會產生脫鈣自發性骨折,關節囊腫或者是關節疼痛等現象,在檢查的過程中,如果排除關節炎,應該及時考慮可能是豆狀核病變的因原因導致的。

02杆狀核病變的檢查方式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1、銅含量的的測定

通過測定身體當中銅的含量來判斷,很多人考慮通過測量頭髮當中銅的含量,但是這種測量方式對肝豆狀核變性診斷和鑑別的意義並不是很大,如果能夠採用肌肉合銅量發測定,或者是離體皮膚培養成纖維細胞內合銅量的測,其意義會比較明顯,通過測定發現,如果其含量高於正常者大約三倍左右,可以初步確診為肝豆狀核變性,如果可以取出膽汁,對膽汁內的含銅量進行測定,也是有著很重要的價值,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內的銅量是比較低的,這一點要注意。

2、血清CP檢測

對於肝豆狀核變性檢測方法,在實驗室檢測可以用到血清CP檢測,也可以用血清銅氧化酶活性測定,這兩種都是該病確診的重要依據,但是要注意區分的是CP值小於0.2甚至是為零,不可以當做該病情的觀察指標和確診指標,要根據患者的實際年齡來判斷。一些疾病本身血清cp值就會比較低,因此要做雙重檢測才可以確認。

3、影像學檢查

因為肝豆狀核變性會影響到關節,這時候可以通過影像學的檢查來判斷疾,常見的檢查可以通過骨關節x線檢查、神經影像學檢查,或者是腦電圖檢查,同時也可以用誘發電位檢查,也可以通過基因診斷WD患者及家系成員常規生化檢測發現,這幾種檢測可以用來輔助確診肝豆狀核變性,檢測成功率也不是百分之百,因此對於該病的檢測還是比較困難。

03肝豆狀核病變應該怎麼治療呢?

1、通過飲食治療

患有此病後,銅的代謝能力就會變差,產生身體異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銅在身體內會產生堆積,因此平日裡在飲食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進食含銅量高的食物,常見的食物有小米、茄子、南瓜、果類、蝦類、巧克力還有一些中藥,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都應該及時避免,或者也可以上網上搜索一些銅量高的食物,生活中及時避免此類食物的攝入,對疾病的控制是有很大幫助的。

2、藥物治療

藥物大多以去銅藥物為主,可以搭配著一些阻止銅吸收的藥,藥物的選取可以有很多種,根據患者的症狀選用不同的藥物來進行,常見的西藥效果可能會要稍好一點,但是價格昂貴,且副作用比較大,需要長期堅持下去。如果考慮使用中藥治療,常見的可以用大黃、薑黃、金錢草和黃連這幾種藥材,這些藥材可以促進身體排尿,對於銅的排出是有很大幫助的。

單獨使用中醫或者是西醫效果可能會不盡人意,這時候可以中西醫結合起來,針對的患者也是一些早期輕症患者或者是兒童患者,以及一些需要長期維持身體治療的患者。

結語:相信大家對該病也已經有了簡單的認識,這種疾病是一種非常讓人頭疼的疾病,其發作的年齡大約是一些孩子或者是青少年,患上該病後,一些常見的食物可能都無法食用,並且這種疾病對身體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對眼部和血液腎臟等都有一定的傷害,並且治療起來也非常麻煩,但是如果能夠長期堅持下來,形成一個習慣對該病的治療是有一個很大的幫助,因此患上該病也不必太過擔心,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去面對他。

相關焦點

  • 肝豆狀核變性是什麼病 肝豆狀核變性怎麼檢查
    可能很多人對肝豆狀核變性是什麼病不是很清楚。它是肝病的一種,那麼肝豆狀核變性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患上肝豆狀核變性該怎麼辦?肝豆狀核變性治療方法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肝豆狀核變性是什麼病肝豆狀核變性又稱威爾遜病。本病為坐落第13號染色體的隱性基因傳遞的遺傳性疾病,家族性多發。患者多為兒童及青少年。
  • 肝豆狀核變性是什麼?發病率是多少?此病一般發病於哪些年齡段?
    導語:肝豆狀核變性(HLD)是1912年由肝豆狀核變性(Wilson)首次提出的。該疾病為銅代謝性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其特點是銅代謝紊亂所致的肝硬化和基底神經節損傷。從分子水平對肝豆狀核變性的發病機制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 肝豆狀核變性屬於遺傳性疾病,了解其發病的症狀,及時配合治療
    導語:肝豆狀核變性是什麼疾病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它其實是一種肝病,如果患上肝豆狀核變性會有什麼樣的臨床表現,而且應該怎麼辦,採取什麼樣的治療方法?了解相關的知識,才能夠對症進行肝豆狀核變性的治療。01什麼是肝豆狀核變性,其遺傳特點是什麼,主要有什麼類型?
  • 輝瑞披露肝豆狀核變性基因治療最新研究進展
    即日,這家宇宙大藥企在發布基因治療罕見病的進展時稱,在威爾遜病(Wilson,中國名為肝豆狀核變性)方面也在緊鑼密鼓臨床研究. 目前, 威爾遜病小鼠模型的病理學已經獲得驗證. 一期臨床試驗預計在2020年提交. 新藥的上市申請預計在5年後, 2025年提交.
  • 可治療的遺傳缺陷性疾病—肝豆狀核變性,哪些原因會導致患病?
    導語:在生活中常常會聽到有人說自己銅藍蛋白異常,但是這究竟是不是肝豆狀核變性,然後這個人就開始提心弔膽,在經過了一系列的相關檢查後,還有的人做了肝穿刺活檢術,但是檢查的結果也並沒有出現什麼明顯的異常但是到底身體中的銅藍蛋白是多少,患者才應該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肝豆狀核變性?要想更好地知道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就需要注意掌握銅藍蛋白異常達到多少的數值才表明患上了肝豆狀核變性,哪些原因會導致患上這種疾病,患上了這種疾病會有哪些比較好的治療方法。
  • 肝豆狀核變性,發現越早,治療效果會越好,通常有這幾種治療方式
    導語: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先天性銅代謝出現異常的遺傳性疾病,這種疾病的臨床表現比較多,主要會影響肝臟功能和神經系統功能,該病的特異性表現為眼部銅沉積形成K-F環,通常情況下會呈現出棕綠色、棕黃色或者棕灰色,早期的時候需要用裂隙燈進行檢查,後期可以用肉眼直接觀察到。
  • 肝豆狀核變性,會危及到大家生命安全,一般男性發病率要比女性高
    那天下班之後,我和幾名同事一起去醫院探望老陳,發現老陳也沒有什麼大礙。經過一番詢問之後,才發現老陳患上的是肝豆狀核變性,所以導致他經常要往醫院跑。老陳患上的肝豆狀核變性,原來是一個遺傳病,而且是一個隔代遺傳的疾病,所以老陳對於這個病一直都處於一個無奈的狀態,只是默默接受治療而已。
  • 「銅娃娃」:每一天都在和生命博弈|肝豆狀核變性|黃燈花|安徽中醫...
    窗戶上的鐵柵欄和昏暗的燈光,把窗裡窗外的世界分割。拉開窗簾,外面的陽光有些刺眼,但在小芳的眼裡,這刺眼的光卻是活著的象徵。在安徽中醫藥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附屬醫院,有2000多名和小芳一樣的患者,他們被稱為「銅娃娃」。「銅娃娃」學名肝豆狀核變性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障礙性疾病。發病後極易引起肝臟功能和腦部損傷。
  • 常被誤診為腦癱的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到底是什麼?
    常被誤診為腦癱的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到底是什麼?WHAT臨床表現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大多數為兒童期起病,多數患者於十歲前患病,女孩多見,國內報導中最大的發病年齡為33歲。多巴反應性肌張力障礙的臨床表現為症狀的晝夜波動性,本病半數呈散發性,半數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 帕金森症候群≠帕金森病——一文理清帕金森症候群的鑑別診斷丨臨床必備
    帕金森症候群是一組以運動遲緩、強直和(或)震顫為主要表現的症候群的統稱,它的鑑別診斷範圍寬泛,這也反映了基底節不同部位的受累情況。非典型帕金森症候群包括一組神經退行性疾病,共同表現為運動不能-強直症候群。其臨床病程、預後、治療均異於PD。本文對帕金森症候群鑑別診斷的相關要點進行簡要總結。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什麼是「槌狀指」?得了「槌狀指」該怎麼治療?
    經常在門急診碰到有「槌狀指」的患者,大家對這個詞都很陌生,對其原因和治療方案更是一頭霧水,今天就來和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槌狀指」?得了「槌狀指」該怎麼治療?那早期發現「槌狀指」該如何治療呢?首先要去醫院行X線檢查並確診,如果是單純伸肌腱斷裂而沒有骨折的話,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可以採用石膏託、手指夾板、手指託等外固定措施,需將受傷的手指固定在過度伸直位上。
  • 手抖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很可能是得這種病的前兆,千萬別大意
    這時候心裡就嘀咕了:這種情況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是不是什麼病的暗示西醫臨床對手抖的研究,結論是原因不明,症狀分類倒是總結一大堆,生理性手抖:心理精神緊張時的手指抖動;病理性手抖:又有個專業詞,叫震顫。一般是神經疾病與損傷、腦組織疾病、藥物中毒性手抖、老年帕金森等。
  • ct檢查 ct是檢查什麼病的
    現在的很多疾病的檢查都是可以用到CT檢查的,但是很多人都是醫生說檢查就檢查的,沒有說自己去了解一下ct,那您知道ct檢查能檢查出什麼病嗎?您又知道ct是什麼呢?應該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都是聽醫生指揮的,那就來學習一下ct檢查的注意事項吧,以後做也知道是怎麼回事的。
  • 苦盡「肝」來 安徽一女孩收到最珍貴的14歲生日禮物
    苦盡「肝」來 安徽一女孩收到最珍貴的14歲生日禮物 2020-08-06 19:13:43但平時活潑開朗、身體健康的她,幾乎沒有去過醫院看過病。去年9月,剛上初一的劉圓在體育課上跑步突然跑不動,並且開始出現臉色發黃、身體嚴重不適,被送到當地鎮醫院就診,才發現患有嚴重的肝硬化。  此後的3個多月時間裡,劉圓跟著父母輾轉多家醫院治療,病情卻沒有得到緩解,父母幾乎對治療失去了希望。劉圓(化名)生活照。
  • 不自主咬舌、舞蹈樣動作,你考慮什麼疾病?
    現病史:患者9個月前因受情緒刺激後出現不自主咬舌及咬頰黏膜,起初未重視,症狀逐漸加重,近幾月開始出現頭部、軀幹及四肢不自主抖動,情緒激動或緊張時加重,平靜狀態、入睡前安靜時可減輕,入睡後好轉,伴擠眉弄眼、撅嘴、吐舌、扮鬼臉、搖動下頜、言語笨拙、有時欲言又止,握物及走路尚可。
  • 肝區疼痛是怎麼回事 肝區疼痛治療基本原則
    肝區疼痛是怎麼回事1、肝炎的發作: 是右側季肋部的自發性疼痛,主要是急性肝炎或者慢性肝炎急性發作患者由於肝臟充血、腫脹、滲出和肝細胞壞死,肝包膜受到刺激神經後產生腫痛、鈍痛或針刺樣痛疼,體檢時患者常訴有觸壓或叩擊痛。2、慢性肝病或者肝硬化:藥物或者毒物誘發的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膿腫、阿米巴肝病、肝癌等。
  • 三年來,只能站著吃飯,跪著睡覺,到底是怎麼回事?
    患者曾到當地醫院就診服藥後,情況有所好轉。但 2017 年開始,患者漸漸感覺背部腫脹難受,右側身體不太受控制,出現手臂麻木、腿腳不穩、走路時往左邊傾倒等症狀。李旭娟副主任醫師介紹:「之前診治基本排除了舞蹈病,肝豆狀核變性,帕金森等神經疾病,現在看來,患者更像是藥物引起的一種遲發性運動障礙(TD),雖然確切的藥名記不清,但從患者的表述看像抗精神病藥,不遵醫囑服藥或者擅自突然停藥都有可能引發藥物副作用——錐體外系症候群。這一疾病有一些「近親」,例如帕金森病、舞蹈病以及肌張力障礙等。
  • 肝功能檢查,只有膽紅素升高,一般會是什麼病?醫生告訴你!
    有很多朋友,去醫院抽血檢查肝功能,發現轉氨酶和蛋白是正常的,只有膽紅素升高,問了很多醫生,也不懂到底怎麼回事。肝功能檢查,只有膽紅素升高,一般會是什麼病?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今天,龍醫生就來聊聊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