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電影《奪冠》終於正式上映了。
昨晚看完後,除了熱血和感動,最大的感受還是來源於鞏俐,因為鞏俐太神了!
她站在那裡,一句話未說,你感覺她就是郎平。
篤定的眼神,瀟灑有力的動作,說話斬釘截鐵,言簡意賅。
反正舉手投足間,都成為了另一個人!
「她是郎平吧?」
之前,一段成龍探班電影《中國女排》拍攝現場的花絮在微博上熱傳。
不轉頭看背影時還以為是郎平,一轉頭才發現竟是鞏俐!?
這簡直一模一樣!太像了!
從造型、到動作、甚至連站姿都幾乎完全一致,而且這還只是她的自然狀態。
角色的相貌可以靠化妝造型來複製,但走路、微微駝背、豎大拇指,眼神,說話口吻,都像極了郎平本人,說明鞏俐下了很大的功夫。
鞏俐之前就曾自曝,能演郎平她感到非常榮幸,但也很擔心自己演不好,因為自己完全不會打排球,相關技術問題一概不懂。
為了角色真實,她開始體驗生活,在女排訓練場,仔細觀察郎平的言行、舉止和神態。
不止如此,她還仔細記筆記。
這一次,她在電影中,活生生把自己變成了郎平的樣子,完全投入進角色裡。
讓人不得不感嘆,不愧是鞏皇!
鞏俐一直都是一個對自己相當狠的女人。
對於她來說,無論是在什麼樣的年齡,她總能又酷又颯,會拼盡全力,挑戰自己。
「當一個好演員,這就是我一生的願望」
上世紀90年代,很多西方人聊起中國,都會說三樣東西:天安門,長城,鞏俐。
這話一點也不誇張。
國外的媒體就曾稱她是「坎城的女兒」。
從1993年的坎城電影節,到柏林、威尼斯電影節,她是世界影史第二個主演影片包攬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演員。
除此外,鞏俐還是法國榮譽勳章獲得者,奧斯卡委員會會員,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
不是故弄玄虛,是實打實的霸氣。
鞏俐熱愛演戲,出道30年,拍了30多部電影。
她靠著一股狠勁,不斷「折磨」自己,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深入人心的角色。
22歲時,她被張藝謀選中出演電影《紅高粱》。為了演好九兒這個角色,她提前兩個月跑到農村體驗生活。
花一個多月時間學習挑水,一邊肩膀磨破了皮,就換另一邊肩膀挑。
拍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時,零下20°的氣溫,鞏俐光腿赤腳在溪水中洗腳,結果寒氣入侵,半夜就發起高燒。
拍電影《秋菊打官司》時,為了更好地貼近角色,她跑去農村體驗生活,一去就是幾個月,素麵朝天,幾個月不洗澡,還和當地人學了一口流利的陝西話。
頂著一頭毛燥粗糙的頭髮,吃麵條吸溜出聲、擦鼻涕,活脫脫像一個農村婦女。
拍攝《霸王別姬》時,鞏俐的姐姐因乳腺癌去世,劇組給了她放了一天的假,但第二天鞏俐就要回到片場拍攝一場結婚的戲份。
那場戲,鞏俐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出色地完成表演,回到酒店後,她才放聲痛哭。
楊瀾有次訪談中問鞏俐:「姐姐去世後的那場喜慶的戲,當時對你來說有困難嗎?」
鞏俐回答:「拍完戲回家怎麼哭都可以,但在片場,不可以,這是演員的專業。」
40歲拍電影《藝伎回憶錄》時,她在日本學習了一個多月的日本文化。
為了表演扇子舞,她整整練了五個月,每天轉扇子兩千下,終於在正式開拍時,一氣呵成地完美完成動作。
這個鏡頭只有4秒鐘。
48歲拍電影《歸來》時,為了傳神地表達人物,鞏俐到老人院,和失憶症病人一起相處了兩個月,用心感受他們的狀態和生活。
為了演活角色,她願意付出一切。
當有人問她,從大學一年級拍戲到現在,過了30幾年了,唯一沒變過的是什麼?
鞏俐回答:
「還是熱愛表演,熱愛工作,當一個好演員,這就是我一生的願望。」
這就是鞏俐的工匠精神:一生只做一件事,在每一個細節上竭盡全力,做到極致。
我不要做別人,我要做自己
鞏俐是典型的北方女人。
她有寬大的骨架,豐滿的身材,五官精緻和諧,動起來時總帶著一種颯爽與倔強。
很早之前,就有人誇她長得像山口百惠,鞏俐卻說:「我為什麼要做山口百惠?我要做我自己。」
是啊,她不喜歡像任何人,她喜歡最像的那個人是自己。
別人都說她不適合粉色唇,建議她換風格,她回應說:「我不想跟隨人群。」
在這個充滿名利的娛樂圈裡,她活得特別真實。
她沒有社交媒體帳號,不參加綜藝節目,不輕易露面,但一旦出現,分分鐘喜提熱搜。
51屆金馬獎,鞏俐憑藉《歸來》角逐金馬影后,幾乎所有人認為影后非她莫屬,但最終卻把獎頒給了一位臺灣女演員。
得知贊助商用慶功宴欺騙她參加金馬頒獎時,她直接評價金馬獎:不公平,不專業。
55屆金馬獎,鞏俐受李安邀請出席金馬典禮,紅毯前,她強硬表示:我在這裡,公平就在這裡。
在家國情懷面前,她心懷敬畏,不容任何人玷汙中傷。
有人在金馬獎頒獎禮上發表對祖國不利的言論,她便拒絕上臺頒獎,用行動表達了自己的底線和原則。
節目單上清楚寫著鞏俐和李安頒獎,最終落得尷尬人李安一人上臺。
但也正是她一身頑強不屈的志氣和有堅實傲岸的骨氣,讓她無論是在什麼樣的境遇下,都有從容不迫應對的本事,也贏得了令人敬佩的掌聲。
很多時候,我們對生活的難題無能為力,但卻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
沒有人能定義你的未來,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年齡只是數字,人生何時都精彩
今年鞏俐55歲了。
大多數女人到了這個年齡,都追求安穩,退到了人生幕後。
而鞏俐呢,人生依舊是風雲四起。
她不被婚姻所綁,不為名利所累,不依附任何人而活,她自信、強大、專業、堅韌、從容。
1995年,在拍完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最後一個鏡頭後,張藝謀宣布和鞏俐分手。
後來,這個拒絕步入婚姻的男人,和另外一個女人有了三個小孩。
有人曾問鞏俐:「一個女演員經得起等待嗎?」
鞏俐笑了笑,「我從不等待。」
那個被男人用一句「婚姻不過一張紙」拒絕自己的鞏俐,現在已經不需要這張紙了。
55歲的她依然收穫新的愛情,和71歲的法國電音大師讓·米歇爾·雅爾甜蜜結婚。
當被問到「嫁得好」和「幹得好」哪個更重要時,鞏俐說:
「我不覺得女孩子有了美貌就擁有一切,如果沒有工作能力,很快就會枯萎。」
人生中不只有感情,但在感情中,你對另一半最好的事就是,成就最好的自己。
而今,她依然在不斷突破自己,憑《蘭心大劇院》鞏俐入圍威尼斯最佳女主角。
無論事業或愛情,55歲的鞏俐依然在享受最好的時光。
人生最可怕的,從來不是別人給你設定了條條框框,而是你自己給自己的未來畫地為牢。
寫在最後
從上世紀90年代,鞏俐是中國遞給世界的名片;到現在,鞏俐將女排遞給世界。
有人問,憑什麼鞏俐能演郎平?
我想,鞏俐那句「當一個好演員,這就是我一生的願望」足以回答。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鞏俐用她的經歷告訴你,「影后」這個桂冠她戴之無愧,郎平這個角色她演的也問心無愧。
為鞏皇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