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催眠大師艾瑞克森是如何治療一位「耶穌」的?

2020-12-16 無上樂養心
文:大日老師

問:體會到背景意識的時候是怎樣的?

答:最主要的感受就是距離感。比如,在地鐵上,靜靜地看著那些人在玩手機,就會覺得你和他們是有距離的,你是觀察者,他們是被觀察對象。你會感到特別淡定,有時一股強烈的喜悅感籠罩全身。

不過,有時候,我們是同步體會到迴光返照和背景意識的,或者說,有的時候也很難分得清迴光返照和背景意識的區別。畢竟,它們都是覺悟體驗的兩個方面。

問:我特別羨慕那些總是很淡定的人。

答:其實,在地鐵上玩手機是非常累的事情,因為地鐵總在晃動的,這就是南懷瑾說的將自己的精神投入手機裡面去,這是特別耗神的事情。我看著他們玩手機很累的樣子,我覺得自己很輕鬆,很淡定,也很平靜。

問:體會到背景意識的時候,會把觀察對象的靈氣吸進來嗎?

答:那倒不會。不過,一念回光、迴光返照的時候,有時體會到的那束光感覺就是你說的那股靈氣,但也不是總是如此。

文:大日老師

問:還有什麼時候會體驗到背景意識?

答:其實,很多人都提過背景意識,或者使用過背景意識的原理,只是他們的描述方式不同,比如,米爾頓·艾瑞克森。

問:那位美國的催眠大師?

答:是的,我是通過武志紅的介紹知道這個故事的。有一年,在美國一家精神病醫院的一間病房裡,住著三位精神病患者,他們每個人都堅持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耶穌」,其他人都是假冒的。

問:艾瑞克森是如何治療的呢?

答:艾瑞克森讓其中兩個「耶穌」進行辯論,讓他們證實他自己才是真正的耶穌。然後,讓第三個人坐在外面觀看。

問:然後呢?

答:如此旁觀兩位「耶穌」的論戰整整一個月,他突然醒悟過來了。他終於意識到其實原來自己也像他們一樣,荒唐地認為自己是耶穌。

問:於是,他的幻想症被治好了。

答:是的。

相關焦點

  • 心聞|催眠大師艾瑞克森的劫後餘生
    艾瑞克森,全名為米爾頓·海藍·艾瑞克森,是一位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他的父親是北歐人的後裔(他自認是好勇鬥狠,敢於冒險犯難的維京人的後代),他的母親則有美洲印第安人的血統。在漫長的復原過程中,他逐步「學習」如何運用每一條肌肉,執行每一個動作,這才發現,原來一向想都不想,「輕而易舉」的動作,「舉手投足」、「一顰一笑」, 都是如此地複雜、如此地耗盡心力。這個經驗讓他深刻體會,比起意識思考層面,儲藏在潛意識的知識、能力、傾向、喜惡,是如何地豐富與不容忽視。
  • 艾瑞克森幫助不聽話的小男孩
    學習心理治療、學習催眠是一種鍊金術,看不見盡頭,就是不斷提煉精萃自己的能力,直到發展出獨一無二的治療風格,幫助更多人,把更多金子分享給大家。透過線上直播大師督導班,現場示範做治療,加上薩德老師的親自講解,錄製回答問題的影片,每個星期,薩德老師都在思考如何讓這個課程更好,幫助更多助人工作者。
  • 書單| 正念心理/催眠治療專題
    本書被譽為「一本極具專業水準的源卷,將整個催眠傳統的深度與廣度收入囊中」。本書給讀者帶來了極有價值的忠告,讓他們知道如何從事臨床催眠,也了解了其中的禁忌;讓讀者能夠熟悉所有的催眠現象,領會這一領域的主要理論觀點,如何做導入,如何使用催眠,以及如何能預見到各種危險,從而避免他們。同時本版還涵蓋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話題,如身心治療和催眠,催眠和積極心理學,兒科催眠以及相關的現代焦點技術等。
  • 艾瑞克森:催眠中的聲音動力特徵(附聲音練習)
    改變對治療師聲音的注意是催眠體驗的一個指徵 在傳統型的直接暗示中,治療師通常會告訴患者把注意力放在治療師的聲音上,並忽略其他的一切。對直接暗示來說,那是一種有效的方式。相比之下,對間接暗示來說,艾瑞克森一般會告訴患者他們不必費心地去聽他的聲音。
  • 方新老師講催眠的故事 第七屆中德班催眠治療連續培訓項目第一次集訓第一天簡報
    課程開始前,知性優雅的方新老師致歡迎詞,介紹整個項目、培訓倫理、本次六天課程的內容,並介紹了今天的主要內容有:催眠治療的學習和培訓、廣義的催眠和狹義催眠、催眠的阻抗、艾瑞克森催眠治療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技術、催眠導入七歩法。 課程一開始,方老師首先邀請大家討論:心理治療學習與催眠治療學習的關係,七屆同學熱烈探討,積極交流,表現棒棒噠!
  • 艾瑞克森:潛意識創造奇蹟
    1919年,在美國一個農場,一場兇猛的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襲擊了一個17歲少年,令他全身陷入癱瘓,除說話和眼動外不能做任何事情。 這個男孩的名字叫米爾頓·艾瑞克森,他後來成為享有全球聲譽的催眠治療大師,可以說是這一神秘領域的無可爭議的No.1,也被認為是短程策略心理治療的鼻祖。 首先是,他第一次深刻地領會了什麼叫暗示。 暗示是催眠中的一個重要術語,通常意義上,催眠師會通過暗示來影響個案接受自己的誘導。
  • 薩德博士 5 分鐘治療秘笈 03集 憂鬱
    五分鐘治療秘笈是由艾瑞克森基金會(The Milton H.
  • 催眠療法與身心健康
    詹姆斯·布雷德 [James Braid 1795-1860.03.25] 談到催眠,不能忘卻的是美國催眠學界的泰鬥——米爾頓·艾瑞克森——天生的催眠大師。他被譽為「現代催眠之父」,是醫療催眠、家庭治療及短期策略心理治療(Brief Strategic Psychotherapy)的頂尖權威。
  • 傑佛瑞·薩德博士《艾瑞克森教練》課程第一天分享
    薩德老師說他是1973年的時候認識米爾頓·艾瑞克森,一直到1980年艾瑞克森醫生去世,在艾瑞克森的身上,薩德博士學習到了很多很多。艾瑞克森醫生的身上瀰漫著一種:你絕對可以改變,你絕對可以幫助別人,你絕對可以.的氛圍,他的痛苦比你多,但是艾瑞克森醫生整天笑容燦爛,不把痛苦當痛苦,而是把痛苦當成另一種禮物、另一種資源。在大師的身邊待上一個小時,你也會改變的。
  • 催眠療法與身心健康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詹姆斯·布雷德 [James Braid 1795-1860.03.25] 談到催眠,不能忘卻的是美國催眠學界的泰鬥——米爾頓·艾瑞克森——天生的催眠大師。他被譽為「現代催眠之父」,是醫療催眠、家庭治療及短期策略心理治療(Brief Strategic Psychotherapy)的頂尖權威。
  • 如何向潛意識要答案?
    這周的內容,講的是艾瑞克森的催眠療法。這裡的催眠不是我們以前看電影讓睡覺的催眠,而是有著心理學基礎的治療方法。武志紅老師一開始的課程,就提出自我實現的預言這個概念,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心理暗示,這個概念為這周內容提供了一個心理學基礎。催眠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心理暗示。
  • 催眠的定義-催眠是什麼?
    從而導致了對催眠的多種定義。也就是說,各催眠專家或組織,對催眠的定義各不相同,並沒有統一的定義。下面,我們援引各催眠專家和組織為催眠下的定義或概念,供大家參考。一、首先,催眠狀態和睡眠狀態類似,但兩者之間卻有根本的區別。
  • 催眠如何應用在心理諮詢和治療中?
    催眠在神經症、生理障礙、兒童行為障礙,神經系統某些疾患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問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催眠似乎在某種程度上並不被認為是主流的心理治療過程,再加上影視劇中對催眠的誇張解讀和「邪魔化」,讓人們對催眠持一種懷疑和警惕態度。
  • 關於催眠,你不可不知的真相……
    在心理治療方面,催眠被用於治療抑鬱、焦慮、失眠、改變不良習慣;醫療領域的應用如牙科、外科手術的催眠麻醉、無痛分娩等方面;在教育領域,催眠可以幫助學生考前減壓、提高學習力、記憶力、專注力等。總之,催眠幾乎可以和任何行業無縫對接,創造無限可能性。
  • 「催眠心理治療」2.催眠療法中的「回溯技術」是真的嗎?
    催眠治療中常用的「回溯技術」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年齡回溯」,另一種是大家最為好奇的「前世回溯」。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對這兩種技術的科學解釋。在心理諮詢和治療中,找到問題發生的心理根源,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有一部分來訪者,可以意識到自己問題的根源。但另一部分來訪者做不到。潛意識的遺忘機制嚴密保護了他們,所以,在諮詢室當中,諮詢師常常需要通過各種治療方法,引導和幫助來訪者,尋找症狀的根源。催眠中的年齡回溯技術,就是我們常用的方法之一。
  • 催眠能治療心理疾病嗎?催眠有哪些風險?
    催眠,也可以稱為催眠療法或催眠暗示治療,它是一種心理狀態,使人能在注意力集中下完成某種心理狀態的改變,催眠通常是催眠師使用口頭的重複和心理圖像進行幹預。催眠能治療心理疾病嗎?當人在催眠狀態時,通常會感到鎮定和放鬆,因此也就更願意接受某種對其有利的建議,從而改善自身的心理問題,因此催眠對於心理疾病的治療是有用的。一定狀態下,催眠能幫助人控制不良行為及不良想法,能更好地幫助人應對焦慮和疼痛,比如之前我們醫院曾經對痔瘡患者在無麻醉下進行催眠狀態下的痔瘡手術,效果可與麻醉狀態媲美。那麼催眠具體有哪些作用呢?
  • 催眠會告訴你真相!
    建立催眠對象完整的生態反饋迴路,運用NLP的方法,在催眠對象對催眠師建立充分信任的基礎上,預設法則,用語言建模的方式激發催眠對象的潛意識層面...麥可·博蘭尼在《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一書中認識到,每個人有默會知識,通過不可言傳的領域諸如傳統、習俗、感覺經驗、個人知識等進入人類的觀念。
  • 豆瓣7.6《催眠大師》|聰明的謊言比真相更可信,背後有想要的答案
    後來被西方一些醫生用於治療一些疑難病症,有的地方做手術時會也會用催眠起到麻醉的作用!從這一點來說,催眠術是絕對有效的,尤其是在心理疾患治療上。像抑鬱症、強迫症、恐懼症等等,都可以通過催眠術進行治療。甚至有些生理疾病也可以通過催眠得到治療和緩解。
  • 耶穌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我想做一個療愈主題的臉書免費直播,但是庫彌卡大師說不行,祂說得在Zoom(視訊平臺)做個收費的工作坊。我問及耶穌。人們總是說:「耶穌沒有收取治療費用,所以療愈永遠都應該是免費的。」所以,我很感興趣對此庫彌卡大師有什麼說法。祂的回答是:耶穌的祖父是約阿希姆,他是赫利俄斯大神廟裡有權勢的、富有的、虔誠的大祭司,他的叔叔是亞拉瑪太的富商約瑟夫。耶穌的父親約瑟不是一個貧窮卑微的木匠,而是有大量的建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