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 | 來源:深圳熱線 https://www.eol.cn/ceici/
養老護理員人才隊伍建設的昨天、今天、明天
近期,經國務院同意,民政部印發《關於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指出,「2022年底前培養培訓1萬名養老院院長、200萬名養老護理員、10萬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同時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要求,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聯合頒布《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以下簡稱2019年版《標準》)。該標準的實施明確了養老護理員將施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放寬養老護理員入職條件、拓寬養老護理員職業發展空間、縮短職業技能等級晉升時間,下一步將指導各地建立養老護理員薪酬待遇與職業技能等級掛鈎制度,滿足億萬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養老護理員人才隊伍建設的「難」點
根據北京市民政局數據顯示,北京市養老機構床位數目前有12.6萬張,而養老護理員的數量僅有7000多人。有機構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約有4000多萬失能老年人,對養老護理員的需求高達600多萬,但目前全國養老機構的養老護理員僅30萬人。
「養老服務人才短缺對行業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一般情況下合理的比例大約每一名護理員照護三至四名老人。」北京市養老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石靜說,現實情況是一部分養老機構未到達1:3或1:4較為科學的照護比例,一方面養老護理專業人才和師資隊伍非常」緊缺「,另一方面市場需求簡直到了」求賢若渴「的程度。
養老護理員人才隊伍建設現狀
「每天三班倒,包吃包住,每月到手5000元左右。近兩年來每年都會參與職業技能培訓掌握了很多工作技能。比如,120斤的人通過專業的照護技能可以省力的抱起180斤的人,培訓演練老人猝死應對措施,教老人如何使用助步器……學習的越多,發現不懂的更多。」張芹說:「專業化的服務讓自己贏得尊重,也找到了職業成就感」。
「中高端人才相比較一般人才培訓挑戰更大,師資緊缺。打個比方,五星級酒店的廚師不一定能做好養老機構的廚師,因為老年人的飲食要求與普通人很不一樣。「北京市養老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石靜說,:「養老領域學科綜合性很強,涉及營養學、心理學、管理學、護理學、風險控制等諸多專業,很難找到既有豐富理論知識,又有一線實踐經驗的老師。另外對於從業者而言,不僅需要具備專業技能,更要具有對生命永不妥協的熱愛和對職業的美好希冀。可喜的是近幾年我們明顯看到了養老服務人才發展的積極改變,政府對養老服務人才培訓的政策支持,養老機構也更加重視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北京市養老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石靜也介紹到,養老服務人才培訓課程正在逐步完善,從基礎的養老護理員課程教材編寫落實培訓、到專業技術人員的課程研發、再到中高層院長的培訓課程設計都隨著政府支持和機構需求趨於完整,同時北京市養老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也在積極踐行社會公益,開展公益培訓。2018年累計培訓居家失能照護者近7000人,讓養老護理培訓走進更多社區居家照護者的身邊,走進每一個家庭,減輕照護者因專業技能不足所導致的老年人生活質量下降。」
同樣,為響應政府加大養老專業人才培養的號召,北京市勁松職業高中於2015年成功開辦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目前連續招生五年,累計為社會培養技術技能型養老服務人才百餘名。專業招生規模逐年遞增,但仍遠遠不能滿足行業對人才需求的缺口。北京市勁松職業高中副校長張晶京說:「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出奇好!差不多每屆校園招聘會,不到半小時,學生就被『一搶而空』」。
北京市勁松職業高中作為首家創辦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中等職業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深耕專業內涵建設,厚植養老情懷,以打造綜合性養老健康產業人才培養基地為目標,對接產業鏈開發健康養老、智慧養老服務專業集群,在標準引領,人才培育、課程共建、服務社會等領域發揮了一定的示範、輻射作用。學校作為北京市養老行業協會理事單位,於今年7月份成功申報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項目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項目試點單位。
「當聽說我學了這個專業,親戚朋友的第一反應是為啥不選一個坐辦公室相對輕鬆的職業?「17歲的北京籍學生史子煒說,最初自己也覺得養老專業技能性不強,只要有愛心就行,但隨著專業學習程度的深入,越來越感受到養老護理是門大學問,對綜合素養的要求高,是值得一輩子幹的行業,未來也打算有機會還要繼續深造讀書。
養老護理員人才隊伍建設未來展望
中國老年學會和老年醫學學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宋煜認為,長期以來,社會對養老行業存在一些成見和誤解,薪資待遇也並不高。護理員大多是因年齡過大才轉行從事養老護理服務的,對職業的認同感比較低,如果有其他穩定工作大多選擇離開這一行業。同時,養老行業的從業人員普遍存在心理壓力大,缺乏鍛鍊和失眠等問題,亟待加強自身和團隊的心理建設。
北京市養老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石靜也說到,除了糾正社會認知偏見外,更要提高養老護理教育理念的認知,覆蓋生命全周期的護理教育從小抓起。護理教育和培訓不僅能夠讓更多人正確認知這個行業,還能顯著提高全民生活品質。」目前,已經有一些的中年人會主動來學習相關知識,回家照顧老人。「石靜說。
北京市勁松職業高中養老護理於管理專業老師康慧說:「我感覺人才培養方面也有好的徵兆,或許未來將會有大量的職業經理人湧現。」
①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公共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公共服務平臺」。
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