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大捷安(鄭州信大捷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從未放棄過登陸資本市場的夢想。
2012年9月,信大捷安就開始了A股IPO輔導備案,但在2014年3月突然終止輔導備案,具體原因未公開。恰逢新三板如火如荼,一年後的2015年11月,信大捷安順利在新三板掛牌,募集資金4500萬元。此後幾年,隨著新三板熱度退潮,流動性漸弱,信大捷安於2017年11月從新三板摘牌,並迅速將目標瞄準了針對新興行業和新興技術的科創板。
2019年11月8日,上交所科創板註冊項目動態顯示,信大捷安科創板IPO申請狀態進入「已問詢」。
翻閱招股書,京達君發現,持續虧損,毛利率大幅下滑,應收帳款龐大,現金流難以支撐等問題,都是擺在信大捷安面前的難題。
持續虧損,毛利率大幅下滑
信大捷安成立於2004年5月,是一家以國家商用密碼體系為技術核心基礎的信息安全企業,致力於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信息安全領域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主要產品是以國密安全晶片為基礎的安全終端類產品、安全平臺類產品。
據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以及2019年1-6月,信大捷安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6億元、2.18億元、3.06億元、1.09億元;對應的淨利潤為-4349.49萬元、-1552.66萬元、-12911.24萬元、-7269.72萬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尚存累計未彌補虧損為-29,342.25萬元。
而在持續虧損的同時,信大捷安毛利率呈快速下滑趨勢。上述報告期內,信大捷安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1.02%、44.45%、30.24%及18.16%,以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下滑最為明顯。其中,安全終端類產品毛利率分別為26.62%、27.04%、26.82%、17.88%;安全平臺類產品毛利率分別為62.24%、61.96%、41.57%、49.11%;其他類毛利率分別為4.92%、8.59%、27.57%、3.57%。
對此,信大捷安稱,主要受公司安全平臺類產品毛利下降較大的影響。
和同行業相比,信大捷安2018和2019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均低於行業平均值,特別是2019年上半年,差異達到12.08個百分點。
眾所周知,毛利是企業經營獲利的重要基礎,公司要實現盈利,首先就需要足夠多的毛利。而毛利的多少則由毛利率決定,毛利率高低是企業盈利能力的體現,以及增長潛力和生存現狀的表現,信大捷安日趨走低的毛利率,在很大程度上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容樂觀。
除此之外,信大捷安高企的應收帳款和嚴峻的現金流形勢也值得關注。
應收帳款高企,現金流量淨額為否
報告期內,信大捷安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0.94億元、1.46億元、1.97億元及1.35億元,應收帳款餘額佔總資產比例分別35.70%、45.74%、46.46%及30.20%,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7.87%、66.75%、64.41%及123.07%。
信大捷安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系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應收帳款隨之上升,以及公司產品的最終用戶群體主要是政府部門、公安警務、消防及其他機關事業單位等,主要採取集中採購制度和預算管理制度,導致各年末應收帳款餘額較高。
從經營的角度來講,應收帳款是企業因銷售商品,應該向購買單位收取而未收到的款項,即企業在銷售過程中被購買單位所佔用的資金,也就是我們說的賒銷。應收帳款除了產生壞帳風險,還會形成沒有現金流入的會計利潤,導致企業流動資金緊張。
信大捷安似乎正徘徊在危險邊緣,高企的應收帳款使公司現金流量常年為負。
招股書顯示,信大捷安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8,254.60萬元、-806.72萬元、-13,206.63萬元及-6,961.42萬元,貨幣資金分別為5,616.84 萬元、2,702.42 萬元、2,601.07 萬元、6,274.86 萬元,意味著近三年半經營活動雖然產生了不小的營收,但大都是掛在帳面上的數字,收到的現金覆蓋不了支出的現金。
在這種情況下,籌資和借錢就顯得尤為重要,或許也就不難理解了,信大捷安此番上市意欲募集資金8.23億元,卻要拿出4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實在是現金流太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