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生日收穫不少祝福,然,前一日其樂融融,後一日便出現XFXY,引出一波新的網絡罵戰。
導火索來自是海綿寶寶的配音演員陳浩、人氣配音演員邊江和喬詩語,他們直接或間接給肖戰送上了生日祝福,爭議由此而來。
不滿肖戰的配音圈粉絲對三人的舉動倍感失望,紛紛發聲指責,其中,知名度更高的邊江、喬詩語因此登上熱搜。
輿論不斷發酵之後,當事人之一的邊江選擇刪除生日祝福並道歉,但並沒有讓所有粉絲買帳,不少人仍舊勸他「遠離肖戰」。
對此,肖戰粉絲與不少路人非常不解:一句祝福,有這麼嚴重嗎?
客觀來說,要求公眾人物「恨屋及烏」並不可取,每個人的社交選擇都應該被尊重,三位配音演員中的喬詩語也很霸氣地回應:我喜歡,我轉。
但,此次爭議並沒有那麼簡單,為肖戰送祝福的圈內明星頗多,其他人大多被網友忽視,只有配音圈的幾位演員受到指責。
這一現象的出現,有著頗為複雜的「前情提要」,要求偶像「恨屋及烏」的部分配音圈粉絲,是新一輪的「網暴」者,但他們也同時備感委屈。
肖戰粉絲與配音圈粉絲:複雜「恩怨」史
從邊江、喬詩語受吐槽便可以發現,部分配音圈的粉絲對肖戰意見頗大,而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兩個原因導致。
其一,227事件受創最大的是二次元粉絲,而配音圈與二次元密不可分。
一般情況下,偶像與自己不喜歡的藝人互動緊密,粉絲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微詞,但他們佔比極小,不會因為幾個粉絲的不滿聲便產生現象反應。
然而,配音圈與二次元粉絲卻是高度重合的,年初舉報事件中肖戰部分粉絲惹怒最深的也是二次元群體,間接等同於與半個配音圈粉絲「結仇」。
而且,因為當下配音演員多是由二次元紅利成長起來,他們的本職工作原本也是為二次元服務的,這便使一些粉絲默認他們與二次元同一戰線。
於是,他們的粉絲中,有「恨屋及烏」要求的人數佔比極高。
其二、肖戰的部分粉絲曾經與配音圈產生過摩擦。
227前後,邊江工作室、729聲工場的粉絲皆小範圍與肖戰粉絲產生過矛盾,這也是此次「恨屋及烏」事件產生的原因之一。
最典型的是《誅仙》配音事件,這部電影因未用原音被指缺乏誠意,後續邊江工作室的凌飛主動認領是張小凡的配音演員後,受到了指責。
有演員粉絲認為他的配音對不上口型、不貼臉,拖了演員後腿,也有粉絲認為電影沒有明確標註採用配音,他不應該在敏感時期主動「送錘」。
這些指責引發了邊江工作室粉絲的維護反擊,雖然配音演員社交平臺下大部分肖戰粉都在指責極端粉不當行為,但仍舊給配音圈留下不佳印象。
227發生後,729聲工場核心成員小麥(著名CV阿傑的妻子),因發聲表達遺憾也引發過肖戰部分粉絲的不滿,雙方粉絲為了維護偶像互懟過。
因為這些「歷史」問題的存在,當兩大工作室名人邊江、喬詩語皆向肖戰表達支持時,曾經努力維護偶像的配音演員粉絲便備感失望。
於是,指責配音演員粉絲要求偶像「恨屋及烏」行為不合理的網友有理有據,但這些粉絲對於自己的要求也同樣「有理有據」。
發展到當下,誰對誰錯,實在難以分得清,哪家粉絲的要求與行為更不合理、錯得更多,每個網友也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七話不再討論各方對錯問題,因為每一方都很難被說服。而且,這一事件的演變有更值得討論的問題:粉絲有必要真情實感地替偶像出頭嗎?
粉絲的真情實感,感動了誰?
粉絲對偶像的喜愛感動過很多藝人,也出現了很多溫暖正能量的案例,但,大多數正面案例是出現在粉絲為偶像做公益、為偶像成為更好的自己。
但在粉絲真情實感地維護偶像方面,多數是出現負面案例。
肖戰粉絲引發的227事件便是典型,這個問題最初也是從「粉絲維護偶像」演變出來的,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個維護會產生惡劣影響。
227發生後,粉絲對偶像的進一步維護,也總是讓事態向反方面發展,比如被群嘲的衝銷量事件、學生應援事件,最初的美好都變成了最終的槽點。
這些維護,偶像真的需要嗎?在明星事業受創時,不少粉絲會因偶像的遭遇而心情低落,恨不得向全世界證明自家愛豆的優秀,但越維護,越招黑。
這些真情實感的維護,最終感動誰呢?從結果來看,感動粉絲自己更多一點。
配音圈粉絲此次被偶像「打臉」,更形象了詮釋了粉絲的真情實感與偶像是無法全數共情的,因為雙方對待同一問題的考慮存在偏差。
在經歷227以及配音圈與肖戰粉絲的幾次摩擦後,配音圈粉絲默認自己的偶像是受害者,於是真情實感地維護他們,默認他們與自己一樣不滿肖戰。
然,事實證明,糾紛參與者更多的是粉絲,情緒受影響更多的也是粉絲。
邊江工作室曾經因《誅仙》配音被肖戰極端粉絲指責過,甚至邊江的女友也因是王一博唯粉,與博君一笑的CP粉出現過口角。
但從邊江為肖戰送生日祝福來看,他並沒有將粉絲糾紛上升到藝人交往層面。
甚至,當邊江為肖戰慶生受指責後,被默認不喜歡肖戰粉的邊江女友,給出的發言看起來也是不滿兩邊粉絲越界,而不是希望藝人敵對。
粉絲與偶像在看待一些問題時明顯思維是不一樣的,太多粉絲面對偶像受「委屈」都習慣性將挑起問題的「敵人」擴大化,形成絕對對立。
於是,粉絲吵得熱火朝天,彼此都覺得受了「委屈」,可能還會為自己全心「保護」偶像而自豪,但對於偶像本人來說,這些「保護」並不一定被認可。
而且,當偶像出現與粉絲預想中不一樣的行為時,粉絲曾經真情實感的付出極易化為回踩的憤怒,這對偶像來說更不可能是感動了。
偶像不是巨嬰,粉絲不必太過「真情實感」
追星原本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粉絲享受偶像作品、人格帶來的魅力,偶像因粉絲的支持而星光璀璨,雙方互惠互利,彼此開心。
但,隨著粉絲經濟、飯圈思維的逐漸複雜化,追星的體驗慢慢變質,很多粉絲將藝人視為偶像的同時,也無意識中將他們當成毫無自保能力的「巨嬰」。
於是,替偶像「出頭」成了很多粉絲的日常工作,並且越來越杯弓蛇影。
A方極端粉絲挑事,B方回擊,然後A方再大範圍回擊,一個小爭議演變成兩方粉絲的大矛盾,每一方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此類情況在粉圈越來越常見。
一些過於「聰明」的藝人團隊,甚至會借這種現象利用粉絲的真情實感,以達成自己的炒作、固粉目的,讓風氣更加惡劣化。
拋開過於「聰明」個別藝人團隊,正常情況下,粉絲的小糾紛是完全對藝人產生不了影響的,反而是粉絲以保護為目的幹涉讓問題愈演愈烈。
最終,要麼是粉絲將小問題做成大問題反噬給藝人,讓藝人麻爪,要麼是粉絲的真情實感打水漂,反噬給了自己,對藝人與粉絲來說,都毫無益處。
希望今年肖戰粉絲「真情實感」給偶像帶來的麻煩,以及配音圈粉絲被自己「真情實情」反擊,能讓飯圈思維有所變化。
粉絲儘量放棄「真情實感」地守護偶像,大膽讓偶像們獨立行走,也同時放過自己,回歸快樂的追星族,劇那麼香,顏那麼好嗑,何必自增煩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