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區時計算的基本方法

2021-01-14 高中地理知識點

一、直線法

所謂直線法,也可叫數數法,就是先畫一條直線,在這條直線上劃分出24等份,標註出24個時區。在圖中標註出已知地點所在的時區和未知地點所在的時區。根據每向東跨越一個時區,時間增加一小時;每向西跨越一個時區,時間減少一小時,一個一個地往前數。如已知北京(東八區)為上午10時,求東二區的區時。就可以從北京所在的東八區開始向西數時間10、9、8、7、6、5、4,一直數到東二區,正好是4時,那麼東二區的區時就是上午4時。這種通過數數的方法最好避開日界線。即將中時區放在中間,而把東西十二區分開。如果計算中確實要經過日界線,在直線上可以把東西十二區直接標成十二區,以免把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數成兩個時區而出現錯誤。對於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這種方法雖然顯得有些笨拙,但結果非常可靠。所以這種笨方法可以為學生掙得3~4分,甚至更多。但是這種方法有時也許會很煩而且不管用,特別是涉及到地方時計算時。


二、公式法

公式法是區時計算的「萬能鑰匙」,時時管用。利用公式法進行區時計算的步驟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時區:即已知某地的經度求該地的時區。其換算公式是:(某地經度+7.5°)÷15=該地所在的時區(結果取整數,捨去餘數)。所求地為東經度則求出的是東時區;所求地為西經度則求出的為西時區。如求130°E所在的時區,用公式法求解如下:(130°+7.5°)÷15=9.2,取整數9,捨去餘數2,該地所在的時區為東九區。

第二步是求區時差:區時差的求法有兩種情況。

A.兩地都在東時區或西時區,則:區時差=(大時區數-小時區數)×1小時;

B.兩地中一地在東時區,一地在西時區,則:

區時差=(東時區數+西時區數)×1小時(不過日界線)

或區時差=[(12-東時區數)+(12-西時區數)]×1小時(過日界線);

第三步是求區時:區時的計算可以分兩種情況:過日界線或不經過日界線。

不過日界線:A. 所求地區時=已知地區時+區時差(所求時區在已知時區以東);

B.所求地區時=已知地區時-區時差(所求時區在已知時區以西);

過日界線:A. 所求地區時=已知地區時+區時差-1天(所求時區在已知時區以東);

B.所求地區時=已知地區時-區時差+1天(所求時區在已知時區以西)。

第四步是如果有飛行時間(即路程時間),則要加上路程時間。

由此可見,利用公式計算,不必繪製時區圖,但學生要理解並掌握公式的使用情況。即根據題幹的信息,確定應該用哪一個公式。

當然我們還可以用一個更為簡便的公式。這個公式不用管兩地在哪一個時區。只需要先假設東一區、東二區……東十二區分別用代號+1、+2、……+12表示;西一區、西二區……西十二區分別用代號-1、-2、……-12表示,中時區用「0」表示。就可以根據題意求區時,其公式是:

所求區時=已知區時+(未知時區代號-已知時區代號)×1小時+路程時間

利用此公式計算時,需要對所求結果進行判斷,因為結果可能出現負數。如果出現負數,就要再用24小時換算。


三、應用訓練

區時的計算屬於知識運用性難點,對這類知識難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針對性創設問題情境,通過有一定問題層次、問題坡度又較緩的練習題對學生進行訓練,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步步為營,逐步消化難點。


例1.已知北京時間是6月5日上午10時,求:①東京(東九區)的區時;②莫斯科(東三區)的區時;③紐約(西五區)的區時。

分析:從問題的層次來看,這道試題在設計時是層層深入的。問題①中北京和東京分別在東八區和東九區,是兩個相鄰時區。相鄰兩個時區,區時相差一個小時,且東京在北京的東邊。因此東京的區時是6月5日上午11時。問題②中莫斯科在東三區,與北京相差五個時區,且位於北京的西邊。相差幾個時區,區時就相差幾個小時。因此莫斯科的區時是6月5日上午5時。此問在第一問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問題③中紐約位於西五區,一個在東時區。兩地相差13個時區,且所求的紐約位於北京西邊,因此紐約的區時為6月4日21時。


例2.有一架飛機6月5日上午10時從上海(東八區)起飛,向東越過太平洋到華盛頓(西五區),途中共飛行了19小時20分鐘。問:①飛機穿過了多少個時區?②飛機起飛時華盛頓的區時是何時?③飛機到達華盛頓時,當地時間是什麼時間?

分析:例2在例1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而且這是一道遞進題,每一題環環緊扣,前面的試題答案對後面試題的解答起決定性作用,因此解答必須一步一步地進行。問題①在求解前要先進行仔細的分析,題目說飛機是向東飛行,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先由東時區的小時區到大時區,中間經過東西十二區,然後再由西時區的大時區到小時區,則飛機穿過的時區數為:(12-8)+(12-5)=11(個)。前一問解決後,問題②就比較好解決了,此題計算時,華盛頓位於北京的東面,鐘點要早,因此要用已知時間加上區時差:10+11=21,又由於飛行過程中經過日界線,日期要後退一天,因此華盛頓的區時為6月4日21時。飛機在上海起飛時,華盛頓的區時已經求出,要求飛機到達時華盛頓的區時,只需要加上飛行時間就可以了。因此飛機到達時華盛頓的區時為:6月4日21時+19時20分=6月5日16時20分。

相關焦點

  • 高考地理知識點:時區和區時計算
    高考地理知識點:時區和區時計算 2012-10-18 17:4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地理時區劃分及計算方法
    2地理時區計算方法地理時區計算方法:地方時的計算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同緯度上不同的地區見到日出的時間有早有晚,東邊的時刻比西邊的時刻要早,這種因經度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時刻,稱為地方時。由於時刻東早西晚,所以每向東15°時間要早1小時,每向西15°時間要晚1小時,經度相差1°,時間相差4分鐘。
  • 高考地理—最簡單的地方時與區時計算技巧,學地理的看過來
    高考中,地方時與區時的計算是文科生比較頭痛的知識點,每次考試都會出錯,而且是連續錯,不僅讓學生產生挫敗感,同時也會讓學生喪失學習地理的興趣。其實,這部分內容並不難,只要你跟著老師下面的方法,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 高中地理:利用經緯網估算距離的方法
    初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計算題讓有些同學感覺到頭疼,過去文科選科思維就是對理科的一種逃避,有人常說我具有理科思維,所以我學文,而在文科中,數學和地理計算題確實是很多文科學生難以跨越的鴻溝,如果把這兩門搞定,那麼幾乎都是重點大學的苗子。其實地理中涉及到的計算題真的都是紙老虎,涉及到的數學公式也特別少。所以不用害怕,跟氪老師一起來學。
  • 高中地理:地球的自轉及其地理意義
    它又分為角速度和線速度,這個我們在做地理題的時候,很容易遇到這樣的計算,所以這個大家一定要掌握。接下來晨昏線在解題中的應用確定地球自轉方向,確定地方時,確定日期,確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它主要包含三方面,第一是時區的計算,第二是區時的計算,第三是日期變更,如果你不太好理解的話,你可以參考地圖,參考時區的劃分進行理解掌握。
  • 李慎中 相煒|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培育的基本路徑與實踐策略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凝練了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明確學科教學的目標即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如何實現從知識教學到核心素養培育的轉型升級?怎樣將高度概括的地理核心素養落實、落細、落小為具體的、可操作的、指向關鍵結果的教學路徑?這是當前高中地理教學面臨的重要課題。
  • 教資地理備考:Get新技能,輕鬆拿——地方時區時的計算
    地理中有關計算的有很多,也是眾多考生頭疼的知識點。很多考生對於地方時的區時混淆不清,考試考查的頻率大。沒有很好的理解地方時和區時導致丟分,考生需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下面中公講師雷文國就給各位考生總結歸納在地方時和區時計算中的要點。
  • 地理小常識:時區的計算
    以0度經線開始計算,往東方向,依次分為東一區、東二區、東三區.......東十二區;往西方向,依次為西一區、西二區、西三區.....西十二區。其中西十二區和東十二區共佔一個時區,以180度經線為界。如下圖。
  • 高中地理:通過口訣、公式等方法,突破時區學習的難點
    地理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地理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用口訣幫助同學們記憶。
  • 高中地理篇55:地球的運動
    高中地理篇55: 地球的運動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地球自轉
  • 【方法技巧】計算地理區時的巧妙方法,一般人我不告訴他!附史上超...
    對於時區的劃分辦法及其意義,大部分同學比較容易理解,但對時區的計算方法,以及日界線的跨越總是比較模糊,有些同學搞不清東、西時區的時間遲早,經常把遲的時間算成早的,或把早的時間算成遲的;而在跨越日界線時,又把日界線東、西方的時間搞混,多數同學認為日界線東邊的時間總比西邊的時間早些。
  • 高中地理順口溜,很實用的複習方法,建議高考生可以拿去輔助複習
    地理是文綜(地理歷史政治)裡理科性最強的,也是文綜裡面最難的!即使是新高考選科,地理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塊。文科的同學們都深有體會,高中地理知識點難記,學習難度大,既有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又有分析的知識點,所以,對他們來說還是比較有難度的。
  • 高中地理:用公式進行時間的換算
    作為地球自轉產生的後果之一,時間的換算一直是地理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 南通市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學研討活動在如東縣栟茶中學舉行
    為進一步落實新課標教學要求,準確理解新教材特點,提升高中地理教學質量。12月3日-4日,由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2020年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學研討活動在我校舉行。來自全市各縣(市、區)中學地理教研員、高中地理學科基地負責人以及高中部分地理教師共180多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GSIS專輯精選——社會地理計算
    了解這些過程有助於設計方法,最大限度地或控制信息的範圍,甚至確定即將發生的事件和社會運動。然而,網絡空間的活動仍然局限於物理位置,這種地理聯繫往往被忽視。在本文中,我們關注的是地理區域而不是個人,並研究區域的底層層次結構與他們對信息的反應之間的關係。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方時、國際日界線、遠日點、極夜)
    (1)地方時的計算根據經度,可以計算地方時,計算步驟如下:①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為東經或西經,則直接相加減;一個東經一個西經,則分別計算兩地與0°(或者180°)的經度差,將經度差相加。②計算地方時。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計算東邊地區的地方時用加法,計算西邊的則用減法;經度每間隔1°,地方時加減4分鐘。
  • 時區劃分及區時計算
    東邊時刻與西邊時刻的差值不僅 要以時計,而且還要以分和秒來計算,這給人們帶來很大不便,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在會議上確定了時區劃分和區時標準。1、時區劃分(1)全球共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佔15個經度。
  • 高中地理基礎知識複習提綱,升高三必備神器!高一也適用
    很多同學反映高中地理很不好學,既有文科的背誦,又有理科的計算,而且知識點很雜,在答題方面也更側重邏輯性。但是我個人還是很喜歡地理的,因為地理可以讓你足不出戶,實現日行千裡,地理科目裡的山川、河流,春花夏草秋葉冬雪,熱帶雨林氣候,極地生物,晨昏線等等都是很美好的事物,豐富了本就枯燥的高中生活。很多同學地理成績不好,一是缺乏興趣,二是沒有形成連續思維,所以我一直建議要多看圖,進行聯想記憶,對地理知識點進行連貫性地學習。
  • 高中地理說課稿:《自然界的水循環》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自然界的水循環》說課稿一.背景分析(一)說教材分析《自然界的水循環》作為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的開篇內容,涉及內容既是水資源基礎知識,激發學生求知慾,又為後面章節的學習作鋪墊。
  • 2020高考地理地球小專題
    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高中地理的複習一直是文綜裡面最沒有章法可循的一科,尤其是系統性的總結很少,今天就精心總結了高中複習所需要的專題知識並分成專題,同學們可以對照著知識點來回憶所學內容,如果有忘記的,就標記下來著重複習,希望同學們能夠複習順利,爭取在地理科目不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