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識| 《心經》力量不可思議,怎樣發揮功效?

2021-02-22 佛教早晚課誦

為什麼造論的時候都要歸敬?這裡我們先講一下。為什麼造論的時候都要歸敬?這個什麼原因?《光記》裡邊它這麼說的,恐怕有魔。我們為什麼講經開頭要念《五大金剛》?念了三天,還是廣的?

(為什麼)每一次講經之前要念《心經》?都是祛魔的,《心經》是祛魔的。玄奘法師,他到印度去取經,在沙漠地帶,一個人,晚上住在那裡,就看到飛沙走石,好象千軍萬馬衝過來了,他馬上就念《心經》,念了幾遍,什麼都息下去了。所以說《心經》力量很大,不要看輕了!

四川有一個中學體育老師,他是氣功師,他跑到昭覺寺請上師加持,他什麼原因呢?他說還有一個氣功師跟他一起練的,他說他明確地知道他偷他的氣,但是他沒有辦法阻止他。

後來,上師叫他念《心經》,《心經》念了之後,過年了,他又來了,來送禮感謝了。為什麼?《心經》一念,他偷不了了。這個我們一般念《心經》,好象沒有什麼了不得的。

從這一點看,《心經》的力量大得不得了,但是要看你怎麼念!你如果馬馬虎虎地念,有口無心地念,當然功效不大。如果你誠心誠意地一心專念的話,馬上功效就來。


我們說念經、念咒,功效大不大,第一個我們早就說過了,為什麼要修四歸依呢?就是看你信心有沒有,信心沒有的,沒有根的,你這個樹再大,沒有根的,你栽在哪裡,兩天就蔫掉了,長不了果子的。

那麼,你有根,信根堅定的,那你念的經咒功效就大,第一個,還是信心。第二個,你菩提心有沒有?

因為,一切經咒都是度眾生、拔苦予樂的。如果你沒有菩提心,你雖然信心是有了,功效只是到這裡為為止了,大的功效發不出來了。

如果菩提心具足的,真正不為自己,把自己拋開,情願犧牲自己,為一切眾生的。那你念這個經咒,馬上見效。

我們看古代了,他們念穢跡金剛什麼東西,力量大得不得了,馬上一些功能都出來了,經上也說的。為什麼現在的人念了很多,沒有效呢?

那就看你自己,念的人的心不一樣了,第一是信心不夠了,第二是菩提心沒有了。那你再念,功效就沒有那麼大,受到限制。

我們說《藥師經》大家每天念的,念《藥師經》的功效大得不得了,但是你念呢,你感冒的還在感冒,咳嗽的還在咳嗽,乃至於病的還在病,那就是念的心不一樣。

但是,有一些地方你要知道,因為我們學正法、在弘正法,有些小的魔障,來了,你把它消掉,是消魔障,這個是好事情,只要不要大的,不是中斷的,沒有關係。

只要不中斷好了,你用感冒,把你過去無始以來的重的地獄、餓鬼的那些業障消掉了,不是很輕鬆嗎?所以,這些也不要懷疑。

但是功效大不大,它是決定在你對三寶信心跟菩提心上邊。這個自己要去衡量。如果你說你要念經念咒要功效大的話,趕快把信心提起來,趕快把菩提心發起來。

但是,「趕快」又不是憑口講的,「我趕快發菩提心了!」發不發得起?看到人家受苦,你是不是情願代他受呢?這個恐怕不會了。

不要說我們,難陀,佛帶他到地獄裡去看看。看見把罪人叉進去,丟在鍋裡煎,啊!痛苦得不得了。後來,看到一個大鍋,空的,他就問佛,怎麼回事?佛說:你自己問。

他就問那個獄卒:「這個鍋怎麼空的了?」獄卒說:「人間一個難陀,他為了天上的享受,修行,修行了升天,升天好之後,享受享完了,到這裡來了。」他就趕快跑開了,只恐怕知道他是難陀,把他馬上叉進去了。那就是害怕了。

這個菩提心就還沒有真正生起,真正生起了,那你為一切眾生代苦也不怕了。但是,他那個時候是開始信佛,他的出家是看到天女的好才出家的,他當然這個時候還差一點。但這一次看過之後,他知道惡道的苦以後,真的發心修行了。

這就是說,真正的修行的人,念咒、念經,菩提心、信心生起來,不是一句話就可以生起來的。我們天天在念《五字真言》,菩提心、菩提心……天天在發了,到底你發了沒有,我們說天天念,天天念,就是叫你發的程度,一點點積起來。

我經常說這個話,量變可以導致質變。念誦「四歸依」十萬、二十萬、三十萬、四十萬、一百萬地念,歸依的心就會堅強的。

一方面,三寶加持,一方面你是不斷地,不斷地,不斷地串習,就會生成力量。那麼,我們天天念經,一天四座,每一座都要好幾次發菩提心,發菩提心。

為什麼?把你這個力量增強了,你不要念疲了,哎呀,天天那幾句話,馬馬虎虎,念著念著,打瞌睡了。這樣,你自己把那些力量都損失了,沒有了,所以說不便宜。


我們既然來了,好容易碰到這些經了,你念一道,一道的力量,念兩道,兩道的力量。你去打瞌睡,你東想西想,或者甚至人家念咒了。

海公上師經常說的,中間念咒的時候,是刃上加鋼,這是最刀口最緊要的關頭,偏偏一念咒了,叭,抽小解去了,抽小解不是真抽小解,外邊去耍一會。

我看到 * * 寺有些人,甚至於抽大解,大解抽好了,回去呢,還在那裡衝殼子,這個就是不想念經,說個老實話。

反正這個地方念咒了,不念了,就是停下來休息了。這個錯誤的不得了。自己放棄自己的權利,可惜,我看到這些人可惜。

唐朝義淨法師翻譯的《心經》,就有一段流通分,描述持誦《心經》的功效:「誦此經,破十惡、五逆、九十五種邪道。若欲供養十方諸佛、報十方諸佛恩,當誦觀世音般若百遍、千遍,無間晝夜。長誦此經,無願不果。」沙門.釋通覺

相關焦點

  • 佛教知識| 《心經》怎麼念才能發揮功效?
    每一次講經之前要念《心經》?《心經》是祛魔的。玄奘法師,他到印度去取經,在沙漠地帶,一個人,晚上住在那裡,就看到飛沙走石,好象千軍萬馬衝過來了,他馬上就念《心經》,念了幾遍,什麼都息下去了。所以說《心經》力量很大,不要看輕了。四川有一個中學體育老師,他是氣功師,他跑到昭覺寺請上師加持,他什麼原因呢?他說還有一個氣功師跟他一起練的,他說他明確地知道他偷他的氣,但是他沒有辦法阻止他,後來上師叫他念《心經》,《心經》念了之後,過年了,他又來了,來送禮感謝了。什麼?《心經》一念,他偷不了了。
  • 開示|《心經》怎麼念才能發揮功效?
    玄奘法師,他到印度去取經,在沙漠地帶,一個人,晚上住在那裡,就看到飛沙走石,好象千軍萬馬衝過來了,他馬上就念《心經》,念了幾遍,什麼都息下去了。所以說《心經》力量很大,不要看輕了。四川有一個中學體育老師,他是氣功師,他跑到昭覺寺請上師加持,他什麼原因呢?
  • 佛教:常誦《心經》,有什麼好處?
    學佛的人都知道,《心經》的全名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之中,最經典的佛經之一,也是一部文字最短少,卻能夠把佛法的深奧微妙詮釋得最清楚的書,實在不可多得。一句話,《心經》確實是般若的核心,也是佛法的精要!因此,常誦《心經》,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它概攬了一切佛法的精髓。那麼,常誦《心經》,有什麼好處呢?其實《心經》跟其它的經書有很大的不同,儘管每一部經書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但是對於《心經》來說,按照高僧大德們的教導現歸納,常誦《心經》,可以破三障,即報障、業障、煩惱障。
  • 心經賞析:抄心經的感應
    最受大眾喜愛的寫經經文即《心經》。據佛經上記載,抄寫《心經》的功德,不亞於抄寫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且寫經之功德在諸多佛經經典中,一再被提及,言其殊勝功德遠優於造塔供佛,寫經的好處極不可思議。印光法師語:「文雖簡略,理極宏深。至圓至頓,最妙最玄。誠為諸佛之師,菩薩之母。
  • 《心經》和《大悲咒》真的不可思議,竟然有這麼多的「秘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教大乘經典中,字數最少的一部經典。全文二百六十個字,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攝入了諸佛經典的精華,即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同時顯示了般若真空妙理的體用與功能:實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
  • 心經解釋:在家裡可以念心經嗎
    家裡可以每天念心經,因為念誦心經能夠讓我們的家裡更加的祥和,也可以幫助我們驅除家裡的邪氣,使我們能夠擁有更好的精神面對生活,而且在家裡念誦心經還可以幫助我們的家人不受妖邪的侵害。心經中:"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如果你是心存只想對方為你付出,那必處處見罣礙,自然處處有恐懼之心。反之,如果你每天為心愛的他或她誦念一遍心經希望對方能天天過著健康喜樂、幸福生活,這種"施"經的心態,必然會有一種奇異的效果!以佛教的角度而言,叫做"回向",回向的力量,是源自於"施",一個無私付出的人,一定會收到善果。
  • 佛教紫砂,歷數紫砂中的心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語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玄奘譯本,是佛教的經典經文之一。自玄奘取經歸來傳入中國,多為歷代文人演繹。啟功 行書心經 歐陽詢、趙孟、弘一法師、王羲之、乾隆皇帝……許許多多的書畫名家都留下了關於《心經》的作品。
  • 《心經》的力量大得不得了,但要看你怎麼念!
    玄奘法師,他到印度去取經,在沙漠地帶,一個人,晚上住在那裡,就看到飛沙走石,好象千軍萬馬衝過來了,他馬上就念《心經》,念了幾遍,什麼都息下去了。所以說《心經》力量很大,不要看輕了。四川有一個中學體育老師,他是氣功師,他跑到昭覺寺請上師加持,他什麼原因呢?他說還有一個氣功師跟他一起練的,他說他明確地知道他偷他的氣,但是他沒有辦法阻止他。
  • 佛教:六大殊勝密咒——四大菩薩,綠度母,心經,請收藏誦讀
    密咒,也叫陀羅尼,以一法持一切法,具有不可思議之妙用。 有些師兄誤認為只有密宗才持念密咒,結手印,拜上師,求灌頂之類的秘法,其實並非如此,任何宗派都可以受持。其中最殊勝且簡單易記的六道心咒——分別是四大菩薩心咒,綠度母心咒,心經心咒,今天紅塵一起分享出來,希望大家多多受持誦讀,功德無量,福德無量。第一道:心經心咒 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雖然只有短短260個字,卻攝受小乘大乘一切法門,被稱為萬經之王。 而心經最後的心咒又被稱為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同樣也是所有心咒之王。
  • 佛教:度人先度己,念完《心經》,需要回向?
    所以佛陀針對人心和般若智慧足足就講了49年,《心經》作為一部佛教經典,雖熱只有短短的幾百字,卻是將三科、四諦、五蘊和因緣講述清楚同時也是詮釋了修行的層第問題。幾乎涉及到佛教中所有額經書,被後人稱為經典總綱,幾千年來研究者無數,受益者更是數不勝數。
  • 大乘佛教經典《心經》是偽經麼?
    大乘佛教經典《心經》是釋迦牟尼所說的嗎?《心經》,《金剛經》可以說是大乘佛教最廣為流傳的經典了。大多數人接觸佛教也是最先看這兩本。然而,《心經》真的是釋迦牟尼所說嗎?看看《心經》說了些什麼。《心經》倒是後面有個說明,「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原來只是個咒語呢。咒語是什麼東西呢?一些文字而已,確切說,就是一些聲音組合。
  • 心經:心經不能陰雨天和晚上念
    《心經》是大乘佛學的經典經文,也是非常重要的經文,我們修持《心經》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修持《心經》是沒有任何的時間限制的。所以《心經》是可以在陰雨天和晚上念誦的。誦經,化無聲文字為有聲語言,口讀耳聽,口耳並用,增加了向大腦傳輸信息的渠道。
  • 《金剛經》解釋:讀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
    讀誦金剛經和心經可以幫助我們清理內心深處的陰鬱和雜念,也可以讓我們懂得修行心靈的方法和作用,而且無論是讀誦金剛經還是心經都是能夠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益處,但是,讀誦金剛經和讀誦心經的好處是不一樣的。那麼讀誦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是什麼呢?
  • 夜讀佛教聖典《心經》,感悟放下的真正智慧
    佛教有一本非常經典的著作,叫《般若波羅蜜心經》。晚上閒著沒事,偶爾打開這本《心經》,領悟佛教中的大智慧。《心經》字數不多,但卻和《金剛經》等成為佛教最著名的經典著作齊名,道出了人生的真諦。當我們真正感悟到心經內涵的時候,他們生活在這塵世間將永遠不再有煩惱和痛苦。很多人對佛教有很大的誤解,對《心經》也有很多的偏見。
  • 心經解釋:心經是什麼意思
    心經的內容是對空的多角度做出的解釋,也是一部引導我們能夠多角度思考問題的佛學經典,而且心經的思想也是對般若的智慧做出的解答,同時心經還是般若智慧精華的集合體,如果我們領悟了心經,就可以理解大部分佛學。即無上的菩提果位。
  • 《心經》裡的一個「心」字 奧義無窮
    六百萬字的《大般若經》以這篇二百六十字的《心經》為核心、為綱領。所以這個「心」字的本意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核心,所以叫《心經》。 「經」字的意思和我們中國傳統的解釋有相同的地方,佛教講「經者,聖人被下之言」,聖人為了教化大眾所說的話,叫做經典。經典的本意有「經常」的意思,聖人所說的話有真理性,常恆不變,具有穩定持久的權威性。
  • 不一般 的心經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共一卷。全經260字,闡述五蘊、三科、四諦、十二因緣等概念講述自性本空的佛教義理,認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證得菩提果。該思想被認為是全部般若學說的核心,故稱《心經》。
  • 學佛要讀《心經》嗎,《心經》在講什麼?
    《心經》是闡述大乘佛教的空和般若思想的經典,經文結構是佛與舍利弗之對談,其來源出於《大般若經》。《心經》可以說是般若經600卷的濃縮精華,《心經》最後的咒文則出自於《佛說陀羅尼集經》第三卷,也就是說《心經》是由般若經的精髓,外加密咒真言,合併在一起。
  • 如何念《心經》(智敏上師)
    《心經》的力量大得不得了但要看你怎麼念
  • 王菲佛曲:《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王菲佛曲:《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敬請關注《佛教電影在線》敬請分享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