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地方鐵路「環維蘇威線」,可以讓你在一個小時出頭的時間裡,從帕瓦羅蒂歌中的蘇蓮託,來到馬拉度納徵服過的那不勒斯。這一路上,左邊是瑰麗的那不勒斯灣,右邊是雷霆萬鈞的維蘇威火山。在這塊土地上長大的奇洛·因莫比萊,不需要搭乘火車,他一搖一晃地從蘇蓮託跑到了那不勒斯。在蘇蓮託,年少時的因莫比萊開啟了足球夢想,而在那不勒斯,他獲得了職業生涯的至高榮譽:追平了意甲單賽季進球紀錄的同時,還順便拿了歐洲金靴。
從北漂青年到「海豚」三人組
從蘇蓮託到那不勒斯,因莫比萊並非一路坦途,雖然他的家鄉託雷-安農齊亞塔,就在這條路的沿線。將因莫比萊帶到尤文青年隊的恩師費拉爾迪表示,義大利國腳年少時並未吸引各家爭搶,可能就是因為他有些奇怪的跑步姿勢。因莫比萊最終只能選擇用進球說話:他在U17聯賽中的出色表現,最終讓他贏得了尤文青年隊的入場券。當時為斑馬軍團拍板的,除了費拉爾迪,還有另一個來自那不勒斯的奇洛——功勳後衛費拉拉。
「奇洛」是如假包換的那不勒斯名字,而因莫比萊的金髮碧眼,則可能來自於那不勒斯地區的複雜歷史——歷史上走馬燈般的統治者,為這裡帶來了北方諾曼人的基因。因莫比萊的球迷們像那不勒斯人一樣,親切地將他的名字按當地方言稱作「奇魯」和「奇魯佐」。來自南方的小鎮青年因莫比萊,在17歲時做出了人生第一個重大決定:北上都靈獨自生活。這對於當時的他來說並不容易。
在尤文青年隊時,因莫比萊和前輩吉拉迪諾一樣,有「壯如維耶裡,狡似因扎吉「之譽。然而在馬達洛尼和布魯尼手下,他除了連續兩屆在維亞萊喬杯決賽中閃光,缺少在一線隊的真正表現機會。因莫比萊的真正轉機,出現在租借來到佩斯卡拉之後。澤曼掛帥的「海豚」,由因莫比萊和因西涅、維拉蒂組成橫掃意乙的三人組,球隊42場狂轟90球摘得意乙冠軍,而因莫比萊本人也以28球加冕射手王——這當然只是預演,日後他來到更高級別的意甲,還將三次摘得這一榮譽。
前路已初現,異鄉失意人
在佩斯卡拉的成功,其實已經為年輕的因莫比萊指出了一條明路:他需要一支跑著踢球、在進攻中創造空間、並有出色僚機的球隊,來讓自己在對手門前的威脅最大化。在佩斯卡拉,澤曼的進攻足球與身旁的因西涅,讓因莫比萊如魚得水。遺憾的是,升級後的「海豚」沒能留住前場三人組中的任何一位,帶著一套意乙陣容打意甲的球隊毫無懸念地降級。因莫比萊把自己真正的意甲第一站選在了熱那亞,然而在這裡他並未迎來爆發。結束完整的意甲第一季,因莫比萊23歲,是像無數個在意乙大殺四方、到了意甲泯然眾人的草根前鋒一樣,還是一躍成為意甲一線射手,留給他證明自己的時間不算太多。
文圖拉的都靈隊,讓因莫比萊實現了職業生涯的又一個突破。儘管激進不比澤曼,但彼時還不是「足球天才」的文圖拉,陣中反擊好手頗多,玩起來也得心應手。這一次因莫比萊的僚機是切爾奇,兩人的代表作是那個賽季主場2比1絕殺熱那亞,全場落後的都靈在補時階段兩次反擊,連進兩個世界波逆轉對手,因莫比萊和切爾奇各入一球。賽季結束,因莫比萊打入22球,從意乙金靴到意甲最佳射手,他僅僅用了兩年。
「跑轟專家」因莫比萊相信,自己的魔力在阿爾卑斯山麓以北也能繼續顯現。但這一次,因莫比萊犯了錯誤。以主力定位來到多特蒙德,義大利人除了歐冠對陣阿森納的一粒進球以外,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值得銘記的回憶,還順便見證了「大黃蜂」在那個賽季前半段離譜地跌至聯賽榜尾。因莫比萊事後抱怨:「德國人冰冷無比,8個月時間裡從沒有隊友找我去家裡吃過飯。」這其實更像是一個藉口。
其後一個賽季,從魯爾區來到比義大利還熱情的安達盧西亞,因莫比萊在塞維亞同樣寸功未立。在德國和西班牙的黑歷史,也是不少批評者們拿來嘲笑因莫比萊的論據:意甲一流,虐菜高手,但一旦出了國境,無論是代表國家隊徵戰,還是在其它聯賽打拼,表現都不堪入目。
最強藍鷹,捧出最佳射手
復歸都靈的短暫半年之後,因莫比萊迎來下一個職業生涯的十字路口。他面前擺著兩個選項:一個是家鄉球隊那不勒斯,德勞倫蒂斯的球隊剛剛失去當家前鋒伊瓜因,需要另一位意甲一線射手入替;另一個是拉齊奧,克洛澤退役,球隊鋒線捉襟見肘。最終的選擇是三贏的,因莫比萊在拉齊奧迎來個人生涯巔峰,藍鷹喜提超級射手,而薩裡的那不勒斯則內部挖潛,開發出了中鋒版本的梅爾滕斯。
拉齊奧與因莫比萊,似乎確為天作之合。小因扎吉的球隊在場上整體性極強,堪稱一臺跑動機器。為因莫比萊輸送炮彈的不一定是身旁的科雷亞和阿爾貝託,也可能是兩翼的馬魯西奇和盧利奇,或是後場的阿切爾比和費利佩。因莫比萊的空間,就這樣在這無限的跑動中創造出來。從首個賽季的23球,到第二季的29球,二度加冕意甲射手王,而2017年秋天對AC米蘭的帽子戲法,也讓因莫比萊「遇強啞火」的壞名聲逐漸消弭。
本賽季的因莫比萊狀態爆棚,如有天助,但天助的背後是人助。曾經在鋒線上給因莫比萊做僚機的阿爾貝託,本賽季和球隊中鋒一起迎來個人狀態巔峰,位置後撤的西班牙人開啟餵餅模式,成為意甲的德布勞內。科雷亞犀利依舊,而高齡替補前鋒凱塞多成為球隊的驚喜,厄瓜多人幾次幫助藍鷹度過人荒,在進攻端對因莫比萊也頗有助益。右邊路的拉扎裡是洛蒂託為球隊帶來為數不多的補強之一,前斯帕爾飛翼與球隊中鋒相得益彰,拉扎裡傳中勾出弧線,因莫比萊搶點破門,已經成了拉齊奧的一大進攻模式。
點射王?運氣和實力缺一不可
因莫比萊狀態再好,一個事實不容迴避:他的36個聯賽進球裡,有14個來自點球。這樣的數字,放在其它聯賽,或者是意甲的一個「正常賽季」,都是絕對超過正常標準的。然而本賽季意甲點球大行其道,裁判們在VAR的輔助下,幾乎將所有可吹可不吹的禁區內犯規,都判成了點球——寧可多吹也不願放過,如此這般就可避免賽後爭議和球迷苛責。而速度與衝擊力兼具的拉齊奧,從踢法上就比較容易獲點,實際上因莫比萊罰進的大多數點球,都是他本人在對手禁區裡創造出來的。
僚機盡心輔佐,點球因素幫忙,因莫比萊最終如願加冕個人意義上的「雙冠」——歐洲金靴讓這位從未將威脅帶到亞平寧以外的前鋒,終於得以享受國際舞臺上的榮光;而追平意甲單賽季進球紀錄,則是對這位代表著意甲一個時代的射手最好的褒獎。這兩項榮譽,得來的確是有些幸運,畢竟藍鷹中鋒的場上威脅和實際水平,的確尚不能和本賽季的萊萬以及當年在那不勒斯打入36球的伊瓜因相比。
而因莫比萊的另一個幸運,是他在衝擊射手王的最後一戰上,甚至享受著對手的支持。此前獨佔意甲單季進球紀錄的,是那不勒斯時代的伊瓜因。藍衫軍團本該有額外的動力捍衛本隊球員保有的紀錄,但「小煙槍」早已淪為叛將,那不勒斯的表態從主席德勞倫蒂斯開始:「因莫比萊是本地人,他成為射手王,我為什麼不開心?」言辭中早已將伊瓜因遺忘。一搖一晃地,因莫比萊跑進了聖保羅球場,最終在家鄉父老面前加冕,他也由此成為託尼和託蒂之後,第三位加冕歐洲金靴的義大利人。最特別的一個賽季,有著最特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