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年代的香港影壇,功夫片非常出名,出現了轟動亞洲的「四小龍」,分別是李小龍、狄龍、成龍、梁小龍。而在1973年李小龍意外去世後,狄龍成了功夫片的大哥,就連成龍都要尊稱他為「龍哥」,而他的傳奇人生也遠比電影經常。
狄龍的一生似乎和港片的興衰很相似,輝煌時曾經是影帝,隨著時代的變化電影出現多元化,狄龍也隨著港片沒落了,特別是《英雄本色》中那一句:我沒當大哥很久了。仿佛是說的劇中的「宋子豪」,但更像是說著狄龍自己。
狄龍1946年出生於一個貧苦家庭,本名譚富榮,狄龍是他的藝名。本就是一個動蕩的年代,他的家庭生活的也非常艱難,只能放棄學業去打工賺錢,去香港做過各種工作,最厲害的還是在一家做洋服的服裝店,做到了頭牌師傅的位置。
只不過他對於裁縫這個工作並不喜歡,也過夠了安穩的日子,直到他看見了邵氏電影公司開設了培訓班,公開招收學生,這讓熱愛電影一直有著演員夢想的狄龍毅然辭去了服裝店的工作,去了邵氏電影公司,這也改變了狄龍的人生軌跡。
進入邵氏後,狄龍很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在跑龍套事也極為認真,也正是對演戲的態度,讓大導演張徹看上了,主演了人生第一部電影《死角》,從此香港影壇進入了狄龍時代。
是金子總會發光,狄龍憑藉著實力在演藝圈大放光彩,也成了張徹的御用男主角,同時在香港武俠片盛行的年代,作為和金庸不相上下的武俠小說作家的古龍,也直言非常喜歡狄龍,曾經作為狄龍小弟的成龍去找古龍要劇本時,古龍直接說道:我寫的全是給狄龍的,不是給你拍的。
這也可以看出狄龍當時在娛樂圈中的地位,儼然成了「邵氏一哥」。只不過在80年代中後期,隨著邵氏電影公司因為各種原因逐漸沒落,各大新的電影公司的出現,40多歲的狄龍已經不復往日的輝煌。
電視劇在當時成了時代新的潮流,但當時的狄龍沒有放棄自己的電影夢轉戰電視劇,這也讓他和邵氏的關係逐漸惡化,直到合約到期後,狄龍被邵氏電影公司拋棄了。從出道就在邵氏的狄龍這下沒有了靠山,而隨著電視劇的播出,一些小鮮肉逐漸走進了大家的視線,這也讓狄龍成了一個過氣明星。
在這段時間,當年還要靠他提攜的小弟成龍名氣早已超過了他,這才讓他幡然醒悟,經歷了大起大落後他開始放平心態,直到他放下身段為後背周潤發、張國榮做配角,出演了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在之後的採訪中,狄龍說過吳宇森導演就是看中了他的這一段經理,才讓他出演了「宋子豪」。
而狄龍身上的落魄氣質和劇中的「宋子豪」不謀而合,一句「我沒當大哥很久了」應情應景,也道出了狄龍的心酸。1986年《英雄本色》上映直接成為票房冠軍,這部戲也讓他獲得第23屆金馬影帝,直接讓他的事業換發了第二春。
從裁縫到影帝,狄龍的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他的傳奇一生遠比電影精彩,徐克導演也曾說過「英雄,狄龍算一個」。如今的狄龍已經看淡了名利,逐漸退出演藝圈,開始享受晚年生活,雖然不做大哥好多年,但留下這麼多的經典,依然是人們心中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