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足壇,有這樣一位傳奇人物,在2002年韓日世界盃的亞洲預選賽中,他的據理力爭、極力遊說,使中國隊成功避免了勁敵伊朗隊和沙特隊,順利從小組出線,成功晉級韓日世界盃,媒體甚至稱他是&34;!他就是前亞足聯第一副主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友,張吉龍。
1952年,張吉龍生於煙臺市,在那個求學十分艱難的年代,17歲的張吉龍十分幸運地成為了工廠學徒,隨後應徵入伍成為了一名通訊兵,之後進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進修英語。1979年,中國足協加入國際足聯,中國足球開始和國際接軌,張吉龍也開始了自己傳奇般的足球外交之路。
足球中體現出來的拼搏、激情和合作精神深深觸動張吉龍,1989年,他進入亞足聯擔任規則委員會委員,1996年被增補為亞足聯副主席,進入亞足聯核心圈,他開始積極為中國足球奔走。
2001年6月1日,世界盃預選賽亞洲賽區第一階段小組賽出線的10支球隊進行第二階段分組抽籤儀式。但抽籤的前一天,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表示,亞足聯所決定的按照過去三屆世界盃和過去兩屆亞洲杯成績來確定的分檔原則是不行的,必須按照時任韓日世界盃國際足聯組委會主席詹森,即歐洲足聯主席所提出的按照過去兩屆世界盃和過去兩屆亞洲杯成績的原則來確認。
如果執行這樣的抽籤規則,對中國隊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當時負責亞足聯競賽委員會工作的張吉龍開始極力遊說,並抓住&34;這一點,迫使國際足聯收回成命。而當時已經是抽籤日的凌晨,張吉龍在最後時刻拯救了米盧,也拯救了中國足球。
正式抽籤結果公布後,中國隊成功避免了伊朗隊和沙特隊,與阿聯、烏茲別克斯坦、卡達和阿曼分在一組。結果中國隊順利從小組出線,成功晉級韓日世界盃,媒體甚至稱:&34;
如果說,抽籤是一種運氣,那麼2004年亞洲杯成功在中國舉辦,就是張吉龍的實力體現。
1996年,在推舉2000年亞洲杯舉辦國的時候,中國是當時的熱門候選,但投票當晚風雲突變,最終中國以2-14敗給了黎巴嫩,錯過了2000年亞洲杯的舉辦資格。這次恥辱性的失敗,讓張吉龍開始意識到了&34;對於中國足球是多麼的重要,他開始了足球外交之路。
2001年,張吉龍據理力爭,使中國以10-6擊敗泰國,拿到了亞洲杯的舉辦資格,同時也成就了自己足球外交史上的巔峰之作。另外,張吉龍還為中國爭取過2003年的女足世界盃舉辦資格,雖然最終因為非典疫情,沒有順利舉辦,但作為補償,2007年在中國成功舉辦了女足世界盃。
張吉龍是一名出色的足球&34;,他可以&34;,更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在2011年亞足聯的選舉大會前夜,發生了一件&34;的事情。張吉龍的門深夜被敲響,打開門卻不見人,一個紙袋置於門前,內有全新的DHL快遞包裝袋。打開包裝袋,都是花花綠綠的美金。競選前夜,神秘人送錢,意圖不言自明,大約可以猜到背後是何人在操盤。
因身居亞足聯副主席職位,張吉龍要留在卡達主理亞洲杯賽事,只好委託中國隊將神秘巨款帶回。張吉龍回國之後,向體育總局領導說明了當時的情況,隨後這筆錢便一直躺在銀行的保險柜裡。而那次選舉,西亞完全壓倒東亞,之後被證明了是一次徹頭徹尾的賄選。
在這亞洲足壇風雲突變的時候,張吉龍被任命為代理亞足聯主席,取代了被無限期停職的哈曼。短暫的代理主席時間中,張吉龍深受亞洲各國的好評。同時張吉龍也成為了中國足球史上第一個亞足聯主席,成就非凡一般。
雖然僅是代理主席,但在張吉龍的帶領下,亞洲足球重新團結在一起,受到了外界一致好評。遺憾的是,在2013年亞足聯主席評選的時候沒有獲得提名。錯過了這次機會,張吉龍也陷入了低谷。對於當時的中國足球,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中國隊在亞洲足壇失去了話語權,隨著國足的成績每況愈下,人們也開始懷念起了&34;。同時,&34;也在江湖上響了起來,可見張吉龍對於中國足球的重要性。
2013年張吉龍成為FIFA執委,又開創了一個新歷史:中國在國際足聯擔任要職的第一人。
2018年11月21日,亞足聯主席薩爾曼來到張吉龍北京的家中,為他頒發了&34;獎,該獎項是亞足聯最高榮譽,以褒獎對亞洲足球運動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張吉龍成為中國足球界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張吉龍為中國足球奉獻許多,這並不是抽籤的運氣眷顧。足球不能被政治左右,在明爭暗鬥的足球場,張吉龍就是中國足球的&34;,兢兢業業地奉獻自己的力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34;頭條號
部分素材來源:騰訊體育、海陽廣播電視臺、人民網、海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