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收到有市民反映,在中心公園足球場同一塊場地確有不同收費方式,用於日常玩耍和用於少兒培訓完全是兩種收費標準,這樣合適嗎?
同一塊場地兩種收費標準,一聽還真就覺得哪裡有點不對,所以記者特意趕到中心公園足球場來了解情況!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踢球既能鍛鍊身體還能培養吃苦耐勞、永不放棄的精神,所以很多家長紛紛送小孩來接受足球訓練。但是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受訓的價格和成人使用的價格並不相同,對外出租,球場全場兩小時只要1200元,而用於少年培訓時,全場兩小時,不足27個人則是每場1600,超過27人,每增加一人還要再多收60塊錢。
家長就百思不得其解了,這公共體育場地,收費為什麼不統一呢?難道是培訓機構為了多賺錢才搞的雙標?對此,培訓機構也是有冤沒處說,其實這做足球培訓,盈利真是微薄的很。
為啥同一塊場地出租會有兩個不同價格呢?場地出租方也有自己的說法。他們表示:對外出租給給散客是有著統一的收費標準,在場地預約軟體上可以查到。
至於租賃給培訓機構價格和散客不同則是因為場地方和培訓機構早在租賃場地之時就對收費方式達成了共識,如採取固定收費模式則會根據培訓方業務開展情況來減少或增加場租。而場租標準均為雙方同意的,因此不存在單方面漲價的情況。
這所謂的共識就很奇怪了,這一共識就將這個增加的費用都攤到了學球的孩子家長身上,那是否合理呢?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旨在健全促進全民健身制度性舉措、解決群眾「去哪兒健身」的問題。
這種雙標的收費標準,是否就是在扼殺部分孩子的運動熱情。孩子們如果能有更多更便宜的場地踢球一定會吸引更多的孩子加入,這才是提高踢球孩子基數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