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這野草分公母,母草是玉米田一大「惡草」,公草可從土裡吸收黃金
現在已經過了立秋,雖然天氣依舊炎熱,但是不少農民朋友又要開始忙起來了,首先就是要收穫玉米,其次就是要收穫水稻、花生、紅薯等其他作物。說起這收穫玉米,筆者這一周一直在老家幫忙掰玉米、打玉米、曬玉米。
在這期間筆者也學到了不少新的知識,說起來也是很有意思的,相信有很多朋友也不一定知道,那就是筆者認識了一種野草,之所以認識它,是因為這種野草有公母之分,其母草是玉米田裡一大「惡草」,而公草卻有大用,它可從土壤裡吸收黃金。
很多朋友是不是非常好奇這是什麼野草?還能分公母?其實說起這種野草,許多在農村裡長大的朋友應該都見過,只不過沒有去認真的了解過它而已,它就是「問荊」,在農村裡也俗稱為「公母草」,既然問荊分公母,人們為了更好的區分它,所以將其母草稱之為了「木賊」,將其公草依舊稱之為「問荊」。
如圖中所示的就是問荊的母草「木賊」,也是許多農民朋友相當討厭的一種害草了,至於為何討厭,自然不言而喻了,自然因為它對農作物有害。
據筆者所了解,這木賊適應性非常強,除了西少數幾個省之外,幾乎是遍及我國各個省市,從海拔0米到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是上都有。問荊和木賊最喜歡生長的地方就是玉米田、大豆田、小麥田等夏作物田裡,並且相當難以除掉。
主要有2點讓它們難以除掉,其一是它們的繁殖力很強,若是丟一株木賊到農田裡,要不了幾個月,它就能長滿整片農田(如圖,生長的到處都是),而木賊莖稈似竹子,很結實。
其二是木賊的根系非常發達,其地下根莖長達數米,若是除它的時候不把它所有的根莖都除掉,要不了多久,它又可以生長出來。也是因為如此,很多種植玉米、大豆、小麥的農民朋友都非常討厭木賊。
如圖所示,它就是「公母草」中的公草,也就是問荊了,一看外形大家就很容易把它區分出來了吧,公母草的外形還是有很大差異的,而公草外形酷似一個筆桿,所以在民間又稱它為「筆筒子」。其實這問荊也是對農作物有一定危害的,但是相對於母草「木賊」來說,它的危害稍微少那麼一點點,屬於半斤八兩那種。
但是問荊卻有2點木賊沒有的價值,第一個是問荊可以通過根吸收土壤中的黃金,聚集於體內,因此在如今問荊也受到不少科研人員的喜愛,可以通過分析它體內的含金量,有助於礦藏的勘探。
第二個是問荊在如今還是人們喜歡的一種養生材料,用它泡茶喝能起到很好的養生作用,所以許多老一輩的農民朋友在田裡除害草的時候,也會收集一些問荊,切段曬乾了留著泡茶用。顯如今市面上的問荊茶就是以問荊為原料,再配上荷葉、綠茶等其他材料所製成的,筆者估計喜愛喝茶的朋友應該知道。
讀者朋友們,你知道這種叫做問荊的野草分公母嗎?你知道問荊可以用來泡茶,可以吸收土壤裡的黃金嗎?歡迎留言交流,說說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