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參加過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但未通過的考生,不能就此放棄,更不能對失敗視而不見,要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找到沒有考過的原因,然後逐個擊破,爭取在下一次考試中通過考試!
一、學習過程中認識不到「物有所值」的重要性
同學們是否覺得埋頭苦學是學習刻苦努力的表現?其實不然。很多同學拿著教材或者試題就是一頓猛學,學著學著就「走偏了」。公式一大堆且計算複雜的計算題,考試中基本不會出現,就算抽中,這樣的考題也只有一兩個,有同學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記憶公式、學習計算;罰款金額的內容在法規這本書中,出現頻繁且沒有記憶規律,考試考到的可能性雖說比計算題略高,但佔分比仍然少得可憐,但還是有不少同學花時間去總結背誦。
我們買東西都講究「性價比」,不是說一定要物超所值,但起碼買到的東西要對得起花出去的錢,如果你花了1000元,買到的東西就值10元,那就是不划算。學習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等同於錢,考試分值等同於物品,花大量時間去學習只有幾分甚至基本不會考的內容,就等同於花1000元買了只值10元的東西,虧不虧?適當放棄「性價比」低的知識點才是明智的選擇!
二、考試過程中審題不清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的時間是每科目120分鐘,題量是100題,且全部都是選擇題,沒有任何需要手寫或者打字的主觀題,所以我們完全有時間仔細閱讀完題目之後,慎重考慮再作答,不止是題目,每一個選項都值得我們去看。拿到題目粗略地瞟兩眼題幹,然後看選項,選項中A錯誤、B正確。好!選擇B,下一題!不少同學的做題方式都是這樣馬馬虎虎,即使我們沒有看清題幹中顯示的是需要選擇「正確說法」還是「錯誤說法」,四個選項都看完也能避免草率得做出選擇,如果C、D項都是正確的,就回去看看題幹,是不是選擇「錯誤說法」。最好的辦法是題幹和選項都不能忽略,這樣才是「雙保險」,可以降低錯誤率。
同學們參照以上內容,對比自身情況,想一想是否也有這些原因造成無法通過考試,有則改之無則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