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
自身的分量取決於自己
一個人只有看重自己的分量,別人才會同樣看得起你,所以一個人無論能力大小、地位高低、條件好壞,都應有充分的自信,而不應自感低人一等,這種平等觀念是職場中人所應具備的。
名作家杏林子的《現代寓言》裡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隻兔子長了三隻耳朵,因而備受同伴的嘲諷,大家都說他是怪物,不肯跟他玩。為此,三耳兔很是悲傷,時常暗自哭泣。
有一天,他終於下定決心,把那一隻多出來的耳朵忍痛割掉了,於是,他就和大家一模一樣,也不再遭受排擠,他感到快樂極了。
時隔不久,他因為遊玩而進入另一片森林。天啊!那裡的兔子竟然全部都是三隻耳朵,跟他以前一樣!但由於他已少了一隻耳朵,所以這裡的兔子們嫌棄他,不理他,他只好怏怏地離開了。從此,他領悟到一個真理:不相信、不看重自己,只會讓人看不起你,因為別人總是通過你的眼光來看你的。
這個寓言提醒了人們,要想別人尊重你,首先就要尊重自己,這是一個不變的準則。有些人在職場中生存,受到別人的欺負和擠兌,飽受冷落和打擊,實屬一個沒有分量的小人物,這跟他們一貫看清自己的行事風格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們要學會不卑不亢,盡力去擺脫「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局面。
思路突破:自重方能贏得他人尊重
現實生活中,人需要彼此尊重,在比自己強的人面前,不要畏縮;在比自己弱的人面前,不要驕縱。學問有深淺,地位有高低,但所有的人,人格都是平等的。
世界名著《簡·愛》中的男主人公羅徹斯特身為莊園主,財大氣粗,對女主人公說過:「我有權蔑視你!」他自以為在地位低下又其貌不揚的簡·愛面前,有一種很「自然」的優越感。但有堅強個性又渴望平等的簡·愛,堅決地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寸步不讓,反唇相譏:「你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自尊嗎?不!我們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正像你和我最終將通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一樣。」這番話強烈地震撼了羅徹斯特,使他對簡·愛產生了由衷的敬佩。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希望自己受人尊重、愛好榮譽是每個人的高級心理需求,是無可厚非的。雖然想受人尊重要經過別人的權衡,但實際上卻取決於每個人自尊的程度。
有一則寓言很有意思:
有一天,龍王與青蛙在海濱相遇,打過招呼後,青蛙問龍王:「大王,你的住處是什麼樣的?」龍王說:「珍珠砌築的宮殿,貝殼築成的闕樓;屋簷華麗而有氣派,廳柱堅實而又漂亮。」龍王說完,問青蛙:「你呢?你的住處如何?」青蛙說:「我的住處綠蘚似氈,嬌草如茵,清泉汩汩,白石映天。」說完,青蛙又向龍王提出了一個問題:「大王,你高興時如何?發怒時又怎樣?」龍王說:「我若高興,就普降甘露,讓大地滋潤,使五穀豐登;若發怒,則先吹風暴,繼而打閃放電,讓千裡以內寸草不留。那麼,你呢?」青蛙說:「我高興時,就面對清風朗月,呱呱叫上一通;發怒時,先瞪眼睛,再鼓肚皮,最後氣消肚癟,萬事了結。」
青蛙在龍王面前,充分表現了自信,龍宮固然美麗,可我青蛙的居所也別具一格,可謂不卑不亢。只有心靈健全的人,才能切實地做到這一點。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不惜出賣人格,不惜降低自己的尊嚴,去逢迎那些在某一點上比自己強的人,哪怕逢迎者對自己傲慢無禮。這種「卑己而尊人」的行為是不值得稱道的。
我想跟你分享喜樂,陪你成長,也希望你能見證我的成長。
專注於職場研究,用故事述說職場人生(請關注,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