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的含義是什麼?
快遞是兼有郵遞功能的門對門物流活動,即指快遞公司通過鐵路、公路、空運和航運等交通工具,對客戶貨物進行快速投遞。在很多方面,快遞要優於郵政的郵遞服務。快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快遞是指任何貨物(包括大宗貨件) 的快遞;而狹義的快遞專指商務文件和小件的緊急遞送服務。從服務的標準看,快遞一般是指在48 小時之內完成的快件送運服務。
6月快遞業務同比增長約40%
據最新數據顯示,6月快遞業務量預計超76億件,同比增長約40%,連續三個月增幅穩定在30%以上。
上半年,快遞業務量平均增速達22.5%,接近去年平均水平。一季度,行業迅速復工復產,僅用一個月即實現業務量收增速由負轉正。二季度,行業增速明顯加快,5、6月份保持在40%左右。二季度日均快件處理量高達2.4億件,與去年同期最高日處理量基本持平。
上半年,企業日均服務用戶超3.7億人次,其中二季度日均服務用戶近5億人次。上半年,預計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增速將超2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增速同比提升5個百分點左右。
上半年郵政快遞業能夠克服疫情影響,實現快遞業務量增速從負到正再到重回高位區間的轉變,一是得益於行業實現快速復工復產,4月底全國(含湖北)復工復產率超過99%,實現復工達產,行業全面復甦;二是得益於我國消費市場加速向線上轉移,快遞作為線上消費最主要的交付渠道,電商的蓬勃發展成為快遞業務量增長的主要來源;三是得益於三四線城市及農村等下沉市場增量較快,在消費者享受到低價網購服務的同時,也令快遞市場獲得新的規模擴張。
從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的四個一級指標來看,6月,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297.2,同比增長37.1%。從分項指標看,快遞業務量預計超76億件,同比增長約40%,連續三個月增幅穩定在30%以上;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完成近800億元,同比增長超24%。上半年,預計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件340億件左右,同比增長超22%。預計完成快遞業務收入超3825億元,同比增長達12%以上。
此外,截至6月10日,郵政快遞業共承運、寄遞疫情防控物資累計48.98萬次,包裹3.98億件,發運車輛8.75萬輛次,貨運航班779架次。
根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快遞服務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顯示:
網購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中國網購市場交易規模
隨著中國網絡科技高速發展,以及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線上購物成為中國網民不可或缺的消費渠道之一,而網購用戶對於線上購物所花費的金額也越來越多。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2013年至2018年,中國網購交易金額從2679億元增長至57370億元,複合增長率84.6%;2019年,網購交易金額將達到66610億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具體而言,在中國網民網購的商品類別中,洗護用品(40.8%)的比例最高,其次美容彩妝(33.1%)、食品飲料(32.2%)和家居用品(31.7%),此外依次為數碼家電、服飾箱包、水果生鮮、母嬰用品和營養保健產品。
物流配送對網絡購物的影響分析
一個好的電子商務企業必然是一個好的物流企業,因為在整個網絡購物的鏈條中,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已經實現了完全的電子化,只有通過網上物流才能使整個產業鏈的價值得以實現。顧客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自由的選擇自己所需要的產品,可以通過網銀或支付寶安全高效的實現支付。
選擇產品和支付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實現,但是物流必須是把實物遞送到顧客的手中,這就受到地域、時間的限制,沒有便捷暢通的物流作為電子商務企業的支撐,電子商務的優勢無從說起,也無法為客戶創造應有的價值,電子商務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所以,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物流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電子商務的發展促進了物流的發展,物流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
更多產業研究專業分析關注中研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快遞服務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