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使命,跨過鴨綠江,經過浴血奮戰,打敗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用鮮血和生命夯實了新中國發展的基礎,譜寫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壯麗華章,讓全世界看到了中華兒女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和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民族風骨,為後人留下了不朽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是中國共產黨為維護正義與和平而作出的英明決策,它之所以為人們永久銘記,是由於抗美援朝戰爭極大捍衛了國家主權與民族尊嚴,充分展示了人民軍隊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讓世界見證了蘊含在中國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有力推動了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
極大捍衛了國家主權與民族尊嚴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6月27日,美國政府作出武裝幹涉朝鮮內戰的決定,並派遣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悍然幹涉中國內政。6月28日,毛澤東動員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要團結起來,做好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挑釁。10月3日,周恩來緊急約見印度駐華大使,表明一旦美國越過「三八線」中國將決不會坐視不管的決心。10月7日美國悍然越過「三八線」佔領平壤,將戰火燒到了中朝邊境。侵朝美軍飛機多次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地區,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中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危急時刻,中國共產黨冷靜審視形勢,仔細權衡利弊,認為一旦朝鮮被美國佔領,整個東方將受到帝國主義的嚴重威脅,作為中國工業基地的東北將直接暴露在侵略者的視線之內,這必將影響到新中國的經濟建設與長遠發展,因此,必須出兵朝鮮。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國黨和政府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10月19日,中國共產黨以志願軍的名義派兵進入朝鮮境內,開始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徵程。在短短的8個半月的時間裡,志願軍英勇果敢地將敵人從鴨綠江邊打回「三八線」附近。美國迫於壓力,決定同朝中在板門店召開會議商討和談事宜。在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裡,美國與中朝方面時而談、時而打、時而邊談邊打,但不論美國如何算計,中朝軍隊始終掌握著戰爭和談判的主動權,最終迫使美國於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抗美援朝是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作出的極其艱難而英明的決策。儘管中國人民在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經此一戰,中國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陳兵國門、進而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圖謀。正如毛澤東所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用一場戰爭極其寶貴地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徹底掃除了近代以來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恥辱,並為後續的建設與發展贏得了平穩的環境。
充分展示了人民軍隊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
抗美援朝戰爭的交戰雙方在實力上有著巨大的差距。美國作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無論在經濟、科技還是軍事方面,都處在世界領先地位。相較美國,新中國無論在經濟、科技還是軍事上都處於劣勢。但是,中國共產黨並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敏銳地洞察到美國的弱點,比如戰線過長、戰鬥力弱等。毛澤東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中國人民是打慣了仗的,我們的願望是不要打仗,但是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讓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你的弱點,跟著你打,最後打敗你。」廣大志願軍將士揚長避短,一直打到了最後的勝利,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又一例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蹟。
經過抗美援朝戰爭,人民軍隊現代化作戰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廣大志願軍將士充分發揚了人民軍隊的寶貴品質和優良傳統,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將不利條件化作有利條件,創造了一套用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戰略方法。在戰爭初期,志願軍以運動戰為主,在合適的地區開展陣地戰和遊擊戰,抓住美軍弱點,積極開展近戰、夜戰和速決戰,牢牢掌握戰爭主動權,力求在運動戰中將敵人殲滅。進入戰爭相持階段,志願軍調整運動戰為陣地戰,充分利用朝鮮山多樹多的地勢環境,積極修築戰爭工事,改善武器裝備和補給供應,實行輪番作戰和輪番休整的戰鬥方式,有效地保存和提升了志願軍的作戰能力與作戰士氣。志願軍還創造性地採用「打小殲滅戰」「零敲牛皮糖」的戰略戰術,成功瓦解了敵人的現代化軍事進攻,實現了軍事思想和作戰能力的雙重提高。抗美援朝戰爭有效推進人民軍隊的現代化建設,空軍、海軍、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鐵道兵、防空兵等現代化軍隊所必備的兵種,正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逐漸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同時,為保證國家安全,實現常備軍的有效補充和必要時期的徵召,為國防建設和人民軍隊的正規化與現代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抗美援朝戰爭讓人民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得到巨大提升,經過戰爭洗禮的人民軍隊已經成為維護正義和平,反對一切霸權主義的堅強後盾。
讓世界見證了蘊含在中國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
在志願軍奔赴朝鮮作戰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就在國內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運動。1950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簡稱抗美援朝總會)在北京正式成立,直接負責領導國內的抗美援朝運動。11月初,中國共產黨連同其他民主黨派發表聲明,闡明朝鮮存亡與中國安危密不可分的關係,指出抗美援朝不單是對朝鮮在道義上的責任,更是中國人民維護切身利益的必要反應。由此,「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宣傳教育運動在全國範圍內徹底展開,中華兒女的愛國主義精神被徹底激發起來。
為了支持志願軍赴朝參戰,國內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參軍熱潮。廣大愛國青年和學生踴躍報名參軍,一時間,父母送兒女、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動人場景繪成了一幅壯麗感人的畫面。毛澤東更是率先表態,讓長子毛岸英隨第一批志願軍入朝作戰。廣大鐵路員工、汽車司機醫務工作者主動請纓奔赴朝鮮,擔負起戰地運輸和勤務工作。僅東北地區參加擔架隊、運輸隊和民工隊的農民就達60多萬。
為解決志願軍在戰爭初期的物資短缺問題,全國人民開展了增加生產、厲行節約和愛國豐產等運動。後方群眾源源不斷地向前線提供炒麵,東北地區更是掀起了「男女老少齊上陣、家家戶戶忙炒麵」的熱情場景,僅20多天就為前線供應405萬斤炒麵。在國內生產狀況和經濟狀況逐漸好轉後,廣大群眾將各種物資分批運往前線,極大改善了志願軍的物資供應。
為了讓志願軍將士安心作戰,中央發動群眾參加擁軍優屬慰問運動。僅在戰爭開始後的第一年,就有100多萬件慰問品、70多萬個慰問袋和上百萬封慰問信送往前線。各地還紛紛採取優先安排就業、優先安排入學、實行農忙代耕等措施,最大限度解決志願軍烈屬軍屬們的生活困難。各地還組織慰問團,代表各界民眾前往朝鮮慰問中朝將士和朝鮮人民。志願軍也積極開展歸國匯報活動,為廣大群眾介紹前線將士奮勇抗敵的英雄事跡和揭露侵略者的醜惡行徑,激勵各界群眾繼續支持抗美援朝的愛國熱情。
為了讓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愛國熱情和實際行動結合起來,人民群眾還創造出訂立愛國公約的特殊形式,使群眾的愛國熱情和行動得以強化和鞏固。在各級政府和抗美援朝總會、各級分會的組織下,以開展生產競賽、優待軍烈屬和反對美日單獨媾和為主要內容的訂立愛國公約熱潮在各地紛紛開展。其間,抗美援朝總會還發出號召,動員全國人民開展捐獻飛機大炮運動。據統計,從1951年6月發出號召,到1952年5月底,全國人民支援朝鮮前線的捐款可購買戰鬥機3710架。
抗美援朝徹底激發了全體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面對帝國主義氣勢洶洶的侵略,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奏響了一曲偉大的愛國主義讚歌。
有力推動了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軍的不敗紀錄,使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巨大提高。它一方面為新中國的發展贏得了相對穩定的環境,另一方面讓新中國真正在國際上立住了腳,實現了新中國外交事業的重大突破。近代以來,中國飽受侵略者的壓迫和奴役,政府割地賠款、人民慘遭殺戮已經成了中國人民揮之不去的痛苦記憶。抗美援朝的勝利極大提振了中華民族的士氣,雄辯地宣告了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在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能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徹底結束。可以說,正是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捍衛正義和平的決心與意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中國開始越來越多地在國際上發揮積極作用。1953年12月,周恩來總理在同印度代表團談判時提出了處理中印關係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該原則不僅成為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而且也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後來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1954年4月的日內瓦會議上,新中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與討論了有關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1955年,新中國在萬隆會議上積極推動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共同抵制美國與蘇聯的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活動。
抗美援朝維護了世界和平與推動了人類進步事業。《聯合國憲章》原則最為核心的內容就是禁止用武力破壞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任何大國或強國無權隨意對小國或弱國動用武力,這既是聯合國成員國在二戰後所達成的共識,也是世界各國為維護國際正義與和平的重要基礎。中國共產黨出兵朝鮮的決定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成功阻擊了二戰後美國在亞洲的第一戰,徹底打亂了美國的全球戰略部署,有效分化了資本主義陣營,誓死捍衛了《聯合國憲章》宗旨及原則。抗美援朝的勝利,給予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事業極大的鼓舞,推動了20世紀中葉世界範圍內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使一切被壓迫被奴役的人民更加充滿信心地投入到反侵略反壓迫和維護世界正義和平的偉大事業中。這一戰,再次證明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當前,我國正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前景光明。與此同時,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極端利己主義抬頭,令世界局勢動蕩不安。在此世界格局大變革的關鍵時期,重溫70年前的抗美援朝歷程,給予我們以深刻啟示:我們要秉持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無比堅定、無比自信地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奮勇前進,一往無前地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將人類和平與發展的美好未來變為現實。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
責任編輯:李曉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