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文獻特藏館」在四川安嶽縣圖書館正式開館

2020-12-26 大偉談藝

4月23日,在「世界讀書日」當天,「汪毅文獻特藏館」在四川安嶽縣圖書館開館,舉行了開館儀式,展出了汪毅捐贈的物品。該館以汪毅名字命名,為安嶽縣圖書館首個「館中館」,面積約260平方米。

汪毅捐贈的圖書,重約3.5噸,共計3400餘冊,價值數十萬元,為其40多年所購藏。這些圖書,包括汪毅出版的17本專著和他主編的20餘種出版物,以古籍再造本、地方志書、年鑑、地情文獻、石刻藝術、文學藝術、作家籤名本等為主。僅作家籤名本一類達300餘冊(均為贈汪毅),數量相當於成都市圖書館目前所藏作家籤名本的總和。版本有日文、英文、韓文、俄文,出版時間跨度長達140年。此外,汪毅還捐贈了有關安嶽石刻和人文(賈島、陳摶)等內容的42幅書畫作品(其中,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傅圓天6幅)、兩件微刻作品和18封包括王朝聞、劉心武、鐮田茂雄、山田一真、何懷碩等中外文化名人信札及劉心武為汪毅著作《中國佛教與安嶽石刻藝術》作序的手稿等。

汪毅曾率先將安嶽臥佛、紫竹觀音推介到省、全國級媒體和海外,率先提出「安嶽石刻學」「承上啟下論」等重要學術觀點,率先把安嶽石刻推向國際學術論壇,率先以志書考安嶽石刻。捐贈中,還有若干有關安嶽的地情資料,包括他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新聞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61家媒體發表評介安嶽石刻的113篇文章以及他研究賈島、陳摶、湯紹恩、趙子仁發表的成果等。其捐贈的種類和數量,可分別供一個小型圖書館、美術館和地情館展示。

汪毅於1975年由重慶上山下鄉到安嶽當知青,曾任安嶽縣文化館館長、內江市文聯秘書長、內江市文化局副局長、張大千紀念館首任館長、四川省地方志辦公室副巡視員等職,系重慶大足石刻研究會第六屆副會長、四川省第三屆、五屆文聯委員,一級文學創作職稱。

(喻江紅)

通訊處:資陽市廣播電視臺 喻江紅

捐贈者心語

春 的 花 束 —— 一份情懷眾樂樂

汪 毅

四川安嶽古稱普州,蔚起人文,杜甫、賈島、蘇軾等均為之敲詩寫韻。特別是宋代,安嶽人文赫奕,人才淵藪,僅端拱丙戌至寶祐丙辰的約270年間,進士便達200餘人,構成了豐富多彩的進士文化。故史籍中有「媲美東魯」和「東普西眉」之說,即將安嶽與出了孔夫子的山東和以「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為代表的古眉州(今眉山)相提並論。

在宋代安嶽籍文化名人中,劉儀鳳無疑翹楚。他集詩人、書法家、藏書家於一體,《宋史》《中國歷史著名人物》《四川通志》等對他有傳記或著錄。他還鮮活在陸遊《老學庵筆記》中:藏書之怪,千年一遇;抄書之癖,千年一絕;載書而歸(分三船,以備失壞),千古一談;築閣藏書,書香一方。20世紀20年代,陳離以其號「靜珊」命名捐贈「靜珊圖書館」,書香校園,砥礪莘莘學子。由此以為,書乃安嶽文運昌隆的種子,書是安嶽文脈流淌的江河!

1975年春,我由重慶上山下鄉至安嶽。這裡的山山水水給我以滋養,這裡的萬千佛像給我心靈以震撼,這裡的人們給我以藝術創作空間。這裡,成為我生命的驛站、人生的第二故鄉,亦是我的夢繞之地。

1988年,我由安嶽調內江工作。行前,文化館白中培先生詩書兩贈,說我是「真的走了,但真的沒走;走了要回來。」北京的楊挺老師在信中說「相信你無論走到天涯海角也不會忘記這塊故土。」正是這種情懷依戀的集合,我想我是真正意義的「回來」了,誠如詩人所說「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而我的「來」,是捧著一顆心,還有心嚮往之的「那一片雲彩」,即以先賢高山是仰,為安嶽無償捐贈一個文獻特藏館,以為書香安嶽盡一份綿薄之力。

而今我的「回來」,送來了價值數十萬元、重約3.5噸的3400餘冊書。這些書,有的系我40年前所購藏;這些書,有我著述及主編的數十種出版物,有古籍再造本、地方志書、年鑑、地情文獻(包括臺灣的)、石刻及藝術類專輯,有海內外學人所贈籤名本(約300冊,數量相當於成都市圖書館目前所藏籤名本書總和);這些書,有日文、英文、韓文、俄文等版本;這些書,有的是我從美國、日本、中國港臺地區帶回來的,不乏「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之感。作為一介書生,捐書乃大舍,既是情懷、經濟、視野(淘書具有的眼光)的結果,又是體力考驗的結果(若干書由四面八方「馱」回來,甚至隨我輾轉多地)。但願這些自以為不乏「檸檬清香」的圖書,能給讀者心脾一種特別的感受。

除捐贈圖書,我還無償捐贈了所收藏的有關安嶽石刻和人文(賈島、陳摶)等的42幅書畫作品、兩件微刻作品、18封信札,以及所著《中國佛教與安嶽石刻藝術》手稿和劉心武序書手稿與有關安嶽的若干地情資料(包括知青史料),以助力安嶽地情文化中心建設,讓地情文化之花綻放美麗。

屈指算來,這些捐贈物品的數量和內容,可供一個小型圖書館、美術館、地情館的展示。這些物品,其整體規模和內容的多樣性及地域特色,構成了安嶽地情文化的一抹亮色,甚至彌補了某些空白,具有特定的文化價值,一定意義上表達了我的文化理想。希冀這些物品,能為博大精深的安嶽地方文化增加一點厚度和寬度,具有「一花引來百花開」的效應,以引起社會更為廣泛的捐贈,使安嶽的「詩和遠方」魅力十足。

對於文化信息的分享,朋友圈有一句頗流行的話:「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當這些物品捐贈後,我對這個「樂」的解讀有了更深的體會。

是為心語,權作煙花三月的花束髮送給朋友,讓我們一起體驗春的氣息並快樂著……

2020年4月

【作者簡介】

汪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原副巡視員,一級文學創作職稱。

館序

寫在「汪毅文獻特藏館」開館之際安嶽縣圖書館館長 梅伯印

四川安嶽位於成(都)渝(重慶)中點,享有佛雕之都、檸檬之都盛譽。

這裡歷史悠久,勝跡星列,代不乏人。唐代名將程咬金、著名苦吟詩人賈島、北宋大理學家陳摶、宋代大數學家秦九韶以及近代新詩開拓者康白情、農業科學家允奎等,都是為推動安嶽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名人。

文化的興盛,為安嶽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史實文獻。安嶽縣圖書館佔地面積10畝,建築面積3900平方米,現有紙質藏書13萬餘冊(其中有古籍圖書2.1萬冊)、電子圖書30餘萬冊。館藏資源較為豐富,館舍環境舒適,設備設施先進齊全,數位化圖書館格局基本形成。2018年,安嶽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圖書館的創新與發展,多蒙於眾多學者、文化名人的大力支持和厚愛。汪毅先生出生於重慶,1975年上山下鄉到安嶽插隊落戶,曾任安嶽縣文化館館長。他對安嶽有著深厚的感情,將安嶽視為第二故鄉,願意把他所著的和多年積存的優秀文學、文藝圖書捐贈給安嶽圖書館,以更好地展示安嶽歷史文化,講好安嶽故事,促進書香安嶽活動的進一步拓展。故可以說,汪毅先生的捐贈不僅是安嶽圖書館史上的一大盛事,亦是安嶽文化建設的一件大事,並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汪毅先生所捐圖書規模龐大(3400餘冊),種類豐富,特別是有關安嶽石刻、地情文獻資料及相關實物(書畫、手稿、信札等),具有特殊的商品價值、學術價值、文化價值、收藏價值,有利於安嶽地情文化中心的建設,有利於安嶽地情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此,我們特在圖書館正門大廳設立永久性的、以汪毅名字命名的「汪毅文獻特藏館」,以饗讀者。著名書畫家、張大千再傳弟子遊三輝先生為此題署了匾牌。

作為一館之長,在本人任期內,做了這一件不負先賢並對得起後人的工作,深感自慰。在同事的協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我們順利建成了這個具有特色的館中館——「汪毅文獻特藏館」。

汪毅先生的捐贈,集圖書館、方志館、博物館、書畫館等內容為一體,在全省圖書館系統不乏影響,具有「一花引來百花開」的效應。高爾基有句名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謹希望有更多的有識之士能關注安嶽的文化建設,特別是圖書館的建設。

為利於登記、保存、管理、收藏、陳展、開放汪毅先生所捐贈的這批書畫、信札、手稿、文獻及書籍,我館特編輯了這本《汪毅捐贈圖書錄》。該圖書錄的編輯,得到汪毅先生的支持,謹致謝忱。

通訊處:四川省安嶽縣圖書館 梅伯印

相關焦點

  • 【關注】江西省圖書館新館正式開館
    9月27日上午9時30分,慶祝江西省圖書館(下簡稱為「贛圖」)新館開館「千人誦讀」活動在1000名朗誦愛好者同聲合誦《美麗中國》中開場。千人同聲 慶祝「贛圖」開啟新篇章慶祝江西省圖書館新館開館千人誦讀活動,在中央電視臺二套、《中國詩詞大會》主持人龍洋和江西省圖書館館員金緯共同主持下進行。
  • 貴州省圖書館(北館)貴陽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開館試運行
    12月31日,作為貴州公共文化服務「十三五」收官之作,貴州省圖書館異地擴建項目和貴陽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建設項目竣工正式開館運行。 活動現場,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盧雍政,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慕德貴,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胡忠雄,貴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晏,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陳少波共同啟動開館,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張玉廣主持貴州省圖書館(北館)和貴陽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開館活動。
  • 淄博市圖書館開館 入館名額提前預約
    好在圖書館恢復開館,又有安靜看書學習的地方了。」今天早上,家住淄博的大三學生小劉走進淄博市圖書館。在二樓文學借閱室,他「獨享」一張桌子,戴著口罩專心備戰考研。△借閱室內,大桌限坐2人,需呈「對角線」位置坐,間隔保持1米以上。△讀者歸還的圖書,需經過殺菌機殺菌處理。
  • 國家圖書館5月12日恢復開館,北區新館暫不開放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國家圖書館今天(5月8日)發布公告,將於5月12日(周二)起有序恢復開館,實行預約限流服務。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先行開放的區域為國家圖書館總館南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包括綜合閱覽室、外文文獻閱覽室、善本特藏閱覽室、縮微文獻閱覽室等區域。總館北區暫不開放,北區即為2008年建成開放的新館,也是目前外借書籍主要分布的館區。國圖南區開放區域及路線示意圖。
  • 恢復開館第一天,超過千名讀者踏入了「久違」的國家圖書館
    如今,由於北區尚未開放,讀者不能直接進入借閱室選書,而是要提前通過官網選好,在預約到館的同時提交自己的外借圖書清單。工作人員一接到系統確認,就會把這些文獻運送到外借處,方便讀者來取。
  • 佛山經典——佛山市圖書館藏古籍地方文獻展
    古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為飽經歲月風霜的文獻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古籍地方文獻,是地域文化的源頭活水,是地方特色文化自信的基石。佛山市圖書館成立於1957年,迄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館藏古籍2.4萬餘冊,民國線裝文獻1.9萬餘冊。
  • 銅陵市局圖書館開館
    12月30日,銅陵市局(公司)圖書館(職工書屋)正式開館。新圖書館的正式開館運行,是銅陵市局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將成為廣大幹部員工學習知識、獲取信息、提高素質、豐富文化生活的重要平臺,為市局(公司)開展學習、培訓、教育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與環境。
  • 2020國家圖書館春節開放時間通知(開館時間+閉館時間)
    國家圖書館2020年春節開館安排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的精神,現將我館春節期間開館安排及相關事宜通告如下:日期區域/時間開放的閱覽室1月19日總館南區9:00-17:00照常服務(詳見國家圖書館主頁>讀者指南>開館時間
  • 國家圖書館今日重新開館
    5月12日,讀者在國家圖書館外文文獻第二閱覽室裡。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中國日報5月12日北京電(記者 姜東) 2020年5月12日,北京國家圖書館有序恢復開館,實行預約限流服務,每日限1200人,開放區域為國圖總館南區。據悉,國家圖書館按照防疫要求實行上下午分時開館,每天中午12點到1點,讀者需按要求有序離館,工作人員對閱覽設備、設施實施充分消毒、防疫處理。
  • 授予捐贈者入藏證書!荊州市圖書館公開徵集地方文獻
    授予捐贈者入藏證書!(四)荊州民間歷史文獻,包括家譜、家族史料、鄉規民約、契約文書、訴訟文書、帳本、老照片、碑刻拓片等。(五)其他具有保存價值的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物以及實物等。二、徵集途徑(一)直接捐贈。捐贈單位代表或個人可直接到荊州市圖書館進行捐贈。(二)郵寄捐贈。
  • 奉賢圖書館將於今日正式開館!
    大家翹首以盼的奉賢區圖書館 將正式於2020年1月18日正式開館 修繕過後的奉賢圖書館 新增了自助借還機、圖書殺菌機等設備 還上線了自助借還系統 快點來一探究竟吧
  • 2019年四川圖書館閱讀報告出爐!東野圭吾、金庸最受入館讀者關注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3日訊(記者 戴璐嶺)四川新聞網記者4月23日從四川省圖書館了解到,四川省圖書館以2019年全省公共圖書館閱讀數據為基礎,編制了《四川省圖書館暨全省公共圖書館2019年閱讀報告》,展示四川省公共圖書館行業閱讀服務、閱讀群體、閱讀趨勢、服務效能等建設成果
  • 西部地區第一座曉書館落戶西安,館長高曉松親臨現場
    曲江池館,地載神氣,雲漢含星。有待舊友新知,詩書快意,一觴一詠,共賦辭章。   2020年12月2日,由著名音樂人、導演、作家高曉松發起並擔任館長的公益圖書館「西安曉書館」,在曲江創意谷正式開館。這是繼杭州、南京曉書館後,全國的第三座曉書館,由曉書館公益基金會與西安萬科共建。
  • 文旅融合新地標 全民閱讀好去處 | 2019年建成開放的圖書館
    2019年9月8日,景德鎮市圖書館新館正式開館。該館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共四層,館藏圖書61萬冊,開放窗口15個。該館共有三層,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閱覽座席1000個,規劃藏書70萬冊、電子圖書30萬冊,藏書量位居全省前列,具備公共圖書館服務、文獻存儲集散、配套服務三大功能。同時,館內布局採用無障礙、大開間和全開架閱覽,運用了自動化服務系統、智能電子設備,實現無線Wifi全覆蓋。
  • 首都圖書館徵集抗疫文獻,抗疫傳單、健康證明等可入藏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繼北京市屬博物館、檔案館之後,首都圖書館也將面向全市徵集新冠肺炎防疫抗疫文獻資料。首都圖書館是北京地方文獻的收藏機構,也是「北京記憶」的承載者。此次徵集範圍為在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產生的所有文獻資料,包括文件類(全市各單位制定的各項抗疫政策、規章、制度、通知、會議紀要等)、各類出版物(反映抗擊疫情情況的所有公開出版物及各單位自行印製的非公開出版物,包括反映北京市全力支援湖北、赴湖北醫療隊抗擊疫情的各類文獻資料)、實物類(疫情通報、數據圖表、宣傳海報、抗疫傳單、社區登記表、出入證、健康證明、社會組織、個人捐贈物資的憑證或記錄等文獻資料
  • 【方志四川•文史英華】汪毅 ‖ 安嶽紫竹觀音:美的形態
    自古以來,四川和重慶地理同域、歷史同脈、文化同源,有「巴蜀」之稱。根據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會議精神,四川與重慶決定聯合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經網友推薦、專家評審,《華西都市報》於2020年11月19日公布了「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計30處,分布於四川和重慶。作為佛教石刻藝術類型,四川僅有安嶽紫竹觀音進入「新地標」,使之成為四川佛教石刻藝術的「封面」。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一、普及並強化新地標意識。
  • 鄭州圖書館航空港區分館開館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12月30日,鄭州圖書館航空港區分館開館儀式在航空港區管委會舉行。至此,鄭州圖書館分館達到12家,為推進全民閱讀打造了新陣地,為建設書香中原再增添新力量。鄭州圖書館航空港區分館位於航空港區管委會興瑞辦公區三號樓四樓,館內面積350平方米,閱覽座位近百個,配置各類圖書兩萬餘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管理等多個領域。該館實行「一卡通」管理模式,讀者可實現自助借還,在鄭州地區321個圖書館服務聯盟館均可通借通還。此外,鄭州地區公共圖書館館藏文獻信息、各種系列讀書活動等優質資源也實現與航空港區共建共享。
  • 易烊千璽圖書館歷時兩個月正式開館
    網易娛樂5月19日報導 5月19日,易烊千璽圖書館官微曬照並宣布正式開館。據悉,該圖書館於3月15日開工,歷時兩個多月終於建成。圖書館中有來自各地粉絲捐贈的書籍,還會不時開展各種正能量的分享會,意義非凡。粉絲紛紛評論道:「恭喜恭喜!生日快樂呀小館館」「終於等到這一天」「我北好有排面哈哈」「招不招志願者呀」「哥哥太有正能量了」。
  • 惠南鎮上「浦東圖書館南匯分館」全新開館!增設「南書房」,24小時...
    10月1日起,閉館翻修了大半年的浦東圖書館南匯分館重新上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廣大市民,也讓市民讀者在國慶期間多了一個學習閱讀的好去處。 浦東圖書館南匯分館始建於1958年,2000年新館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去年12月起,圖書館開始閉館大修。
  • 今天全國首家漢文化主題圖書館正式開館!周邊居民有福了!
    2020年底雲龍區、經開區2大圖書館開館!24小時不打烊押金全免東區的小夥伴們好福氣啊可以盡情暢遊書海了!一、四大亮點!實探全國首家漢文化主題圖書館!作為全國首家以漢文化為主題的圖書館——徐州雲龍區圖書館,12月31日正式開館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