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成為第五個一線城市,蘇州 or 杭州?

2020-12-23 騰訊網

一線城市的幾個硬指標

所謂的"一線城市",並不是政府提倡或者說是官方發布的城市稱號,是最近十幾年因房地產行業的強勢崛起,一些媒體尤其是與房地產有關聯的媒體發明的術語。雖然政府並不完全認同一線城市的說法,但是在民間,一線城市的概念早已是深入民心,眾人皆知。不看港澳臺,大陸的北上廣深,是全國人民一致認可的四大一線城市。在筆者看來,所謂的一線城市,有幾個硬指標:

1)城市政治地位高, 至少是計劃單列市或者是副省級城市。不過筆者看來,政治地位高有優勢,但是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2) 城市整體綜合實力超群,GDP總量高,人均GDP、人均收入排在全國城市之前列。筆者認為,這個是決定性的必要條件。

3) 人口總量比較大,至少過千萬級。人口總量大,才能將大餅攤得更大,眾人拾材火焰高嘛。

4) 佔有比較多的各項優勢資源/強勁發達的製造業/欣欣向榮的高科技/創業意識強烈或者民營經濟非常發達等幾個優質指標中佔據至少一個。這幾個優質指標,是構成一線城市的基石。

5) 房價在全國範圍內首屈一指,一騎絕塵。這個是必然結果,也是作為頂級一線城市的外在表現。因為具備上面的四個硬指標,一線城市的房價,自然能夠遠超其它城市。

回到筆者本文探討的問題,哪個城市最有可能成為第五個一線城市?在筆者看來:

· 東北城市人口在流失,市場經濟發展不暢,國有經濟體制內影響力過大,經濟增速排在全國末端,很顯然不可能有機會步入一線城市行列。

· 武漢以西的西北西南西部城市,由於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交通不夠便利,自古以來其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範圍內都不如東南沿海城市,基本沒可能步入一線城市之列。

· 武漢長沙鄭州等中部城市,最近十年崛起速度比較快,發展勢頭比較猛。但是這些城市所在的省份都是勞動力輸出大省,這些城市也是所在省份政府層面為了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而聚集全省資源重點建設的城市。這些城市對周邊城市的影響力,主要體現在抽血,即虹吸人口和資源,而非經濟帶動。省會獨大是這些城市的主要特點。其GDP總量尤其是人均GDP跟東南沿海城市比較起來,並無太大優勢。

· 珠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實力最強活力最大的地區之一,但是廣州深圳以外的城市,經濟實力則並不強到夠資格成為新的一線城市。中國最富和最窮的城市都在珠三角,由此可見其經濟發展非常不均衡,貧富差距非常大。

· 江浙滬安徽等三省一市組成的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經濟發展最有活力的地區。除去一線城市上海,還有很多大名鼎鼎的明星城市,比如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寧波,常州等等。這些城市民營經濟活躍,發展相對均衡。其中的杭州與蘇州,是筆者眼裡的一線城市潛力股與尖子生。

唐代詩人任華曾在《懷素上人草書歌》寫道:"人謂爾從江南來,我謂爾從天上來!"這應該就是人們把江南比做天堂最早的起源了,這句話流傳到南宋時期,就被詩人範成大人在蘇州地方志《吳郡志》演繹為:"諺曰: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可以說,江南地區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的人間天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甚至再難找到其他讚美之詞。蘇州與杭州這兩個城市,無論是人文景觀環境,還是經濟實力對比,在歷史的進程中,均各領風騷十幾年。而在未來的一線城市爭奪戰中,這兩個城市誰又能勝出呢?筆者認為,相對於杭州,蘇州步入一線城市的概率要大得多。

筆者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幾個維度,對蘇州與杭州2個城市做一個簡單的對比。

城市政治地位對比

從城市政治地位的角度對比,目前是蘇州完敗,畢竟杭州市省會城市,而蘇州只是一個地級市。筆者曾經小瞧蘇州,也因其只是一個地級市。但是作為中國最牛地級市,蘇州已經讓很多小瞧它的人高攀不起。論政治地位,一線城市中的深圳,其出身很一般,四十年前不過是一個小漁村,即使高速發展到現在,深圳也並不是省會城市,也不是所謂的國家中心城市,但是並不影響它成為中國的一線城市,乃至成為未來的'宇宙中心'(證明經濟學家張五常的說法)。由此可見,城市的政治地位固然重要,但是並不是決定性因素。不過蘇州未來的政治地位,是有可能提升的,比如申請成為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等等。

以GDP為硬指標的經濟實力對比

從城市GDP總量以及人均GDP來看,蘇州完勝杭州。如下是 2018年度 中國城市GDP總量/人口總量/人均GDP數據(排名是按人均GDP高低來排的)。

蘇州GDP總量比杭州高出5000億(高出近40%),人口只比杭州略多(多92萬),人均GDP也比杭州高出三分之一。經濟實力的巨大差距,還是在杭州擁有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以及以它為中心創建的龐大的生態鏈的前提下。杭州早期作為旅遊業為主導的城市,經濟實力跟蘇州遠遠不能比。阿里巴巴的誕生與強勢崛起,也只是大幅度的減少了杭州與蘇州之間的經濟差距而已。

兩者城市定位不一樣,在本質上決定了兩者的發展方向不一樣。蘇州"依附"上海的發展路徑,跟東莞"依附"深圳的發展路徑,其實大徑相同。蘇州負責產出,而上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蘇州的輸出壓力。兩者相輔相成,而上海也是同樣需要蘇州這個給力"外援",彼此取長補短。與國際金融中心頂級一線城市上海保持近距離的系統發展,承接上海外溢產業,使得蘇州的發展有無窮無盡的助推力。杭州作為省會城市,距離一線城市比較遠,不僅無法承接一線城市的外溢,還需要帶動周邊城市一起發展,並提供產業外溢給周邊的小兄弟城市。蘇州與杭州兩個城市的城市定位不一樣,產業結構差異也很明顯。從經濟結構來看,蘇州主要集中在電子、電氣、鋼鐵、通用設備、化工、紡織、電子商務等領域,以加工製造業為主;杭州則是主要集中在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電子商務、文創產業、旅遊業、金融業等領域,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總體來看,蘇州的工業製造業的模式更重,而杭州更傾向於一些輕產業。無論是一個城市還是一個國家,製造業是發展的根基,經濟發展模式過輕過軟,總歸有空心化之嫌。這些年,蘇州的很多勞動密集型外企因成本上升等諸多原因紛紛撤離,這是蘇州在向金融,服務業以及高端製造業轉型過程中的陣痛,蘇州也正在努力實現硬向軟,重向輕的轉型。

科教文化發展水平對比

杭州是省會城市,擁有強大的教育醫療資源,這事蘇州不能比擬的。蘇州被夾在上海跟南京之間,除了蘇州大學差強人意的蘇州大學以外,沒有特別好的大學。貌似蘇州完敗,但是請記住,一線城市裡的深圳,教育醫療文化資源也是短板,甚至都不如武漢長沙成都這樣的中西部城市,但是並不影響深圳成為頂尖的一線城市。很多城市的教育資源發達,但是培養的人才流向了沿海城市。至於說醫療資源是否發達,這個並不很重要。城市裡三甲或者以上的醫院多,你要天天去嗎?你要常住裡面嗎?況且蘇州距離上海並不遠,上海的優質醫療資源可以為蘇州市民所用。

至於蘇州與杭州的房價,均價差距倒是並不大。蘇州園區姑蘇區高新區的房價,遠超很多省會二線城市的市中心,跟一線城市城區的很多區域也有得一拼,具備了一線城市房價的模樣與勢頭。

綜上所述 ,雖然杭州市政治地位高於蘇州,擁有杭州擁有好於蘇州的教育醫療資源,但是杭州的以GDP總量與人均GDP為核心指標的經濟實力要想超過蘇州,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杭州的硬核實力,跟蘇州差距甚大。成為第五個一線城市,蘇州的可能性遠大於杭州。

相關焦點

  • 繼「北上廣深」之後,哪個城市有可能成為第五個一線城市?
    根據每個城市的旅遊業發展和交通狀況,可以判斷城市的發展速度和GDP增長。在旅遊發達的城市,其他行業在城市的發展並不遜色。比如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經濟發展迅速,這四個城市旅遊資源豐富。同時,該市的高科技和餐飲業發展迅速。
  • 我國第五座直轄市之爭,深圳、杭州有希望,東北這座城市有可能
    現在我國已經有四個直轄市,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這四個直轄市現在的經濟實力非常強悍,可見直轄市對城市的經濟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四個直轄市不僅自身經濟實力強,而且它們也承擔著重要的作用,需要帶動周圍城市的快速發展,隨著境內各大城市不斷發展,這四個直轄市似乎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了,所以,有人呼籲設立第五個直轄市,如果我國設立第五個直轄市,國內很多發展比較優秀的城市是誰呢
  • 實力較強的新一線,蘇州和杭州,誰更有可能進入一線大城市
    蘇州和杭州是經常一起被說的城市,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它們排列在一起,說是「上面有天堂,下面有蘇杭」,現在是這幾年經濟發展很快的兩個城市,到現在為止連續好幾年被選為新城市,地位很穩定,如果北上廣,就再選擇一個進入一線城市,蘇杭之中,哪個城市更可能?
  • 中國最發達的工業城市,最有可能成第五座一線城市,就在西南地區
    人生就是一次充滿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在乎的是看風景的心情,旅行不會因為美麗的風景終止,走過的路成為背後的風景,不能回頭不能停留,若此刻停留,將會錯過更好的風景,保持一份平和,保持一份清醒,享受每一刻的感覺,欣賞每一處的風景,這就是人生,中國最發達的工業城市,最有可能成第五座一線城市
  • 北上廣深之後,誰會是中國的第五座一線城市?
    推進第五城的形成意味著人才、資源的重新洗牌配置,那麼第五城會繼續延續以單城市發展的形態而存在嗎?為解決這個疑惑,禾略用數據模型一探究竟。從城市發展的三個價值要素規模、密度、效率,共36個細分指標去綜合分析城市生產和消費多樣化,經濟、人口密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所帶來的城市綜合價值,形成全國城市價值評價模型。
  • 蘇州霸榜!亞洲一線城市!
    最近, 又一份重量級榜單出爐 東京大學發布2020亞洲城市排行榜 蘇州被列入:亞洲標準一線城市
  • 2022年杭州亞運會之後,杭州會一躍成為一線城市?
    亞運會在中國舉辦過兩次,第一是北京曾於1990年舉辦第11屆亞運會,第二是廣州曾於2010年舉辦第16屆亞運會,杭州是中國第三個取得亞運會主辦權的城市。杭州亞運會是第19屆亞洲運動會將於2022年09月10日至2022年09月25日舉辦,杭州亞運會擬設比賽項目40項,其中包括31個奧運項目和9個非奧項目。
  • 最可能成為「第5直轄市」的城市:不是南京也不是杭州,實力強大
    因為我國面積很大,所以每個地區的發展完全同步是不可能的,這是我國實行的一系列計劃,旨在先豐富一部分城市和一部分地區,然後促進周邊城市經濟的發展,因此,中國出現了第一線城市、第二線城市和第三線城市,這些城市的指標不會一直不變,當城市經濟高速發展時,脫去三線城市的帽子,戴二線城市的帽子。
  • 常州並無錫成立新常州,將成為中國第五個一線城市!
    蘇州可否當江蘇省府? 蘇州是江蘇省經濟最發達城市,所以,從經濟角度來看,蘇州確實當仁不讓,但考慮蘇州的城市特質、地理位置、綜合條件等,甚至其他各市的認同度來看,蘇州都難當大任。
  • 杭州成都競逐第五城?一線城市不好當,從四強變成三強也未可知
    我想問一下,你對廣州和杭州這兩個城市有什麼感覺?忽略了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的標籤,從城市活力、商業發展等角度來看,我不認為廣州有很大的優勢,但相反,很多人覺得杭州也很厲害。只看廣州的話,可以說是一線城市,高樓林立,地鐵四通八達,城市服務周到,要說比杭州優越,廣州城區面積比較大,地鐵建設也比杭州多,實際上,要判斷城市是否符合第一線城市的標準,我們熟悉的深圳和東莞、廣州和佛山、上海和紹興屬於一線城市和衛星城市的模式,看杭州,杭州蕭山區還需要發展,不用說用杭州促進周邊城市的發展。
  • 我國最具「爆發力」的3座城市,武漢上榜,有望成為一線城市
    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建設也越來越快、越來越好,一個城市的發展進步是很明顯的。如今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之外,我國又崛起了一批新一線城市,這些城市迎頭趕上,在發展上具有十足的潛力。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我國最具「爆發力」的3座新一線,武漢上榜,有望成為一線城市,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這幾個城市的發展吧。
  • 誰是下一個GDP2萬億城市:蘇州最接近 武漢快速"回血"
    數據顯示,2019年有6個城市的GDP位於1.4萬億到2萬億元之間,分別是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天津和南京。其中,蘇州和成都距離2萬億元的距離最近。蘇州有望率先衝線不是計劃單列市,也不是副省級城市,作為普通地級市的蘇州,經濟總量曾多年僅次於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高居全國第五。近年來雖有所下滑,但也仍位居全國第六,僅次於北上廣深和重慶。
  • 中國最有「野心」的4個城市,杭州、鄭州上榜,你知道幾個呢?
    一個城市想要發展得好,肯定是要有足夠的「野心」,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國內最有「野心」的城市吧,杭州、鄭州上榜,第一個名副其實,你又知道幾個呢?首先第一座城市就是重慶,重慶是一座直轄市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但是重慶這座直轄市跟其他的直轄城市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雖然比一般的城市發展的好,但是重慶不甘於此,想要更好地往上發展,而「北上廣深」就是它的目標。
  • 中國最「勵志」的二線城市,GDP即將突破萬億,有望成為新一線
    中國最「勵志」的二線城市,GDP即將突破萬億,有望成為新一線,一個城市的等級往往可以表現其本身具備的規模,中國北上廣深這四個老牌一線城市自不必說,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內也相繼出現成都、杭州、蘇州等新一線城市,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卻是中國最「勵志」的二線,人口還不到800
  • 北上廣深之後,我國哪個城市有可能城市新的一線城市?
    我們經常會看到不同的媒體在報導我國的新一線城市是哪幾個,未來哪些城市可能成為一線城市,大家基本上都是通過各種經濟發展的數據來進行分析,今天我不想通過各種數據來說明,我只想通過一些實際在發生的事情來分析,聊一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 誰是下一個GDP2萬億城市:蘇州最接近,武漢快速「回血」
    數據顯示,2019年,6個城市的GDP位於1.4萬億至2萬億元之間,分別是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天津、南京。其中蘇州和成都最接近2萬億元的距離。蘇州有可能以身作則打通線路不是計劃單列市,也不是副省級城市,而是普通地級市的蘇州,經濟總量在數年內作為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排在全國第5位。近幾年有所下降,但仍排在全國第六位,僅次於北上廣深和重慶。
  • 去年網傳杭州超越廣州成一線城市,現在杭城霸榜富豪榜,杭州有可能...
    今天來說說杭州有沒有可能超越上海。前不久關於杭州擠掉廣州成為一線城市上了熱搜,現在又聽過杭州霸榜某富豪榜前三名,照此下去,杭州有沒有可能超越上海?其實,杭州超越上海也不是沒有可能,杭州早在南宋時期就成為全球第一大城市,富甲天下,上海還從未達到過這一高度。那麼,杭州和上海相比具有哪些優勢?
  • 運動塑造城市活力 迪卡儂運動大數據 解讀新一線城市無限潛力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密切關注著體育運動與城市生活發展的關係。運動是特殊的城市文化現象,各式運動場景構成了城市裡參差多態的運動空間,也成為了城市活力的有機組成部分。運動,作為一座城市的活力名片,正成為下一個世代的最佳註腳。2020年,迪卡儂深挖旗下80個運動品類,揭示出更多新一線城市的無限潛力,為城市活力注入新鮮可能性。
  • 2020中國百強城市排行出爐:杭州位居第五,成都排名第十
    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是由華頓經濟研究院根據經濟和非經濟(軟經濟)為指標,發布的一個城市排名。近日,最新的2020中國百強城市排名也已出爐:杭州位居第五,成都排名第十。我國一共有337個地級以上城市,這些城市之間的發展還是存在著很大差距。
  • 城市市值排行榜:北京居首位 杭州稱霸新一線城市
    杭州則更加趨近上海,差距不到7000億元。這個數據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阿里巴巴只要上漲20%左右,其他上市公司數據不變的情況下,杭州將取代上海,在剔除央企的情況下成為中國城市上市公司總市值排行榜第三位。  北京深圳千億市值公司各有千秋  阿里巴巴對杭州的助力無可辯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