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談環保,我們是在保護地球還是在保護自己?| 一刻 · 熱點

2021-02-18 一刻talks


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這個緣起於1970年美國校園的環境保護運動,最初只是美國地球日,現今已成為世界範圍的活動。世界地球日旨在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並動員人們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環保一直是我們非常關注的話題,但也是我們非常容易忽視與遺忘的事情。就如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End Plastic Pollution」,塑料是生活中太過日常的東西,隨處可見、隨手可得。我們在享受塑料帶來便利的同時,卻忽視了塑料給環境帶來的威脅與壓力。環境保護,我們真的能從生活點滴細節做起嗎?綠色行動,真的能不再只是口號嗎?

世界地球日我們談地球,我們是在保護地球還是在保護我們自己?假如地球真的不再適宜人類生存了,我們又將何如何從?Ent認為,人類需要以超越個體的時間尺度看千萬年後的事情,才能看清楚現在所面臨的地球。電影裡面世界末日時飛船逃離,在Ent的科學分析裡,完全脆弱地不堪一擊。如果真的需要逃離地球,人類能以什麼方式存在於茫茫宇宙?

我是學古生物的,對於古生物而言,氣候變化,核擴散,區域政治不穩定等等都不算危險,地球45.5億年的歷史,遇到的大事情太多了:有直徑幾十公裡的小行星撞擊,有氣溫波動幾十度的暖室和冰室,有一次噴發幾千萬立方千米的超級大火成巖省,有萬億被太陽雨輻射的伽瑪暴,當然還有銀河系,將來還有銀河系跟仙女星系間的全面碰撞,還有幾十億年之後,太陽的紅巨星化……

地球就是一塊大鐵疙瘩,這大鐵疙瘩繞太陽運行45.5億年了,什麼事都見過了,它沒事,它還能繼續繞著轉。

我們人類不行。

我們跑,要怎麼跑?各種各樣的災難片給我們開了一個非常糟糕的頭。怎麼糟糕法呢?他們在裡面的逃跑都是細軟跑,也就是說只帶一艘飛船,飛出去就完了,說留下了人類文明的火種。

對不起,這種留火種的辦法,不消兩年就一定會完全熄滅掉。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實際上是非常依賴於地球本身的生態系統的,所以你只想拿一點東西跑出去,這是不可能的,沒有這麼簡單。

當然我們可以試試。海洋佔地球面積的70%多,能不能走的時候不帶海洋?不帶海洋你的降水從哪兒來?沒有降水,農業怎麼玩?

只看地球表面還好。地球裡面還有巨大的地幔物質,佔了地球總重量的一半以上,你不帶地幔的話,地球沒磁場了,沒有磁場誰來抵擋宇宙射線?南北極都是大冰疙瘩,是地球洋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它拿走,整個地球洋流都要亂套,歐洲迅速進入一個小冰期。那赤道中間的廣大的空的海洋,我丟一點行不行?對不起,那塊是季風的來源,沒有季風,整個溫帶地區的農業系統就全完蛋了。

地球上巖石都是矽酸鹽組成的,當太陽照射的時候,這些巖石不斷地風化,它會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把二氧化碳給固定下去。假如沒有一個機制來給它返回到大氣中的話,那只需要一萬年,大氣裡二氧化碳就會降到大部分植物都無法生存的情況。到30萬年的時候,差不多整個地球連微生物都活不下去了。

我們現在靠的什麼機制能把它返回來?就靠整個地球底下的那些板塊,板塊俯衝、火山運動等,反而把它重新給吐出來。如果沒有這些東西的話,那整個地球就一分鐘也活不下去。

伽利略有一個同樣重要的發現,平方立方定律。比方說這有一個球,你把它的直徑擴大到原來的兩倍,那它表面積就會變化到原來的四倍,而體積會擴大到原來的八倍,這是一個簡單的幾何問題。對於地球這個體質來說,它在散熱,散熱是由表面積決定的,但它裡面的總熱量卻是由它的體積決定的。

所以如果你把地球縮小了的話,它的散熱速度就會大大加快,溫度也就會大大降低。地球是由板塊構造的,但是月球沒有,月球太小了,它提前冷卻了,早早地就把之前裡面的那些炎熱的原始巖漿、那些物質全都冷卻完了,就算我們給月球強加一個大氣層、水圈和巖石圈,沒有板塊構造,它很快就會把裡面的二氧化碳給吃完。

生物圈二號就是一個我們非常可敬的嘗試,一樣拿一丁點,造一個微縮的小地球。他們造生物圈的建築本身裡面的混凝土發生反應,結果二氧化碳逐漸被吃掉了,然後無法維持裡面植物的光合作用。他們還作弊,偷偷往裡面重新添加氧氣,不然的話實驗員會在裡面憋死。

這麼說是比較悲觀了,也不是說不行,我們也是能出去的,但是要出去的話,我們就不能像電影裡那樣偷懶了。

第一個,我們造一個生態工業封閉體系,一定是全新的,管理就是以人的那種智力和維護能力,很可能說靠人都管不過來,需要靠人工智慧了。

此外,還有那個物質循環的回收。大氣層有大量亂七八糟的微生物,就算是一時反應不過來,那麼我們有足夠的緩衝期,在這個緩衝期內,我們總能進化出一些能吃甲烷的微生物等等諸如此類。但飛船它太小,沒有時間、空間來等你,所以只能弄。能源就不用說了,正反物質還好,什麼巴薩德衝壓發動機也好,或者諸如此類的,總之你得想辦法。

最後,還有機器龐大的種子庫和胚胎庫,用來維持遺傳多樣性。很多電影裡面說人類滅絕到最後了,可能就剩兩個人一男一女,然後繁衍世界,這種事情不是不可能,但是非常困難。他們的後代全都是近親結婚,隨便來一場流行病,直接就完蛋。有一個遺傳學家算過,最樂觀的情況下,維繫人類的長期生存至少需要160人。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指望自由戀愛之類的東西了,就得在一個非常嚴格的環境下控制,而至於你要讓其他的生物能夠維持自己的遺傳多樣性,那這個數量就更多了。

當然它有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你真的能管好嗎?這本質上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真計劃經濟體制,沒有讓他們自由玩,自由發揮的空間了。我們歷史上計劃經濟好像並不是非常成功。飛船飛到上面去了之後,出了個問題就是沒救的,因為沒人來救你。

但是我們除了衝下水道之外,還是有些辦法可以從別的地方得到的,比方說我們可以搶,飛船上氫不夠了,二氧化碳不夠了,水不夠了,宇宙中還是有不少行星的,還是有不少行星有這樣亂七八糟物質的。有一個粗略的估計說,宇宙中行星有百分之一,上面是有可以用的水資源的。當然搶的前提就是你得知道它們在那兒,你得有探測器。

去搶東西,你就得有推進裝置。有些推進方式非常有前途,比方說離子引擎,但離子引擎的問題是它效率雖然高,推力卻很低,也就是說你要瞄準一個方向,然後慢慢加速。但是如果你想要隨時改道,隨時找地方,隨時搶的生存方式的話,那就搞不定了。

當然我們也不一定非要搶,我們還有一些別的辦法,比方說遊牧,我們不是物質多嗎,甲烷放不過來嗎,人家行星能自己循環甲烷,它們有自己的物質系統,我們把多的甲烷輸進去,把它的二氧化碳,或者其他水的東西拿過來,然後大家在太空中轉上什麼一千萬年,人家的循環完了,我們這邊用光了,我們再輸回去,再拿回來。只要我們能找到足夠多的行星,然後讓它們之間連成一個所謂的貿易網絡,然後隔二十年再這樣過一遍,我們就把飛船上的循環系統,跟所有行星的循環系統連在一起,自然就解決了飛船這麼小的概念的物質循環,自己循環不起來的問題了。

如果我們能飛出去,那這事就不成問題了。好,所以得有穿梭的艦隊不斷在這兒往返。到最後的那種狀態是什麼?我們就不找目的地了,我們可能就會到一種永久性的在太空中生存的一種狀態。當然,樂觀一點說我們從來就沒有回去過,或者說我們從來就沒有回到歷史上的生活方式過。

講了這麼多非常遙遠的事情,這算不算杞人憂天?杞人憂天的話,有一個問題,就是當宇宙學家考慮了這些遙遠的問題之後,他就變得寢食難安。現實的生活也就過不好了,那麼我們說他不是宇宙學家。

真正的宇宙學家面對再大的災難,也面不改色。不管什麼樣的災難,他實驗室裡全都模擬過了,這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我們需要用這種看待長遠未來的方式,看我們的現在:我們現在為什麼會有氣候變化,因為我們排放了太多二氧化碳。這二氧化碳哪兒來的?是從化石燃料來的。化石燃料哪兒來的?是幾千萬年到幾億年前太陽光的輻射沉澱留在地球上的,我們把那些熱量給提前支取出來了。這是一個千萬年前留下的問題,到現在顯示出來。

同樣,當我們去向未來這個方向去考慮,考慮千萬年後的事情時,才能意識到,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比方說我們現在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地球,如果地球完了的話,我們有多慘。但是我們最好是在那些災難之前,別把自己玩完了。要是連那些真正可怕的自然災難都還沒到的時候,我們自己就把自己的文明給搞垮了,那這個事情就有點太丟人了吧。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一刻talks ・ 全球創見者分享平臺

長按下方二維碼發現更多未知驚喜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球日,讓我們一起保護地球!
    地球是人類共同體,保護地球是我們全人類共同的責任。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地球行動中來,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決議確立「世界地球日」。那麼世界地球日是幾月幾日呢?
  • 世界地球日,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什麼?
    編者按 當前,疫情防控仍處於關鍵期,為了讓廣大市民朋友在家即可了解生態環境保護知識,「不出門」便可獲得環境科普教育,青島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創新舉措、緊扣熱點,策劃開展了「線上環保公開課」,結合「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採取視頻錄播的形式,利用官方微信、微博等平臺進行展播。
  • 世界地球日 保護地球我們在行動
    「世界地球日(Earth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為世界環境保護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今年以來,全球面臨澳大利亞的山火、肯亞的蝗蟲入侵、新冠肺炎等多種災害的考驗。
  • 世界地球日,我們為環保做了什麼?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已經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了,在這一天裡,我們似乎會比平常更加重視這顆星球。 這些不斷湧出的國際事件和反覆刷新的新聞熱詞,也讓我們更進一步感受到地球與人類休戚與共,保護地球義不容辭。
  • 今天的第50個地球日,我們更強烈的呼籲人類要保護地球、善待地球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而每次紀念」世界地球日」,都要確定一個主題。今年的主題更是題材別致,為對應新冠疫情,喚醒人類的反思,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保護地球,從這些小事做起→
    林木山川,花鳥魚蟲……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有著萬千種美,讓人沉醉今天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我們一起倡議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短途出行,儘可能騎自行車……世界地球日愛護我們的地球從這些小事做起綠色出行日常生活中可多嘗試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減少使用機動車
  • 世界地球日 | 保護生命之源,我們從點滴做起
    世界地球日 | 保護生命之源,我們從點滴做起 2020-04-22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地球日」活動,武漢市鋼城十小,引導學生保護環境
    昨天,世界地球日,武漢市青山區鋼城十小開展了「隔空宣誓,保衛地球」德育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學生善待地球,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全校師生在雲端了解到了世界地球日的來源通過視頻看到地球媽媽生病了, 大家意識不到的地方,汙染和毀滅已經無處不在地侵害著地球媽媽、威脅著地球上的生命。
  • 歐德寶:保護地球、熱愛生活
    世界地球日起源於美國,設想最初來自於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是一場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社區草根運動。1970年4月22日被選定為第一個『地球日』。中國則是從1990年開始每年都舉行地球日的紀念宣傳活動,並將1999年地球日,也就是第三十個地球日的主題定位「防止地質災害」。
  • 【文明實踐在行動】世界地球日,我們一起愛護地球!
    【文明實踐在行動】世界地球日,我們一起愛護地球!每個孩子都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他們眼中的世界是絢麗的,藍色的大海,綠色的森林,白色的雲朵……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賽罕區各小學和幼兒園開展了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綠色環保實踐活動
  • 世界地球日 我們為地球做了哪些努力呢?
    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決議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確定主題並舉辦相關活動。今年的主題是「節約利用資源,倡導綠色簡約生活」。那麼,世界各地的人們在地球日時,都做了什麼來保護我們可愛的地球家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成都舉行興隆湖環保跑紀念世界地球日
    2019年成都市紀念「4·22」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興隆湖環保跑現場4月20日,2019年成都市紀念「4·22」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興隆湖環保跑在天府新區興隆湖起跑。「我剛去領取了裝備,很喜歡這種邊跑邊撿拾垃圾的方式,既鍛鍊身體,又可以為生態環境保護出一份力,期待自己待會兒的表現。」參賽者李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專業教練帶領參賽選手做好賽前熱身後,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環保和統籌城鄉局局長王宏倡導大家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綠色消費,適度節約,增強節能減排意識,形成全社會關愛生態環境、主動參與生態環保事務的良好風尚。
  • 世界地球日:保護環境,每個人都不是局外人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今天(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於我們每天生活的地球,你真的了解嗎?保護地球,保護環境,你都做了些什麼呢?
  • 保護最美地球,做自然的朋友
    在第51個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第三青年社區分黨委組織開展了"保護最美地球,做自然的朋友"主題活動,旨在強化環境保護對地球的重要性,呼籲全體師生保護環境,善待地球。同學們用自己身邊的實例,表達出人類在保護地球環境方面所做的努力,下面聽聽他們身邊的環保故事吧。
  • 「世界地球日」滁州市紫薇小學 「手拉手」保護藍色星球活動
    今年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4月20日至26日是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周。前幾天,自然資源部發布今年地球日的主題——「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滁州市紫薇小學組織動員全校師生開展「手拉手」保護藍色星球活動。整個活動圍繞「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主題,呼籲倡議廣大師生、家長認識地球,善待地球,少用一度電、節約一滴水,將珍惜資源同化為自己的生活習慣。
  • 【湖畔光影】世界地球日,我們在行動(五六年級)
    二、生活中的環保——世界地球日五(2)班 張蕙歆今天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近年來,我國一直倡議「保護環境,愛護地球」,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建設的進程不斷增加,環境汙染日益嚴重,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也越開越高。
  • 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各地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牽動著世界人民的心,仿佛是地球母親不堪重負,向我們昭示她的傷痕和不滿。而今天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地球孕育生靈萬物,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也需要大家保護,生態文明的建設也需要每個人都參與進來。
  • 世界地球日 | 我們共同的節日
    不知不覺,今天我們迎來了第50個世界地球日~這個節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 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
  • 世界地球日|保護共同家園,浦檢在行動
    世界地球日|保護共同家園,浦檢在行動 2020-04-22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植樹節| 保護我們的家園,讓地球不再流浪
    三月是一個春意盎然的月份,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提倡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中國的植樹節由林學家韓安、凌道揚等倡議設立,最初確定在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