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痙攣的手術要多久才能全部恢復

2020-12-23 健康界

  以前面肌痙攣患者多數是中年以後發病,女性較多,但近年來年輕人的患病率有所上升。因此,要做好面肌痙攣的預防。在面肌痙攣發病初期,多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漸緩慢擴展至一側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為人注意,嚴重者甚至可累及同側的頸闊肌,但額肌較少累及。抽搐的程度輕重不等,為陣發性、快速、不規律的抽搐。

  早期面肌痙攣的症狀表現在,在開始時,面肌痙攣抽搐的程度較輕,持續僅幾秒,以後逐漸處長可灰數分鐘或更長,而間歇時間逐漸縮短,抽搐逐漸頻繁加重。一次抽搐短則數秒,長至十餘分鐘,間歇期長短不定,病人感到心煩意亂,無法工作或學習,嚴重影響著病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病情嚴重的時候呈強直性,致同側眼不能睜開,口角向同側歪斜,無法說話,常因疲倦、精神緊張、自主運動而加劇,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其發作,因此,對患者的傷害非常大。

  面肌痙攣注意是一側發病,而且抽搐一側輕另一側輕重,雙側同時發病、同時抽搐者未見報導。少數病人於抽搐時伴有面部輕度疼痛,個別病例可伴有同側頭痛、耳鳴。面肌痙攣初期為間歇性,逐漸頻繁,特別是在情緒緊張、疲勞等情況時面肌抽搐明顯。抽搐嚴重時可引起面部疼痛,影響視覺、言語和睡眠,症狀可有數天至數月的發作間期。

  面肌痙攣注意從一側的面部肌肉發作性、節律性的不自主抽動。在臨床症狀方面,痙攣多從一側下眼瞼開始,以後逐漸擴散至面部、甚至頸部肌肉,因此,越早的治療好對面肌痙攣越有好處。

  事實確實如此,面神經是支配面部肌肉運動的主要神經,科學研究表明,面肌痙攣正是因為面神經出了問題。在面神經的根部,血管、神經走形關係複雜,尤其是很多中老年人由於血管的老化、硬化,甚至發生走形異常,可能對面神經產生壓迫,使面神經產生脫髓鞘病變,而異常放電,信號傳導異常,從而造成面部肌肉的異常跳動。

  所以治療面肌痙攣的根本辦法就是設法解除這種異常的血管神經壓迫。民航總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團隊開展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這個手術就是在顯微鏡下找到面神經根部,仔細探查血管神經的解剖關係,推離壓迫面神經的血管,並以墊片隔離,解除壓迫,從而治好面肌痙攣。

  有的患者問面肌痙攣的手術要多久才能全部恢復?顯微血管減壓術是微創手術,術後面部抽搐症狀可消失,恢復健康。當然有極少的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延遲治癒的情況,不過這部分患者一般在3個月到半年左右的時間,也會完全不跳,抽搐消失,恢復正常的生活。

相關焦點

  • 面肌痙攣手術一般多久?
    面肌痙攣一般為陣發性半側面肌的不自主抽動,通常情況下,僅限於一側面部,因而又稱半面痙攣,偶可見於兩側。原發性面肌痙攣的病人多數在中年以後發病,女性較多。初期症狀為眼瞼跳動,民間又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之稱,所以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會發展成為面肌痙攣,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為人注意,嚴重者甚至可累及同側的頸闊肌。
  • 微創手術成功治癒「面肌痙攣」
    術後,周女士面部恢復良好,徹底找回了「面子」。 今年52歲的周女士面部抽動16年,一次無意中,她得知自己患的是「面肌痙攣」,經過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困擾她多年的頑疾終於被治癒了。
  • 眼皮跳是面肌痙攣嗎?
    眼皮跳是面肌痙攣嗎?原發性面肌痙攣最多見,主要與血管壓迫有關。腦部裡面的面神經根出腦幹段受到血管擠壓、刺激,引起病變,造成面部肌肉不自覺的抽動。繼發性面肌痙攣見於腫瘤壓迫面神經,或顱骨發育不良等,較少見。
  • 面肌痙攣怎樣治療效果好
    核心提示: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偏側面肌痙攣,表現為一側面部肌肉發作性、節律性的不自主抽動。抽動一般先從一側眼瞼開始,後逐漸加重擴展至面部、口角,嚴重者可累及同側頸部。 面肌痙攣怎樣治效果好?
  • 面肌痙攣用什麼藥比較好
    面肌痙攣吃什麼藥好?臨床上用於治療面肌痙攣的藥物主要有苯妥英鈉、卡馬西平等藥物,但是對一些輕型患者可能有效,長期服用則效果甚微,藥物無法治癒面肌痙攣。 藥物無法根治面肌痙攣?
  • 注意:面肌痙攣有哪些症狀表現?
    核心提示:生活中不少人出現眼瞼跳動的症狀,這細小的病症一般不會引起患者的注意,但這就是面肌痙攣到來的前兆,如果患者不能及時確診採取有效治療,很容易形成大小臉,導致面部毀容。那麼面肌痙攣這種面子疾病到底有哪些症狀呢?
  • 北京協和特需門診專家梅興旺主任:面肌痙攣怎麼治療?
    核心提示:由於快節奏的生活,以及承受的各方面的壓力,導致有越來越多的人患上面肌痙攣。患上此病,給患者帶來的不僅是外貌的影響,生活及健康都大大受到了影響!雖然面肌痙攣高發,但仍有很多人對該疾病缺乏足夠的認識,那麼導致面肌痙攣的原因是什麼呢?
  • 面肌痙攣和三叉神經痛有何異同?——寧波市鄞州人民醫院高峰
    擅長:膠質瘤,垂體瘤,腦膜瘤,神經鞘瘤,腦積水,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及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等神經外科疾病的微創手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綜合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脊髓腫瘤等疾病的診斷及顯微手術治療。什麼是面肌痙攣?面肌痙攣是指單側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呈陣發性,發作時間不固定,程度不等。
  • 請問面肌痙攣吃什麼藥
    面肌痙攣就愛在中年人身上「逗留",面肌痙攣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這種疾病對患者的危害很大,那麼,請問面肌痙攣吃什麼藥?我們一起來看看下文的相關介紹吧。一、面神經阻滯:面肌痙攣特色治療用酒精0.5ml注入莖乳孔以下面神經幹周圍以阻斷其傳導功能,解除痙攣。但是這種治療可能會在2~3年後復發,不能預測面癱或痙攣的持續時間和程度。容易產生瘢痕,療效較差。
  • 53歲男子臉部跳了7年 微血管減壓術一次「解除」面肌痙攣|減壓|...
    「謝謝您關主任,我們真是來對了醫院,手術後我們臉部馬上不抽了,是您高超的手術讓我今天回歸正常生活……」在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受面部痙攣困擾7年的胡先生(化名),經該科主任關宇光為其實施顯微血管減壓術後,不時抽動的臉龐恢復了「平靜」,自信的笑容洋溢在他的臉上。
  • 面部抽搐情況多,是面肌痙攣還是梅傑症候群?
    面部感覺抽搐,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面肌痙攣,但還有梅傑症候群也會出現這種表現,大部分患者在起病初期會被誤診為面肌痙攣進行治療,但其實這兩種疾病的病因、臨床症狀表現還是不同的,那麼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面肌痙攣,是腦神經分支功能障礙性疾病,症狀表現為一側面部不自主抽搐,往往單側起病,雙側受累少見。病程初期多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性不自主地抽搐,逐漸緩慢擴展至一側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為人注意,嚴重者甚至可累及同側的頸闊肌,但額肌較少累及。抽搐程度不等,多為陣發性且不規則,患者不能自行控制症狀。此病多在中年後發病,女性較多見。
  • 或是「面肌痙攣」前兆
    專家提醒,眼皮跳或嘴角抽搐都可能屬於面神經的疾患,臨床通常診斷為「面肌痙攣」。「面肌痙攣」發作時有何症狀?「面肌痙攣」發作時,患者的臉會呈陣發性、快速且不規則的抽搐,隨著病情發展,間歇逐漸縮短,可連動到嘴角甚至頸部,嚴重者呈強直性,致同側眼不能睜開,口角向同側歪斜,無法說話。
  • 面肌痙攣都可以治癒嗎
    面肌痙攣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後都盼望著「久病治癒」,但事實上這種疾病的「治癒率」是無法達到100%的。這會給患者造成「錢白花了,罪也白遭了」的失落和無望,甚至有的患者還會因為治療效果不佳而對主診醫生產生怨恨。 那為什麼手術會失敗呢?
  • 經常眼皮跳、面部肌肉抽動,小心患上面肌痙攣!
    出現這種症狀就不要拖延了,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因為很可能是面肌痙攣。面肌痙攣早期的眼皮跳與常見的眼皮跳沒有明顯區別,但普通的眼皮跳在跳動一段時間後逐漸消失,不會遺留任何後遺症。面肌痙攣知多少面肌痙攣(Hemifacial Spasm,HFS)為高反應性功能障礙症候群的一種,表現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動,一般先由眼輪匝肌開始,逐步擴散至面部表情肌和口輪匝肌。隨著病情發展,間歇期變短,抽搐程度加重。
  • 面肌痙攣能治好嗎?李祖榮講解
    【案例】王女士患面肌痙攣已經6年了,眼睛會不由自主的跳動,嘴角歪斜,六年裡一直打肉毒素,一般半年打一次,前三個月有點效果,以後又恢復原樣,王女士不禁懷疑面肌痙攣能治好不復發嗎?對於王女士的情況,貴州省紅十字會醫院專家根據臨床角度作了詳細分析。
  • 臉部抽搐毀「面子」 微創手術一次解除「面部痙攣」
    「我的臉抽搐消失了,這個手術太神奇了,真是沒想到!」近日,身患「面肌痙攣」的吳大姐(化名)在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進行「微血管減壓術」,術後,面部恢復良好,徹底找回了「面子」。當地醫院檢查後,考慮為面部抽搐的「元兇」就是「面肌痙攣」。由於當地醫院醫療技術限制,建議轉院治療。經多方打聽,在得知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關宇光在治療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等方面經驗豐富後,吳大姐一家慕名來找光宇光主任要求手術治療。關宇光主任介紹,面肌痙攣是由於動脈血管壓迫面神經所致,主要表現為一側面部肌肉得不自主抽動。
  • 面肌痙攣有哪些常見臨床症狀?如何自我區分判斷?
    面肌痙攣臨床症狀,一般呈現一側或者雙側病變,即面部一側抽搐(個別人出現雙側痙攣),為一種半側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陣發性且不規則,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緊張及自主運動等而加重。起病多從眼輪匝肌開始,然後涉及整個面部,面肌痙攣有以下幾個能自我區分的小症狀。
  • 肌痙攣的康復治療
    Ashworth量表只評定了肌張力,而忽略了與痙攣關係密切的腱反射和陣攣,因此不夠全面。 3.兩側內收肌肌張力分級(bilateral adductortone rating)該分級是評定髖內收肌群的特異性量表,主要用於內收肌痙攣的患者治療前後肌張力改變的評定。包括0 4個等級。
  • 肌電圖檢測設備原理及在面肌痙攣診斷中意義
    在面肌痙攣的診斷上,肌電圖是評估面部神經肌肉狀況的重要手段。   神經肌肉的功能狀態檢測   肌肉收縮時會產生微弱電流,在皮膚的適當位置附著電極可以測定身體表面肌肉的電流。電流強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叫肌電圖(electromyogram,EMG)。
  • 面肌超聲對周圍性面癱所致面肌萎縮的評估作用
    面肌超聲對周圍性面癱所致面肌萎縮的評估作用於春剛 劉睿宏 李健東周圍性面癱是耳鼻喉科常見疾病之一,包括貝爾面癱、亨特症候群、外傷性面癱等數十種之多,面神經運動功能恢復過程中可能遺留聯動、痙攣、萎縮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