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山村荷花基地。
紅網時刻通訊員 鍾穎娜 匡芳梅 婁底報導
一條寬闊蜿蜒的鄉村公路,沿線穿過遊人如織的荷花池,幽靜神秘的梅花林、暗香浮動的桃花谷、浪漫芬芳的玫瑰花海,鬱鬱蔥蔥的5000畝花卉苗木……曾經雜草叢生的農村老路,經過修建改造,打造成一條美麗鄉村通道,聯通杉山鎮烏石峰片區和高登河慢河流域風光帶,成為全鎮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畫龍點睛的一筆。
原本的荒山化作了花海,昔日的荒溝早已生機勃勃、一片盎然。近年來,杉山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強調生態底色,厚植文化底蘊,突出發展特色,讓村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
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
正值荷花盛開的時節,杉山村滿池的荷花吸引了眾多遊客、攝影愛好者前來觀賞。2016年,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杉山村支書胡珍良帶領村支兩委、黨員,走訪了全村835戶村民徵求意見,最後匯集群智,結合本村高登河流域的自然風光,規劃建設300餘畝荷花基地,即使在遭遇2017年7月的特大洪水的情況下,荷花基地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修建和完善。到2018年初夏,整個荷花基地已是荷花滿園,遊人如織,同年7月婁星區第二屆鄉村文化旅遊節在此成功舉辦,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旅遊節期間,為貧困戶增加臨時就業崗位30個,帶動銷售特色農產品10萬元,收穫的蓮子為當年村集體經濟增收15萬餘元。目前,該村依託荷花基地的自然資源和神童文化的歷史底蘊,發展立體種養項目和鄉村旅遊,建立荷花田養魚、戲水、水果採摘等項目。荷花基地每年蓮子蓮蓬的收入達20餘萬元,全村526名貧困戶每年分紅2.5萬元,集體經濟收入也從4萬元提高到26萬元。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杉山鎮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探索美麗產業經濟發展之路,以花為媒,推動農旅融合、一二三產業結合,構建了集產業、文化、休閒和旅遊為一體的發展模式,重點打響了杉山村神童蓮、石底村肉牛養殖、桐梓村奧達水果、集雲村紫緣蔬菜、花溪村食用玫瑰等特色農業產業品牌,同時,大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農村電商和鄉村休閒觀光旅遊業,鎮域內烏石峰、牯牛山、庚子山雄偉壯觀、景色宜人,打造的「萬樂村烏石峰—石垣村櫻花園-花溪谷農俗文化產業園—杉山村荷花基地」,「鳳凰山莊、伍妹子農莊、陽光小院」等旅遊聚餐線路已成為婁星區城郊旅遊的好去處。
美麗鄉村構建美麗家園
幾支彩筆勾畫出屋場雛形,廢棄磚瓦被重新利用改造為古色古香的小矮牆,閒置的片石堆砌成別具特色的景觀牆,曾經的空心房和臭水塘變成村民休閒乘涼的文化涼亭……得知萬樂村決定建設美麗屋場後,村裡的鄉賢能人、退休教師劉朝南用孫子的水彩筆連夜繪出美麗屋場的設計圖,當地村民為屋場設計共同獻計獻策,並自發捐物捐資、出工出力,最終打造出「遊子歸故裡」鄉賢文化概念的油梓裡美麗屋場。
在美麗屋場建設中,杉山鎮積極發揮黨員、鄉賢作用,根植文化底蘊,發展集體經濟。通過黨員聯繫群眾的網格化管理模式、黨員積分管理制度,黨員帶頭引導群眾參與,激發群眾積極參與的內生動力,群眾自發免費提供閒置土地、義務籌工籌勞參與,當地鄉賢為屋場免費設計,帶頭實施,並帶頭化解矛盾和糾紛,不斷為美麗屋場建設增添原動力;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產業,以村牽頭,搭建「公司+合作社」模式,打造產業扶貧、農業產業發展、文化旅遊相結合的美麗產業,激發美麗屋場建設內動力;大力挖掘歷史人文資源為屋場建設加深文化內涵,如萬樂村圍繞「萬善至樂」的故事、杉山村圍繞「神童故裡」的主題,打造具有鄉土文化,涵養鄉風文明的美麗屋場,別具特色。
目前,全鎮共建設8個美麗鄉村示範村、30個美麗屋場示範片,300處美麗庭院。每個屋場結合自身優勢建設,做到主題鮮明,各有特色。如石底村結合產業扶貧與美麗鄉村建設,在原瓦子坪屋場的基礎上,圍繞新農牛場,打造小西、上西兩個美麗屋場,花溪村融合玫瑰產業、鄉村旅遊與美麗屋場建設,以愛情文化為主題成片打造齋公塘、牛車頭、鄒家、曠家美麗屋場,石垣村圍繞園林文化主題打造石垣灣美麗屋場等。
美麗鄉村創造美麗生活
「抬頭看到的是藍天白雲,房前屋後四季瓜果飄香,走出家門道路明亮整潔,閒暇時村裡的休閒活動也多了,晚上還可以跳廣場舞,這樣的鄉村生活,真讓人感到幸福」。看到村裡近年來的變化,花溪村村民付新連不禁感嘆道。
近年來,杉山鎮全力推進生態修復與環境整治工程,著重人居環境整治和高登河流域沿線治理,廁所革命、垃圾分類、空心房整治、聯村建綠等各項工作紮實推進,上半年全鎮已拆除「空心房」47戶,完成廁所革命任務530個,實現垃圾減量25%,拆除違建10處578平方米、違建圍牆100米,栽種花卉苗木3.5萬餘株,進一步提升美麗鄉村新顏值。在美化鄉村的同時,涵養鄉風文明,豐富文娛生活,積極創建文明村鎮、文明家庭,20個村(社區)完善和修訂了村規民約,健康、綠色、簡辦紅白喜事成文明新風尚,成立了杉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20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2支鄉村業餘文藝宣傳隊、65支志願服務隊每月定期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開展文化旅遊節活動,承辦了「神童故裡,蓮香四韻」婁星區第二屆社區(鄉村)文化旅遊節、舉辦了萬樂村「油葵節」、農聯村「楊梅節」、杉山鎮「葡萄文化旅遊節」等,為美麗鄉村建設增添活力。
鄉村面貌靚起來,群眾錢袋子鼓起來,農閒生活樂起來,居民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杉山鎮已逐漸實現從曾經的採煤沉陷區到如今富饒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特色小鎮的美好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