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有四大銀行,即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這四家銀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看到、實力最強的銀行。他們不僅是中國企業的佼佼者,也是世界上的「重量級」銀行。在今年的企業500強名單中,中國工商銀行仍然銀行的領先者。
四大銀行再添「三兄弟」
據了解,在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公布的中國國有大型銀行人民幣信貸資產負債表中,有7家銀行明確標註為大型銀行。除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外,其他三家銀行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交通銀行在其中,我們可能並不感到驚訝,畢竟,我們有把交通銀行列入叫「五大行」的習慣;郵政儲蓄銀行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開辦的郵政儲金業務,到2012年1月改制為服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底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為中國第六大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是中國領先的大型零售商業銀行,定位服務於社區、中小企業、「三農」,致力於為中國經濟轉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戶群提供服務,其次郵政銀行屬於穩紮穩打,由於網點廣、覆蓋範圍廣,老百姓對也它並不陌生,因此,它成為七大銀行之一,我們也並不感到意外。最讓人意外的是國家開發銀行,畢竟其業務網點與其他銀行相比較少。
國家開發銀行成立於1994年,是國務院直屬政策性銀行,目前還未上市。國家開發銀行標誌以世界各國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標誌設計為基礎,力求突破國內其他銀行標誌設計的創意理念(即圓形和古錢幣)。他用抽象的圖形象徵「改革開放的窗口」、「以國家利益為中心」、「平等、發展、促進」和國家開發銀行的性質和任務。截至2018年底,國家開發銀行總資產16.18萬億元,它在七大銀行中排名第五。四大行之所以會成為七大行,也是因為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明確指出,七大銀行已經獲得官方認證。
「中國最賺錢的企業」
2019年數據顯示,工行淨利潤3122.2億元,增長4.9%,成為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東淨利潤達2667.33億元,增長4.74%;農業銀行實現淨利潤2120.98億元,同比增長4.6%;中國銀行實現淨利潤1874.05億元,同比增長4.06%。因此,當被問及「當今社會最賺錢的行業」時,不是房地產,而是中國的銀行業!這四家銀行的總資產佔國民經濟的五分之一以上。
其中,被譽為「天下第一銀行」的中國工商銀行日收入可達8.57億元。它曾經連續七年佔據福布斯最大銀行的榜首,一度吊打滙豐銀行和三菱銀行等老牌外資銀行。它的英文縮寫其英文縮寫IBCB也被網友調侃稱為「愛存不存」。
在2020年一季度末數據顯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政銀行和交通銀行的總資產分別為32.09萬億、27.11萬億、26.23萬億、24.02萬億、10.8萬億和10.45萬億。由此可見,即便是資產最少的交通銀行,總資產也達到了10萬億元。國家開發銀行在2018年總資產已達16.18萬億元。
從這些銀行的資產規模來看,這些銀行確實是「大銀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所有的銀行中,只有上述七家銀行可以稱為大銀行。其他銀行,即使是普通銀行,也是中小型銀行。
數據下的「銀行業」
公開數據顯示,在2020年一季度近4000家A股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中,銀行業已成為A股市場盈利能力最強的行業。雖然銀行數量僅佔A股市場的1%左右,但銀行業貢獻的淨利潤卻超過45%。《華夏時報》也在報導中稱,在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20家「最賺錢」的上市公司中,有13家是銀行,佔比65%。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四家上市公司淨利潤超過500億元,這四家銀行恰好是「中國四大銀行」。事實上,中國的銀行業是唯一能在疫情爆發後賺這麼多錢的行業。那麼,為什麼銀行能賺這麼多錢呢?
專業人士表示,這也得益於全國住房的需求,銀行信貸業務可能會越來越好。想想看,現在,無論是個人住房貸款,還是房企開發貸款,都要經過銀行。銀行貸款越多,賺的錢就越多。此外,深入人心的四大銀行對百姓來說是「靠得住」,值得信賴的。因此,當我們需要緊急或周轉資金時,我們會直接去四大銀行貸款,再說,國內人口基數巨大,擁有10多億人口的壟斷行業,你會相信銀行不賺錢嗎?
由此看來,無論是七大行的用戶數據還是七大行的經營數據,都可以證明七大行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也是銀行利潤能夠超過房地產行業的原因。
其實,不管是大銀行還是小銀行,對老百姓都只是一個稱呼,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家大銀行,更要關注民意,為人民辦實事。只有這樣,才能成為百姓心中真正的「大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