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樂隊《吾日三省吾身》發片巡演 南昌站
時間:2019.11.24 周日 20:00
地點:黑鐵現場→南昌國際體育中心(鳥巢8號通道旁)
票價:150
電話/微信:18942216770
購票請登錄秀動或樂童APP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後的首張專輯《吾日三省吾身》在2019的尾端與各位朋友們相見
一隻指頭指著別人,四隻指頭指著自己
人們必須不斷地反省過去、從前、現在、或許還有未來
愛情、友情、親情、人情的種種糾葛
盤根錯節的情感是我們人與人的羈絆
在做出決定前我們必須反思
在做出評判之前必須要自省
在做錯事之後一定要好好反省
閉上眼,一同在自省的漩渦裡浮沉
關於老王樂隊
2015年冬,於臺北成立。起初是為了參加校園比賽而生,在獲得北醫金弦獎第二名之後便進入無限期休團。2016年末,以主唱立長、鼓手會元、吉他手偉碩為核心重組,繼續現身於校園比賽。此後依序在淡江金韶獎與貝斯手潔民、政大金旋獎與大提琴手昱萱合作。後因另有生涯規劃,昱萱於首張EP《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發行前離團,大提琴手由佳瑩接任後,便成為老王樂隊今日的編制。
2017年秋,老王樂隊以新臺灣地區後民搖的曲風,於9月28日發行第一張EP《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歌曲在YouTube上創造了每首皆破百萬點擊的驚人紀錄。其中《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至今已累積破1500萬次點擊。於2019年秋,發行首張專輯沿用論語篇章,為專輯命名為《吾日三省吾身》。
如同音樂特色,老王樂隊在歌唱一個世代的光怪陸離時,不忘用幽默、反諷的語詞及旋律,以沙啞略帶厭世的嗓音,低沉迴蕩不絕的大提琴,重複而洗腦的旋律,詼諧地唱著屬於這個世代的歌。
做著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說故事一般道盡世間甘苦。
關於專輯《吾日三省吾身》
《學而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指每日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業?交友是否守信?知識是否用於實踐?此次專輯的主要概念圍繞著上述的「三省」為主題,以十首歌串聯起失眠男子深夜一路到天明的思緒脈絡。把工作、交友、學業等諸多面向做為過往年輕歲月的主軸,藉此反思那些回望時顯得可笑可悲抑或可愛的青春,如今也過眼雲煙了。
此專輯特色是以「反省」為中心思想。自青少年時期開始,沉重入學、入伍當兵、初出社會乃至考公職等,針對諸多事務的省思。和聲以主唱與鼓手兩者真假音的轉換達成諷刺笑果。曲風糅雜民謠、搖滾和些許古典的味道。全輯將以 十首依序道出心境的轉變。
原創: 麻樂 著調 2019-11-18
添加微信marcopololo,撩著調君進「著調邨」在百度打出「給我」兩個字,自動下拉詞條第一個便是「給我一瓶酒再給我一支煙什麼歌」,這句詞出自老王樂隊的成名曲《我還年輕我還年輕》,歌曲雖然已廣泛傳唱,但依然享受著持續上漲的超高人氣,這首歌成為近兩年獨立音樂圈最為爆款的作品之一。《我還年輕我還年輕》歌曲音頻(非MV)在YouTube的點擊率高達1700萬次。
老王樂隊,從左到右:主唱立長、吉他偉碩、大提琴佳瑩、貝斯潔民、鼓手會元推出首張EP《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便成就非凡,但老王的路才剛剛開始呢!他們的首張專輯《吾日三省吾身》在10月18日上線,樂隊最近在臺北完成了他們的新專輯專場表演,劉若英力挺老王,驚喜登臺,一同演唱《我還年輕我還年輕》。11月21日起,老王樂隊將從福州開啟新專輯巡演,唱響北京、西安在內的十個城市。借著新專輯的發表,今天我們請這兩年獨立音樂圈備受矚目的老王樂隊,暢聊新專輯難忘趣事,以及五位成員近兩年的所思所感。配合專輯主題「吾日三省吾身」,老王的諸位最近都在反省些什麼呢?
著調:為什麼專輯鎖定了「自省」這個主題?
老王樂隊:第一張EP鎖定在教育的議題上,似乎像針對一些議題來關心;而這次寫的議題有更多、更廣、更生活的層面,我們認為「反省」一詞除了「做錯事」的貶義外,更有著「回想過去某些事情」、「重新再檢視一次已經歷得事情,並給予一個結論」,滿符合我們喜歡把各種經歷過的生活,重新想一遍、思考一遍、反省一遍,加上自己的感受、看法,創作成一首首來自生活樣態的歌曲。《吾日三省吾身》所表現的一日所見所聞的一個反省、回想的畫面與故事,剛好切中了我們想表達的意思。
著調:做這張專輯是否有壓力?中途遇到過什麼困難?
老王樂隊:這張專輯言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製作,途中經歷了佳瑩(大提琴手)畢業季、偉碩(吉他手)肝炎、會元(鼓手)當兵等波折,一直影響進度,但又因為受到補助而有完成期限的壓力,整體來說壓力真的很大,但終於還是完成交出一張還挺滿意的作品了。
著調:規劃這張專輯,是否有刻意跟上一張EP不同的地方?
老王樂隊:上一張專輯的議題很清楚、單一,這次想要把創作的議題擴及到更多面向,這張專輯也包含了更多不同曲風的嘗試。
著調:音樂創作上有什麼更動和進化?巡演有什麼準備?
老王樂隊:相較於前一張EP,可能曲風在民謠之內,加入更多搖滾的元素;嘗試更多快節奏的創作。準備了一整套的演出,很多歌與歌之間我們想要用音樂連結,並向大家呈現一些專輯概念中的畫面,可以期待一下。
著調:這次不能去廣州和深圳表演,是否有什麼想法?
老王樂隊:真的很想念廣州點都德和深圳汕頭牛肉鍋,但沒辦法我們拖延症後群發作,太晚開始規劃這次巡演,導致很多時間兜不上,殘念,希望明年有機會見到大家呀。
著調:新歌《垂釣》裡「他們偷走了我們的鏟子」、「偷走了我們的名字」,鏟子和名字分別指的是什麼?《他們在鐵皮屋頂上奔跑》,究竟是誰在鐵皮屋頂上奔跑?以及為什麼專輯中間會插入《日夜無常》這樣一首純音樂?
老王樂隊:整張專輯概念是以一個人度過一整天,由其反省不同時間的所見所聞。從清晨上班途中見到川流往來的車子,進而想到迎面而來的機會如同車子的躲不開;到了上午上班時反思了整個產業、社會的狀況如同乾涸的河流卻仍多有垂釣的鉤;中午偏下午時看見了在屋頂上奔跑的景象,進而反思了社會中有諸多不同世界與經歷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活著;原本下一首歌就進入失眠的夜,並開始整個晚上的失眠與反省過去,但在整個故事上似乎缺少了由日轉夜的畫面,《日夜無常》就相應而生,讓整個專輯一日的時間概念更加齊全。
在了解了專輯概況後,我們結合歌曲的內容向樂隊成員發問,看看他們這兩年經歷了什麼!
著調:做專輯最讓你難忘的事情是什麼?
立長:最後關在練團室連續一周搞出三首歌,甚至是一群人睡在練團室裡頭,非常難忘。
潔民:和立長一樣,把練團室一連訂了7天,花了7天的時間24小時都和團員關在一起做音樂,甚至有一天睡在練團室,終於把三首歌的編曲搞定,並在第8天的一早馬上進錄音室錄音..……堪稱熱血。
偉碩:和潔民一樣,我們訂了一整個禮拜的練團室,24小時都和團員待練團室裡,雖然我背叛了他們沒有一起在練團室睡覺,但是花了一整個禮拜的時間和團元們一起做音樂,還是令人難忘。
會元:在練團室睡覺。
佳瑩:在錄音室錄音時,全團員陪著我錄音,直到錄完!
著調:曾經讓你難忘的失眠經歷是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導致了那次失眠?心裡在想什麼?
立長:有一陣子因為女友去歐洲,所以為了配合時差都四五點睡,那一陣子都到早上才睡,也算是一種失眠——為了思念而失眠。
潔民:印象中好像是因為覺得自己大五了還一事無成感到焦慮,適逢皮膚過敏,就更睡不著。
偉碩:有一陣子剛從馬來西亞表演回來,不巧感染了急性肝炎,一整個月都睡不好,睡個2小時就會醒來,雖然感到身體很疲累,但就是睡不著,失眠了3個小時後又再睡了2小時,如此循環反覆,那陣子就會覺得說人生充滿辛苦呀,連睡覺都是如此地艱困。
會元:自從初中時期看了一部尼古拉斯·凱奇演的爛片後,重新開始思考死亡的意義是什麼,發現無論是靈魂(或自我意識)永遠的存在或是永遠的消逝,對我來說都是讓人不寒而慄的,也就是說當自我意識誕生的那一刻我便失去了對自己生命的掌握,只能任由時間不停地流動,直到發現答案的那一刻,而無論答案是哪一種都是永恆的折磨。
佳瑩:唯一一次失眠是在錄製專輯的那段時間,躺在床上想著還有好多首要編、還有好多首要錄、還有好多琴要練,然後就一直睡不著,雖然已經很累了!卻發現無法平靜下來,才驚覺原來失眠長這樣!
著調:最近常常讓你在反省的一件事是什麼?
立長:我常常在反省我在待人處事上是否不夠圓融。
潔民:常反省自己是否對於佳瑩太過苛刻。
偉碩:常常在想說在待人處事溝通上是不是表達不夠清楚,不夠直接。
會元:常反省沒提升自己的價值讓別人接受自己。
佳瑩:常常反省我是不是不夠努力!
著調:曾經有什麼「迎面而來的機會」你沒有抓住?曾經有什麼決定讓你後悔?
立長:通常我不太會錯失機會有點後悔,不應該那麼晚才開始寫歌跟學吉他。
潔民:去年9月在上海巡演時突然發現了已經考過第一試的司法考試逾期繳費,或許稍稍符合迎面而來的機會我真的沒抓住;可能是大學時花了一堆錢養前女友最後分手,變成幫別人養老婆。
偉碩:沒有把握好媽媽讓我學音樂的機會,後悔小時候沒有努力學好鋼琴。
會元:錯失了無數次的樂透頭獎,後悔沒有好好學鋼琴,也後悔沒有堅持學鼓導致中斷好幾年。
佳瑩:初中音樂班剛入學時,要選自己的術科老師,後悔沒有選一位女老師,那位女老師是我很喜歡的老師,教得很好!但因為當下聽信其他人的意見,選了人們口中的名師,卻發現其實自己不適合上他的課,現在覺得很後悔當下沒有跟著自己的心走!
著調:你是否有「無力地閉上眼」的經歷?什麼讓你覺得無力?
立長:自己身體的怠惰會給我強烈的無力感。
潔民:練琴練一練開視頻來看,卻發現比我年紀還小卻更有天份的人已經遙遙領先。
偉碩:手抽筋的時候讓人覺得手很無力。
會元:自己追趕的腳步比不上別人變強的速度。
佳瑩:想到拉琴的基本功離目標還遙遙無期時,就會覺得無力地閉上眼。
著調:講一個生命中曾經出現的女人(不一定是戀人),任何此刻讓你想起的女性。
立長:我不想與你們分享。
潔民:就是戀人呢。
偉碩:你應該不認識。
會元:放在心底。
佳瑩:媽媽,活到現在最尊敬和佩服的女人。
著調:受《安九》啟發,最讓你懷念的讀書時代的情景是什麼?
立長:大一準備期中考,大家一起挑燈夜戰,到早上一起下山考試的感覺挺有趣的。
潔民:和吉他社的朋友們從晚上練琴練到早上,並一起去上課。
偉碩:以前翹課一整天跑去活動中心練琴的時候。
會元:大一初得自由的時候,以及還有很多朋友的時候。
佳瑩:和室友一起夜遊,騎腳踏車去看午夜場電影。
著調:自己是否過著規律的生活?覺得自己最值得炫耀的一個習慣是?
立長:不太喜歡規律的生活,喜歡改變,有個好習慣是每天做五分鐘的核心運動。
潔民:除了做音樂的時間外還挺規律的,我的每一天都有分配好需要完成的事情;最直得炫耀的習慣應該是再累都會玩手機。
偉碩:除了睡覺以外的時間都還算規律,維持得最完善的習慣是每天一定會賴床個幾回。
會元:沒有規律的生活。值得炫耀的好習慣是維持生活環境整潔。
佳瑩:很想要有規律的生活但沒有。值得炫耀的好習慣是我超愛乾淨!!
著調:是否在舞臺上表演《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會有麻木的時候,如何調適自己?
立長:疲乏的時候很少,往往是因為觀眾的互動不夠而感到疲乏而非歌曲本身,會因為表演的場地不同望向遠方而調適心情。
潔民:通常在觀眾反應不大時會有一點點影響,調適的方法很簡單,轉向立長自個兒玩(不會是轉向佳瑩,因為看到她佛系閉眼彈奏會更麻木)。
偉碩:享受彈琴的自己,就不太會麻木了。
會元:偶爾。告訴自己觀眾還沒聽過我們演那麼多次,還沒膩。
佳瑩:當我看著臺下觀眾閃爍的雙眼,就會覺得又有動力了!
著調:推薦新專輯的一首歌,並說明理由。
立長:《再等一下就天亮了》,在天矇矇亮那個當下我是最有靈感的。
潔民:《日夜無常》,一直有一個在專輯裡面收錄一首自己寫的演奏曲的夢想,算是圓了自己的夢,而且這首歌雖然沒有歌詞但卻有濃濃一天將至並轉向晚上的畫面,希望大家可以去感受感受。
偉碩:《安九》,因為這首歌很好聽。
會元:《安九》,希望大家不要看人臉色而活。
佳瑩:《規律的生活》,歌詞很深植我心。
著調:對於各自的生活,在這一年裡有什麼變化和感悟?
立長:這一年我的心靈更為通透了些,看事情看得淡了些,腰圍寬了些。
潔民:想通了船到橋頭自然直,大概像擔心了半年的專輯最後還是在截稿前7天做出來了。
偉碩:更懂的追隨自己,對於自己無法決定的事也看淡了一點,體重也隨著四季有明顯的起伏,感受到了隨著自然和季節生活的方式。
會元:剛退伍的時候覺得變健康了,很珍惜退伍後的日子,想要追趕大家,也同時錯過了很多應該要和大家一起的時光,感到很難過。目前還沒有想通什麼事情,還沒衝出自己心裡的烏雲們。
佳瑩:話少一點;事做多一點,然後學習自律。未來不排除考研究所。
好了,聽完諸位對自己近況的分享後,大家是否還有什麼疑問呢?我們把寶貴的提問機會交著調的熱心樂迷。
Q1:我還是對他們的大提琴很感興趣,他們大提琴部分的編曲,是其它部分都出來之後才加入,還是怎樣?
老王樂隊:其實我們大多是談論音樂的感覺和畫面之後一同即興,會先有幾個暫定的版本,但精細的確定大提琴部分通常還是在段落、架構和歌曲畫面都更加確定了,會再更細節性地編排。
Q2:《規律的生活》這首歌的靈感來自何處?
立長:規律的生活靈感來自我努力上班的朋友們假日與我聊天的話題中。
原創: 街聲琉球 街聲 1周前
老王樂隊最近給人一種「火了」的錯覺。
去年一首《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風靡各個短視頻平臺,遍布犄角旮旯的小飯館和理髮廳;上個月榮登某網際網路企業家的朋友圈,莫名其妙參與了一段狗血人生;而在剛結束的臺北專場上,他們甚至在街聲的牽線下邀請到了天后劉若英作嘉賓。
奶茶說,當初在上海簡單生活節翻唱時以為寫歌的是老人,沒想到那麼年輕,排練都有「青春的味道」
「樂隊到了這個程度,眼下還會擔心和焦慮的是什麼?」「我們什麼程度?你是說微博粉絲不到兩萬的程度嗎?」 主唱立長帶著笑意打斷了我的話,
「擔心團員畢不了業,擔心新的作品沒人聽,擔心新的專場沒人看,擔心技巧沒辦法把我們的表演撐起來。」對於新樂隊來說,老王一路走來算是順遂。全部來自頂尖大學,憑藉一首《穩定生活多美好 三年五年高普考》獲得淡江金韶獎與政大金旋獎雙冠軍。第二年以關鍵詞「枉少年」創作金旋獎主題曲,看著同學畢業出社會的迷茫,寫下了日後廣為流傳的《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引無數人翻唱。樂夏第二季發布會上,老王樂隊的名字出現在了擬邀名單上,許多樂迷已經遐想起了他們走花路的美好畫面,然而老王的意思是:巡演專場迫在眉睫,還來不及思考這些。
「現在還有很多城市未完售,需要大家多多幫忙,一人一票,讓我們有飯吃,救救老王!」 說完大家癱倒在沙發上笑成一團。
老王最近忙到連最愛的麻將都沒時間打,不來現場支持一下辛苦的他們嗎?立長很愛用譬喻法,被團員譽為幽默大師,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交流創作,講話要拐十個彎。什麼時候嘲諷,什麼時候認真,你要小心翼翼避開側面的箭,跳過挖下的坑,才能和他周旋上幾個回合。
新專輯依舊布滿了符號、象徵和隱喻,試圖表達一些事,或隱藏一些事。第一遍聽似乎很容易理解,多循環幾次便開始不自覺萌生一些猜測。辭多則史,少則不達,老王的歌詞精準地遊走在大白話和寓言故事之間,樸素又不懷好意地刺穿你的皮膚。
除了大提琴手佳瑩徹底畢業成為社會人,其他團員要麼延畢要麼讀研,變成業餘學生,職業音樂人中學時代的立長就已經寫下萬字小說,但每次考試閱讀理解的分都很低。現在輪到他來給聽眾出考題,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潛伏在各個音樂平臺的評論區,看大家各式各樣的解讀與留言。《吾日三省吾身》延續上一張 EP《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的《論語》取名法,同樣以「吾」字輩開頭,從求學階段逐漸過渡到成人社會、職場、愛情。
「反省」是其中一個關鍵詞,通常情景下它意味著做錯事後的悔過,但老王眼中,它代表著對事物不同面向的重新思考與檢視,更類似一種精神,而非行為。另一個關鍵詞是
「吾日」,從第一首 Intro《不知反省》到最後一首《規律的生活》,講述了一整天的故事。兩首曲子以截然相反的和弦銜接,如同走在莫比烏斯環。正如專輯文案所寫:
「請繼續好好地反省,你們終將得到解脫,而迎接你們的,會是下一個無盡的循環。」專輯封面由插畫師川貝母根據歌曲創作:鬱鬱蔥蔥的綠色中,有人悄悄縱火,動物慌忙逃跑,男孩還安睡在中間的房子裡。正呼應了專輯的概念「不知反省」。看似清新可愛的插畫其實暗藏玄機,看見右下角藏在樹叢裡的縱火犯了嗎?柔和的 Intro 後,強勁的吉他給人臉上一記直拳。
《迎面而來》是一天經歷的第一種情緒,睜開眼睛的那刻所有繁雜的事情直衝天靈蓋,各種機會夾雜其中,但你還沒有準備好。2:30秒開始吉他手偉碩用滑管營造出一種暈眩的迷幻感,就像被一下子推進生活茫然無措的我們。立長寫下這首歌時,正在臺中老家,一陣風吹起窗簾,撫慰了他心裡的焦躁,於是有了開頭。那時候剛好偉碩的親戚出了車禍,兩個故事加在一起有了這首歌。
《垂釣》寫在求職的畢業季,無奈許多產業已經飽和,年輕人面臨失業,或為了鐵飯碗而擠破頭,公務員每年幾千人競爭一兩個職缺。「乾涸的河流擁擠的舟 / 無知的人們垂釣的勾」,正是這個島嶼上經濟現狀與年輕人的寫照。如戰歌一般激昂悲壯的
《他們在鐵皮屋頂上奔跑》,源於一件親身經歷的社會事件。立長住處的對面搬來一對四、五十歲的夫妻,每天早上出門,都會倚著門熱情打招呼:帥哥早安,今天下雨要帶好傘哦;帥哥早起哦,辛苦了。
這樣的情形大概持續了一個月,立長在巡演路上忽然接到室友電話,原來夫妻倆是逃犯,偷偷撬開門住進了對面那排鐵皮屋。清晨殷勤的問候是為了確認家裡沒人,方便偷東西和吸強力膠。那一天他們被警察發現了,從二樓縱身跳到後面的鐵皮屋頂開始逃亡。
從3:45秒開始,吉他聲在耳機裡不斷左右聲道交替,這是製作人李詠恩的突發奇想,帶出犯人倉皇逃跑警察分頭包抄的畫面感,他們們笑稱「我們邊跑邊錄的」。過場的純音樂
《日夜無常》如同黃昏落日,由日轉夜。
《那些失眠的夜與難以忘懷的事》與
《再等一下就天亮了》寫在某個突然驚醒的夜晚,除了苦苦思索自己的出路,也在黑暗裡留下了一首首歌曲。
《曾經的女人啊 你在哪裡 你在哪裡》基本是專輯裡老王唯一一首寫愛情,也是一首很舊的新歌。當年立長的學弟兼室友與三個女生深陷感情糾葛,最後一個都沒成,喜歡的女生還和別人跑了。為了安慰他,立長把這首歌送給了「像個植物人一樣」的室友。「我覺得他聽完後心情有比較好一些……?」 立長不太自信地說。不過如果要讓團員們選一首《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後,再次爆紅的潛力股,他們一致把賭注押在了
《安九》上。主唱立長和貝斯手廖潔民、鼓手馮會元都在政大念書,安九是其中一間學生餐廳,因為下山不方便,大一新生的生活起居基本都在安九進行。吃飯、聊天、約會、寫報告、打麻將,最多的時候有三四撥人一起彈琴唱歌。那些年歲的回憶是酸的,但隨著時間的積累卻慢慢回甘,相比成人世界,那時候的悲傷和快樂尤為純粹直接。安九有個雜貨店,老闆每次見到他們都笑呵呵拍著他們肩膀說:「要成為下一個蘇打綠咯!」
安九老闆天殘,第二代雜貨店掌門人,還受邀參加了老王的臺北專場《安九》的 MV 由草東前鼓手劉立擔任導演,老王鼓手會元之前也從事影像工作,在飯局上偶然和劉立結識,便邀請他來拍攝。海邊、河堤、煙花、燒烤、平交道,男孩和女孩,歡樂與悲傷。仿佛一出臺灣青春劇,匯聚了所有記憶中美好的元素,最終以無法躲避的成長作為結局。前有「穩定生活多美好 / 三年五年高普考」,後有「規律的生活會引領你到最後」,你總以為老王要投入「佛系人生」的懷抱,他卻還在死水下奮力掀起波瀾。
《規律的生活》從主歌的三拍,到副歌變成三拍接五拍,末段的間奏小節數不規律變化,是整張專輯裡最不「規律」的一首歌。
至此,我們破解了專輯中大部分的謎題與故事,可以試著用時間線將它串聯在一起:早高峰迎面而來,抓不住太多的機遇與想法;進入工作場合,碰到眼下經濟和產業的難題;午休出去閒晃,看見逃犯在屋頂上奔跑,那是社會另一群人的生活狀態,意料之外的小插曲;失眠的夜晚,學生時光和曾經的愛情闖入腦海;不知不覺天就快亮了,決心過一種規律生活;早上醒來,又是不知反省的一天。「你是不是被當年的閱讀理解弄出心理陰影,這樣的考題誰能拿高分啊!」 聽完這一大段解答,我長籲一口氣。「那你就不要寫了,我還想看樂迷朋友們再創作一下。」 立長頂著一張老實人的臉,笑眯眯地說。
大提琴一直是老王配器上區別於其他獨立樂團的重要因素,當年因為前貝斯手要離隊一段時間考公務員,立長拖朋友在臺北大學音樂社找了一位大提琴手,暫時彌補低音部的缺失。沒想到前貝斯手一去不復返,大提琴卻「將錯就錯」保留了下來。老王最初是一個民謠樂隊,新專輯則展現出進化後搖滾的完全形態,尤其是低音部貝斯、大提琴和鼓的配合,用最貼近心臟的節奏與音調,產生強而有力共振。
在歐美樂隊中,弦樂加入搖滾樂隊並不少見,佳瑩除了古典樂外也聽大量獨立音樂,團員們會一起為大提琴編曲做調整吉他手偉碩的編曲很喜歡將兩種樂器對話般交織在一起,你可以聽到很多歌曲大提琴 solo 後緊跟電吉他,或者貝斯 solo 完後換提琴,不斷接替領跑,讓層次更豐富。自「大陸腔」這個概念被提出,凡是吐字清晰些、聲線低沉些的臺團,大多被貼上過這樣的標籤。老王正是代表樂隊之一,他們的「第二故鄉」也在眾多微信文章裡,一路從河北到了東北。「我只是想讓大家聽清楚,沒有特別什麼腔。」 立長自己看得很清楚,「再說大陸那麼大,每個地方腔調都不一樣,誰又能說什麼叫大陸腔?」至於被說像萬青,立長風輕雲淡地說,「大概是因為都有大提琴吧,這種標題式地粗暴歸類,我們不太在意。」老王樂隊的名字,正是來自《曾經的女人啊 你在哪裡 你在哪裡》,當時恰好有一個比賽,不知道取什麼名字,於是拿歌裡的老王作為樂隊名。他們不覺得自己是軟綿綿的浪漫派,也絕非先輩們的激烈抵抗派。老王,一段感情中不合時宜的參與者亦是旁觀者,通常與世俗荒誕的喜劇為伍;老王樂隊,現實生活中掙扎的實踐者亦是記錄者、諷喻者,將與悲劇洞察力相同力度的強烈情感呈現在我們面前。他們把諷刺教育體制的歌曲《補習班的門口高掛我的黑白照片》安排在教師節發布,把《曾經的女人啊 你在哪裡 你在哪裡》安排在5月21號發布。「我愛你的後一天就變成了曾經的女人」。「噢 / 是理想的味道 / 思緒燃盡後徒留的芬芳」,整張專輯裡,立長最喜歡《他們在鐵皮屋頂上奔跑》的這一句,卻是用來描寫逃犯的。
老王曾經親自上陣拍過一支廣告 MV,大家異口同聲:一點都不有趣!潔民與立長的一場吵架戲拍了二十多遍,演到懷疑人生高度的諷刺幽默又飽含同情,現實與虛妄互相依賴陷入西西弗斯的循環,一如立長最喜歡的《猜火車》作者歐文·威爾許(Irvine Welsh)的短篇小說集《酸臭之屋》:「在我大腦裡,各種思緒互相推擠爭奪一席之地,我試圖為他們理出個秩序,以便對我百無聊賴的生活有些助益。」立長說,他喜歡用比喻讓事情看起來更簡單,雖然團員小聲抗議說並沒有,但不妨礙臺北厭世青年和美國垮掉的一代在某一刻達到共鳴,不妨礙兩岸青年拋開成見分享共同的迷茫,不妨礙備考學子和逃犯一樣擁有「顫抖的心和炙熱的腳」。《安九》單曲發行的那天,團員們回到學校,請老闆幫忙拍了一張在雜貨店門口奔跑的照片。黑白畫面定格下他們笑得格外輕鬆肆意,仿佛回到了「快樂與悲傷,都寫在我們的臉上」的時代,拋開隱喻、象徵和符號,再也不需要去隱藏什麼情緒。
老王2019發片巡演即將在一個禮拜後從福州啟動。雖然有了許多音樂節的經驗,但正兒八經的大陸多城巡演還是頭一次。團員們這段時間加強了體能訓練,以免在半道上撲街。雖然唱著「我還年輕 / 我還年輕」賴著學生的頭銜不撒手,但無疑從創作到自身,他們都已經踏入了成人世界。
「25歲那天睜開眼,就知道自己不再年輕了,體力不如從前。」驚喜連連的
臺北專場 珠玉在前,大陸樂迷的期待閥值水漲船高,每個城市還將和不同朋友呈現限定燈光設計。
(攝影:張棨鈞)
這趟行程他們將帶來新專輯實體唱片,以及「穩定生活」筆袋和「給我一瓶酒」「再給我一支煙」的帽子,數量不多,只此一次。另外,去現場的朋友別忘了向熱愛美食的飢餓老王推薦好吃的特色菜,你一定會得到最熱烈的回應。
老王在高雄曾記熱炒店宴請粉絲,一人出一道拿手菜,分享背後的「反省」心得
潔民:香檳,看起來很像酒,其實沒什麼酒精,保留了很多理智。
大家:你和他有著非同一般千絲萬縷的關聯,但很後悔當初和他做朋友。
大家:當代電影大師、愛是唯一、百合花、無妄合作社。
成都:推拿店,之前去過把我們的經紀人按得煥然一新;
原創: 北方公園編輯部 北方公園NorthPark 11月8日
(攝影師:海澱闌尾)
採訪:王小笨
作者:老月亮幫助下的王小笨
老王樂隊紅了。
因為內地知名企業家一條讓人啼笑皆非的朋友圈,老王樂隊和《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這首歌以一種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上了熱搜。
不過他們自己並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是在群裡聽朋友提起。對於這次意外的走紅,他們「有點懵」,語氣裡既有訝異也感覺很有趣,倒是和他們的歌有幾分相似。
採訪老王樂隊的過程非常愉快,畢竟這可是一支把「Your Woman Sleep With Others」的英文團名專門標註出來的樂隊。他們的回答常常出其不意,有好幾次,答著答著他們自己就先笑成一團。
我問他們選擇延期畢業是不是不想太早面對社會,主唱張立長「陰陽怪氣」地回答我,「不會啊,怎麼會呢,最喜歡面對社會了。」於是大家又開心地笑了起來。
只是偶爾,他們也會流露出嚴肅的一面。他們清楚自己還不夠好,每天會像苦行一樣地磨練自己,就連最愛的麻將都已經沒有時間打。
至於在大陸和臺灣都不斷上升的人氣,那也許只是「搭上了時代的列車」。
10月18日凌晨,老王樂隊上線了第一張完整專輯《吾日三省吾身》。
和上一張 EP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一樣,專輯的名字也來自《論語》,他們想要保持某種一致性。《論語》是每個人從小背到大的,那種千篇一律的枯燥感就如同每個人的生活,所以最能引起共鳴。
說是新專輯,其實裡面最老的一首歌《曾經的女人啊 你在哪裡 你在哪裡》是主唱張立長四年多前寫的。那時候還沒有現在的老王樂隊,張立長像每周看電影一樣混跡在各大 livehouse 之間,偶爾看到好朋友的樂團搞得不錯,心裡也會燃起一團火。
他和吉他手廖潔民、鼓手馮會元都在臺北政治大學讀書,學校山上有一個叫安九的公食堂,他們常去那裡聊天唱歌。夜晚來臨安九裡唱歌和聽歌的人會慢慢聚成一團,其中就包括他們。
後來這段故事被寫成了那首《安九》裡,他們在歌中唱到,「在快樂與悲傷都寫在我們的臉上的那些時代裡,我們不需要去隱藏我們的情緒。」
不光不用隱藏,學生時代的創作從來都是以情緒為先。因為不滿校方修改校歌歌詞,他們創作《穩定三年多美好 三年五年高普考》和《補習班的門口高掛我的黑白照片》,來諷刺僵化的教育體制。
這兩首歌讓他們在淡江金韶獎和政大金旋獎上都拿到了大獎。拿金韶獎的那天,最終的名次直到凌晨12點才公布。淡江大學在臺北的最北邊,政大則靠近臺北的南邊,大眾運輸早已經沒有了,他們花光了全部3000新臺幣獎金,包了兩輛車才回到學校。
多說一句,金韶獎是淡江大學吉他社主辦的,1976年李雙澤在淡江大學西洋民謠演唱會上手拿可口可樂上臺,唱了鮑勃·迪倫的《答案在風中飄落》,由此引發臺灣地區文藝界對「中國現代民歌」的論戰。
所以淡江大學有著臺灣民歌發源地的美稱,金韶獎也被看作是臺灣 indie 樂壇一個重要的造星陣地,老王樂隊算是繼承了這個光榮傳統。
不過學生時代的音樂比賽獎金和名次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不同的樂隊不同的樂手有機會在某個比賽裡互相認識,也許下一次一個重新組合的臺團就會誕生。
2017年草東沒有派對拿下金曲獎最佳樂團,就此拉開了新一世代臺團佔據舞臺中央的序幕,也掀起了所謂「三千臺團上大陸」的風潮。
正是在那一年,應著金旋獎「枉少年」的主題,看著周邊同學們在畢業求職即將面對社會時的迷茫,張立長寫下了那首廣為流傳的《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
張立長只是很偶爾才會抽菸喝酒,但是「枉少年」那種蹉跎青春的感覺,讓他一下子想到了煙和酒這兩個意象,於是我們都記住了「給我一瓶酒,再給我一支煙,說走就走,我有的是時間」。
只不過《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第一次錄的時候其實沒有受到多少關注,要等到他們自己花錢錄製一遍再正式發行,這首歌才被人注意到。
《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用諷喻的方式寫出了這一世代年輕人的迷茫,耳帝評價這首歌,「臺灣青年的這首用『我還年輕』來催眠自己,成為自己虛度光陰、輕浮混日的藉口」。
諷喻是老王樂隊的基調,而這種風格其實就來自於張立長的口吻,「因為立長這個人講話就蠻諷刺的,你和他聊天你就會覺得這個人講話怎麼這麼有趣,所以我們的歌詞口吻就應該是立長跟你用他的方式講話。」
也正因為這首歌,老王樂隊一夜之間成為臺灣新世代年輕人的代表。臺灣著名樂評人馬世芳每個學期都會在臺科大開一門課,課上他會讓同學們寫一篇「最能代表我們世代的一首歌」的報告,2018年4月的時候老王樂隊就已經成為了總篇數排名第一的歌手。
馬世芳用五個字形容,「大事發生了!」
大事總是在意料之外發生。
老王樂隊發第一張 EP 辦專場的時候,他們覺得並不會有很多人來,所以把專場放在了可以容納600人的 The Wall(臺北知名 livehouse),結果票全部賣光,現場擠進了超過500人。The Wall 是很多樂團首場演出的指標性場地,他們第一次覺得原來「真的有被很多人喜歡」。
走上音樂道路也有些意外。最開始的時候,張立長創作的並不是歌曲。
上國中的時候他寫小說,每天寫一萬字,最後攢出了100萬字的修真小說,這些小說從沒有發表過,只是在喜歡的同學之間傳閱。
但學生時代這樣輕鬆的時刻終究很少。和大陸年輕人一樣,老王樂隊的每個人也都經歷過殘酷嚴苛的高中教育。張立長曾經復讀過一年,復讀之初他還會去上補習班,但是後來補習班裡壓抑的氣氛讓他喘不過氣,他決定自己回家讀書。
所以從表面上看老王樂隊的成員都是臺北的名校生,站在金字塔尖,算是高考制度的某種既得利益者,但事實上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因為受到壓迫很久之後才會變既得利益者。」
這讓他們在面對教育體制時多了一種反思而審慎的態度,名校生的確是某種外在的顯性標籤,但在初入社會的迷茫這一點上,這種標籤並不會帶來什麼額外的優勢。
迷茫是普遍的,也總要有人去唱出這一群人的心聲,於是老王樂隊就這樣在偶然與必然「搭上了時代的列車」。
(攝影師:張棨鈞)
老王樂隊最初唱的也不是現在這樣帶弦樂編制的獨立搖滾,而是民謠。YouTube 上還能找到他們在第一屆政大音樂節上的演出視頻,《曾經的女人啊》完全就是一個民謠現場。
2011年萬能青年旅店和逃跑計劃都在臺灣發行了專輯,翻唱萬青的歌一度成為臺灣歌手的風潮,萬青去臺灣巡演,臺北專場1300張門票提前一個月售罄。
張立長也聽大陸民謠,他喜歡萬青和逃跑計劃,也偏愛宋冬野的《安河橋北》。所以老王樂隊成名之後,張立長的口音一直是樂迷和樂評界討論的焦點。臺灣媒體將以老王樂隊為代表的一批新生代歌手的唱歌口音稱為「中國腔」,老王樂隊《穩定生活多美好 三年五年高普考》裡就有一句,「千篇一律的日常多煩兒惱。」
和張立長聊天,你會很容易發現他說話和唱歌的口音截然不同,還真有幾分「一個臺北一個河北」的感覺,但他自己和樂隊成員對這件事都很坦然,他解釋說他這樣唱歌只是想讓別人聽清楚他在唱什麼,「讓別人聽得懂而已。」
廖潔民也說張立長並沒有刻意去模仿任何口音,所以繼續做自己就好。至於會被貼上所謂的「大陸腔」標籤,那就讓別人貼吧,反正「你不在意標籤,標籤就貼不到你。」
其實站在當下再去討論一個臺灣樂隊主唱的口音來自何方並沒有多大意義,滋養老王樂隊的音樂類型本就是極為豐富的,他們聽北歐民謠、放克、爵士、古典音樂等等,並且在創作排練中不斷碰撞。
何況臺灣樂隊的形態之豐富早已今非昔比,落日飛車唱著成人抒情搖滾,臺式英文歌詞,卻能把巡演辦到白人搖滾樂的領地,就足以說明問題。
老王樂隊的夢想也很大,他們想要世界巡迴,想要打破中文語系的地域,突破到歐美日韓,甚至更遠,比如「徵服世界,徵服宇宙」。
「浩瀚無垠,還有火星」。大提琴手佳瑩大笑著說。
當然徵服世界還是未來的遠大目標,現階段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陣地依然是臺北。
對於臺北這座城市,老王樂隊的感情很複雜。廖潔民覺得臺北的變遷很快,每個人都很趕,會有一種很強烈的一個人的感覺,張立長也覺得下雨的臺北會給人一種很孤單的感覺。
但他很會調節這種心態,他會發覺一個人走在雨中不撐傘的浪漫。他常丟雨傘所以從不帶傘,但朋友的傘總會忘在他的車裡,「我不會告訴他們,所以我一直有雨傘」。
這些故事還沒有機會寫進歌裡,但張立長相信這不會是他一個人獨有的感受,老王樂隊要做的就是那種在特定的情緒下會被人想起的音樂。
這恰恰是這個時代音樂傳播的優勢。因為移動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的發達,音樂人可以更加直接地和樂迷連接在一起,哪怕只是在 YouTube 上上傳一段視頻就會被全世界看到,這讓那些有著同樣思考和想法的一群人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聚合在一起。
今年老王樂隊拿到了臺灣「文化局」的流行音樂產業行銷推廣補助,他們用這筆錢做了三場非常小型的活動,在臺北他們給樂迷講故事,在臺中他們放自己喜歡的歌曲,在高雄他們乾脆挑出自己喜歡的菜請樂迷吃了一頓飯,和過去那種高高在上的明星相比,樂迷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老王樂隊的更多面相。
新一世代的臺灣樂團大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過去只有依賴大唱片行的製作宣發體系,好的音樂才有可能抵達聽眾,但流媒體時代音樂到聽眾的傳播路徑被大大壓縮。
老王樂隊也不例外。成立公司可以讓他們主導自己的風格和方向,更何況這也是人盡其才的一種好辦法,張立長是學經濟的,廖潔民是學法律的,大家一組合,一個公司就成形了。
和兩年前只是打算試一試撐一撐,發 EP 甚至是為了給大學做樂隊留下點紀念相比,現在的老王樂隊已經決定要把音樂作為一生的事業來做。
只是在某些時刻,看到同學去做了律師法官公務人員,他們還是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做音樂就像你要走大路旁邊的草叢,父母會問你為什麼要走那邊,所以你必須要從那邊帶回很多東西。」
和父輩那種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結果的時代相比,現在的社會已經發展到很完備的階段,社會上需要年輕人的地方越來越少,年輕人也越來越難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這大概就是屬於 Z 世代的喪,這種喪並不獨屬於臺灣年輕人,成天被「同齡人拋棄」的大陸年輕人也會一邊念叨著「我還年輕 我還年輕」,一邊感嘆著「比你聰明的人阿 都在努力往前 我無力的閉上眼」。
之前臺灣媒體報導者曾以「厭世代的微抵抗」形容新一世代的臺灣樂團,不過老王樂隊覺得自己並沒有在抵抗,張立長開玩笑說,「當生活強姦你的時候,不要去抵抗,要去享受。」老王樂隊無意做一個抗爭者,他們只是把自己對世界的觀察與無奈,用說故事的方式講出來。
採訪進行到最後的間隙,老王樂隊張羅著點起了奶茶,每個人大聲說著自己的選擇。他們熱愛美食,甚至把巡演到哪裡美食吃到哪裡寫進了 Facebook 介紹裡,那一刻剛剛那些略顯嚴肅的問題似乎沒那麼重要了,連續拍攝和採訪的辛勞也暫時被放下了。
畢竟迷茫和自省來得快去得也快,只有年輕才是永恆的。
購票請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