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初開始,河北疫情反撲讓全國人民的心都揪著。
短短幾天,確診人數不斷攀升。
緊急情況下,石家莊實行全民核酸檢測,人人進入戰備狀態。
這時,身在香港的河北姑娘郭晶晶也沒閒著,跟丈夫霍啟剛一起,連夜委託基金會給石家莊送去防疫物資。
這不是郭晶晶第一次為抗疫出力。
去年武漢疫情爆發後,郭晶晶第一時間捐款7000萬。
緊接著又馬不停蹄去做志願者,賣力地切香皂、給口罩打包,忙得連接受採訪都沒時間。
關鍵是,做了這麼多好事的郭晶晶夫妻倆,沒有發任何通告,沒有刻意宣揚。
直到有人發出消息,大家才明白,原來郭晶晶默默為國家做了這麼多事情。
網友們評論:
「好樣的,不愧是我國培養出來的冠軍運動員。」「最樸實的名人夫婦。」
從榮譽滿身的世界冠軍,到嫁入豪門做兒媳婦,再到三個孩子的媽媽,郭晶晶一直在華麗轉身,每一次都讓人驚豔、驚嘆。
同時,也狠狠粉碎了那些企圖嘲笑,和非議的聲音。
她沒有按照大多數人想像的那樣,去參加水深火熱的豪門爭奪戰,而是投身公益,用自己的影響力帶領老公和孩子,為國家、為他人做些真正有用的事。
還記得在他們的婚禮上,霍啟剛的父親霍震霆在婚禮致辭中提到:
「郭晶晶能下嫁到我們霍家,是我們整個霍家的福氣!」
短短一句話,表達了對郭晶晶的滿意和喜歡,更透露出郭晶晶在霍家的地位。
沒跟郭晶晶結婚前,霍啟剛是有名的紈絝子弟。
結婚後,霍啟剛變身低調好老公,自己扛包搬家,親自到超市買東西,走哪裡都黏著老婆。
外出介紹自己說:「我是郭晶晶的老公霍啟剛。」眼神中,滿是欣賞和誇耀。
說最喜歡的城市是:河北保定。因為那是郭晶晶的家鄉。
是的,郭晶晶改變了霍啟剛太多太多。
可以說,郭晶晶是霍家真正的大姐大。
有底氣的女人,活得都很精彩。
郭晶晶出生在河北保定的普通工薪家庭,父親在鐵路上工作,母親曾是電影膠片廠的一名工人。
作為家裡唯一的孩子,郭晶晶深得父母的喜愛,只是小時候有點挑食,喜歡哭。
但在姥姥心中,外孫女從上學後就不愛哭了,變得很勇敢。
有一次,6歲的晶晶玩耍不小心把牙磕破,血糊得滿臉都是。姥姥一看急了,趕緊抱著她往醫院跑。
剛跑幾步,郭晶晶說,「姥姥,你別抱我啦,我太重。」
郭晶晶的童年是在姥姥家度過的,放學後,自己背著書包就去了,進門跟姥姥打聲招呼,然後默默寫作業。
不管誰來家裡,她只禮貌地打聲招呼,又埋頭做自己的事,很少受外界影響。
懂事明理,認真踏實,郭晶晶自幼就有屬於自己的節奏。
7歲那年,體校老師選中郭晶晶,父母抱著鍛鍊身體的目的同意了。
進校的期初是學遊泳,她雖然怕水,但經過幾天的思想鬥爭,還是硬著頭皮學。
幾個月後,開始練習「跳冰棍」,在水池裡直上直下地跳著,郭晶晶漸漸表現出一點獨特的優勢,但膝蓋骨有些外突,腿也特別硬,會影響整體造型。
教練就讓她每天坐老虎凳練習,把雙腿捆綁起來抬得高高的,練半個小時就能讓雙腿疼到麻木,失去知覺,訓練完成後,整個人就像受了一場大罪。
除此以外,郭爸爸還要每天坐在女兒的膝蓋上強壓,壓得她汗水大顆大顆的滴落。
看見女兒練習的苦,爸媽非常心疼,提議不要練了。
但郭晶晶卻堅定地搖搖頭。
10那年,晶晶腿骨摔裂,本該回家休養。但教練提議,讓她在遊泳館吃住,養傷的同時觀察別人訓練。
那段時間,她跟平時一樣,每天早起帶著打石膏的腿,半躺在旁邊寫作業練字,然後看看隊員們訓練。
就算受傷了,晶晶還是每一天照常交作業,功課一點沒落下。
老師問她為什麼,她說,「晚上,大家都休息了,就偷偷在廁所寫作業,或者是利用午休時間寫。」
那段養傷的時間,鋼筆字也練得特別好。
這樣的不急不躁,忍耐堅定,慢慢刻進郭晶晶的骨子裡。
小學畢業後,11歲的郭晶晶進入省隊,開始更為嚴苛的訓練。
不管天有多冷,她都是第一個到場地,也不要教練督促,以最快的速度把棉襖脫下來,然後下水訓練。
除了感冒發燒,郭晶晶沒有缺席一次課。
教練李芳覺得,天天訓練郭晶晶早已成為一種習慣,如果她哪天不來,就不知道該訓練誰。
當然,對她的要求也是全隊最高。
長期是,教練定的任務又難又嚴,郭晶晶只能哭著練,雖然疼得要命,但練習卻絲毫不會鬆懈。
靠著這樣的練習,郭晶晶的身體素質和跳水意識一步步變好。
在一次全運會比賽現場,國家隊教練於芬看上了郭晶晶,問她:「想不想去國家隊呀?」
她回答:「想。」
來到國家隊,郭晶晶照樣天天哭著練,哪怕渾身筋疲力盡,但還是盡力配合教練完成每一個任務。於芬對她評價很高,「和教練很配合,對她壓得很緊,她也能承受。」
一轉眼來到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
被所有人看好的郭晶晶被動地選擇了難度最大的項目。
因為在上一年的世界盃跳水比賽中,她跟搭檔鄧琳獲得女子雙人三米板金牌,還得到團體冠軍。
但在奧運會現場,年僅15歲的郭晶晶有些不堪重負,出現失誤,只獲得第五名。
回來之後,雖然有些不開心,但依然接著練習。
不久,因為開關燈的原因,郭晶晶又一次受傷,右腿骨折。按照治療要求,需要打鋼釘,等好了以後再取出。
這種動兩次手術的方法,對運動員來說,必然會影響訓練時間。
郭晶晶只能採取保守治療,打石膏。
在養傷期間,因為不能運動,她一下子胖了20斤,身高也長高很多。
為全力備戰兩個多月後的全運會,魔鬼般的訓練開始了。
早起6點開始訓練,兩個小時後才能吃早餐;中午別人在午睡,她頂著烈日,在曬得發燙的馬路上,穿著厚厚的減肥服開始跑步;下午晚上繼續練習高強度的訓練,一邊忍受著右腿傳來的陣陣疼痛。
有人說,旁邊的保定燕趙大酒店裡面的工作人員,經常看見兩個穿著厚重衣服跑步的「瘋子」,其中一個就是郭晶晶。
原本不被人看好,但靠著拼命地練習,這一次比賽最終獲得亞軍。
正是擁有這種敢於把不可能變可能的毅力,郭晶晶從來就不簡單。
此後的幾百個日夜,郭晶晶每天都要進行幾百次的陸上、水上練習。
十幾米高的跳臺,每天要爬幾百次上下,運動量過大導致以前受傷的腳腕出現炎症,疼痛難忍,就算這樣也從來不請假,如果太疼,就打一針封閉,轉頭接著練。
靠著超強的練習,郭晶晶逐漸在世界跳水舞臺閃亮起來。
1998年,國際泳總跳水大賽中,獲得一米跳板金牌;全國跳水錦標賽獲得金牌;第十三屆亞運會跳水賽,獲得三米跳板金牌。
第二年,郭晶晶更是全面發力,一年內共計拿到了8塊金牌,2塊銀牌。
那會,跟所有人的想法一樣,郭晶晶對拿奧運會冠軍也信心滿滿。
直到很快被現實粉碎。
雪梨奧運會上,前幾輪郭晶晶一直發揮出色,很多人都知道冠軍就在她跟伏明霞中間產生。
但最後一輪,因為心理壓力過大,在差距微弱的情況下,只拿到銀牌。
在領獎臺上,郭晶晶雙眼微紅,表情落寂,也對自己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我記得當時比賽一結束,我有種萬念俱灰的感覺———我真的不想再練了!我之前對那塊金牌實在是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太想拿了,所以感覺打擊特別大。」
兩次與奧運會金牌擦肩而過,這樣的打擊很痛。
在調整的那段時間,她反思自己為什麼會輸,過強的好勝心,和內心不夠強大是主因。
以前的訓練雖然全都堅持了下來,但都是教練主導,一直非常被動。
從那以後,她嘗試從主動的角度去思考訓練,去喜歡上跳水。
2001年,終於站上日本福岡世界錦標賽的冠軍領獎臺,郭晶晶哭成一個淚人:
「賽場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戰勝自我。」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郭晶晶終於拿到冠軍獎牌。
這一刻,她沒有像別人那樣高興得又哭又笑,只是淡淡地微笑著。
「我相信自己的實力,早已下定了必勝的信心。不失誤,別人就難以超越,冠軍就是我們的。」
從青澀懵懂,再到寵辱不驚,郭晶晶不僅僅戰勝了對手,更戰勝了自己的心魔。
從一個普通姑娘,成長為真正的女神。
那以後,從世錦賽到世界系列賽事,再到國內各項比賽,郭晶晶幾乎橫掃所有冠軍,包括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
在耀眼的光芒背後,人們越來越喜歡她比賽時的淡然篤定,領獎臺上淺淺微笑的樣子。
2004年,郭晶晶跟隨代表團去香港訪問。
晚宴上,霍啟剛彬彬有禮地過來邀請合照,正在吃飯的郭晶晶有點好奇,「他剛才不是跟我合照過嗎?」
霍啟剛說:「剛才那一張是別人拍的,自己不一定能拿到,想再照一張。」
第二天,郭晶晶要坐船去澳門參觀。
剛走上碼頭,霍啟剛不聲不響出現在身邊,詢問能不能幫她拿行李。一路上,兩個人愉快地聊起來。
很久以後,郭晶晶才知道霍啟剛那一趟是專門為她。
不久媒體曝出兩人在香港約會,十指緊扣的甜蜜戀情。
當時的郭晶晶是羞澀的,不敢像霍啟剛那樣直面鏡頭,而是戴著帽子,努力低頭躲閃,慌亂地問:「怎麼辦?」
那以後,郭晶晶的比賽現場、訓練場館裡,經常能看見霍啟剛拿著相機在用心拍攝。
沒有比賽的日子,郭晶晶挽著霍啟剛在運動員村中散步,一同穿著阿拉伯服飾留念。
面對媒體,郭晶晶終於說,「他人很禮貌,有風度。我們在一起天南海北無所不聊,他知道我這麼多年一直很自立,很尊重理解我。」
那幾年,圍繞兩人戀情的言論非常多,有人說郭晶晶高攀豪門,有人說霍啟剛不靠譜。
可實際上,自從兩人談戀愛,不會說普通話的霍啟剛努力學說普通話,還用力學拼音用來發簡訊。
霍家雖然是豪門,可豪門很多,但世界冠軍只有一個。
是啊,郭晶晶是驕傲的,有31個金牌在手,有足夠的實力與豪門匹敵。
每一次兩人的感情出現變化,霍啟剛都會立即趕到郭晶晶身邊,甚至不遠萬裡跑到卡達多哈助陣。
2008年第二次拿到奧運會金牌,郭晶晶的退役提上日程。
「如果繼續,最多也就再拿一個奧運冠軍,我又不可能成為宇宙冠軍,啟剛也建議我去外面看看,世界不是只有跳水這件事。」
談到當初為什麼不多參加一屆奧運會,郭晶晶直言不諱。
之後,郭晶晶一個人到英國學習英語,用一年時間就達到熟練的程度;她還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管理。
她說,「我以後一定要工作,不會在家待著。」
除開外在的努力和成績,這種內在的底氣和獨立,更是讓霍家認可的關鍵因素。
2012年,兩人的八年戀愛長跑修成正果,在保定、香港、南沙和北京舉辦了四場。
最讓人難忘的,是在香港霍家大宅的那場世紀婚禮。
婚禮上,霍啟剛說:「是我,高攀了郭晶晶,晶晶願意嫁給我,是我的榮幸。」
《簡愛》裡有句話:
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
這場婚姻,一開始是勢均力敵,後面則是琴瑟和鳴。
常言道,一入侯門深似海。
自從郭晶晶嫁入霍家,人們總是企圖猜測郭晶晶是否能應對豪門的明爭暗鬥,會不會一不小心就成為炮灰,或是被人掃地出門,或是淪為生子機器。
可所有人都小瞧了郭晶晶的能力和野心。
她絕不是只想做一個豪門闊少奶奶。
她更想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結合霍家的資源,去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所以,在霍家各門為爭奪財產,鬧得滿天風雨時,夫妻兩人一聲不吭,搬出豪宅,不參與爭奪。
雖然那是一間小房子,沒有傭人伺候,大兒子只有三個月。
但困難面前,兩人同心。抱著孩子,背著一個普通的塑膠袋,去超市買回各種日用品,新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再後來,人們不時看到,郭晶晶戴5毛錢的發繩低調參加活動;逛平價商店給兒子買20元一件的衣服;霍啟剛也開始親自買菜買米,手裡提著大包小包。
孩子剛滿3歲,郭晶晶回母校探望,霍啟剛帶著兒子同行。
原來是,霍英東基金會給偏遠地區建立衛生所,為給孩子增加見識,帶他去探望醫生和村民。
孩子4歲,郭晶晶做慈善活動,霍啟剛又帶著兒子去幫忙。
孩子6歲,夫妻倆帶著一起去田野裡插秧,吃粗茶淡飯。
田野裡,三個人雙腿沾滿泥土,戴著草帽,但笑得十分開心自然,曾經的優越公子哥,已然成為樸實低調好男人。
能夠讓霍啟剛產生如此大的轉變,郭晶晶的魅力真不小。
記得在《極速前進》裡,霍啟剛不小心丟掉了價值130萬的鑽戒,發現後有點崩潰,問司機能不能馬上掉頭回去。
可如果調頭勢必要影響比賽,司機也很猶豫。
郭晶晶淡定地回答,「先送我們到目的地,司機再回頭去找。」
短短一句話,瞬間讓著急的霍啟剛安定下來。
這樣泰然自若的郭晶晶,真的有一種大姐大的風範。
除了這種能時刻保持恬靜的大氣,郭晶晶更是少見的清醒澄明。
知道自己要什麼,就努力去做;知道幸福只在自己手裡,就一點點用心經營。
用不疾不徐的節奏生三個孩子,事業做得風生水起,涉獵時尚設計,做體育裁判,為慈善出力,乃至出任南沙文化會理事長。
看似是為夫家打理事業,更是在營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霍啟剛曾在採訪中說:喜歡郭晶晶的樸實。
「不管是以前的運動員時期,還是現在成家過日子,郭晶晶一直都很樸實。」「晶晶絕不是社會上定義的那種少奶奶,她不甘心如此。無論別人怎麼看,她都照樣過自己的日子,我覺得這一點十分難得。」
語氣中有幾分自豪和開心。
憑藉這種樸實純粹、獨立堅韌的精神,還有對自我的高要求,郭晶晶帶領老公和孩子一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貴族:擔當責任的謙和與感恩,豐盈自由的內心。
郭晶晶,是霍家真正的大姐大。
她的獨立自強,卓爾不群,與那些依賴豪門的人迥然不同。
她從來不用哭哭啼啼,因為她有足夠的底氣和能力為自己謀得幸福。
我就是自己的太陽,無須憑藉誰的光。
郭晶晶有這樣的底氣和女王風範:是否嫁豪門不重要,因為我自己,就是豪門。
最後把這句話送給大家:
「人生路上,好好經營自己,勝過依賴任何人。」
作者:梁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