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一詞有廣泛的含義。首先,它指的是一種特殊的輕快的節奏風格,這種風格基於節拍的三連音細分。這種效果是在20世紀20年代由跨步鋼琴家引入的,幾十年來一直是爵士樂的一個共同特徵。
但是,搖擺樂也指的是大約193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流行的爵士風格。搖擺音樂主要由大樂隊表演,並通過廣播,唱片和全國舞廳吸引了廣泛的聽眾。
大樂隊
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通常由小號、長號、單簧管、大號或低音提琴、班卓琴或鋼琴和鼓組成的小型合奏團演奏爵士樂。每一種樂器在合奏中都有特定的角色,除了旋律,其他部分通常都是即興創作的。這種分區的方式延續到了搖擺樂的樂隊中。但是搖擺樂代替了一個小型的合奏,而是由三四個喇叭手,三四個喇叭手,五個薩克斯管演奏者組成,他們經常在單簧管上加倍演奏,一架鋼琴,一個貝斯手而不是低音大提琴手,一個吉他手和一個鼓手。
搖擺樂隊的編排很大程度上是由簡單重複的材料或「riffs」組成的,riffs在對位線和強烈的齊聲節奏之間交替出現。即興演奏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獨奏者將演奏而樂隊的其餘部分(節奏部分除外)則退出或演奏安排好的背景音樂。
搖擺樂的流行
搖擺音樂之所以流行的一種解釋是:在20世紀30年代那個時候國家正沉浸在艱難時期的時候,它的駕馭強度和放棄代表著快樂和自由。大蕭條使美國人遭受苦難,伴著搖擺樂跳舞是人們忘卻煩惱的一種方式。在1930年代,搖擺樂成了快樂和安逸的象徵,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的作品就反映了搖擺音樂的代表。
出名的搖擺音樂家
貝西伯爵
貝西伯爵被認為是爵士樂中最優秀的樂隊指揮之一,貝西伯爵領導他的管弦樂隊將近50年。他的樂隊以演奏簡單的、通常帶有布魯斯風格的樂曲而聞名,這種樂曲的重點是輕鬆的節奏感,這是該地區的樂隊努力實現的搖擺樂的一個方面。
吉恩·克魯帕
克魯帕成名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他在本尼·古德曼的樂隊打鼓。他有著華麗的風格,古德曼的《Sing, Sing, Sing》等唱片就是明證。他被認為是爵士樂中最有影響力的鼓手之一,不僅因為他的演奏,還因為他在規範爵士樂擊鼓技術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巴迪·裡奇
裡奇強大而快速的鼓聲使他成為最有名的樂隊鼓手之一。他與阿蒂·肖、本尼·卡特和弗蘭克·西納特拉一起演奏。他還把自己成功的大樂隊帶到了20世紀80年代,那是在swing的全盛時期之後。
弗雷迪·格林
弗雷迪·格林以在大型樂隊中定義吉他的角色而聞名,他在貝西伯爵的管弦樂隊中度過了50年的職業生涯。他的吉他演奏風格以其精確的和聲和與鼓的相互配合而著稱。
託米·多爾西
多爾西標誌性的抒情長號演奏使他的樂隊成為搖擺時代最受歡迎的樂隊之一。他的樂隊成員包括巴迪·裡奇、吉恩·克魯帕、弗蘭克·辛納屈和許多其他頂級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