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島全媒體特派記者 徐新東劉鑫 王永端 劉金震 圖/半島全媒體特派記者 劉延珉 陸金星
利用煤矸石生產出的陶瓷纖維節能材料遠銷海外,魯陽不但在山東是響噹噹的企業,它還在內蒙古建廠,消化當地煤矸石的同時,為當地帶來稅收和解決勞動力就業。
魯陽只是山東前往內蒙古建廠的大型企業之一。齊魯製藥等「魯」字號企業,紛紛前往內蒙古建設分公司。如今,在內蒙古的山東企業達到了1300多家,總資產超千億元,年創造利稅超90多億元。
愛吃煤矸石的「魯陽」
數百攝氏度的自動生產線上,半成品的陶瓷纖維節能材料正源源不斷地輸出。而在不遠處,幾名工人正將成品材料進行包裝。生產並包裝這些材料的,是山東淄博在內蒙古的魯陽節能材料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山東魯陽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總公司位於淄博市沂源縣。
內蒙古魯陽公司相關負責人李勇告訴記者,內蒙古公司是魯陽的第七家子公司。規模如此龐大的魯陽公司何以要到遙遠的內蒙古去建子公司?在李勇看來,魯陽除了看好當地的投資營商環境外,還看好當地豐富的煤矸石資源。
李勇說,公司每生產1噸產品,可消化當地煤矸石2噸以上,等於一年消化一座廢棄的煤矸石山,在獲取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給內蒙古當地發展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百花齊放的魯企在異地
這個初冬,儘管疫情使得一些企業生產受影響,但黃河岸邊的內蒙古大地生機勃勃,企業加速生產的腳步沒有停歇。在呼和浩特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齊魯製藥(內蒙古)有限公司的千餘名員工忙碌在生產和管理一線。
誕生於2009年的齊魯製藥內蒙古公司,其總部位於山東濟南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具有國際一流的生產設施和雄厚的生產實力,主要生產控制設備均由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進口,自動化程度高,工藝先進。公司年銷售收入16億元人民幣,利稅4億元人民幣。
內蒙古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樣是一家總部位於山東的企業,該公司此前創造了「全球第一大味精生產商」、「全球第一大原膠生產商」、「全球第一大胺基酸生產商」。
包頭市康瑞藥用玻璃包裝製品有限公司,目前是我國西部最大的藥用玻璃瓶生產基地。這個總投資1.32億元人民幣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山東企業的輸出公司。公司年產36億隻鈉鈣玻璃模製注射劑瓶項目,是包頭市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生產製造的藥用玻璃瓶,供應上海醫藥集團、華北製藥集團、哈藥集團等全國大型醫藥集團,市場佔有率達80%。
納稅大戶與慈善大家
內蒙古山東商會常務副會長兼執行秘書長王少渠告訴記者,除了上述企業外,魯花、太平人壽、泰山保險、仁和堂醫藥、明德物業、張裕等企業,也是山東在內蒙古的中堅企業。
「山東在內蒙古或在內蒙古具有山東元素的分公司,目前達到了1300多家。」王少渠說,據不完全統計,內蒙古山東商會會員企業在當地總資產近1000億元,年利稅達到90多億元。王少渠表示,這些具有涉魯元素的企業安置當地勞動力近12萬人。
商會不僅成為兩地招商引資的橋梁,還是精準扶貧和弘揚慈善的重要力量。多年來,商會資助內蒙古貧困地區孩子近百人;成立內蒙古山東同鄉幫扶基金會,向災區捐款、捐物20餘萬元;為武川德勝溝對口扶貧,提供資金、物質捐助15萬元;幫扶貧困大學生資金90萬元;為包頭達茂旗固陽縣暴雨受災群眾捐款2萬元。
【來源:半島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