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庫 愛貴州薦書臺|《苗族調查報告》:國際視野中的貴州人類學

2021-01-12 天眼新聞

內容簡介

《苗族調查報告》為日本學者鳥居龍藏所著,原出版於1907年,為鳥居龍藏於1902年至1903年間旅行中國西南邊區各省,對苗族聚落作實際觀察測驗後的研究報告,涵蓋極廣。此版系以民國國立編譯館譯本為底本,參以日本出版之二種版本。不僅恢復了原譯本中刪節之內容,並於附錄中補入了大量相關圖片,增譯了鳥居氏的《從人類學上看中國西南(節選)》及其他相關文章。

特色亮點

人類學巨擘鳥居龍藏《苗族調查報告》現刊最全補譯本

作者簡介

鳥居龍藏,日本四國德島市人。民族學家、人類學家、考古學家。鳥居氏小學卒業後自學成才,1892年進入東京大學人類學教室,隨後從事研究和教學。鳥居氏曾於西伯利亞東部、千島群島、庫頁島、朝鮮,及中國的內蒙古、東北、雲貴、臺灣等地進行田野調查。他對中國民族所作的調查研究及所寫出的調查報告,深為中國學術界所重視。

薦讀小語

1902年,人類學家、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從湖南入貴州,自東向西前進。在貴州境內調查訪問40多天,不僅完成了苗族文化田野調查,還拍攝了許多老照片。《苗族調查報告》一書便是他在黔考察時得出的成果。

了解到這段背景後,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很好奇,一名國外學者,此前並無留黔記錄,在不算長的時間裡,到底記錄了哪些關於苗族文化的內容呢?

翻開書,雀躍的驚喜給了我答案。書中內容豐富、結構完整,從關於苗族之文獻、苗族之名稱區別及其地理分布與神話、苗族之體質、苗族之語言、苗族之土俗及土司、苗族之花紋、苗族之笙、銅鼓等方面去考察、記錄和研究,正文後附45組苗族、仲家(布依族)人物、村落、房屋、服飾、紡織器具、樂器照片,各部分詳略不一。對於現代民族學調查研究來說,有很大的實用性,原始社會史和文化史學者岑家梧先生就曾用「黔省民族正式作人類學上之調查者,當推日人鳥居龍藏」來評價此書。

或許是因為調查的現實性和局限性,《苗族調查報告》一書也存在有若干錯誤與缺漏,但作者的客觀態度和部分精華內容也能讓後者讀到可取之處,讓人們採擷到一個世紀前關於貴州少數民族的鏡像。正如著名民族學家江應樑在《評鳥居龍藏〈苗族調查報告〉》一文中說的那般,「鳥居龍藏之《苗族調查報告》一書,就大體上說,尚不失為一本完善的民族調查書籍,雖其中缺漏的部分很多,但其可貴之處,則在顯示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

薦讀小語/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向秋樾

文字編輯/彭芳蓉

視覺編輯/向秋樾

編審/李纓

相關焦點

  • 品文庫 愛貴州薦書臺|《「嘉靖」思南府志·「嘉靖」普安州志...
    內容介紹此三志都是明朝時期貴州的重要文獻,為後世研究貴州地方歷史、地理、經濟、文化提供了重要史料。蒞任以來,對思南文教多所貢獻,他重修教授宅,教以射禮,倡導禮教,捐俸建文昌祠,訪薦貞節。工作之餘,帶領學生採訪收集,撰成《思南府志》初稿。田秋,字汝力,號西麓,思南府水德司人,正德九年進士,歷任福建延平府推官、戶科給事中、侍經筵官等職,後以廣東左布政使致仕。曾奏請朝廷為貴州單獨開科取士,對貴州文教事業的勃興厥功甚偉。
  • 王成志:哈佛大學藏中國貴州苗族稿本源流考
    編目記錄中的作者僅為漢先二字,沒有生卒年月等信息。民國晚期從事民族學研究的學者中,做海「貝巴」苗族田野調查而出版調查報告和研究成果的不多。筆者仔細查找民國人物,包括民族研究學者,但不見名為漢先的蹤跡。倒是有位著名的苗族學者楊漢先先生(1913-1998),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開始發表苗族調查的報告和研究成果;他於1949年以漢先為作者名發表過苗蠻調查文章,並涉及「海蚆苗」。作者漢先是不是楊漢先?
  • 貴州苗族古歌對民族音樂抱有什麼態度?
    就本文的研究對象來看,結合貴州苗族古歌的生存形態,根據民族音樂學的研究路徑,筆者覺得採取以下思路進行系統的研究較為恰當。一方面,通過查閱各類文獻資料,對貴州歷史上存在苗族古歌的地區的民族、民俗、宗教、歷史等發展、變遷的狀況進行了解和分析。另一方面,通過田野調查對現存苗族古歌的地區的自然生態、民族、民俗、宗教等概況進行實踐考察。
  • 【足跡】20世紀初期鳥居龍藏對中國西南地區的人類學調查及其影響
    [6]江應梁:《評鳥居龍藏之<苗族調查報告>》,《現代史學》,1937年4月。筆者未見原文,轉引自黃才貴《影印在老照片上的文化—鳥居龍藏博士的貴州人類學研究》,貴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271頁。[7]凌純聲、芮逸夫:《湘西苗族調查報告》,商務印書館,1947年。
  • 品文庫 愛貴州·薦書臺 | 《莫批施注蘇詩》:跟著莫友芝,讀懂東坡詩
    特色亮點 黔中大家讀東坡詩的心路歷程 作者簡介 莫友芝,字子偲,號郘亭,獨山人,在經學、史學、文學、金石、版本目錄學等多個領域皆有重要成就,與鄭珍並稱「西南巨儒」,著有《郘亭詩鈔》《郘亭遺詩》《郘亭遺文》《影山詞》《唐寫本木部箋異
  • 品文庫 愛貴州 薦書臺|《大定府志》:林則徐唯一作序的地方志書
    特色亮點 清代名臣林則徐唯一作序盛讚的一部地方志書,梁啓超稱其為「方志中,經名儒精心結撰則可稱者」。 作者簡介 黃宅中,字惺齋,河曲舊縣城人。20歲為廩生,尤喜讀宋五子書。
  • 一土一洋「貴州樂」 書香茶香「貴州味」
    展館四周「飄」著貴州省屬國有企業打造的「多彩貴州宣傳雲」「廣電雲」「版權雲」「天目雲」四朵「雲」,吹著苗銀、蠟染等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族「風」……  5月16日,貴州組團在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深圳文博會」)2號館精彩亮相。
  • 薦書臺|李晶:關注傳統,探索未來·《貴州民間藝術通論·刺繡卷》的...
    這本書的問世填補了貴州民間藝術刺繡研究的空白,同時也對刺繡這種民間藝術的發展做了一個系統的理論提升,促進了刺繡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在第一章貴州民間刺繡文化概述中,本書對貴州民間刺繡的概念做了闡述,並通過貴州民間刺繡的歷史源流講述了刺繡的歷史和與其相關的民間傳說,同時,對現有的貴州刺繡紋樣數據和已有的文獻研究進行了介紹,通過學術梳理和故事描述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現了貴州刺繡藝術的發展。
  • 【貴州一隔離點4名外籍人員外逃】據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衛生健康局...
    【貴州一隔離點4名外籍人員外逃】據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衛生健康局通報,今日,關於朋友圈轉髮長興堡鎮衛生院隔離點4名緬甸籍人員外逃信息,經調查核實,情況屬實。具體情況為:7月6日19:50長興衛生院隔離觀察點收到9名緬甸籍偷渡入境人員,並及時進行首次核酸採樣檢測,7月7日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王志綱:何以貴州?何為貴州?
    汪文學:是要構建我們的貴州文化,不是過分的強調民族的文化。楊志強:2014年我在給國家民委的內參報告中就提出了要把「地域」納入今後制定民族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的建議,現在開始在政府政策層面體現出來了。汪文學:旅遊宣傳強調貴州文化的整體性。
  • 來到「醉」美貴州,你不得不知的貴州酒文化!
    2015貴州酒博會將於9月9日至12日在貴陽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好酒之人不可錯過喲!
  • 貴州黔東南,大山深處的鳥崇拜,苗族,錦雞舞,傳為上古蚩尤後裔
    大家好,這裡是【樸品說貴州】【貴州傳統文化】【苗族鳥圖騰崇拜】頻道,我是小樸,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在貴州黔東南大山深處,有一個叫做丹寨的地方,至今仍保留著完整的鳥圖騰文化,並且因此產生了一種獨特的舞蹈——錦雞舞,據說那裡的人,小至七八歲孩童,大到七八十老人,都會跳這種舞蹈。
  • 編輯人語|曹雯:品讀經典 冬日裡的一杯暖茶
    冬季是愛做夢的季節。在這個冬季,錢理群先生16年前的一個夢,變成了16年後的一部地方史記。隨著《安順城記》出版發行,這部書背後的故事也隨之浮出水面與讀者見面。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靜心端坐,通過有聲有色的文字脈絡,見盛世精神、見地域意識、見英雄崇拜、見山水情懷。書中那些歷史經典人物,在你都知道的背景下,卻有著不同以往的聲色,這是來自作者的個性化思考。所以說,讀一本好書,不但是對學識的提升,更是與作者的交往。讀完《有聲有色有山河》,如果你還想在古典文學的領域更進一步,《權德輿策問思想內容研究》是一部具有現代學術意義的著作。
  • 貴州旅途,邂逅苗族非遺刺繡,可能我也會有一件刺繡裝點的大衣
    ,才覺世界之大,一個貴州如若細細品鑑,其實誰也不敢說走遍了貴州,但大部分出名的山水和村寨都去了,所以還是很多機會看到那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天籟之音侗族大歌、釀酒工藝、銀飾鍛造技藝、蠟染工藝、刺繡工藝等等,貴州堪稱是非遺博物館,在接觸的過程中,自己有不少感觸,前幾天6月13日,正好是世界文化遺產日(每一年六月第二個星期六),所以也想說一個跟非遺——刺繡有關的旅行故事。
  • 歷時16年完成,「發展視野中的貴州城市記錄系列叢書」《安順城記...
    12月18日,由貴州省文史研究館編撰完成的「發展視野中的貴州城市記錄系列叢書」第一部——《安順城記》首發式在貴州師範學院舉行。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貴州大學教授張新民等省內外專家學者參加活動。《安順城記》《安順城記》是一部融文學、社會學、民俗學、人類學、歷史學、哲學為一體,用「大散文」的筆調書寫的地方史志,共7卷。該書由著名文化學者錢理群、戴明賢、袁本良、顧久主編,杜應國擔任總纂,併集合了一支近百人的貴州老、中、青作者隊伍共同編著,是一部以安順土地、土地上的文化、土地上的人(鄉賢與鄉民)為中心的地方史。
  • 李佳琦發微博,為貴州苗族銀飾「帶貨」!
    李佳琦發微博,為貴州苗族銀飾「帶貨」!實際上,貴州作為全球最大的苗族聚居地,其神秘的苗族銀飾,被稱為苗族「穿在身上的史詩」早已被全球關注!一部名為《走進貴州苗寨》的紀錄片刷爆了法國人的社交網絡,首播吸引了超過500萬法國人在電視機前觀看。
  • 2020多彩貴州·第十三屆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黃曉麗:到貴州 遇...
    9月27日,2020多彩貴州·第十三屆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開幕式在黔東南州鎮遠縣舉行。大展期間,攝影師黃曉麗的17幅「貴州貴人」作品對外展出,通過看似「粗顆粒」影像作品,精準呈現貴州人民純淨樸素的民俗風情和熱情向上的生活態度。
  • 天眼述評|淡季不淡,貴州冬季旅遊正當其時·體驗多彩貴州 樂享溫暖...
    該版圖圍繞「美」字展開「另類美遊」畫卷,邀請天下遊客到貴州賞美景、品美食、飲美酒,開啟爽爽的度假康養之旅。強化接待服務、優化旅遊環境、提升旅遊品質的努力之下,貴州的冬季旅遊朝著「淡季不淡」的目標闊步前行。
  • 歷史解密:貴州為什麼叫貴州,貴州古時候叫什麼,貴州歷史的由來
    E:\Seal\未發布\文章\歷史解密:貴州為什麼叫貴州,貴州古時候叫什麼,貴州歷史的由來\2.jpeg 貴州以貴山得名,因貴州地古稱黔中,故簡稱黔。 春秋以前,貴州黔東北地區屬於荊楚,其餘地區泛稱南蠻,部族林立,著名的有牂牁國。
  • 貴州茶旅主題遊 山水之間品香茗
    貴州獨特的山地和氣候,處處可以種植好茶,茶園也各有特色。黔北的湄潭、鳳崗因為茶園的面積大,貴州的茶文化在此地得到大力的張揚,觀茶景、品茶餐、住茶居,遊客可以在茶海之心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創立了一條茶文化體驗之旅的精品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