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Eileen小主一起做個硬核仙女
公眾號『樂活至尚』lehuozhishang原創出品
懸疑、商戰、愛情……
比港劇還精彩刺激的,
是香港第一豪門的家事~
This is the Eileen Show.
楔 子
港島豪門,我已經寫過許多:從幾代傳奇的賭王家族,到與港姐糾葛不清的浮世大亨劉鑾雄,再到低調清貴的霍英東家族等等,豪門家族中能出現的各種戲碼、眾生百態,真是應有盡有。
不過,若說到港島第一豪門,那還得是赫赫有名的香港四大家族之首——李嘉誠家。
大眾口中的「李超人」,從1998年開始21年蟬聯香港首富、同時連續17年穩居華人首富。
也是因為李嘉誠,香港被戲稱為「李家的城」,而他在英國的投資,更是被形容「買下了整個英國」。
李家的財力自是不言而喻,而李家的故事自然也是樁樁件件引得全港關注:
逃不過的豪門原配魔咒,太子爺遭悍匪綁架,還有風流冠香江的「小超人」李澤楷與女友梁洛施之間的緋聞……
豪門新系列正式開篇,被你們點播了兩年了,準備好了嗎?
1.寄人籬下 青梅竹馬
1928年,又是一個龍年,本就水深火熱的中國,在這一年又迎來了不少載入史冊的大事:
大帥張作霖在瀋陽遭日軍伏擊身亡,統治民國16年的北洋軍閥政府自此結束;蔣介石領導革命軍北伐成功,就任民國政府主席。
而在亂世之中,未來的華人首富李嘉誠,就在廣東潮安縣的一條小巷子中的李家出生。
李家也是個遠近聞名的書香名門,李嘉誠的曾祖父李鵬萬,是清朝的貢生,李家門前還有座三米高的碑臺,專門用來插貢旗的。
李嘉誠的祖父李曉帆,則是清末秀才,還將兩個兒子,也就是李嘉誠的兩位伯伯,送去了日本留學,一個入讀早稻田大學商科,一個念師範,歸國後雙雙任教。
而李嘉誠的父親李雲經,同樣是個學霸,初高中畢業時都考了全校第一,只可惜彼時李家已式微,沒有能力再供李雲經上大學。
於是,19歲的李雲經,便和兩個哥哥一樣,站上三尺講臺。雖然後來,他受當時潮汕一帶出海行商的影響,也曾嘗試棄文從商,遠渡重洋去了東南亞。然而,折騰了一圈之後,李雲經還是回家繼續做他的小學校長。
看來,富一代的創業興家使命,只能留給李嘉誠了。
年輕時候的李嘉誠
作為長子的李嘉誠,從小就跟著父親啟蒙讀書,3歲能詠《三字經》、《千家詩》,5歲上小學後,更是一回家就泡到了藏書閣裡。
可這種平平淡淡的日子,也很快就成了奢望。
1939年,潮汕淪陷在日軍的炮火下,11歲的李嘉誠,不得不跟隨父母家人背井離鄉,四處逃亡。幾經周折後,一家子決定去香港,投靠李經雲的妻弟莊靜庵。
和出自書香世家的姐夫不同,莊靜庵小學畢業後就離家闖蕩了,最早是在廣州的銀號做學徒,後來自己創業經營批發生意。
早在1935年,27歲的莊靜庵,就帶著幾百塊錢本金,先行一步去香港闖蕩了。
莊靜庵發現彼時的香港,鐘錶業完全是一個空白領域,所有的鐘表都是從瑞士等國進口的,經銷商也大多是洋人。
試圖打破這一局面的莊靜庵,決定先從最簡單的錶帶做起。
他在上環辦了個錶帶廠,憑藉質優價廉的好口碑,很快打開了局面,規模也日益擴大,產品甚至還銷到內地了。
短短幾年時間,莊靜庵就在香港成立了中南鐘錶公司,兼營鐘錶貿易,開啟了一代鐘錶大王的傳奇。
莊靜庵
無處落腳的李嘉誠一家,經過半個月的跋山涉水,終於來到了香港,寄住在舅舅莊靜庵家裡。
顛沛流離的生活,總算可以暫告一段落,但香港迥然不同的風氣氛圍,卻每一天都在衝擊著少年李嘉誠對世界的新認知。
為了能夠儘快融入香港,他用最快的速度,學會了粵語和英語,以求能夠跟上學校的課程。而他的語言課小老師,正是舅舅的掌上明珠、比他小4歲的表妹莊月明。
小表妹聰明伶俐,在教會辦的英華女學校裡念書,學校授課用的都是英語,所以她做起表哥的老師,綽綽有餘。
更難得的是,對於逃難來的表哥一家,小姑娘沒有絲毫看不起,反而極為同情他們的遭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彼時誰又能料到,兩小無猜的表兄妹,未來不僅成了夫妻,還走向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呢……
2.借錢創業 塑花大王
亂世之中,何來真正的安穩?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13歲的李嘉誠,再次失學。
這個灰暗的年份,卻也成了諸多香江大佬人生的轉折點,比如,同樣失學的賭王何鴻燊和霍英東,都因此被逼上了另一條未曾想過的人生路,相繼成為港城裡的風雲人物。
而對於此時年紀尚幼的李嘉誠而言,那段日子更加難熬,因為除了物資貧瘠之外,父親李雲經還患上了肺病,因為捨不得花錢吃藥,最終於1943年冬天辭世。
年僅15歲的李嘉誠,不得不扛起家裡的重擔。
他拒絕了舅舅繼續供他讀書的提議,也婉拒了他給的工作機會,而是自己先跑去茶樓當了1年跑堂,然後才到舅舅家的中南鐘錶公司上班。
人窮志不窮,李嘉誠堅持要靠能力,堂堂正正地得到這份工作。
進入鐘錶公司後,他從最基礎的學徒做起,僅用半年時間,就掌握了各種鐘錶的修理和維護,因此學徒期一滿,李嘉誠就被調到高升街當店員,隨後又成了錶帶銷售員。
辛苦度日的同時,李嘉誠也從未放棄讀書。
他會去書店購買低價的二手教材,學完後再賣回給書店,然後再買新的二手教材,如此循環,用最低的成本讓自己不斷學習知識。
事情雖小,但李超人的經商頭腦已經可見一斑了。
1946年,李嘉誠離開舅舅的公司,去了一家五金店做推銷員,那段走街串巷的推銷經歷,後來成了他口中一生最好的經商鍛鍊。
兩年後,20歲的李嘉誠當上了公司的總經理,但他並不滿止步於此,又跳槽去了另一家塑膠公司。
塑膠行業在當時的香港,是近乎全新的,這也成了李嘉誠人生的又一個重要轉折點。
他用了一年時間,再次成為新公司的銷售冠軍,並弄懂了塑膠廠生產的各個環節,然後揮一揮衣袖,自己創業去了。
1950年夏天,22歲的李嘉誠拿著自己工作多年的7千元積蓄,和向親友們借來的4萬3千元,創辦了長江塑膠廠。
坊間盛傳,借錢給他的,正是莊月明的母親、李嘉誠的舅媽邱碧雲,及至後來公司的發展,這位未來丈母娘亦有助力。
新公司創建後,李嘉誠依照之前對老東家的承諾,並沒有動用原先的銷售網,而是專注出口,生產的塑膠玩具和日用品,都經由洋行銷往歐美。
最初的幾年,李嘉誠像所有創業公司的老闆一樣,忙到飛起,一周7天都在工作,每天至少16個小時。
而且因為工廠人手不夠,他還要身兼採購、接單、財務等職位,什麼都幹,再加上晚上的自修,幾乎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1957年,李嘉誠偶然從外文雜誌上,看到了塑膠花的介紹,正在尋求業務突破的他,一下便看中了其中的商機,於是二話不說,立馬飛到義大利學習。
別看現在「塑膠花」用來形容虛偽的姐妹情,顯得廉價豔俗,但是在1958年,它可是讓李嘉誠的長江公司的營業額,直接飆到了1000萬港元,純利潤就有100多萬。
之後,長江集團更是把塑膠花銷往東南亞和歐美等地,成為全球最大的塑膠花廠商,李嘉誠「塑膠花大王」的綽號,便是因此而來。
3.原配表妹 離奇身死
先立業,再成家。
1963年,35歲的李嘉誠,終於如願地迎娶了表妹莊月明為妻。
莊月明
別看此時李嘉誠已經小有成就,但在外人眼中,這樁婚事,還是他高攀了。
畢竟,此時的莊家,已經擁有多家瑞士鐘錶品牌的經銷權,還建起了11層高的廠房,生意規模可想而知。
而莊月明,不僅是莊靜庵的長女,還是莊家唯一的嫡女。
莊靜庵原配夫人邱碧雲,一生僅有這麼一個女兒,其餘子女都是二太黃惠君所出,加之莊家家風開明,對於女兒莊月明,夫妻二人從小便是精心培養。
不得不插一句,舅舅這一家人的名字,靜庵、碧雲和月明,還真是詩情畫意,所謂「庵雲作頂峭無鄰,衣月為衿靜稱身」,透著清雅別致。就連二太黃慧君的名字,念起來也有幾分瓊瑤女主的調調。
話說莊月明,在中學畢業後,就去了日本明治大學留學,回港後又獲得了香港大學文學士學位,在當時可以算是港城的頂級白富美了。
但是她偏偏只對表哥李嘉誠情有獨鍾,甚至傳聞她不顧父親反對,執意下嫁,才最終促成了這樁婚事。
莊月明、莊碧琴、李嘉誠
最初的時光,兩人是港城裡人人豔羨的模範夫婦。婚後3年裡,莊月明先後誕下了長子李澤鉅和次子李澤楷。
照顧家庭之外,莊月明還是李嘉誠徵戰商場的得力助手。
精通英文和日語的她,經常會陪同李嘉誠一起出席各大商會活動,還在李嘉誠出國交流時充當翻譯。
既然得償所願嫁給愛情,她便要竭盡所能地站在他身旁,助他一臂之力。
夫妻二人攜手並進,李嘉誠的事業自然蒸蒸日上。
香港「土地爺」霍英東,因為當年違禁運輸物資給大陸提供助力,上了港英政府的「黑名單」,無奈退出了香港房地產界。
而李嘉誠,則在1967年,趁著香港地價暴跌,大批購入土地,並在1971年創立了長江地產公司,正式進軍地產界。
1972年,長江地產改名長江實業,掛牌上市,股票認購超過發行額的65.4倍,上市第一天,股價就翻了1倍多。
李嘉誠的財富,也真正開始了幾何級數的暴漲。
1979年,他與滙豐銀行達成協議,斥資6.2億,收購了「和記黃埔有限公司」22.4%的股權,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
到了80年代,李嘉誠就已是富可敵國,《遠東經濟評論》贈送外號「李超人」,《福布斯》富豪榜上,也開始出現他的名字。
小小的香港島,已經承載不了他的數字魔法,因此他先去了加拿大收購石油公司,又大舉進軍內地市場,成為香港在大陸的最大投資者。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伴隨財富的飛速增長,圍繞著李嘉誠的花邊緋聞,也開始不絕於耳……
一個香港資深媒體人,化名「劉山」出了一本李澤楷的傳記《我是我自己》,其中還專門提到了這段時期:
因為丈夫的變心,莊月明長期失眠,唯一的慰藉,只有每天和遠在加拿大的次子李澤楷的一通電話。
母親的傷心,李澤楷看在眼裡,多次勸她離開香港,但多年的感情,又豈是說放下就能瀟灑離開的?
當然,李澤楷否認認識這位媒體人,說他寫的不屬實,這又是一段後話了。
1989年12月31日,莊月明還陪同李嘉誠一起出席了在君悅酒店的新年晚會。
少年相遇,相知半世紀,夫妻26載,攜手奮鬥,功成名就,一切看上去都是最好的模樣。
然而,就在元旦下午,莊月明突然去世的消息,震驚了全港。
隨之而來的,便是坊間對莊月明死因的種種猜測。
李家給出的官方解釋,稱莊月明死於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
但,也有媒體根據當時警方電臺的通報,堅稱莊月明實際上是死於藥物服用過量。
一時之間,莊月明為情自殺的說法,席捲港島……
港媒的猜測,似乎也並非無中生有,次子李澤楷和父親李嘉誠的關係,自此屢傳不和。
在TVB的經典劇集《珠光寶氣》裡,嶽華和陳豪飾演的賀峰、賀哲男兩父子,據說就是影射李嘉誠和李澤楷。
父子二人爭吵時,賀哲男脫口而出的一句「我媽究竟是怎麼死的」,一下子就重新喚起了吃瓜群眾的好奇心。
《珠光寶氣》劇照
還有李嘉誠為紀念亡妻,給香港大學捐贈的「莊月明樓」,因其風水布局在坊間傳得甚是邪乎,更是為莊月明的死因,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莊月明樓其實是一個建築群,最詭異的就是主樓旁的莊月明文娛中心,外形頗為奇特,俯看狀似棺材。而關於樓內設施的種種猜測和傳說,更是多不勝數。
比方說,大樓的玻璃門,被指形狀神似降妖除魔的「金錢劍」;
而樓梯的扶手,格外粗壯不便,卻是上好的棺材原料柳州木製成;
樓梯狹窄曲折難通行,但電梯卻只上不下,有人便聯想莊月明生前腿腳不便;
就連主樓門前的三支噴泉,都被傳言說看上去像是三柱香……
民間更有許多所謂的風水大師,跳出來「解答」,說這樓的設計,就是為了「鎮壓」莊月明,一是為了不讓她到冥府告狀,二是因她能旺李嘉誠,困她於此,可保李家長盛不衰,「升棺發財」……
坊間怪力亂神的八卦,原本並無依據。
但是,人所共知,包括李嘉誠在內的港島富豪們,都對風水命理之說極為重視。大名鼎鼎的「陳伯」陳朗,最著名的身份就是「李嘉誠御用風水師」。
因此,關於莊月明樓的種種傳說,也就流傳不休……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莊月明故去的真相究竟如何,旁人不得而知,想來「情」之一字,終究脫不了干係……
4.美豔港姐 緋聞不休
既是為情所傷,那麼自然少不了情敵的戲碼,坊間猜測最多的,一共有3位。
第一位,便是在豪門攻堅戰裡赫赫有名的大美人李嘉欣。
1988年,李嘉欣頂著「最美港姐」的名號橫空出世,全港為之驚豔。
緊隨而來的,便是各路才子富豪們的大方示好。
據李嘉欣自曝,當年曾有一位富豪,向她拋出了一棟樓作為禮物。
如此手筆,即便是在港城超壕圈裡,也並不多見,再加上李嘉誠曾經贊助過港姐比賽,一時之間,關於他「為李嘉欣買冠軍、3000萬包養」的傳聞,不脛而走。
傳說,壓死莊月明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李嘉誠破壞了和妻子的約定,帶李嘉欣回家……
喜愛以港島豪門為靈感的香港女作家梁鳳儀,就曾在她的小說《大家族》裡,描述過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影射的正是莊月明和李嘉誠。
然而,李美人雖然昔年「戰績」彪炳,但所有人都知道,最終是港姐大賽的評委之一、倪震寫了上百封情書,抱得美人歸。
而1989年,李嘉欣又轉投了「港姐狙擊手」劉鑾雄的懷抱,忙著擠兌大劉原配寶詠琴。
因此,與李嘉誠的這個傳言,李美人更像是個「背鍋俠」。
李嘉欣和劉鑾雄
至於坊間猜測的第二位,更是不可思議,正是一度和賭王傳緋聞傳得沸沸揚揚的利智。
當年,李連杰在上海修建2億豪宅的新聞登上熱搜,引各路網友爭論不休。
李連杰出來解釋,稱這塊地其實是在1992年利智息影后,就買了的。卻有網友跳出來爆料,說這塊地皮,其實是當年利智向李嘉誠要的「分手費」。
然而,從時間上看,早在1988年,利智便因參演電影《龍之天涯》,與李連杰相識並互生好感。
所以,若是匿名網友的三言兩語就能隨便當瓜吃,也著實沒什麼說服力。
利智
傳聞中的「莊月明情敵」,重頭戲其實都在最後一位。
她是陪伴在李嘉誠身側近30年的紅顏知己,也是賭王千金何超瓊和施南生的閨蜜;
她曾是香港第二女富豪,是《福布斯》雜誌評選出的全球100位最具有影響力的女性之一;
而她,也是傳說中施壓買斷「李澤楷傳記」版權的幕後女大佬……
《珠光寶氣》劇照
這位女大佬究竟有多傳奇呢?就留待下一集再細說。喜歡李超人家族這個新系列,記得關注我哦~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