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370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 )
A.理論品質
B.理論基礎
C.理論核心
D.理論內涵
2.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
A.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係問題
B.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C.運動和靜止的關係問題
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問題
3.下列觀點中屬於客觀唯心主義的是( )
A.天地萬物皆在吾心中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感覺的集合
D.萬物是「絕對精神」的體現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這是一種( )
A.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B.形上學的觀點
C.相對主義的觀點
D.唯心主義的觀點
5.在唯物辯證法看來,糧食同稻穀、小麥、大豆、高梁等之間的關係屬於( )
A.全體和部分的關係
B.本質和現象的關係
C.一般和個別的關係
D.內容和形式的關係
6.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誌是( )
A.事物的變化是否顯著
B.事物的變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性質是否發生了變化
D.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範圍
7.規律具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普遍性,另一個是( )
A.客觀性
B.變動性
C.社會性
D.能動性
8.認識的主體和客體之間最基本的關係是( )
A.反映與被反映的認識關係
B.改造與被改造的實踐關係
C.需要與滿足需要的價值關係
D.創造與被創造的主從關係
9.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包括兩次飛躍,其中第二次飛躍是( )
A.從概念到判斷的過程
B.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
C.從判斷到推理的過程
D.從感覺到概念的過程
10.一個正確的認識需要多次反覆才能完成,並且認識是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這說明人類的認識是( )
A.感性和理性的統一
B.理論和實踐的統一
C.正確和錯誤的統一
D.有限和無限的統一
11.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 )
A.一切從實際出發
B.理論聯繫實際
C.實事求是
D.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1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與人之間經濟關係的是( )
A.生產力
B.生產關係
C.生產方式
D.生產資料
13.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這是一種( )
A.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B.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
C.機械決定論的觀點
D.歷史宿命論的觀點
14.除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另一對社會基本矛盾是( )
A.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矛盾
B.人口因素與資源環境的矛盾
C.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
D.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
15.「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這一論斷表明社會改革與社會革命( )
A.都以奪取國家政權為目的
B.都不改變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質
C.都是要解決社會基本矛盾
D.都不需要採取暴力衝突的形式
16.從本質上看,貨幣是( )
A.特殊的資本
B.普通的商品
C.一般等價物
D.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17.資本主義相對過剩人口是指( )
A.勞動力供給超過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而出現的過剩人口
B.人口增長超過生活資料的增長而出現的過剩人口
C.人口增長超過生產資料的增長而出現的過剩人口
D.人口增長超過資本增長而出現的過剩人口
18.用於發放工資的貨幣執行的是貨幣的( )
A.價值尺度職能
B.流通手段職能
C.支付手段職能
D.貯藏手段職能
19.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機構是( )
A.法院
B.檢察機構
C.議會或國會
D.政府
20.公式W…P… 表示的是產業資本循環的( )
A.購買階段
B.生產階段
C.銷售階段
D.流通階段
21.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四個階段的順序一般為( )
A.蕭條—危機—復甦—高漲
B.復甦—高漲—危機—蕭條
C.危機—蕭條—復甦—高漲
D.高漲—蕭條—危機—復甦
22.剩餘價值率和利潤率的關係是( )
A.剩餘價值率等於利潤率
B.剩餘價值率大於利潤率
C.剩餘價值率小於利潤率
D.剩餘價值率與利潤率成反比
23.農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由( )
A.優等地的生產條件決定
B.中等地的生產條件決定
C.劣等地的生產條件決定
D.各類土地的平均生產條件決定
24.處於壟斷地位的大銀行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地位表現在( )
A.它已掌控了所有銀行業務
B.它已成為社會經濟生活中的萬能壟斷者
C.它已控制了整個國民經濟
D.它已掌握了國民經濟的命脈
25.從作用上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國民經濟的調節和管理( )
A.維護了全社會的利益
B.維護了全體資本家的利益
C.維護了壟斷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
D.維護了全體私有者的利益
26.從性質上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是( )
A.幫助發展中國家克服經濟困難的一種方式
B.新殖民主義的一種方式
C.扼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手段
D.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獨立的工具
27.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關係方面的一系列新變化表明( )
A.其社會性質已經根本改變
B.其基本矛盾已經徹底解決
C.其階級對立已經消失
D.其社會性質發生了部分質變
28.無產階級革命的發生歸根結底是由( )
A.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
B.生產關係的性質決定的
C.被統治階級的意願決定的
D.統治階級的倒行逆施決定的
29.馬克思主義政黨產生的條件是( )
A.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誕生
B.工人運動的發展
C.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
D.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
30.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都存在的經濟關係是( )
A.生產資料的社會公有制
B.按勞分配
C.按需分配
D.市場經濟體制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有( )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學發展觀
32.下列各項體現矛盾雙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轉化的有( )
A.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B.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
C.樂極生悲,苦盡甘來
D.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33.感性認識的基本形式有( )
A.感覺
B.知覺
C.概念
D.表象
34.下列各項屬於觀念上層建築的有( )
A.軍隊和法庭
B.哲學和宗教
C.藝術和道德
D.邏輯學和語言學
35.下列各項正確表述可變資本含義的有( )
A.可變資本是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
B.可變資本是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資本
C.可變資本是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價值增殖的那部分資本
D.可變資本是在生產過程中發生價值轉移的那部分資本
36.產業資本循環的職能形式有( )
A.貨幣資本
B.流通資本
C.生產資本
D.商品資本
37.商業資本的作用有( )
A.促進產業資本家提高經濟效益
B.幫助產業資本家節省流通費用
C.加速產業資本的周轉
D.縮短流通時間
38.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調控貨幣量的主要手段有( )
A.公開市場業務
B.最低準備金率政策
C.再貼現利率政策
D.利率政策
39.從人員構成上看,馬克思主義政黨( )
A.由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組成
B.由工人階級的全體成員組成
C.有其他階級的先進分子加入
D.有其他階層的先進分子加入
40.共產主義社會經濟上的特徵主要有( )
A.生產資料的單一社會公有制
B.對社會經濟的計劃管理與調節
C.個人消費品實行按需分配
D.生產力極大提高、物質財富極大豐富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意識的本質。
42.如何理解人民群眾範疇?簡述人民群眾推動歷史發展的作用。
43.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和根源是什麼?
44.簡述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特徵。
45.為什麼說社會主義是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試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原理,並說明中國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意義。
47.試述商品的價值量是如何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