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
2019年5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打防結合、整體防控,專群結合、群防群治,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殷殷囑託,切切希望。
一年來,在公安部黨委堅強領導下,全國治安系統堅持底線思維,增強鬥爭精神,大力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基層基礎建設、信息化建設,有力整治突出治安問題,有效化解一大批風險隱患,不斷提升治安管理工作能力,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亮麗成績單。
織密社會治安防控網 擦亮「平安中國」名片
2019年8月5日21時許,一輛網約車被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茶棚檢查站民警盤查截獲,攜帶毒品的乘客汪某尿檢呈陽性。
利用圈層防線,結合市域單元防控以及對治安要素的精準管控,立體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
加快推進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工程。
2019年,全國治安系統加快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堅持整體防控、落實重點管控、完善區域聯控、堅持打防結合,全面落實各項防範管控措施,有力整治突出治安問題,維護社會治安大局平穩,取得累累碩果——
全國刑事立案實現「四年連降」,2019年比2018年下降4.1%;
組織開展清查收繳非法槍爆物品「百日行動」、集中統一銷毀非法槍爆物品活動、槍爆案件在逃人員緝捕會戰等,全國持槍、爆炸犯罪發案總數2019年比2018年下降51.4%、36.6%;
督辦偵破網絡賭博刑事案件72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萬名,指揮各地公安機關連續偵破一大批重大跨國賭博專案,從境外緝捕押回1100餘名犯罪嫌疑人;
指揮偵破春節檔電影侵權盜版系列專案,抓獲251人,打掉涉案APP和網站418個,查繳設備1.4萬件,案值2.3億元;
持續深入開展打擊販賣戶口身份證、打擊製販「三假」和「掃黃打非」等工作,部署開展長江幹線水域突出治安問題綜合整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非經貿博覽會、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大事多、喜事多,做好社會面治安管控工作是黨和人民交於全國公安機關的一道必答題。
一年來,全國治安系統順利完成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東協博覽會、第二屆進口博覽會等12項重大活動安保工作,築牢「護城河」「安保圈」,圓滿完成全國兩會、「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等重大活動安保任務。各地積極做好節假日期間社會面治安管控工作,確保了3.4萬餘場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舉辦,不斷擦亮「平安中國」這張亮麗的國家名片。
夯實基層基礎工作 構建和諧警民關係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
公安派出所是公安工作的根基所在,是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基石,是鞏固基層政權的重要支撐。
「大抓基層、大抓基礎」,是加強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重要導向。
從鄉村到城鎮、從陸地到海上、從線下到線上……2019年全面開展的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如火如荼、生機盎然。
首批命名的100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為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樹立了風向標,引領著深入化解矛盾糾紛、用心服務人民群眾、切實維護社會平安、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的新氣象。
當下,「楓橋經驗」已由一方精緻「盆景」上升為神州精彩的「風景」。
「感謝片警老張!沒了狗吠,今晚我們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全國「最美基層民警」、遼寧省瀋陽市公安局和平分局中華派出所副所長張登林將自己的創新工作法融入「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中,成功幫助社區安置了6只被人收養的流浪犬,調解了鄰裡矛盾,獲得社區群眾一致誇讚。
群眾的讚揚是最好的鼓勵,群眾的滿意是民警的奮鬥目標。
2019年11月,100名「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所長聯合發出「百萬警進千萬家」倡議書,倡議到群眾中去,與群眾心手相連。
全國公安機關深入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不斷增強派出所實力、激發派出所活力、提升派出所戰鬥力,切實打牢公安工作根基,加強社區農村警務基礎工作,從源頭防範化解一大批風險隱患,有力開創了群眾工作新局面。
重心向基層下移、警力向基層下沉、保障向基層下傾,依靠群眾廣泛開展群防群治活動,最大限度地將矛盾糾紛和社會風險防範在源頭、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前端,是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
上海組織民警發動37萬保安員、50萬群防群治力量,努力壓降可防性案件,有力遏制多發性治安問題;
寧夏銀川公安機關80%以上社區民警擔任村(居)委會或綜治中心副職,5800餘名網格員下沉社區,逐步形成「1+X+N」社區警務新格局,探索出「紅袖標在行動」「社區千人微信群」等工作模式;
武漢以「萬名警察進社區」活動為契機,引導警力下沉社區,每年集中整治100處重大火災隱患、100處交通危險路點、100個老舊居民社區電氣線路……
最大限度把警力擺在街面、沉在社區,最大力度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各地公安機關社會面治安管控能力進一步增強。
截至目前,全國5.4萬個派出所150餘萬名民警、輔警先後深入3100餘萬個家庭、410餘萬個企事業單位,幫扶危難群眾4100餘萬人,排查矛盾糾紛495萬起、化解345萬起。
智慧警務減負於警 深化改革惠利於民
為提升工作效率,江蘇省泰州市公安局深化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快推進群租房相關數據的採集匯聚和共享應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泰州公安抓住社會面流動人員大排查機遇,通過對網上公安局「入泰登記」「企業用工自助登記」「疫情防控社區人車核採」等平臺數據進行分析研判,第一時間推送數據供一線民警核查,為基層派出所群租房和流動人口管理工作賦能。
這只是全國治安系統大力推進社會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2019年以來,公安部加快推進全國人口信息管理系統、治安綜合業務應用系統建設和「網際網路+治安管理服務」,全面助推治安管理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廣大公安民警的奮鬥目標,也是激勵公安民警不斷前行的動力。
一年來,公安部進一步深化戶籍領域各項改革,持續深化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三項制度」,異地辦理累計逾3300萬張;繼續推動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居住證累計發放超過1億張;會同主要用證部門協調推進失效居民身份證信息聯網核查應用,推動落實核查責任,下大力氣解決身份證被冒用問題。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認真提煉各地經驗,從戶籍電子證照、保安服務與培訓許可、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煙花爆竹道路運輸許可等方面提出深化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17條措施,為群眾生活和企業發展提供了便利。
疫情防控期間,公安部專門出臺治安管理便民利民15項措施,為辦理戶口、居民身份證、居住證業務,保安服務企業、旅館、公章刻制企業辦理有關審批、備案業務,以及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便利服務,積極助力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新時代,新徵程,新作為。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部黨委堅強領導下,全國治安系統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切實擔負起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駕護航、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捍衛者的重大職責使命。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交通廣播記者 宗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