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聽說南京的中山陵,其實在南京還有一個明孝陵,可能沒去過南京旅遊的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明孝陵坐落於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南京鐘山風景名勝區,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孝慈高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諡號孝慈皇后,故名孝陵,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明孝陵命名在中國帝王陵寢上是極其特殊的,既不是取自地名,也不是取自皇帝的尊號、諡號,而是來源於與朱元璋合葬的馬皇后。因為馬皇后先去世,諡號孝慈,朱元璋就將這座陵墓命名為孝陵。因朱元璋去世後也合葬於此,孝陵既成為帝陵。這樣一來以皇后諡號命名帝陵的,在中國歷史上也成為罕見之舉,足見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深愛。
作為中國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壯觀宏偉,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進程分布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寢,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的,2003年明孝陵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明孝陵從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式動工,至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歷時25年。先後調用軍工10萬,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規模巨大。當時從朝陽門(今中山門)至孝陵衛到到陵墓西、北所築的皇牆有45 華裡長,護陵駐軍有5千多人。
現在的明孝陵景區處於山清水秀的環境之中,周圍山勢跌宕起伏,山環水繞,人文與自然景觀渾然天成。陵園規模宏大,格局嚴謹,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包括下馬坊、神烈山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及碑亭、神道石刻和御河橋。第二部分:明孝陵寢主體建築。自正門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門、碑殿、享殿、大石橋、方城、明樓、寶頂等,築有圍牆。陵寢建築都是按中軸線配製,體現了我國傳統建築的風格。
更值得一提的是,處於明孝陵神道環抱中有一座梅花山。梅花山,因山上多紅梅而得名,是南京賞梅最佳地點之一,也是全國著名的賞梅勝地之一。南京植梅,始於六朝時期,相沿不衰,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梅花山佔地1533餘畝,有近500個品種,30000餘株梅樹,有「梅花世界」之稱,以品種奇特著稱,為中國四大梅園之首,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梅山",梅花還是南京的市花,每年春季還會舉辦「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活動。
春天到了,來南京旅遊一定要去看一下梅花山,春天的梅花山是需要買明孝陵門票進入,山不高,梅花山的萬株梅花競相開放,都是種在山坡上,一眼看去滿山的梅花,層層疊疊,雲蒸霞蔚,非常唯美、夢幻,使踏青賞梅的遊人沉醉其中,流連往返。優智旅遊比較喜歡裡面的紅樓藝苑,這裡特別適合拍照,也有很多拍婚紗照的在這裡取景,就是人有點多。
另外深秋立冬左右的時候,陵墓神道也是非常值得去的,陵墓神道兩旁種植了很多銀杏,莊嚴肅穆的神像路被一路金黃的銀杏籠罩著,顯得更加神聖不可侵犯。都說北京在冬天就變成了北平,而南京在秋天就變成了金陵。曾經有南京市民這麼說:每年的秋季我都感覺自己活在夢裡,而被銀杏覆蓋的明孝陵就是我整個夢境中的美景。大家對南京的明孝陵怎麼看?歡迎留言區評論,並關注全網同名自媒體號:優智旅遊,一個深耕旅遊的原創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