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花開鳳自來,春末夏初,到鄉間尋找那兒時的記憶

2020-12-22 寶哥的攝影生活

記得小時候,房前屋後,坡下道旁,隨處可見到梧桐樹,一到春末夏初,甜絲絲的梧桐花香飄蕩在街頭巷尾。頑皮的男孩子還會爬到樹上掰幾枝扔下來,讓女孩子們吮吸梧桐花那甜甜的汁液。在物質匱乏的那個年代,這好像也是孩子們一件極為有趣的事了。

趁著春末夏初的日子,正是梧桐花開的日子,在城裡是看不到梧桐樹了,開上車,順著通往鄉村的路,彎彎繞繞的,尋找梧桐樹,找找兒時的記憶。這幾棵長在倒塌的老宅裡,老鄉說得長了二十多年了。

這一棵長了牆東頭,去的時候花開的正旺。在以前,這麼粗的梧桐樹可以用來打家具了。梧桐樹生長不挑地方,生長又快,百姓平時用的家具多是靠村裡的木匠打造的,就地取材,梧桐樹是他們用的最多的木材了。

如今,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梧桐樹用於家具木材的用途是沒有了,但在農村還是會常常看到它的身影。

或許老鄉們把梧桐樹當做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作為一種情懷讓它們生長在自己的身邊。

我覺得梧桐樹也是一個時代的符號,更是我們記憶深處的東西。

來幾張梧桐花的特寫,一串串,一條條,密密匝匝,挨挨擠擠的。

梧桐花會發出甜甜的味道,吸引著蜜蜂來採蜜。

梧桐花的顏色是淡紫色,狀如小喇叭,初開的時候最為好看,簇擁在一起的花朵在微風裡搖曳,又像無數的風鈴,站在樹下,似乎能聽到它們奏響了舒緩的交響樂。

花開的正豔的時候,正是「享用」它們的好時機,摘下一朵來,掰去黃色的後跟,用嘴吮吸花蒂,甜絲絲的汁液就會沁入口中,真是妙不可言啊。用相機記錄生活,跟隨我的鏡頭,品味生活中的平淡與驚喜,寶哥的攝影生活與您共同分享。拍花卉,拍家鄉,拍旅途,把我發現的美好帶給您,歡迎老鐵們關注、收藏、轉發、留下您的片語箴言。

相關焦點

  • 避風、避溼、養肝……春末夏初的中醫養生
    春末夏初本就是氣溫波動,多風多雨的季節,再加上今年是60一輪迴的庚子年,星系磁場導致多發自然災害,疫情、蝗蟲、地震、火災、四五月的大雪冰雹,讓我們目接不暇,此時我們更要讓身體順應天地,多養生,注意身體健康。具體來講:①春末夏初要避風。
  • 春末夏初蚯蚓不能用?揚長避短,蚯蚓還是好釣鯽魚
    按照釣魚的常規思路,鯽魚在春末夏初也是可以垂釣鯽魚的,但此時要想使用蚯蚓釣鯽魚,面臨一個最大的難題,就是小雜魚搶食蚯蚓。所以要想在春末夏初的季節,使用蚯蚓釣鯽魚,就必須要掌握方法和使用的時機。那麼,在春末夏初如何正確的使用蚯蚓釣鯽魚呢?
  • 街拍:春末夏初時節的黑絲美女
    在春末夏初季節,是最適合美女穿黑絲的。這時的美女,很多人都穿裙裝,可以充分展示黑絲包裹玉腿的美好。這時,還可以欣賞黑絲與各種鞋子的搭配,除了尖頭細高跟船鞋、高筒靴、短靴之外,還可以看到黑絲與平底淺口鞋、牛津鞋、穆勒鞋、樂福鞋、瑪麗珍鞋、坡跟鞋、護士鞋、涼鞋、運動鞋的搭配,從而領略黑絲的多種風採。
  • 黑西服,白魚尾裙,報童帽,馬丁靴,適合春末夏初的混搭搭配
    「一年之計在於春」,這句話是中國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強調了「春」在四季之中的重要性。但是時間過得真的很快,轉眼間已到四月末,又過了十多天,又到了農曆中秋節。立夏一過正式進入夏季,春天就真的結束了,此時正好屬於春末夏初的季節。
  •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陸遊《寄鄧志宏》也有「自慚不是梧桐樹,安得朝陽鳴鳳來」詩句。《莊子·秋水篇》中有一則寓言「惠子相梁」,說有一種鸞鳳一類的鵷雛鳥,只棲息在梧桐樹上,只飲甘美如甜酒一樣的泉水,只吃竹子結的果實。這隻高潔清白的鵷雛,正是莊子的自喻。
  • 春末夏初,赴一場多肉之約!
    因為喜歡所以相遇,就在這個春末夏初有些炎熱的勞動節,伴著一路槐花香,踏上了同城花友相聚的路上。每年五一花友相聚老劉多肉園,成了我們一幫人不約而同的約定。每次踏上這個距離我們的城市不遠的清幽之地,都會有一種沁透沃野炊煙的清涼。每次走進老劉多肉園,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呈現眼前,驚呼驚豔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老劉堅持付出的滋味!
  • 野有蔓草 浮世梧桐
    梧桐作為行道樹就像一顆大樹的繁枝一樣左突右進,一直延伸到已經消失的煤炭公司。滿大街雖然都是梧桐,但狀態各不相同,煤炭公司外面的梧桐樹葉常年一層黑黑的煤灰,帶著老西門滄桑的故事,中大街上開有口碑極佳的國營噠噠麵館和理髮店,對面又是廣場壩,人氣最旺,樹木也長得特別精神,高大帥氣,女媧補天附近的羌江南路是當年生意紅火的老廠,皮革廠,雲母廠,一路的梧桐帶著工人階級不可一世的傲氣,富貴逼人。
  • 難忘鄉間「蟛蜞頭」
    難忘鄉間「蟛蜞頭」    脫下厚厚的羽絨服,穿上輕薄的夾克衫,陰冷了多時的冬天過去了
  • 今日穀雨:雨水無閒,春去夏來,百穀生
    俗話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這是說我們將基本告別寒冷的天氣,氣溫回升加快夏的味道初顯。「穀雨時節種穀天,南坡北窪忙種棉」,這時候正是農作物生長的大好時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關於穀雨的來歷,還有一些傳說,首先是和倉頡的關係,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由於倉頡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賜給人間一場穀子雨,以慰勞聖功,這就是現在的「穀雨」節氣。
  • 油菜花開遍地金,鵓鴣聲裡又春深
    油菜花開,蜂蝶自來。金黃金黃的油菜花散發出縷縷清芬,最忙碌的就是那深情款款的蝴蝶和蜜蜂。南宋詩人洪諮夔把蝴蝶對油菜花的一往情深寫得生動形象:《春思三絕》蝴蝶深深淺淺黃,被春惱得一般狂。幾多的童真、幾多的生趣,不由令我們想起兒時那些春天的快樂故事啊!南宋另一位「中興詩人」範成大也喜愛油菜花,他是寫田園詩的高手,更是風雨飄搖的南宋出使金國、不辱使命的愛國詩人。晚年退隱鄉間,範成大寫下了大量自然清新、溫潤委婉的田園詩,尤以《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最為著名。
  • 春末夏初野釣大鯉魚,試試這三種自製必殺餌料,大鯉魚其實很好釣
    油菜花黃的季節是釣鯉魚的最佳季節,鯉魚的繁殖季節在春末或者夏初,不同地區稍有差別,但是總體來說比鯽魚晚大概一個月時間,所以春末依舊是釣鯉魚的好時機。都說手竿釣鯉魚有三大絕招,分別是面餌、雙鉤、釣鈍。使用耐泡的餌料在於鯉魚膽小機警,頻繁的拋竿會影響到鯉魚,耐泡的餌料更適合安靜守釣。三、臭味臭味餌料比較受到大鯉魚喜歡,這跟鯉魚的習性和進食特點魚關係。首先鯉魚是淡水魚中比較能吃的魚類,而且沒有胃,腸道短,這樣吸收能力就比價差,需要更多的食物才能滿足身體需求。
  • 月季正紅: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佔四時春
    著名的詩人蘇軾曾稱讚月季:花落花開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牡丹最貴惟春晚,芍藥雖繁只夏初。唯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佔四時春。而月季,好像忘記了時間,永遠也不會厭倦,從春天到冬天,花開花謝,卻總沒有結束,總有新的花朵次第綻放,供人們觀賞。月季的這種精神,堪稱花中的勞模了。別的花只開一季,剩下的時間便用來休養生息,可是月季花一直以飽滿的熱情,來迎接這個世界,和每一個季節。
  • 適合30歲女人的T恤穿搭,春末夏初的簡單日系輕熟造型示範
    這次,我分享的是適合30歲女人的T恤穿搭,春末夏初的簡單日系輕熟造型示範。這件T恤有一個大的輪廓和一個像今年流行的設計的側縫。闊腿褲顏色鮮豔,邊開叉,既時尚又放鬆。粉色條紋T恤可以在非常可愛的氛圍中穿著。黑色褲子搭配中線設計,會讓你看起來成熟,同時收緊身材。
  • 油桐花開正當時!小長假來韶關新豐這座小城,邂逅一場「初夏飛雪」
    攝影:玉以墨春末夏初,油桐花開韶關有一縣名為新豐當地油桐花競相開放白花簇簇微風吹過,落英繽紛樹下落花如雪,成了初夏一道靚麗風景一朵朵純白潔淨的油桐花掛滿枝頭恰似情竇初開的少女油桐花花期較短,十分寶貴由於油桐花十分脆弱往往大雨一過花朵就被打下枝頭加上花期甚短配上春末夏初的多變氣候
  • 購物錦囊|春末夏初換新衣,這些線上線下的優惠可以了解一下
    張婧冉 設計春末夏初,正是買衣服的時候。五五購物節,大規模、多類別的服裝消費讓利活動正在線上和線下展開。蘇寧百貨於5月4日至5日,舉辦 「YI購物節」,其中春款出清2折起,鞋服類新品5.5折。五五購物節期間, 國際米蘭IP300款新品上線 (指定款)T恤5折。蘇皮士覆蓋10個國家、20個品牌、150款產品將上新。
  • 又是一年花開季——岵山荔枝花的甜蜜事業
    但是,對於岵山人民來說,荔枝樹的價值可遠不止這樣。它們是幾百年來默默守護在房子周邊的「風水樹」,是帶給岵山人民收入的「招財樹」,更是岵山古鎮美麗風光的「景觀樹」。而對於當下,春末夏初,荔枝花,才是「主角」。 每年4月,岵山便成了荔枝花海。一簇簇,一團團,白中帶點嫩黃的小花滿野盛放。
  •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臨淄人民廣場傾聽花開的聲音
    春暖花開的季節,跟隨著東風的腳步,來到臨淄人民廣場,尋找春天最美的瞬間,傾聽花開的聲音。這裡花草樹木繁多,一年四季都是人們休閒的好去處。春天賞花,夏天納涼,秋天賞月,冬天賞雪,最美不過還是五顏六色的春天。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春末淺夏的味道之紅莧菜
    每一個季節都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解讀,其中人們更擅於以節氣飲食安頓身心健康,孔子說到的不時不食,正所謂五日一候、三候一氣、三個物候階段是一個節氣,六個節氣叫一個時節,四個時節構成了一年。按照時節,不到時候不吃,以此來感受自然和大地在此時給予人們的饋贈。
  • 木繡球丨此花開盡,春已規圓
    ▲ 點擊上方圖片,即可進入「植物優享+」小程序平臺體驗<PS:各類「植物交流社群」均已開通,如需申請加入,見文末>木繡球的綠詩人們見了就有興趣,忍不住要搖頭晃腦地吟幾句詩:「正是紅稀綠暗時,花如圓玉瑩無疵。何人團雪高拋去,凍在枝頭春不知。」(宋·顧逢)「紛紛紅紫鬥芳菲,爭似團酥越樣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