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在我們小的時候看著父母為了我們能夠擁有美好的生活,努力奮鬥,起早貪黑,而我們也在心裡告訴自己,我長大了一定會好好孝敬父母,那麼你做到了嗎?
作為90的我們,在小時候可以說是生活還是蠻艱難的,我自己呢,是家裡的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家是農村的,小時候,家裡只有父親一個勞動力,我們那邊屬於純粹靠種地討生活那種。
在我的印象裡,爸爸一年四季幾乎都不在家,家裡只有我,弟弟,媽媽,奶奶,爺爺在我念初二的時候去世了,奶奶有三個兒子,我爸爸是老三,奶奶和我們住,媽媽在家就養牛,種玉米,小麥這些,爸爸只有在農忙時節才會回家幫忙收莊稼,其他時間都在外面打工。
我覺得小時候家裡的條件雖然不怎麼好,但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我覺得這就夠了!現在我結婚了,弟弟還沒結婚,奶奶已經快70歲了身體也不是咋好,我嫁得不遠,每次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回家,陪奶奶說說話,嘮嘮嗑什麼的,看著奶奶滿臉笑意我就覺得,不管路上多折騰我都很滿足了。
因為沒事的時候,我就喜歡纏著媽媽給我講她小時候的生活,媽媽說「小時候,家裡窮,大家都吃不飽,在嫁給我爸爸之後,家裡的條件也不是咋好,因為那個時候大家普遍結婚的都比較早,所以那個時候奶奶身體還算硬朗,會經常幫著給牛割草,按時做飯,媽媽就去忙地裡的活計這樣子」,在生下我不到一年,媽媽又有了弟弟,爸爸又不經常在家,所以奶奶和媽媽一起看兩個孩子,可以說是還比較辛苦的。
現在,我媽媽和我奶奶的關係很融洽的,奶奶生病住院都是奶奶照顧的,我還能回想起媽媽經常說的一句話,雖然你沒有養我小,但是我老公是你養大的,你養了這麼好的兒子「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是應該的。
親情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尤其是父子,母女之間,是怎樣都不會被割斷開的,你娶了媳婦,生了孩子,但是你不要忘記你的媳婦和你完全沒有血緣關係,和你有血緣關係的只有你的孩子,父母。
小時候夢想著長大,長大了又懷念小時候無憂無慮快樂的日子,我們長大的同事,父母變老, 他們從脊背挺直到現在白髮蒼蒼,脊梁彎曲的樣子令我們心疼,每次回家看到父母又變了, 我真的很心酸。因為長大之後,我們有自己的家庭,事業,每天也很忙碌,所以回家陪父母的時間就變少了,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每一次回家的時刻,多陪陪自己的父母。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所以要想生活和和美美的,那麼首先我們這一家人應該團結,勁往一處使,這樣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美好的生活!
如果自己的父母不在了,我們也不要悲傷,因為,父親去了,留下了父愛,母親去了,留下了母愛!父母親的愛不是過客,不是匆匆,它不會終結,是永恆的!
對於這個話題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