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好吃喝好睡。
Day2 布達拉宮後面的公園+宗角祿康公園(龍王潭公園) 下午:拉魯溼地(每周二至周日的10:00—20:00免費入內參觀。目前開放入口有三處:南入口位於德吉北路與當熱西路交叉口處;東入口位於曲米路中段布達拉宮職工生活基地旁;北入口位於拉薩市北外環麻迦曲童路巴爾庫沉砂池處。)文成公主表演(21:00~22:40)
Day4 上午:羅布林卡
扎基寺(財神廟)
24路公交路線(來自丹叔的遊記),這條公交看起來蠻有意思的,基本想去的地方都在公交線上了。八廊街,甜茶館,咖啡館,書店
甜茶館:老光明,新光明,喜鵲閣廚房,惹薩酒店,倉姑寺甜茶館
咖啡:阿可丁(丹傑林)
飯店:平措樓上老魚飯局,拉薩老粥坊
寺廟
帕邦喀
藏文創造者吞彌·桑布扎書寫的西藏最早的六字真言
百度了下六字真言,最開始看到六字真言還是在靈山大佛看的。
唵:白色之平等性智光,淨除在天道中之驕傲及我執,斷除墮落、變異之苦。
嘛:綠色之成所作智光,淨除阿修羅道中之忌妒,斷除鬥爭之苦。
呢:黃色之自生本智光,淨除人道中之無明及貪慾,斷除生、老、病、死、貧苦之災。
叭:藍色之法界體性智光,淨除畜牲道中愚痴,斷除闇啞苦。
口迷(居然打不出來):紅色之妙觀察智光,淨除餓鬼道中之慳吝,斷除饑渴苦。
吽:黑藍色之大圓鏡智光,淨除地獄中之瞋恨,斷除熱寒苦。
色拉寺
哲蚌寺位於拉薩市西郊10公裡處的根培烏山上,海拔3800米,沿山勢逐層而建,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寺內有7個扎倉(僧院)。該寺是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徒弟絳央曲傑扎西班丹在大貴族朗嘎桑的資助下,於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動工興建的,名為「白登哲蚌寺」,後簡稱「哲蚌寺」。在藏語裡「白登」意為祥瑞莊嚴,「哲蚌」意為堆積大米。哲蚌寺建成後,很快發展為格魯派寺院中實力最雄厚的寺院。1464年,哲蚌寺建立僧院,傳授佛教經典。
從下公交車走到檢票口要有三裡路程。乃瓊寺在哲蚌寺半山腰右邊。是歷史上西藏著名的佛教高等學府,每年考中格西學位的喇嘛多出於此,現在仍是西藏佛學院。乃瓊寺大殿及四廓的壁畫色彩濃重輝煌。
甘丹頗章大門前面有一個小佛殿,裡面供奉著五世達賴喇嘛的衣服。甘丹頗章有3層,每個窗口都種了許多花。這裡曾是一至五世達賴喇嘛居住的地方。後來,五世達賴掌管地方政權,在布達拉宮完成擴建後,便正式遷到了布達拉宮。由於達賴是在甘丹頗章建立政權的,所以史稱「甘丹頗章王朝」。
甘丹頗章的西北側是措欽大殿。措欽大殿(「措欽」意為大法堂)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築。大殿中間的大文殊像及白傘蓋像極為精緻。這裡供有哲蚌寺的主要信仰物——右旋法螺。這是哲蚌寺在破土新建時,宗喀巴從「廓布山法庫」掘出的一隻法螺,贈予弟子扎西班丹,預祝他建寺圓滿成功,並以此為基地,弘揚佛法,廣建寺廟。弟子扎西班丹把它尊為佛祖所賜的寺寶,珍藏在寺內。大殿後面是扎西班丹當年修行的淨室。
措欽大殿裡還保存有一到四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大殿四壁,繪有許多精彩壁畫,有釋迦牟尼的百行轉圖、人間形成圖、生死輪迴圖等。措欽大殿東邊有一個半地下的很小的山洞,只能容一個人進入,名叫「讓迥瑪」。它原來是宗喀巴閉關靜修的地方,也是哲蚌寺最早的建築。
半山腰上的措欽大殿外可以一覽拉薩城景,很是壯觀。左邊山坡上有一處很大的曬佛臺。
大殿3層是強巴佛(未來佛)殿。這尊強巴佛像是當年宗喀巴在世的時候由他親自開光的,極為著名。
強巴佛殿再往上就是用金輪、寶幢裝飾的大殿的金頂。
寺院的四周沒有草木,都是沙石荒山,寺內卻有幾處樹木繁盛的院場。這便是哲蚌寺的辯經場。每個扎倉(即僧院)都有兩個這樣的辯經場。辯經場一般設於扎倉附近,主位有一級一級的辯經臺,辯經的時候喇嘛依次就座,原則上全寺喇嘛都可辯經,但實際上能夠憑著足夠佛學知道而登上辯經臺的,只有少數能夠逐級在扎倉和全院性的大辯論中獲勝、最終取得最高榮譽「格西」學位的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