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標的實施,終於讓「鋰電化」迎來了高光時刻,也讓不少業內人士高呼鋰電時代已經到來。
然而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市場鋰電車佔比僅15%左右。從企業端來看,除了頭部品牌在相對積極布局鋰電產品,二三線品牌多數仍以觀望為主,「鋰電時代」尚有瑕疵。從渠道端來看,仍有不少經銷商依然談鋰色變,很顯然,當下的「鋰電時代」成色還略顯不足。
究其原因,被行業稱為鋰電普及的三座大山「安全、價格、售後」問題還讓市場顯得有些焦慮。
但,今年南京展上,全球電動車鋰電池領導者星恆所展示出的綜合優勢及針對市場焦慮所推出的解決方案,卻可以讓我們看到,真正的鋰電時代已經在星恆初現端倪。
技術領先
星恆第7代錳系多元複合鋰技術
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星恆選擇了安全性能最好的錳酸鋰,為了兼顧鋰電池綜合性能,星恆研發了複合三元的錳酸鋰電池。為了確保產品的安全性,星恆從材料到電芯結構、BMS、PACK再到充電器,全方位保障安全。星恆第7代錳系多元複合鋰技術,不僅實現了2600次以上循環壽命。在低溫性能上,星恆第7代錳系多元複合鋰技術實現了在-20℃的低溫環境,放電量依然超過85%。
星恆第7代錳系多元複合鋰技術的顛覆式創新,已經走出了錳酸鋰、三元鋰和磷酸鐵鋰之外的「第四條技術路線」。
產品領先
「沒有短板」的「完美電池」超鋰S7
這次南京展重磅亮相的超鋰S7便是星恆第7代錳系多元複合鋰的技術落地。據悉,「超鋰S7」已於2019年年底完成技術驗證,2020年4月小批量上市,如今已成功運用到今年爆款電動汽車五菱宏光Mini和共享電單車上。預計到2020年年底,將面向民用電動自行車市場出貨。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超鋰S7重新定義了什麼才是好鋰電。
製造領先
保質保量的強大供貨能力
歷經17年積澱,星恆在製造工藝上屢屢實現質的突破。無論是在漿料預混、塗布、疊片、雷射頂焊,還是在閉口化成等環節,星恆依靠自主發明專利,或者採用行業新工藝,在製造工藝上實現了絕對實力領先。與此同時,為了保障能向客戶及時供貨,星恆在蘇州基地的基礎上,2019年滁州生產基地已經順利投產。根據規劃,2021年星恆整體產能將達到10.5GWh,確保了強大的供貨能力。
服務領先
完善的服務體系打造超強售後解決方案
在23日新品發布會上,星恆率先提出了「星·服務」計劃,以服務理念升級、服務模式升級、服務技術升級、服務渠道升級、服務支持升級、服務承諾升級和服務質保升級等7大服務升級,通過APP智能雲服務實現「3分鐘快速檢測、問題判斷」,並實現當天賠付。
與此同時,星恆還首次提出質保期不再以出廠日計算,而是以商家出售日起算直接向消費者質保三年。可以想像,無憂的售後,超長的質保,無疑將快速助推家用電動車的鋰電化進程。
品牌領先
電動車鋰電池全球領導者
據統計,2019年全球輕電動車用鋰電池星恆佔比33%,國內市場份額星恆佔比高達60%,截止目前已經實現累計1600萬組電池下線。可以說,無論是在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星恆都已經具備了絕對的領先優勢。不僅如此,近兩年來,星恆通過「恆星夥伴計劃」與整車品牌展開多方面合作,已經與雅迪、愛瑪、臺鈴、綠源等頭部整車品牌及滴滴旗下青桔共享單車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眾多實力品牌的背書也讓星恆具備了強大的品牌張力。
營商觀點:
新國標實施後,行業正在發生巨大變革,鋰電化已是必然趨勢。立足終端,尊重用戶,開發真正滿足市場需求的鋰電池,是星恆一直堅持的產品研發策略。隨著規模優勢的擴大及技術上的突破,星恆將快速實現價格的鉛酸化,這將大幅增加鋰電車的使用人群。同時面對新的變局,星恆又順勢推出「星·服務」計劃,解除了現存的市場焦慮。
可以說,星恆已經在技術、產品、服務、製造和品牌上實現了全面領先,同時星恆也正在以自己的標準重新定義「鋰電時代」。不難預見,在即將到來的鋰電時代,星恆即成為現象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