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指的便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後來日本由局部侵華轉向全面侵華到1945年中國人民齊心協力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時間,共經歷了14年之久的艱苦奮戰。在這14年的浴血奮戰中,中國軍民傷亡人數高達3500萬人左右,各類財產損失高達5000億美以上。
我們的長城,我們民族的脊梁,確實是我們用鮮血壘成的,是靠無數鮮活的生命才換來我們最後的戰爭勝利。在抗日戰爭中我們國家出現了很多民族英雄,比如從小就在語文課本中了解過的狼牙山五壯士、黃繼光、邱少雲、劉胡蘭、董存瑞,還有在棗宜會戰中犧牲的國民黨愛國將領張自忠等。
這些人他們的精神在今天依舊被我們學習,他們的事跡也會一直流傳下去,他們像嶽飛一樣是民族英雄永遠值得我們尊敬。有英雄便有小人,在抗日期間有這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像秦檜一樣,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背負著千古的罵名,他們就是漢奸。
據資料統計可知,在整個抗日期間共有210萬日偽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漢奸。由於我國近代一直處於戰爭的環境中,我國在世界上都面貌也是落後貧窮的,文化教育也並沒有全面普及,軍閥統治和國民黨政府的腐敗,日本在中國進行的奴化教育以及1940年近衛內閣大東亞共榮圈宣傳的虛假性。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許多人沒有形成國家的觀念,看到日本的強大產生了媚日心理,為了追求個人眼前的既得利益,不惜犧牲本民族共同的利益,甘做精日派賣國求榮。正是我們自己的同胞,這些精日漢奸想出了「二龍吐珠」的辦法來殘害維護民族利益的抗日學生。
我們看到「龍」和「珠」第一印象便是我國傳統的祥瑞遊龍戲珠,其實這個和畫沒有任何的關係。「二龍吐珠」是對清代「二龍吐須」酷刑的一種改良。它將我們日常吃的麵條作為刑具,先讓犯人餓上一兩天,然後再強迫犯人吞下一碗下半生不熟分量特別大的麵條。
待犯人勉強把麵條吃下去後,立刻用布和麻繩把煩人的嘴給堵住不讓犯人把麵條吐出來,隨後再用繩子把人吊起來。這種刑法雖然不及鞭刑血腥,但是卻會讓人感覺比凌遲處死還要痛苦。倒掛會讓剛吃下去的麵條順著食道反流到咽喉處,但犯人的嘴巴又是被封住的,吐不出來的麵條便可能會從鼻腔中噴出,可能會導致窒息而死。而且倒掛又會使血液倒流,造成休克,這種酷刑讓當時的人聞風喪膽。
二龍吐珠這種酷刑被漢奸發明出來之後,它的受害者大多都是女學生。又因在1919年五四運動和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中都能看到女學生的身影,當時的日軍認為女學生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她們有著強烈的反日傾向背地裡可能在為共產黨做事,而女學生體質都較弱,在這種酷刑之下堅持不了多久便會求饒。
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1931年到1945年,是我國經歷的最大的一場戰爭,歷史上又稱為中日抗戰,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期,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當然,在抗戰期間,也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筆者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裡面就講述了許多抗戰時期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我的很多寫作靈感都是來自這本書,只需要78元,絕對的良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