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險些插旗新德裡?破解1962中印戰爭神級傳說

2020-12-15 裝備知識

中印邊境戰爭發生在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地點就在中印2000公裡邊界的西段與東段進行,其中又以東段的藏南地區為主戰場。由於戰場位在高海拔地區,環境惡劣,不管是解放軍還是印軍都有後勤補給的困難,戰爭最終在中國取得勝利目標,印度向美軍求援後結束。

軍事歷史專家表示,中印邊境戰爭有兩大神級傳說,首先是解放軍在1962年深入印度境內300公裡,先頭部隊距離新德裡只有50公裡,近到可以看到城內的尖塔,新德裡人心惶惶,銀行還火燒鈔票;第二個則是,解放軍在1962年暴打印度,直接深入敵後300公裡,差一點就打到恆河邊。

專家指出,要破解兩大神級傳說,首先要了解解放軍究竟攻打到哪裡,他直接點名「泰茲普爾」這座城市,「泰茲普爾有一座機場,城市的南邊緊靠著布拉馬普特拉河,上遊在中國境內,也就是著名的雅魯藏布江,城市的西北邊有座叫做邦迪拉的小鎮,看起來不起眼,可是印度軍隊失守之後,引爆了泰茲普爾的逃難潮。」

他分析,兩大神級傳說都與泰茲普爾有關,因為解放軍實際上只攻打到這座城市,後來卻以訛傳訛,被美化成進逼印度首都新德裡。不過,即使只打到泰茲普爾,已經在當地民心造成不少影響,「為了不讓財物被帶走,當地銀行不僅燒鈔票,還用麻布袋將硬幣丟進湖泊。」

1962年的中印戰爭,中國在取得勝利目標後即撤回。這場戰爭給印度造成了很大的陰影,並影響著中印關係的深入發展,並且對中蘇和中美關係的走向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相關焦點

  • 1962年中印戰爭,印軍全線潰敗,我軍為何不趁機拿下新德裡?
    1962年11月21日,印度外交部收到了一份報紙,報紙的核心板塊是一條來自中國的消息:中國政府宣布單方面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停火併後撤20公裡。由於當時新德裡已經亂作一團,印度外交部也幾乎癱瘓,他們沒有收到或者說忽略掉了中國政府的聲明,也無法核實這條消息的準確性,於是尼赫魯立即召見了中國駐印大使,在確認了消息屬實之後,尼赫魯只問了一句:你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啊?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是新中國對外戰爭中打得最輕鬆的一次,前後歷時一個月,斃俘印軍將近9000人。
  • 1962年中印戰爭——4萬解放軍擊敗30萬印軍
    他公然向中國政府提出,把有爭議的12.5萬平方公裡土地全部劃歸印度,中印關係隨即惡化。尼赫魯完全阻絕了中國政府防止邊界衝突的各項建議,一意孤行地執行「前進政策」,繼續侵佔中國領土。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 1962年中印戰爭始末
    一、中印之戰——是一場中國不情願打、又不得不打的戰爭,毛澤東也不情願打。中印兩國本是友好鄰邦。他公然向中國政府提出,把有爭議的12.5萬平方公裡土地全部劃歸印度,中印關係隨即惡化。尼赫魯完全阻絕了中國政府防止邊界衝突的各項建議,一意孤行地執行「前進政策」,繼續侵佔中國領土。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 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打贏了為何主動撤軍讓地?
    原標題: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打贏了為何主動撤軍讓地? NO.330 - 中印之戰 作者:潘前芝 編輯:Q先森 / 出品:冷熱軍事史 關於1962年爆發的中印邊境衝突,《泰晤士報》駐新德裡記者內維爾•馬克斯維爾寫過一本後來被奉為中印戰爭的權威著作
  • 19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這一打就打出五十年和平!
    甚至開始蓄意的挑起爭端,製造邊境的各種衝突,這使得中印關係到達了戰爭的臨界點,而且還強硬的對我們說拒絕和平談判,面對這樣的局面,1963年10月20日,解放軍邊防部隊為了國家的利益,被迫對其進行了反擊。
  • 美將軍親歷1962中印戰爭,驚呼:這是中國式殲滅戰,在朝鮮領教過
    他叫理察·安德魯斯,在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作為美國軍事專家派駐印度,當時的軍銜是陸軍準將。美軍為什麼派他作為駐印度軍事專家,原因很簡單,理察·安德魯斯準將在朝鮮戰場上跟志願軍交過手,領教過解放軍打仗的厲害。
  • 從一張1962年中印對峙老照片說說當年解放軍有多霸氣
    深度摘要:前幾天本公號發布的《這張2004年演習的照片居然被當成了眼下中印兩軍在邊境對峙》一文中,一張1962年中印兩軍士兵在邊境對峙的老照片上一位中國軍人面對印軍刺刀的神情引起了眾多軍迷的一致點讚,那麼你可知道中國軍隊在1962年中印戰爭是怎樣贏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
  • 1962年印軍潰敗之際,我軍距新德裡僅三百公裡,為何宣布停火
    著名學者馬克斯維爾曾在自己的書中寫道:這在世界戰爭史上,還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勝利的一方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實際上也就是讓自己付出的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馬克斯維爾所描述的就是1962年的中印自衛反擊戰。
  • 19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摧枯拉朽橫掃印軍,中國打到印度哪裡?
    其實如果說非常正式的中印邊界的話,確實沒有劃定過,但是雙方也一直和平共處著,以各自的行政管轄範圍有著「傳統習慣線」。但是英國殖民者的到來和一系列作為卻打破了這一切,他們不僅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不停的製造衝突,名為麥克馬洪的英國人更是華夏了麥克馬洪邊界線,將中印邊境的邊界線划進了中國的領土上,這也使得中印衝突被預告。
  • 為何印度人覺得1962年中印戰爭的失利是一件好事?
    在印度,大多數40歲以下的人,對1962年中印邊境發生的事情幾乎一無所知。在教科書中,也只有一兩個段落提及這段歷史。1962年的中印戰爭,對印度是有利的。而且,1962年之後,印度的改變和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印度把軍隊擴大了一倍,開始真正的國防現代化建設。成立了一個關鍵的對外情報機構——RAW。
  • 1962年的中印衝突讓中國學會了什麼?這一點至今還在受益
    但後來英國佔領了印度,弄出來英國子虛烏有的「麥克馬洪線」,對中國的西藏和新疆圖謀不軌,就這樣埋下了中印爭端的導火索。如果想知道1962年的中印衝突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影響?有一點是絕對要提的,並且至今我們都在受益,那就是在怎樣在一個複雜的戰場條件下,給作戰部隊保證充足的補給。
  • 1962中印之戰解放軍手中的大殺器:120毫米迫擊炮
    1962年,印軍不顧中國的反對和警告,在中印邊境地區推行「前進政策」不斷蠶食我國領土,我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發起自衛還擊作戰,一舉將印軍打回到中印傳統習慣線,印度一側後,主動後撤。1962年民工向前線運送炮彈這場邊境衝突中,解放軍投入的兵力、火力都極為有限,由於受地形和通行條件的限制,炮兵主要以步兵支援火炮為主,口徑普遍比較小,而有一種迫擊炮卻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 重演1962年中印戰爭?
    從現有的情況看,印度已經打算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中印邊境對峙地帶繼續耗下去。同時,印度還頻頻試射可攜帶核彈頭的飛彈,展示自己的力量和決心。無論是季節條件和國際背景,都跟1962年中國打響對印自衛反擊戰很相似。那麼,58年後,這裡會發生戰鬥嗎?
  • 中印邊境「武鬥」:論打群架,解放軍就沒怕過誰
    提到中印衝突,大家肯定會第一時間想起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在這場58年前的戰爭中,解放軍乾脆利落的殲滅印軍三個旅共7千多人,擊斃一名旅長,活捉兩名旅長。1988年3月14日凌晨,越軍登上赤瓜礁插旗,隨後中國海軍也有58人登島,與越軍形成對峙,很快雙方就圍繞著插旗點展開了爭奪。據越方記錄,越軍少尉陳文方和下士阮文靈負責「護旗」,用槍託搏鬥,但明顯打不過,旗子被拔掉了。於是阮文靈「不慎」扣動了扳機,打傷了502艦副槍炮長楊志亮的手臂……兩人在隨後的「械鬥」中被打死。
  • 1962年中印戰爭,我軍從東線主動撤退,真是因為後勤補給不上?
    印度之所以經常在中印邊境碰瓷,就因為在1962年那場戰爭中輸得既徹底又不甘心;想找回尊嚴,又擔心邊境鬧大之後再次遭遇類似慘敗。其實中國在那場戰爭中也有巨大的遺憾:那場戰爭中國明明打勝了,但卻在東線撤軍,讓印度非法佔領藏南幾十年。
  • 1962年中印戰爭,雙方力量損失幾何?印度的損失好慘!
    19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勢如破竹直逼首都,印度有多慘? 1962年的中1962年中印戰爭,解放軍勢如破竹直逼首都,印度有多慘?印邊境戰爭,中方稱為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國打這場戰爭與抗美援朝類似,同樣都是在國內局面比較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
  • 1962年中印戰爭,印軍「戰神」考爾被張國華將軍痛打,他如何上位
    1962年的中印戰爭,印軍的最高指揮官,被印度國內奉為「印度戰神」的將軍考爾,戰場上的紙上談兵,間接幫助了我軍迅速取得勝利,減輕了我軍的傷亡。戰爭結束後,考爾直接被印度軍方趕出部隊,終身不得踏入軍隊。這是為何呢?
  • 1962年中印戰爭,印度不僅尋求美國幫助,還向老蔣提一建議!
    1962年的中印戰爭,短短數月之間,印度被解放軍打得潰不成軍,不能不尋求西方國家的幹涉和幫助。1962年中印戰爭1962年11月3日,美國駐印度大使加爾布雷斯面見尼赫魯時,遞上了一封甘迺迪的親筆信。幾小時後,全世界都知道了,美國正在對戰爭中的印度提供軍事援助。
  • 1962年中印戰爭給我們留下了哪些遺產?
    在1962年的時候,中印之間爆發了邊境戰爭。中國軍隊很快就把印度打得落花流水,印度驚慌失措,雖然最後和平解決,但是兩國之間的矛盾就一直積累下來。1962年中印邊界衝突,基本上可以說中國得到了以下幾個好處。
  • 1962年中印戰爭,我軍屢試不爽的穿插戰術,打得印軍無法招架
    1962年中印邊界爆發的那場速決戰,至今仍是世界軍事教科書中經常研究討論的經典戰例。 58年過去了,如今中印邊境又是麻煩不斷。那場戰爭的意義,有必要再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