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官員否認美臺將籤自貿協定,臺媒:讓外界清楚了解臺美關係虛與實
【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一邊倒地採取親美政策,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與美國籤署自由貿易協議(FTA)。不過雖然臺當局一再宣稱現在是臺美關係最好的時刻,但在利益面前,美國貿易代表還是否認了與臺灣籤署FTA的可能性,給民進黨潑了一盆冷水。
-
臺美籤訂「自貿協定」是假議題
媒體報導,美國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提議,讓美國與臺灣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然而,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認為,臺灣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已經否決了這項提案,也對看來有機會大幅躍進的「美臺貿易協定」踩了煞車。
-
美國官員正在訪臺,華府卻來打臉
但從美媒最新披露,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無意洽籤美臺自由貿易協定(FTA),戳破了「史上最佳」的美臺關係泡泡,也讓外界清楚了解美臺關係的虛與實。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指出,川普2018年籤署「臺灣旅行法」,立法著重在美高階官員訪臺,但在「臺旅法」通過前,美官員訪臺所在多有。就算川普為了連任大打「臺灣牌」,這次訪臺的阿扎也未跨越既有框架。
-
「美臺」關係升溫?美官員又要「訪臺」
導讀:臺灣一直渴望能夠和美國進行貿易往來,希望雙方關係能夠更進一步。一旦臺灣與美國有任何合作,就會被島內媒體大肆吹噓,鼓吹「臺美」關係取得重大進步,近期美國環境保護署長惠勒計劃前往臺灣,這讓島內官員振奮不已。
-
臺美籤署科技合作協定,臺媒:經濟對話首項成果,展現高度互信
臺外事部門18日召開「臺美科學及技術合作協定」宣布記者會,這項協定已於15日由「美國在臺協會」(AIT)執行理事藍鶯和臺「駐美代表」蕭美琴在華府完成籤署。協定自籤署日起生效,協定有效期為十年。任一方得在九十日內,以書面通知另一方終止協定。除非發生上述終止協定情形,否則協定應自動展延十年。
-
蔡英文宣布開放美豬、美牛進口,馬英九狠批:卑躬屈膝
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截圖據臺灣「中央社」、臺灣ETtoday新聞雲等臺媒報導,蔡英文聲稱,在確保安全無虞的前提下,臺灣將逐步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報導稱,臺灣希望與美國洽籤「自由貿易協定」,但多年來卡在美國牛肉與含瘦肉精豬肉銷往臺灣受限的問題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曾表示,臺灣仍限制美豬美牛產品的市場準入,解決這些問題對於加深與臺灣貿易投資關係至關重要。
-
蔡英文以萊豬換「臺美雙邊貿易協定」,只是畫餅充飢
不過,民進黨當局從蔡英文到官員仍矢口咬定他們沒錯,堅稱他們會繼續為臺灣爭取雙邊與多邊經貿協議,顯然是在自欺欺人。無論是在什麼場合,蔡英文都表示她會帶領臺灣走向世界,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洽籤雙經貿協議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與「跨太平洋習近平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 )等多邊經貿協議。
-
臺當局證實美環保署長將訪臺
卸任前倉促訪臺?請瘟神還以此為榮? 多家臺媒今(20日)早援引《紐約時報》報導稱,美國環保署長惠勒計劃12月率團訪臺,推動海洋保護合作。惠勒如成行,將是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後,四個月內第三位訪臺的美國內閣官員。
-
臺媒炒作美情報官員秘密訪臺,蔡英文辦公室賣關子:不證實也不評論
摘要:臺媒密炒美情報官員秘密訪臺,蔡英文方面拿搪回應:不證實也不評論。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報導稱,23日下午,被問到美國情報官員「訪臺」的目的,以及是否與蔡英文見面時,張惇涵聲稱,「臺美之間有很多、很密切的互動與交流,因為這次美國官員訪臺行程不公開,基於『臺美互信』,不會透露官員是誰。」
-
美情報高官訪臺,臺媒披露:臺美交流情報,臺灣在港口設美軍船位
據臺媒報導稱,此行在加強臺美區域情報交流與布局。對史達曼來訪,臺涉外部門並未否認僅表示,此行並未公開,沒有進一步加以說明。美國官員近期訪臺行程愈形頻繁,在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國務院次卿柯拉克8、9兩個月相繼來臺後,《紐約時報》日前也報導,美國環保署長惠勒將率團在下月5日訪臺3天,主題為海洋保護、空氣品質與兒童健康。
-
美國學者宣稱:拜登若當選,美臺交往轉低調,但籤FTA機率增
美國華府智庫專家葛來儀又給臺灣灌迷魂湯稱,不論誰當選,美對臺軍售都將持續;若民主黨的拜登上臺,美臺交往將轉低調,但籤自貿協定機率反而較高。美國歷任政府都有對臺軍售,這是「臺灣關係法」規範,問題只是「會販售什麼武器,以及在什麼時間點販售」而已。若拜登執政,預期美方會出售更多武器,並與臺灣在防衛安全議題上緊密合作。她指出,唯一的差別是,拜登若當選,美臺交往會以較不公開形式進行,因為拜登政府會避免用可能損及臺灣的方式挑釁中國大陸。在經貿層面,葛來儀表示,若拜登當選,美臺籤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機率會較高。
-
臺美關係提升"三大動作"之機構變動
25日,臺當局曝光了三大提升「美臺關係」的大動作,包括美方同意將「臺灣和美國對等放入(臺)事務機構名稱」、首次實現「臺美斷交」40年來的「國安首長」會晤、美臺官員首次共同與臺「邦交國」官員會面。蔡英文當局極力渲染「臺美關係的大突破」,炫耀這是「美挺臺新高點」。但在島內輿論看來,美國在名義上提升所謂的「臺美關係」,只是為了打「臺灣牌」,增加對大陸的籌碼,蔡英文當局緊抱美國大腿對臺灣而言危險重重。
-
國民黨對話前美國官員,江啟臣稱要堅持親美立場
據「聯合新聞網」等臺媒12月15日報導,在國民黨智庫的協助下,江啟臣當天與兩名前美國政府官員進行了線上對話。他以國民黨主席的身份稱,國民黨將繼續堅持「親美的政治立場」。 江啟臣與前美國官員視頻對話,圖自臺媒 根據臺媒報導,有兩名前美國官員參加了該線上論壇,分別為前美國駐緬甸大使德雷克·米切爾(Derek Mitchell
-
臺媒:美臺將舉行政治軍事視頻對話最新消息 對話內容或為臺美軍事...
臺媒:美臺將舉行政治軍事視頻對話最新消息!據臺灣「中央社」6日消息,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5日宣布,美臺將於當地時間6日(北京時間7日)通過視頻形式進行所謂的政治軍事對話。對話預計聚焦在區域情勢、臺美軍事合作與軍售等議題。
-
「臺美經濟對話」成懸念,島內輿論揭「首屆成終屆」
首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在美東時間20日舉行,而就在同一天,美國總統川普試圖翻轉大選落敗卻接連碰壁,這場「臺美對話」增添不少首屆成終屆的懸念。臺灣「聯合報」發文指出,儘管雙方籤署一紙效期五年的備忘錄(MOU)「綁約」拜登政府,但未來的中美關係發展,勢必牽動臺美交流的深度與廣度,將影響此對話機制落實的程度。
-
臺證實美派助理國務卿出席AIT典禮 臺媒:表明美打臺灣牌力道減弱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新館今天舉行落成典禮。之前島內盛傳川普可能派高級官員出席,但最後等來的是國務院助理國務卿。有臺媒11日評論稱,「臺灣旅行法」通過後,美國高官藉機來臺已經成為刺激大陸的一張牌,而從AIT內湖新館落成典禮的美方出席代表來看,「美國打臺灣牌力道減弱,臺獨人士操弄的空間也將縮小」。
-
臺美FTA徹底黃了!拜登:暫不籤署任何新貿易協定 蔡英文騙不下去了
據臺媒報導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日前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指出,未來在對美國的勞工與教育進行重大投資之前,將不會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籤署任何新的貿易協定,這個報導讓臺灣網紅「歷史哥
-
「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登場,臺媒稱有望籤署合作了解備忘錄
首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今天(20日)登場,實體部分由臺當局「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與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在華府四季飯店召開,會議聚焦供應鏈、5G 、能源等議題,臺媒稱「有望籤署合作了解備忘錄」。首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今天上午8時在華府及臺北兩地同時以實體與視頻方式舉行。陳正祺一行今天上午約7時30分到達會場,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隨後隻身騎單車抵達。會議開始前15分鐘,柯拉克車隊抵達會議飯店,但他隻身進入會場;相隔僅數分鐘後臺「駐美代表」蕭美琴也抵達。
-
美軍前高官建議:推「美臺聯合軍演」「美艦定期訪臺」
據臺媒報導 美對華強硬派人物、華府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主席薛瑞福日前在智庫官網發布備忘錄叫囂,之後將向可能是下任美國總統的拜登提出對臺政策建議,包括深化所謂「臺美關係」、將臺灣軍隊納入美國印太地區安全體系等等,與臺灣並肩「對抗」大陸。
-
美對華鷹派薛瑞福建議拜登:「美臺聯合軍演」向大陸展決心
美對華強硬派人物、華府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主席薛瑞福日前在智庫官網發布備忘錄叫囂,之後將向可能是下任美國總統的拜登提出對臺政策建議,包括深化所謂「臺美關係」、將「臺灣軍隊」納入美國印太地區安全體系等等,與臺灣並肩「對抗」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