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布響箭是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藏語名為「畢秀」,是工布地區人們逢年過節休閒娛樂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因箭尾上有木質圓頭,內鑽小孔,箭在飛射期間,會發出尖銳的鳴哨聲而得名。 每當舉辦響箭比賽時,同村的男女老少都身穿節日盛裝,備好各種佳餚和青稞美酒,來到比賽現場觀看,並組成歌舞隊,為自己的箭手送上歌舞助興。 圖為林芝市魯朗鎮各村之間正在進行響箭比賽。(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史金茹 王珊 攝
在林芝,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舞蹈,叫工布箭舞。相傳該舞起源於工布王阿傑吉布年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每逢節慶,工布地區的百姓都要進行響箭比賽和箭舞表演,大家會身著節日盛裝,歡聚一堂,互獻哈達,互敬青稞酒,並跳起穩健有力、古樸典雅而豪放的「箭舞」,以表示相互祝賀。
舞蹈和歌曲就是從為比賽響箭的射手加油、助威、烘託氣氛發展演變而來的。每當賽箭活動中箭手射中一次把心時,把心自動脫落後,人們端著酒迎向箭手,並向箭手唱著專門的箭歌,跳著箭舞,以示慶祝。往往「響箭」與「箭舞」是緊密相連缺一不可的,後來就由此編出了具有工布特色的工布箭舞。
跳舞時,男右女左,排列在靶場兩側,輪到本村箭手比賽時,他們齊聲歌唱起箭歌,並伴以強勁的工布舞蹈,助威鼓勁,把節日的氣氛和競賽情緒推向高潮。在林芝,工布箭舞是林芝民眾熱愛的舞蹈,15歲至16歲以上皆可表演,幾乎村村有舞蹈隊。舞蹈動作多取材於射箭、打獵等生產、生活動作,節奏鮮明,張弛有度,柔中帶剛,剛中有柔。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